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郭启勇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作者:姚立新;钱万科;莫本成;李晓霞;李华菊

    患者男,35岁.左膝关节包块疼痛2个月.2个月前有外伤史,呈持续性酸胀痛,伴左膝关节活动受限.体检:左膝关节肿胀,无压痛,膝关节活动度正常.

  • 脑内黑色素性脉络丛癌一例

    作者:曾晓华;高宝安;金德勤

    患者男,42岁.间断头疼、眩晕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对症处理可短暂缓解,近2周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发病来,精神差,食欲不振,体力下降.大小便正常,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入院后MRI检查示第四脑室内(图1~3)、左颞叶、左枕叶及右顶叶结节样短T1、短T2实质病变,病变信号欠均匀,但境界较清,其周边均见不同程度脑水肿征象,MRI增强示病变明显强化.MRI拟诊为"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 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钙化二例

    作者:韩捧银;杨光;谷铁树;李智岗

    例1女,34岁.因发现左乳肿物5个月入院,无压痛,不伴发热.外科检查:双乳外观未见异常.左乳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4 cm×3 cm,质硬,表面不光滑,界欠清,与皮肤粘连,腋下可触及一2 cm×2 cm大小的肿大融合淋巴结.右乳、右腋下及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曾于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计算机X线(CR)乳腺摄影示左乳头无内陷,皮肤无增厚,左乳上象限可见一高密度肿块影,大小约6 cm×4 cm,密度不均,内可见沙砾状钙化,肿块周围部分可见宽窄不等的晕环征,腋下淋巴结增大,大小约4 cm×3 cm,呈圆形,淋巴门消失,内可见沙砾状钙化,形态和乳内肿块内钙化相似(图1).

  • Lhermitte-Duclos病合并颅内静脉畸形一例

    作者:周良学;惠旭辉;罗林丽;游潮;蔡博文;焦庆芳;杨元;陈天武

    患者男,18岁.因头昏、头痛2个月余入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发育及智力正常,头围大,无皮肤黏膜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口角及伸舌不偏,无颈抵抗,四肢肌力Ⅴ级,全身浅深感觉及神经反射无明显异常,巴宾斯基征阴性.共济运动检查: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右侧阴性;对掌试验、轮替试验左侧笨拙;Romberg征阳性.入院后胸部X线摄片、腹部B超、血液常规、血液生化等检查结果无异常.

  • 第三脑室脊索瘤样胶质瘤一例

    作者:汪文胜

    患儿男,4岁,因头痛2个月,四肢无力伴间断呕吐2周入院.患儿2个月前无原因出现头痛,且逐渐加重;近2周四肢无力,不能站稳,严重时站立困难;病程中无发热.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心肺听诊未见异常,Ⅱ度营养不良.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语言流利、自动体位、行走未见异常、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眼球活动可,双侧视力0.6,视野双颞侧偏盲,眼底检查见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张力减低,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见异常,共济失调,双侧Babinski征阴性.

  • 带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作者:王云彦;刘向辉

    患者男,17岁,因车祸致头外伤3个月,闻及颅内杂音2个月,双侧眼球外突1个月入院.体检:双侧眼球外突,左眼球明显,结膜充血,左眼内斜视、外展受限,左眼视力20 cm数指,左侧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双侧眼球、眶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左侧明显,压迫左侧颈内动脉杂音减轻.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左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

  • 脑实质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

    作者:刘树永;耿道颖;何慧瑾

    目的 通过对脑实质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脑实质神经鞘瘤.其中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MR平扫,2例行CT及MR平扫+增强扫描,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例中,3例年龄小于30岁,均位于幕上;均出现囊变征象,3例出现壁结节,3例增强者中壁结节呈明显强化2例,中度强化1例;1例壁结节内见钙化征象,1例周边水肿明显;病理上均见Antoni A区、B区;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波形蛋白(Vim)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膜抗原(EMA)阴性.结论 脑实质神经鞘瘤好发于青少年,囊变及周围水肿为其特征性表现,结合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利于终确诊.

