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중국미용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455
  • 国内刊号: 61-134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7
  • 曾用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朱宏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扩张后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术9例

    作者:张振光;王宽;刘雅;韩炳旭;赵晶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双蒂皮瓣在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额颞部皮肤正常、面中下部瘢痕增生挛缩的成年男性患者9例.一期手术将扩张器置入额部,并根据手术方案调整预置部位,扩张头皮及其临近的额部皮肤;二期取出扩张器,将形成的双侧颞浅动脉额支扩张皮瓣转移,行小口畸形矫正及胡须再造术;三期断蒂.分析应用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的手术效果.结果:9例皮瓣皆成活,且血运情况良好,皮瓣色泽与正常皮肤相近,口部活动度正常,未见挛缩,胡须毛发生长良好,无臃肿,外形美观,立体感强.结论:应用颞浅动脉双蒂皮瓣矫正小口畸形及胡须再造是一种效果优良的手术方法.

  • 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应用体会

    作者:戴露倢;李冰;徐少骏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36例就医者,均于大腿部和腰腹部获取自体脂肪并离心纯化,静脉采血经处理获得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与自体脂肪按1:20比例混合后注射于乳腺后、胸大肌后及皮下.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32例对术后效果满意,4例因术后半年轻度不对称行二次填充,二次填充后效果满意,一次填充术后6个月、12个月胸围平均增加值分别为4.38cm和3.45cm,所有就医者均未出现感染、坏死、血肿、结节等并发症.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效果确切,术后乳房形态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蒋鹏;杨力;潘圣鑫;薛君荣;郭贤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治疗组18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不需植皮,皮瓣无坏死;对照组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两组均无感染复发病例.治疗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良好临床推广价值.

  • 精微注射技术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中的应用

    作者:唐泓波;侯楷;章勇超;邓裴

    目的:探讨采用精微注射技术进行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要求行面部填充的就医者,通过细致的面部填充区域设计,采用离心法提纯自体脂肪颗粒,使用智能精微注射枪连接18G钝针于面部进行脂肪颗粒填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57例就医者面部轮廓线饱满、柔和,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就医者经2次填充后达到满意;3例就医者满意度欠佳,但因故未进行再次填充.所有美容者无面神经损伤、填充部位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精微注射技术行面部自体脂肪填充,脂肪存活率高,并发症少,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剖宫产后美容缝合技术对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洪梅;张魁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美容缝合技术对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ID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美容缝合.观察两组产妇美容缝合效果、切口愈合质量、术后遗留瘢痕和切口线结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质量显著改善,甲级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瘢痕增生例数(4.4%)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并且瘢痕宽度、瘢痕薄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线结反应明显改善,0度线结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美容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切口愈合质量,减少术后遗留瘢痕,降低切口线结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综合微创手术治疗腋臭1066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秦高平;郭亚东;宋勇;孙要文

    目的:探讨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性微创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微创综合疗法治疗腋臭1066例,沿腋窝尺侧腋皱襞附近作一长约0.5~1.0cm小切口,在腋窝中央作一长约1cm辅助切口.沿手术切口负压抽吸浅层脂肪,在直视下修剪皮下残余脂肪组织及真皮网状层的毛囊球,电刮勺依次在皮下烧灼静止期毛囊,术后打包加压包扎7d.结果:本组共106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显效913例,有效142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8.97%.术后血肿23例,5例发生皮片坏死,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均通过换药治愈.结论: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方法能有效根治腋臭,具有安全、高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超声引导下行颞颊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抽吸术

    作者:谷方晓;郭皓;李艺;沈剑;申福定;梁杰

    目的:探讨在超声定位并实时介导下行颞颊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抽吸术的应用效果,评判该法能否在注射物残留、面部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达到较好疗效.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行颞颊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超声下异物定位,确定填充物层次,引导穿刺方向,注射器反复冲洗、抽吸异物,实时动态监测抽吸状况,术后随访,对并发症、面部形态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例中17例异物彻底取出,8例患者经二次手术后异物彻底取出.所有患者局部硬结消失、囊腔闭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颞颊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抽吸术可提高有效性、安全性及塑形性,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可作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的首选术式.