  •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曹丽珍;李坤成;杜祥颖;祝小莲

    目的 初步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行头颈CT血管成像(CT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将患者分成2组,低剂量组(A组):50 ml对比剂+2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70 ml对比剂.采用双盲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2名医师在颈动脉、颅底动脉环显示、静脉伪影以及CT值测量上的Kappa值分别为0.895、0.814、0.702、0.836.(2)在颈动脉的显示上,2组评分结果A医师分别为1.3、1.2分,B医师分别为1.4、1.2分,2名医师A、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73、128,P值均>0.05);在颅底动脉环的显示上,2组的评分结果A医师分别为1.4、1.2分,B医师分别为1.2、1.2分,2名医师A、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106,P值均>0.05);在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腔静脉的伪影上,2组的评分结果A医师分别为1.3、2.1分,B医师分别为1.2、1.9分,2名医师A、B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75、82,P<0.05).(3)2组各血管CT值的测量结果,A医师分别为329.1、322.9、241.4、194.6 HU和353.3、342.7、245.8、204.5 HU,B医师分别为337.3、329.5、239.2、192.8 HU和345.6、341.2、247.1、210.5 HU;2名医师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98、0.233,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进行头颈血管CTA检查时,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CTA图像,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脑池段展神经及相关动脉MRI与解剖断层标本的对比研究

    作者:梁长虎;柳澄;武乐斌;李坤成;乌大尉;赵振美;于富华

    目的 研究展神经及相关动脉的正常表现和相互关系,获得正常MRI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 在MR三维积极干预稳态(3D-CISS)序列的多平面重组图像上观察57名正常体检者的展神经解剖特点及其与小脑前下动脉(AICA)等血管的关系,其中20名同时行时间飞跃(TOF)序列血管成像.将正常体检者的展神经成像结果与尸体断层切片及头颅标本3D-CISS序列成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展神经在斜横断面、斜矢状面重组图像上以96.5%(110/114)的几率清楚显示,冠状面重组图像上以94.7%(108/114)的几率清楚显示;20名体检者的3D-TOF序列重组图像上不能清楚显示展神经.(2)103支展神经从桥脑延髓沟发出,7支从紧靠桥脑延髓沟的脑桥表面发出;显示的展神经全部以1支神经根丝连于脑干;面神经丘显示几率为100%(114/114),Dorello管的显示几率为95.6%(109/114).(3)AICA是显示率高的动脉,74.7%(71/95)的AICA与展神经接触.(4)将正常体检者的展神经成像结果与尸体3D-CISS MRI及断层切片标本所显示的展神经相对照,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结论 3D-CISS MRI可以显示展神经及相关动脉血管的解剖特点;面神经丘和Dorello管是识别展神经的重要解剖标志.

  • 焦虑症患者前额叶中内侧及扣带回后部负激活的意义

    作者:赵小虎;王培军;李春波;董宁欣;胡正辉;吴文源;唐孝威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成像(BOLD-fMRI)负激活特点及其神经病理机制.方法 焦虑症组10例、对照组10名受试者参加试验,先进行焦虑状态特质量表(STAI-T)测试,随后进行BOLD-fMRI,2次fMRI试验数据采集.采用组块设计刺激模式,刺激材料(情绪中性词及威胁词)通过听觉呈现.试验1为情绪中性词与无词空白对照交替,试验2为威胁词与情绪中性词交替,2次试验均要求受试者仔细听通过耳机传入的词语,并对其引起的主观情绪体验作出心理判断(愉快、不愉快或中性),空白对照不给任务.采用SPM 99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分析单个被试,然后行组间分析.主要观察焦虑症患者负激活脑区特点,数据处理时把静息期与任务期数据进行反减得到负激活图,对有关脑区的反应特性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焦虑症组STAI-T分值(58±8)高于对照组(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fMRI试验1对照组与患者组均有负激活脑区,试验2仅有患者组出现负激活,正常对照组无负激活脑区,上述3组负激活脑区网络基本相同,主要包括MPFC(BA 10、BA 24/32)、PCC/楔前叶(BA 31/30)、丘脑及两侧顶下小叶(BA 39/40)等脑区.试验1 MPFC(BA 24/32)平均负激活强度(平均T值)正常人(5.1)强于患者(4.2)(t=4.8,P=0.006),而患者PCC平均T值(5.8)强于正常人(4.9)(t=2.4,P=0.026).结论 焦虑症组MPFC及PCC存在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在其神经病理机制中具重要作用.

  • 18氟-胸腺嘧啶核苷正电子发射体层-CT显像在胸部肿瘤上的初步研究

    作者:于丽娟;申宝忠;梁秀艳;王欣

    目的 评价18氟-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体层(PET)-CT显像对胸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做了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的患者,在第2~3天进行了18F-FLT PET-CT显像.分析病变在两种不同显像剂PET-CT上的表现,分别测量二者的大标准摄取值(maxSUV).结果 8例恶性病变(5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瘤、1例胸椎恶性肿瘤、1例胸椎转移瘤),其中7例见FLT异常摄取,5例肺癌平均maxSUV为4.2(鳞癌2例、腺癌2例、肺泡癌1例);9例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1例肺炎、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无或轻度摄取FLT,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变平均maxSUV为1.6;9例良性病变中8例见FDG异常浓聚,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灶平均maxSUV为3.9,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也见FDG明显摄取,平均maxSUV为11.0.11例肺内病灶FDG和FL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5/5)、16.7%(1/6)、54.5%(6/11)和80.0%(4/5)、66.7%(4/6)、72.7%(8/11).结论 胸部肿瘤18F-FLT显像的特异性较高,在18F-FDG显像阳性,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FLT可以作为FDG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显像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 腰椎黄韧带厚度与椎管斜径比值对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的诊断意义

    作者:殷好治;周万军;孙西河;刘永刚;傅晓琴;王汝芬;梁福民;刘明标

    目的 探讨黄韧带厚度与椎管斜径的比值对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诊断的优越性.方法 对71例腰腿痛患者行CT与MR检查,以MR双旁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硬膜囊后方是否出现黄韧带压迹为依据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时对50例无腰腿痛志愿者行腰椎CT检查;再以CT轴面分别选取L3~4、L4~5、L5~S1椎间盘下缘层面,测量其黄韧带厚度与椎管斜径比值(简称厚度斜径比值),分析其与MRI阳性符合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结果 阴性组(35例)共210条黄韧带,厚度为(3.01±0.72)mm,厚度斜径比值为0.19±0.04;阳性组(36例)共119条黄韧带,厚度为(3.94±0.84)mm,厚度斜径比值为0.28±0.06;对照组黄韧带厚度为(3.16±0.85)mm,厚度斜径比值为0.19±0.04,阳性组黄韧带厚度与阴性组或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厚度斜径比值与阴性组或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厚度斜径比值>0.24为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8%、89.6%、73.6%;黄韧带厚度、厚度斜径比值与临床症状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0.86,P值均<0.05);黄韧带厚度、厚度斜径比值两种测量方法对临床症状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测量厚度斜径比值较单纯测量黄韧带厚度对判断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更有诊断意义.

  • 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雷新玮;尹建忠;夏爽;陈新娟;吴胜勇;祁吉

    目的 评价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腰腿痛的患者(79例表现为坐骨神经痛,20例为下腰痛,1例为神经性跛行)分别行腰大肌放松体位(PRP)和腰椎轴向负荷仰卧位(ACE)的CT或MR检查.其中CT检查40例,MR检查60例.硬膜囊面积在ACE检查中较PRP明显减小(>15 mm2)并降到75 mm2以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及出现滑膜囊肿为腰椎轴向负荷检查的附加信息(AVI).结果 40例CT检查的患者中,16例发现AVI.其中硬膜囊面积减小1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7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4例,未见滑膜囊肿的病例.60例MR检查的患者中,19例发现AVI,其中硬膜囊面积减小1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10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8例,未见出现滑膜囊肿的病例.79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中32例(40.5%)出现AVI,20例下腰痛的患者中2例(10.0%)出现AVI(x2=7.45,P<0.05).结论 与常规腰椎CT、MR方法比较,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更能反映腰椎直立状态下的椎间盘、硬膜囊、侧隐窝的状态.