  • 口腔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微笑线美学观点差异性调查分析

    作者:沈娇乡;朱双林;苏晶晶;史建陆

    目的:制作不同微笑线的视觉模拟评分调查问卷,对正畸医师与普通人群的微笑线美学观点进行调查,评估微笑线对微笑美观的影响,建立微笑唇齿关系美观参数.方法:①选取微笑协调的青年女性,拍摄正位姿势位微笑面像及全口牙列像;②使用图片处理软件改变微笑线高度,制成6张具有不同微笑线高度的微笑照片,辅助直观类比标度法制成调查问卷;③考评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利用调查问卷对30名正畸医师及50名普通人进行微笑线美学观点调查.结果:①不同微笑线的美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畸医师:χ2=109.596, P<0.01;普通人群:χ2=151.230,P<0.01);②正畸医师与普通人群均认为微笑线在-4.0~2.0mm内的微笑较美观(美观评分均>50分),微笑线高于4.0mm的微笑较不美观(美观评分均<50分),且随着微笑线高度的增加美观程度逐渐降低;③正畸医师对微笑线为0mm的微笑美观评分高,普通人群对微笑线为-2.0mm的微笑美观评分高.结论:微笑线影响微笑美观,正畸医师与普通人群均认为微笑时牙龈显露量小于2.0mm较美观,牙龈显露量大于4.0mm较不美观.正畸医师认为微笑时显露上中切牙牙冠全长而没有显露牙龈美观,普通人群认为微笑时上唇覆盖上中切牙牙冠2.0mm美观.在临床工作中,正畸医师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获得医患双方均满意的佳美学效果.

  • 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蒋澍

    目的:探讨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共100枚)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平台转换种植体连接的43例患者(48枚)为研究组,采用传统基台种植体连接的43例患者(52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负荷时间、种植存留率、美学评价指标[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随访两组修复后3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及牙周状况.结果:修复前两组PES、WES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两组PES、WES评分较修复前明显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负荷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种植存留率(100.0%)较对照组(88.4%)显著提高,3年后随访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低,牙周不良状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中应用时具有负荷时间短、疼痛轻及美学和预后效果佳的显著优势.

  • 固定-可摘联合修复进行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靳海立;王一清;逯宜;牛林

    目的:探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进行咬合重建的规范化临床修复及效果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牙列缺损情况,在完成牙周系统治疗、牙体牙髓治疗后,制定系统的固定-可摘咬合重建修复计划.结合患者息止颌位、面部比例协调性,采用直接咬合法恢复患者的咬合高度,制作固定修复诊断蜡型,评价修复效果,并制作固定修复导板,在导板引导完成固定部分的牙体预备,然后再制作球帽附着体活动义齿部分,完成咬合重建的固定-活动联合修复评价.结果: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完成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体的设计和临床制作,终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观效果.结论:对于牙列缺损的咬合丧失患者,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武金强;王士成;王蓓

    目的:比较分析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对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科室诊治的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共110颗牙),随机将其分为Ceramage组与CEREC组,均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2个月的效果.结果:CEREC组修复即刻、修复后12个月修复体颜色成功率分别为94.34%、96.23%,均显著高于Ceramage组的80.70%、82.46%(P<0.05);但两组在修复即刻、修复后12个月修复体的表面磨耗、边缘着色、修复体固位、继发龋、牙齿完整、边缘密合、牙周状态成功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中修复效果均较好,但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修复体颜色方面有明显优势.

  • 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矫治恒牙列后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软组织变化分析

    作者:韦玲;潘莹;韦晓玲

    目的:分析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矫治恒牙列后期伴上颌缩窄、下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后期伴上颌缩窄、下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代表软组织侧貌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面角、鼻突度增大,颏部软组织增厚,H角、下唇突点-H线距离、鼻下点-H线、上唇凹深、颏唇沟深度减小,矫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突角、上唇基部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同时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可有效减小恒牙列后期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侧面型突度,改善其软组织侧貌.