  • 坏死亲和性对比剂MRI显示梗死心肌及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靳激扬;滕皋军;冯毅;吴燕平;金琴娣;王宇;卢勤;王臻;章晓国;汪盛齐;陈峰;倪以成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注射坏死组织亲和性非卟啉类顺磁性对比剂(ECⅢ-60)后MR延时影像与病理对照的方法明确其强化区与梗死心肌的关系,并与静脉注射非特异性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比较,以期为MRI准确评价心肌活性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方法 经导管采用闭胸法成功建立8只猪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经静脉以0.2 mmol/kg快速团注Gd-DTPA后行心电激发的心脏MR短轴面T1WI,延时扫描至局部Gd-DTPA完全消失.然后再以0.0025 mmol/kg经冠状动脉导管缓慢注入ECⅢ-60后短轴面T1WI,延时成像至5 h.比较分析ECⅢ-60增强MRI延时强化区和金标准病理所示梗死区的关系;并和Gd-DTPA增强MRI的对比增强效果(CR)与范围(RIS)进行比较.结果 ECⅢ-60增强MRI可见梗死区的信号较正常对照区明显升高(CR>3.0)并持续超过5 h,其强化区相对面积[占同层面左室面积的百分率为(11.84±3.63)%]与TTC染色心肌梗死面积[(11.78±3.64)%]一致(t=2.251,P>0.05),两者呈正相关,其决定系数为r=0.999.Gd-DTPA也能产生CR>3.0的强化效果,但对梗死区的对比度在2 h内逐步消失.结论 坏死亲和性对比剂增强MRI能持续准确地反映心肌梗死,能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活力评估的有潜在价值的方法.

  • 数字X线摄影组织均衡技术在股骨颈外伤的应用

    作者:余建明;雷子乔;杨明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组织均衡技术在股骨颈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股骨颈外伤患者应用DR的常规摄影技术和组织均衡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同时使用DR组织均衡技术中的参数进行对照研究,由3名影像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主观图像质量分5级进行评分.结果 50例应用组织均衡技术得到优质图像38例,无法接受的图像质量为0;而常规摄影优质图像质量为0,无法接受的图像质量为12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组织均衡技术可使高密度组织与低密度组织在1幅图像上同时显示出来,层次丰富的图像,对良好地显示股骨颈侧位尤为重要.

  • 髌骨轴位X线摄片方法改进及多种测量方法综合评价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秀山;徐英杰;王利民;张国先;邹德华;林波;刘希英

    目的 评价改进后的屈膝25°髌骨轴位X线摄片及多种测量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特制髌骨轴位摄影架摄片,测量无症状者(正常人)30名作为对照组;有前膝痛(AKP),经轴位摄片发现髌骨排列异常者154例.测量沟角(SA)、适合角(CA)、髌骨侧方移位度(LS)、外侧髌骨角(LPFA)、髌骨指数(PFI)、髌骨横向移位距离(LPD).结果 2组各参数平均值分别为:对照组:SA137.38°,CA-10.73°,LS 10.49%,LPFA 13.70°,PFI 0.48,LPD 0.45 mm;AKP组:SA 142.38°,CA0.71°,LS 19.68%,LPFA 12.12°,PFI 1.13,LPD 0.42 mm.2组各参数比较,t值分别为9.36、10.16、4.18、7.98、0.82、12.29,除LPD的P值>0.05外,其他各项P值均<0.01.反映髌骨排列异常的敏感性以PFI、CA、LS、LPFA、LPD较明显,分别为71.66%、63.33%、56.66%、21.60%、16.66%.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屈膝25°髌骨轴位摄片,可使摄片成功率及清晰度明显提高,使划线测量简易准确,得出的相关资料更为可靠.

  • 不同前置滤线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高建华;孙宪昶;李剑颖;李娜;夏庆堂;赵雯;戴汝平

    目的 通过对选用不同前置滤线器模式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以较低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60例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L、C 2组,每组30例.L组选用体部滤线器(large bowtie)模式,C组选用心脏滤线器(cardiac bowtie)模式.扫描中采用相同的参数,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L、C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测量各组图像噪声值,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记录并比较L和C组平均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值.对2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值、CTDI、DLP及ED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L、C 2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2、3.73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 P>0.05);(2)L、C 2组图像噪声值均值分别为30.05、27.80,C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L组(降低约7.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3)L、C 2组平均CTDI、DLP、ED分别为83.97和77.66 mGy;1007.64和931.92 mGy/cm;17.13和15.84 mSv.C组CTDI、DLP、ED明显低于L组(降低约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使用心脏滤线器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受检者接受的X线剂量,同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诊断图像.

  • 对比剂肾病: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龙江;祁吉

    碘对比剂是常用的医疗用药之一,主要用于产生组织的X线密度差别以提高疾病的显示率.据报道,全世界2003年的碘对比剂用量大约为800万升[1].随着碘对比剂日益广泛的应用,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CIN是继手术和低血压之后造成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3大原因,占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的10%[2].患CIN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相应治疗费用增加,长期病死率也明显增加,此外,还导致严重的肾外并发症[3].

  • 心肌病的分类和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诊断特点

    作者:李世国;赵世华

    一、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迄今为止,心肌病的定义及分型经历了3次修订,这与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1972年Goodwin和Oakley [1]早提出心肌病的概念,并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患"包括:(1)充血型;(2)肥厚型,又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3)限制(闭塞)型心肌病等3型.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WHO-ISFC)将心肌病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并将其分为扩张型(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肥厚型(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限制型(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RCM),以及未分类的心肌病(unclassified cardiomyopathies)和特定心肌疾病(specific heart muscle disease),后者定义为已知病因或并发于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心肌疾病[2-3].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伟;符伟国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s)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其经典治疗方法是AAAs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但手术创伤大,不适于存在心、肺、肾等严重合并症的高危患者[1].1990年Parodi等[2]首创了AAAs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因其独特的微创优势被迅速推广,截至2003年美国已施行该手术超过5万例次[3],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建议把EVAR作为AAAs传统手术高危患者的首选疗法[1],但EVAR的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等问题一直备受争议[4-5],其中内漏这一特有的并发症被认为是影响疗效、导致术后瘤体继续增大甚至破裂的主要原因.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咽腔狭窄多层螺旋CT综合测量值的研究

    作者:沈婕;祁吉;尹建忠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咽部多层螺旋CT(MSCT)综合测量值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由多导睡眠图确诊为OSAS的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清醒状态下平和呼吸MSCT扫描,比较各测量值及比值,并将上述指标代入判别分析方程.结果 在63个自变量指标中,49个指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指标分别代入判别分析方程,其中软腭后区(RP)左右径(LR)[OSAS组为(9.4±3.7)mm,对照组为(20.1±5.0)mm;t=-13.820,P=0.000]及小横截面积(XSA)[OSAS组为(54±27)mm2,对照组为(164±77)mm2;t=-10.944,P=0.000]、舌高[OSAS组为(75.4±8.3)mm,对照组为(58.4±9.8)mm;t=10.476,P=0.000)、悬雍垂长/气道长(OSAS组为0.139±0.039,对照组为0.154±0.048,t=-1.983,P=0.050)4项指标被选入判别分析方程式.OSAS组阳性66例(97.1%),对照组阴性52例(92.9%).结论 多项测量值及比值的比较显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数值有重叠.判别分析方程式的引入有助于MSCT对OSAS的诊断.