  • 冠部改良法减少阻生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景喜;于天南;王丹;丁明会;黄仙波;杨占宝

    目的:比较冠部改良拔牙法和常规的微创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将120颗下颌水平阻生智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良拔牙法,对照组常规微创拔牙法拔除.比较两组拔除的手术时间,评价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部改良拔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要优于常规的微创拔牙法,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唇侧固定正畸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及美容修复处理

    作者:殷飞云;李月香

    目的:探讨唇侧固定正畸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渗透树脂治疗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笔者科室进行唇侧固定正畸矫治的150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后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脱矿组和未脱矿组,其中脱矿组64例,未脱矿组86例,采用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此外,将64例牙釉质脱矿患者随机分为氟化物组(氟化物治疗)与渗透树脂组(渗透树脂治疗),每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唇侧固定正畸矫治后男女患者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年龄≤18岁、治疗时间>16个月、刷牙频率≤3次/d、未使用含氟牙膏、有不良饮食习惯患者的脱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龄>18岁、治疗时间≤16个月、刷牙频率>3次/d、使用含氟牙膏、无不良饮食习惯患者(P<0.05),且年龄≤18岁、治疗时间>16个月、刷牙频率≤3次/d、未使用含氟牙膏及有不良饮食习惯的OR值分别为2.37、3.26、4.35、2.19、2.58,均是牙釉质脱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渗透树脂组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氟化物组的81.25%(P<0.05);渗透树脂组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6.88%,显著高于氟化物组的81.25%(P<0.05).结论:唇侧固定正畸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刷牙频率、牙膏类型及不良饮食习惯有显著关系,均是牙釉质脱矿发生的危险因素,且牙釉质脱矿发生后给予渗透树脂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 普奈洛尔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永飞;武海龙;赵哲媛;石英光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瘢痕疙瘩患者病理组织,分离培养,获取成纤维细胞,并分别于含有普萘洛尔的培养基(实验组)和单纯培养基(对照组)中进行培养,应用CCK-8法检测两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酶标仪检测450~630nm的吸光度值.结果:实验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可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为整形外科中瘢痕疙瘩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 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军;刘玉;田力娣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不同分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情况.方法:以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226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分期分为稳定期组(n=118)与进展期组(n=108),按照疾病分型分为节段型组(n=50)、局限型组(n=45)、散在型组(n=42)、泛发型组(n=49)及肢端型组(n=40),以同期的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白癜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及C4水平.结果:稳定期患者的血清C3与C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展期患者的血清IgG、IgA、IgM、C3及C4水平均显著低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P<0.05);节段型患者的血清IgG、IgA、IgM、C3及C4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患者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稳定期患者的血清C3与C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进展期患者的血清IgG、IgA、IgM、C3及C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节段型患者的血清IgG、IgA、IgM、C3及C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各组患者血清IgG、IgA、IgM、C3及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存在异常,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白癜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也存在差异,通过治疗可调节其水平.

  • 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海霞;付小明;伍宝琴;郭玲;刘敏;兰玉燕

    目的:研究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PD、PLI、AL、BI)、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D、PLI、AL、B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牙周情况,减轻血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应激抑郁型黄褐斑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申宇鸿;赵广;耿龙;孟如松;李菲;郭广进

    目的:根据黄褐斑主要发病因素,综合作用于小鼠建立抑郁型黄褐斑小鼠模型,并与现有方法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6只、紫外线组12只、紫外线+黄体酮+抑郁组12只.造模时间第一批21d,第二批28d,然后对各组小鼠皮肤和肝脏SOD、MDA含量,皮肤黑色素细胞个数、数密度和平均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建立法造模较其他方法更能导致皮肤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升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降低以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同时停止紫外线照射后1周,黄体酮+紫外线+抑郁组色素沉着消退慢,黑色素数量仍高于其他模型组.结论:黄体酮+紫外线+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建立的黄褐斑小鼠模型获得成功.

  • 埋伏牙诊断方式及早期诊断意义的研究

    作者:郭秋爽

    埋伏牙是指在牙齿萌出过程中,因骨、牙或纤维组织的阻挡等多种原因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的牙齿.它可以与不同种类的错(牙合)畸形伴发,属正畸矫治中的难点之一,准确诊断并适时地治疗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埋伏牙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及诊断方式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埋伏牙 诊断 早期 疗效
  •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心"与中医美容的关系

    作者:杨菁婧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其中不乏对藏象的论述.五脏与人体形神之美有密切联系,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更与美容关系密切.本文从心的生理功能与人体美容的联系,病理情况对美容的影响,以及心与传统美学范畴的关系等三方面进行讨论,旨在总结研究《黄帝内经》中与心相关的美学思想,使中医美容在理论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 Q开关755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临床分析

    作者:杨翠霞;杨帅;向俊妮;何丽萍;蒋小娇;陶晓苹

    目的:观察Q开关755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探究综合治疗的新思路.方法:将150例门诊雀斑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Q开关755nm皮秒激光(Q755nm)、强脉冲光(IPL)、Q开关755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均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第4周统计色素沉着发生率,第24周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24周, Q755nm组疗效优于IPL组,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Q755nm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价,联合治疗组与单独治疗组无明显差异.Q755nm组有4例患者于治疗后2~4周皮损处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PIH),联合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PIH,均于6个月内消退;IPL组无PIH病例出现.结论:Q开关755nm皮秒激光和IPL均能很好地治疗雀斑,Q755nm组疗效优于IPL组,而IPL治疗的安全性优于Q开关755nm皮秒激光,两者联合能够明显提高雀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作者:权腾;郭碧蓉

    目的:评价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水光注射三联疗法(玻尿酸2.5ml,氨甲环酸3ml,还原型谷胱甘肽1.5ml)3次,每2个月1次;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光斑直径6~7mm,能量密度3.0~4.06J/cm2)治疗3次,于每次水光治疗后1个月进行,两种治疗交替进行;对照组:仅接受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6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皮肤肤质,淡化黄褐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且安全性佳.但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对黄褐斑的改善程度与治疗次数、术后肌肤的修复及保养密不可分.

  • 不同类型玫瑰痤疮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对应治疗分析

    作者:王菁;黄剑全;肖鹏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玫瑰痤疮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抗Hp四联疗法对不同类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方法:将148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两组,A组(口周/鼻型)75例和B组(面颊/全脸型)73例.同时入选C组(对照组)为同期无玫瑰痤疮的体检人员75例,各组均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是否有Hp感染.所有玫瑰痤疮患者均给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Hp阳性者在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的同时给予Hp根治,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使用保湿润肤剂,避免各种诱因等.结果:A、B、C三组Hp感染率分别为77.33%、58.90%、54.67%.A、B两组Hp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B、C两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玫瑰痤疮患者Hp阳性者经Hp根治后,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7.58%和12.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部Hp感染可能是口周/鼻型玫瑰痤疮的重要原因.

  • 三乙醇胺混合凡士林乳膏对腋臭微创术后患者创面的修复作用分析

    作者:向光俊;杨洪政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混合凡士林乳膏用于腋臭微创术后患者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医院接受微创腋臭手术治疗且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三乙醇胺治疗组(37例)、凡士林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表皮水分丢失情况、皮肤瘢痕(SBSES量表评分)、表皮厚度及相关生化指标含量、预后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资料、经表皮水分丢失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经表皮水分丢失情况、皮肤瘢痕(SBSES量表评分)、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表现在三乙醇胺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凡士林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前后比较,三乙醇胺治疗组、凡士林治疗组患者经表皮水分丢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凡士林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差异明显(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表皮厚度、VEGF mRNA 、IL-36α mRNA、IL-36α 蛋白等生化指标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乙醇胺混合凡士林乳膏用于腋臭患者微创手术后,能明显加快患者皮肤愈合速度和增强皮表的屏障作用,同时有助于减少转归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 光动力疗法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作者:姚建;苏开新;王海华;郭虎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使用光动力法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以临床总有效率、瘢痕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作为判定疗效指标.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皮损部位、瘢痕增生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 (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2个月、治疗结束后1年的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北卡罗来纳大学瘢痕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 (P<0.05),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明显,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序贯多脉冲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后印迹疗效分析

    作者:郭晓瑞;蔡小健;吴映彤;陈建华;廖家;何国强;金玉丹

    目的:探讨序贯多脉冲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外用治疗痤疮印迹的疗效和技术优势.方法:应用Queen皇后光子嫩肤仪结合胶原贴敷料外敷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色素沉着和萎缩性瘢痕,波长560~1200nm治疗手具,多脉冲序贯两遍、间隔4周治疗1次,共治疗5次.治疗后即刻和治疗间期用胶原贴敷料规律贴敷护理,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100%,痤疮后红斑治疗效果优于黑褐色色素沉着,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展期红色萎缩性瘢痕凹陷平复率优于成熟的萎缩性瘢痕,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序贯多脉冲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将"个性化"与"普适性"原则相结合,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治疗技术简单化,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调Q开关532nm 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分析