  • 重视心肌病分类及MRI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世华

    心肌病是常见的心肌疾患,其病因复杂,种类繁多.现有的分类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还存在着某些概念上的模糊和意义上的重叠,本期李世国等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近年来随着对心肌病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但揭示了过去许多未曾认识的心肌疾患,而且为进一步完善分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小儿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张琳;朱铭;李玉华;钟玉敏;孙爱敏

    目的 介绍小儿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的分类及意义,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患儿的计算机X线摄影(CR)、MSCT扫描影像资料,MSCT肺部常规10 mm层厚扫描,在16层MSCT机进行1.25 mm层厚、1.25 mm层间隔重组,获得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重组(VR)、表面遮盖技术(SSD)、仿真支气管内镜(VB)图像,记录病变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伴发异常.结果 43例病变经CT后处理技术全部清晰显示,CT横断面扫描显示37例,CR仅显示1例;43例中38例有先天性心血管病变,40例为右侧气管性支气管,3例为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共有9例伴随气道狭窄,2例气管插管过深引起右肺上叶节段性肺不张.结论 MSCT对于诊断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显示气道及其周围伴随组织有良好的价值.

  •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分析

    作者:朱晓华;李天女;尤正千;马骏;江森

    目的 提高对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肺活检病理证实为COP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23例患者中CT表现为多发性斑片状含气实变影15例,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区和双肺下叶.14例伴有磨玻璃影及小支气管扩张,还有条索状影.6例有病灶游走的表现.21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CT表现的认识非常重要.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与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

    作者:孙子燕;夏黎明;王承缘;饶晶晶;申屠伟慧

    目的 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MRI和超声心动图征象,评价MRI对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心动图多切面诊断为NVM的14例患者进行MR检查.MR扫描序列包括黑血技术: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DIRFSE)和三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IRFSE)序列;亮血技术:快速稳态进动采集(FIESTA)序列.所有患者进行短轴面、四腔面和长轴面检查.结果 14例患者MRI和超声心动图显示13例左室受累,1例双室受累,以心尖部和中间部多见.MRI共显示54段,超声心动图显示53段,对各段的显示能力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受累心肌分层,非致密化心肌和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N/C)测量MRI与超声心动图分别为3.37±0.89、3.19±0.82.非致密化心肌层信号不均匀,可见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其间深陷的隐窝,隐窝内血流与心腔内相通.合并室壁瘤形成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1例因进行性心力衰竭而行心脏移植,受累心脏病理解剖显示心腔内异常粗大、增多的肌小梁和深陷的隐窝,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NVM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序列、多平面的MRI对于诊断NVM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超声相比,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对于心肌分层的显示优于超声.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MRI诊断

    作者:韦云青;赵世华;陆敏杰;蒋世良;闫朝武;张岩;王宏宇

    目的 评估MRI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检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其中16例患者行核素心肌显像,3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另取2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发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16例,占同期肥厚性心肌病的21.2%(116/547),其中典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T-AHCM)65例,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51例.T-AHCM组和P-AHCM组的心尖部室壁厚度分别为(18.6±2.7)mm与(13.6±1.0)mm;心尖部室壁厚度/基底段后壁厚度的比值分别为2.2±0.5与1.6±0.3,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9.5±1.7)mm和1.1±0.1,T-AHCM组与P-AH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3和7.55,P值均<0.05).室壁增厚率T-AHCM组为(27.7±6.7)%,P-AHCM组为(41.2±9.2)%,对照组为(80.6±6.6)%,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5和7.18,P值均<0.05).胸前超声心动图T-AHCM组漏诊率为76.9%(50/65),P-AHCM组的漏诊率达90.2%(46/51).结论 MRI能够准确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对早期轻型患者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心动图.