    作者:夏登梅;李红林;詹凌;谭小琦;熊霞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42例,应用调Q开关532nm激光治疗,同时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共治疗8周;对照A组:43例,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同时每晚外用1%维A酸乳膏,共治疗8周;对照B组:40例,仅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共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两对照组.结论:调Q开关532nm 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 自体鼻翼软骨移植在鼻尖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杨;田娇琼

    目的:探讨自体鼻翼软骨移植在鼻尖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到本院接受鼻尖综合整形术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则采用自体鼻翼软骨,抬高鼻小柱进行鼻整形;对照组采用膨体假体.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鼻长、鼻尖高度、鼻尖两顶尖距离、手术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鼻尖高度、鼻尖两顶尖距离都有显著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鼻尖显著增高,鼻尖两顶尖距离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鼻翼软骨移植进行鼻尖综合整形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 保留上睑动态解剖结构的切开重睑成形术

    作者:王洁晴;刘一东;刘志刚;张晨;高景恒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能保留上睑动态解剖结构的切开法重睑术.方法:按常规方法设计重睑切口线和去除的皮肤量,在尽量保留真皮下血管的情况下去除眼轮匝肌,保留较多的睑板前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管网,应用真皮腱膜固定法将切口下唇的真皮与睑板前筋膜组织固定缝合,重建提上睑肌肌束与上睑皮肤的连接,恢复自然的上睑动态解剖结构.切口精细解剖对位缝合.结果: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52例患者使用此法施行重睑术,随访1个月~1年,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切口瘢痕轻,无凹陷,重睑形态自然,上睑动态效果接近自然.结论:恢复上睑动态解剖结构的切开重睑术创伤小、恢复期短、重睑动静态均自然,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重睑术式.

  • 羊膜移植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作者:贺志华;李炎

    目的:探究羊膜移植联合切除术在治疗初发翼状胬肉上的预后恢复情况以及美容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3例(167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86眼)和对照组(70例,81眼).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胬肉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胬肉切除配合羊膜移植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美观程度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患眼治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患眼复发率分别为0.00%、2.33%、5.81%,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4.94%、9.88%、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瓣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1.16%,未见有移植区充血以及移植瓣不透明发生,对照组中出现移植区充血、瓣下积液以及移植瓣不透明的机率分别为8.64%、6.17%、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羊膜移植配合切除术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患者预后恢复情况以及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耳下区皮瓣结合放射疗法治疗耳垂部瘢痕疙瘩

    作者:徐亚;翟晓梅;聂芳洁

    目的:探讨采用耳下区皮瓣转移结合术后放疗在耳垂部瘢痕疙瘩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以来笔者科室收治的6例耳垂部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瘢痕疙瘩切除后耳垂缺损大小,设计并切取耳下区皮瓣折叠转移至瘢痕疙瘩切除区进行修复,术后行常规耳垂部放射治疗.结果:6例患者瘢痕疙瘩均无复发,再造耳垂全部成活,形态良好.结论:采用耳下区皮瓣转移结合放疗法治疗耳垂部瘢痕疙瘩,血运可靠,创伤小,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 唇腭裂整复术后伴发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冬;汤晓雨;秦羽

    目的:探讨唇腭裂整复术后伴发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68例实施正颌手术的唇腭裂整复术后伴发牙颌面畸形患者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心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口腔、鼻腔护理,营养支持及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唇腭裂正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是正畸正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小儿耳廓畸形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调适与护理配合

    作者:尚婉媛;卞兰峥;马蕾;肖晓红;郑文婷;夏矜

    目的:探究小儿耳廓畸形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调适与护理配合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9月就诊的50例行耳廓畸形再造成形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方位心理调适与护理配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好,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耳廓畸形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实施心理调适与全面的护理配合,效果确切,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刘梦捷;刘倩;武战选;边冬梅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缓解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及父母焦虑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小耳畸形患儿及父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及其父母的焦虑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及麻醉诱导时(T2)、术后1d(T3)、术后7d(T4)干预组患儿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父母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及父母围手术期的焦虑,提高围手术期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唇颏部软组织形态特征研究