  • 服用硝酸甘油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

    作者:朱巧洪;曾庆思;孙翀鹏;林翰菲;岑人丽;张超亮;刘莉

    目的 探讨通过服用硝酸甘油提高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显影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选服用与不服用硝酸甘油患者各30例,用16层MSCT扫描,对比2组患者冠状动脉13个节段显影的差异.并将服用硝酸甘油患者中10例进行了DSA选择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1)2组在冠状动脉13个血管节段中,右冠状动脉(第1、2、3段)、左主干(第5段)、左前降支(第6、7段)、左旋支(第11段)可评价血管例数相同(均为30例);后降支和左室后支(第4段,X2=8.007,P=0.004)、左前降支(第8段,X2=8.571,P=0.003)、第1对角支(第9段,X2=6.667,P=0.010)、第2对角支(第10段,X2=38.400,P=0.000)、钝圆支(第12段,X2=12.000,P=0.001)、左旋支(第13段,X2=10.335,P=0.001)的显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服用硝酸甘油MSCT冠状动脉成像10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成像初步对比,严重的钙化和运动伪影影响狭窄的准确性,轻度钙化或无钙化和无运动伪影时,MSCT冠状动脉成像与DSA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吻合.结论 使用硝酸甘油可提高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显影质量.

  • 统一体位在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王怡宁;金征宇;孔令燕;张竹花;张抒扬;李冬晶;林松柏;薛华丹;王洓;牟文斌

    目的 通过建立统一的重组图像体位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对55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舒张期增强扫描图像行统一体位的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显示技术(VRT)重组,分析应用CT血管成像(CTA)7个MIP重组体位和9个VRT重组体位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的情况,将结果与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 共分析55例患者的220个血管分支,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发现62个血管分支狭窄≥50%,综合7个MIP重组体位和9个VRT重组体位,CTA发现58个血管分支狭窄≥50%(左主干5个,前降支21个,回旋支14个,右冠状动脉18个).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94%(58/62),特异性为92%(146/158),准确率为93%(204/220),阳性预测值83%(58/70),阴性预测值97%(146/150).结论 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立统一的成像体位有利于CTA与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

  • 肥厚性心肌病MR延迟增强与心肌钙蛋白Ⅰ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军燕;张兆琪;贺毅;姜腾勇;李宇;范占明;王永梅

    目的 初探肥厚性心肌病(HCM)心肌MR延迟增强(DE)与心肌钙蛋白Ⅰ(cTn Ⅰ)的相关性,以及二者联合用于评价HCM病情和提示预后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HCM患者35例,均同期行MR检查和血cTn Ⅰ检测,分析MR延迟增强与心肌肥厚、cTn Ⅰ值改变的关系.结果 (1)35例HCM中出现MR心肌灌注延迟期强化者25例(71.4%),血cTn Ⅰ异常增高者19例.无DE组cTnⅠ中位值5μg/L,DE组cTn Ⅰ中位值110μg/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18,P<0.05).DE组25例中有18例(72.0%)血cTn Ⅰ异常增高,而在19例血cTn Ⅰ异常增高者中18例(94.7%)出现延迟强化.(2)心肌增强比例与肥厚比例呈正相关(rs=0.713,P<0.01).cTn Ⅰ值与心肌肥厚比例、增强比例呈正相关(rs=0.521、0.605,P均<0.01).结论 心肌MRI延迟增强和血cTn Ⅰ异常升高常同时发生于HCM患者.MR心肌延迟强化成像与cTn Ⅰ检测联合应用可以为准确判断HCM病情、评价疗效及预后提供有效的信息.