    作者:于爽;邵玶

    目的:比较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唇、颏部软组织形态特征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年骨性Ⅲ类患者分为高角(SN-MP>40°, FH-MP>32°)、均角(29°≤SN-MP≤40°, 22°≤FH-MP≤32°)、低角(SN-MP<29°,FH-MP<22°)三组,每组各有男女20例,共120例.在头颅侧位定位片上进行X线头影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在成人骨性Ⅲ类患者中,高、均、低角患者的上、下唇基部厚度,上、下唇厚度和长度在男、女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大于女性(P<0.05);在男性或女性患者中,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有11项测量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主要在高角组.与均角和低角组相比,高角组患者的上、下唇更长(Sn-Stms、Stmi- Si)(P<0.05),唇间隙更大(Stms-Stmi)(P<0.05),鼻基底部更加凹陷[A,-(Sn-UL)](P<0.05),上唇更上翻(Cm-Sn-UL、A,-UL-FH)(P<0.05),下唇更平直更突出[LL-(Sn-Pog,)、Si-LL-FH](P<0.05),颏唇沟较浅、颏部曲线较平坦[Si-(LL-Pog,)、LL-Si-Pog,、Si-Pog,-FH](P<0.05).结论:在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患者中,男性唇厚度、长度普遍大于女性,高角患者的侧貌更加不协调.

  • 数字化技术辅助下颌骨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郑军;丘仿松;谢远鸿;洪劲超;林春养

    目的:分析数字化技术辅助下颌骨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前选择螺旋CT扫描下颌骨,经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3D打印技术得到个体化模型及手术导板,利用模型及手术导板,根据手术方案制备游离腓骨瓣并切除病变下颌骨,将腓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创面愈合、并发症、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依据术前三维图像及数据均制备了与下颌骨缺损切除部位相匹配的修复假体模型、手术导板,创面均一期愈合,术中均未见穿孔,术后患者未发生排斥反应及麻木表现.术后定期全景片或CBCT检查移植骨愈合良好,无患者因感染等因素取出假体,面部外形均恢复良好.结论:数字化技术辅助下颌骨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肯定,可较好地实现精确化、个体化修复.

  • 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作者:肖茜

    目的:探讨中药清热止痒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血热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应用自拟中药清热止痒方内服外用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血热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并与单用依巴斯汀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其疗效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单用依巴斯汀治疗组有效率为60.0%,中药清热止痒方内服外用联合依巴斯汀对照组有效率为8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应用组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中药清热止痒方内服外用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血热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良好,安全无副作用,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调周法在治疗女性黄褐斑中的应用

    作者:常澍晨;陈力

    长期以来,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对黄褐斑的研究发现,女性黄褐斑和月经周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皮损部位和色形的辨证,陈力教授将国医大师夏桂成先生的"心-肾-子宫轴"理论运用于女性黄褐斑的各个证型,临床以疏肝、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根据月经周期调整用药,同时注重外用与内治相结合,亦强调日常调摄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陈教授运用调周法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 陈彤云教授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作者:蓝海冰;徐萍萍;徐跃容;曲剑华

    陈彤云教授治疗痤疮经验丰富,善从湿、热、毒、瘀入手,基础方为茵陈蒿汤加减,具体药物为:茵陈、连翘、丹参、野菊花、虎杖、当归、川芎、黄连、黄柏、土茯苓.解决了痤疮发病过程中的湿、热、毒、瘀问题.其中肺经热盛证基础方加用枇杷清肺饮,脾虚湿蕴证在基础方上合健脾除湿类药物,胃肠湿热证基础方合黄连解毒汤或防风通圣丸加减,冲任不调证以基础方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痰湿蕴结证基础方合二陈汤或海藻玉壶汤加减.

  • 混合现实技术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燕荣帅;李翔;肖晶晶;王韶亮;樊东力

    混合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全息数字影像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索和推广.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教学效率,还能逐步推动整形外科教育模式的变革,为整形外科规范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将混合现实技术与整形外科教学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手术实训、远程培训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

  • 毛囊单位移植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家祺;何安琪;杨燕文;张勇;冯自豪;杨震;亓发芝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面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方法进行治疗,应用EQ-5D问卷,评估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治疗创面9例,均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治疗创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创面完全愈合.术前EQ-5D问卷总分为(0.24±0.11)分低于术后的(0.80±0.05)分,术前EQ-5D直观模拟评分量表得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78.33±6.48)分低于术后的(94.11±2.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毛囊单位移植治疗创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生物膜与慢性创面愈合的关系

    作者:崔荣涛

    本文主要探讨生物膜在慢性创面中的形成过程、耐药机制、基本结构和形态学等背景.详细讨论了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生物膜的特点,以及生物膜对创面慢性愈合过程的影响.使用标准敏感性试验(小抑菌浓度,简称MICs)来确定慢性创面适宜的治疗方案或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所面临的困难,并推荐了针对生物膜的可替代的检测方法.并描述了当前和未来潜在的用于治疗含有生物膜的慢性创面的治疗方案,包括毒力减毒、益生菌疗法、免疫反应抑制和完全清创结合抗菌敷料的应用等.

  • 下肢难治性溃疡的新技术治疗

    作者:施越冬;袁馨;杨燕文;陈诚;亓发芝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难治性溃疡的新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随机收入院的下肢难治性溃疡患者32例,采用水动力系统清创,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行创面床准备,结合富血小板血浆辅助游离植皮术修复创面.结果:30例植皮区完全成活,2例大部分成活,经二期清创植皮后,痊愈;治愈率为93.7%,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水刀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技术,结合PRP辅助游离植皮术修复溃疡创面,既可提高修复成功率又可有效减少供区损伤,不失为一种治疗难治性溃疡创面的新方法.

  • 18F-FDG PET/CT引导下心脏术后慢性胸骨切口感染并发肋软骨炎的诊疗

    作者:张汝凡;冯自豪;陆南杭;谭辉;王剑;亓发芝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对心脏术后慢性胸骨切口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肋软骨炎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清创手术的引导作用.方法:连续收集33例心脏术后慢性胸骨切口感染患者,清创重建术前1周接受PET/CT检查.PET/CT检查距原心脏外科手术1.5个月~8年(平均9.2个月).分别根据PET/CT及CT影像诊断并定位感染肋软骨,与金标准对照.计算感染肋软骨和未感染肋软骨的平均SUVmax.根据PET/CT影像设计清创范围,术后随访18~24个月,评价PET/CT引导下慢性胸骨切口感染并发肋软骨炎的手术效果.结果:33例患者中16例有肋软骨炎,PET/CT对肋软骨炎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为100%,CT准确性为72.73%.共发现46处病变,PET/CT和CT对肋软骨炎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96%、99.67%、98.79%和39.13%、99.67%、95.45%.感染肋软骨和未感染肋软骨的SUVmax分别为6.68±2.95、0.96±0.32.经PET/CT引导,肋软骨炎患者一次清创重建术后治愈率为93.7%.结论:PET/CT诊断心脏手术后肋软骨炎准确性高,定位诊断较CT有明显优势,引导手术清创效果可靠.

  • 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

    作者:亓发芝

    临床上慢性难治性溃疡日益多见,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多见于下肢,其愈合影响因素为组织量不足和血液循环障碍.本文概述了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针对不同的愈合阶段,详细论述了临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慢性创面治疗的新方法进行了阐述.采用正确的对因治疗,及时有效地处理创面,随着功能性敷料的发展,水刀技术、VSD以及细胞治疗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下肢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

    作者:葛华强;林樾;燕辛;许澎;郑东风;吴杰;谭谦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的50例慢性难愈性溃疡患者行负压创面治疗,后期行植皮或者有利皮瓣修复.结果:5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经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小部分患者直接痊愈,大部分患者创面明显改善,为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造了条件,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技术,已成为创面处理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很多难愈性创面的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有效的方法.

  • 功能性敷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诚

    医用敷料对于创面的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功能的功能性敷料,不同类型的创面使用不同的功能性敷料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材料科学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如人工合成敷料、抗菌敷料、组织工程敷料、新技术型敷料等各种类型的功能性敷料,为临床医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本文将对功能性敷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美容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z3 z4 z5 z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z3 z4 z5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