  • 合并左心室受累的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型心肌病的组织学和MRI表现

    作者:赵世华;陆敏杰;周阳;闫朝武;蒋世良;黄洁;赵红;刘蕾;李世国;张岩;王宏宇;吴言伶;胡盛寿

    目的 探讨终末期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型心肌病(ARVC)组织学特点和MRI特征.方法 9例患者接受心脏移植,移植后离体心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7例移植前行MR扫描.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所有心脏双室受累,右心室腔显著扩张7例,大致正常2例.右心室壁均显示严重透壁性肌肉丧失,其中3例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替代,6例几乎完全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左心室中重度扩张8例、轻度扩张1例.左心室游离壁受累者7例,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同时受累者2例.5例以脂肪细胞浸润为主伴小灶性纤维化;4例以弥漫性纤维化为主,伴灶性脂肪细胞浸润.7例MRI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21.66±7.05)%,左心室轻度扩张3例,中度扩张2例,高度扩张2例.右心室腔明显扩大、壁薄者5例,其中3例可见线状高信号脂肪浸润;其余2例右心室形态、大小及信号均无明显异常,仅突出地表现为左心室受累.2例显示心外膜下脂肪信号浸润,选择性累及左心室心尖和侧、后壁;3例左心室节段性变薄伴运动功能丧失分别累及室间隔、心尖和侧后壁;4例左心室游离壁变薄,厚度不足5 mm.5例心肌灌注延迟显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强,左心室侧后壁强化者4例,其中透壁性和心外膜下各2例;室间隔肌壁间强化者2例;左心室心尖部强化者2例,灶性和透壁性各1例.4例患者右心室壁亦可见透壁性增强,其中累及右心室游离壁者2例,累及右心室心尖和后壁各1例.结论 ARVC合并左心室受累是该组患者的特点,MRI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ARVC继发性的心室扩张及室壁运动的节段性变化,而且能检出心室壁的脂肪浸润以及纤维化等,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理状态下心脏组织学特征.

  • MRI在儿童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钟玉敏;朱铭;孙爱敏;王谦;高伟;李筠;殷敏智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心肌病患儿33例,其中肥厚型心肌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限制型心肌病7例,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3例.MR采用不同序列不屏气扫描,13例肥厚型心肌病中9例选取左心室8个节段进行室壁厚度测量及心肌增厚率计算,并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对10例扩张型心肌病中7例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上述2组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与心脏超声(ECHO)结果比较.7例限制型心肌病对其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心尖、右心房及下腔静脉的MRI表现与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对3例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结合解剖特点、临床特点综合评估,并测量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 13例肥厚型心肌病中9例MRI显示基底部游离壁前外侧段心肌增厚率(16%)及心尖部前段心肌增厚率(16%)下降明显,左心室收缩功能略下降,射血分数为57%,心肌质量有所增高(114 g/m2),与ECHO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及每搏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5和0.0341).10例扩张型心肌病中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为20.7%,与ECHO比较在每搏量测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6).7例限制型心肌病MRI显示右心房明显扩大,上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右心室腔变形,流入道缩短,心尖闭塞,流出道扩张.3例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中显示右心室球形扩张,右心室室壁局部变薄,1例见脂肪浸润,3例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下降.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儿童心肌病中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其高分辨率可提供儿童心肌病解剖上的信息并能较ECHO提供更为准确的左右心室功能评估.

  • 异位胸腺瘤CT与MRI表现

    作者:廖美焱;周云峰;张在鹏;汪必成;田志雄;屈艳娟;罗锐

    胸腺瘤是纵隔常见的肿瘤之一,异位胸腺瘤少见,其定性及定位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其影像表现国内外报道少见[1-4].笔者报道3例异位胸腺瘤的CT及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

  • 评《介入放射治疗——患者必读》

    作者:欧阳墉

    目前,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已被公认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三大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微创性和靶向性等特点的介入放射治疗技术在我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许多疾病,不仅能明显提高疗效,还可使患者受到的损伤和痛苦减少到小程度.然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科普教育工作不力,国内不少老百姓对此还是知之甚少:"什么是介入放射治疗?"、"哪些疾病适于作介入放射治疗?"或"介入放射治疗效果好吗?",问题多且疑虑重重.

  •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标准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的介入放射学文章质量

    作者:高向涛;毛兵;许国辉;何鸿;颜海婴

    目的 评价近年来《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的介入放射学论文随机对照试验(RCTs)报告文章质量.方法 对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至2005年的RCTs文献进行手工检索,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对所有介入放射学论文RCTs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检索6卷72期,论文2186篇,其中临床试验文章236篇,介入放射学RCTs文章3篇,占临床试验的1.27%.在3篇RCTs文章中,有随机方法描述3篇,有终点指标1篇、多中心1篇.而在3篇RCTs文章中均没有样本含量计算、随机化执行、盲法、具体P值描述、流程图使用、依从性、阴性结果报告.结论 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深入,介入放射学临床试验报告质量已有提高,但与CONSORT标准比较尚有差距.

中华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9
199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