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食管癌对神经生长及导向作用的研究

    作者:徐光辉;丰帆;赵国宏;康建琴;杨学文;陈康;郭勇;张洪伟

    目的 建立肿瘤与神经共培养模型,探讨食管癌对神经生长和导向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取大鼠的背根神经节,将背根节与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食管癌EC109细胞共培养,观察肿瘤细胞对神经生长的影响,并计算神经轴突的数目与面积.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细胞系EC109和EC9706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癌细胞与背根节细胞混合普通培养,背根节细胞发出轴突靶向肿瘤细胞生长.食管癌细胞与背根节组织共培养后,近肿瘤细胞侧背根节长出的轴突较长、较浓密,远肿瘤侧则较短、较稀疏.共培养第7天,近肿瘤侧神经突的数目与面积分别为87个和346 μm2,远肿瘤侧分别为23个和141μ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发现,NGF和BDNF均表达于食管癌细胞.结论 食管癌细胞对神经纤维有促生长和导向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与NGF和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有关.

  • 缺氧条件下环磷酸腺苷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控研究

    作者:杨洋;王文生;邱远;孙力华;杨桦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结肠癌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缺氧模型,分为常氧组、常氧加Forskolin组、缺氧8h组和缺氧8h加SQ22536(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组.采用cAMP检测试剂盒,检测实验各组cAMP水平的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Millipore电阻抗系统法检测各组肠上皮细胞跨上皮电阻(TER)的变化情况.结果 缺氧8h组肠上皮cAMP含量较常氧组明显升高[(6.30±0.50) pmol/L比(2.38±0.18) pmoL/L,P<0.01],而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TER值下降了6.30±0.64 (P<0.01).与缺氧8h组相比,缺氧8h加SQ22536组肠上皮cAMP含量明显降低[(2.12±0.23) pmol/L比(6.30±0.50) pmol/L,P<0.01],claudin-1和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ER值升高了32.96±2.16(均P<0.05).结论 缺氧条件下cAMP水平升高,而下调cAMP水平可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occludin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减轻缺氧对肠上皮屏障的损伤.

  • 腹腔镜治疗放射性肠损伤12例

    作者:王剑;李幼生;姚丹华;王芗端;黎介寿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用于放射性肠损伤外科治疗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2例中转剖腹,其中1例因为广泛全腹腔粘连,另1例因为无法排除肿瘤复发;其余1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2例肠梗阻患者行小肠造口,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行横结肠造口术;行肠切除吻合的7例患者中,先期进行的2例在腹腔镜下分离后经小的辅助切口行肠吻合,后期进行的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的分离和吻合.术后1例发生回肠结肠吻合口瘘,经双套管持续冲洗后生物蛋白胶封堵愈合,其余患者无明显腹部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安全用于放射性肠损伤患者,能够避免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 特异性阻断Ⅰ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

    作者:刘如璐;赵奎;孙家磊;郁立衍;朱宝松;杨晓东;邢春根

    目的 研究利用重组腺病毒特异性阻断Ⅰ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为3组,分别给予重组腺病毒PI3K(Ⅰ)-RNAi-AD、空病毒NC-RNAi-GFP-AD和生理盐水处理.给药后第3、6和9天分别取5只裸鼠处死,测量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TNF-α、环氧化酶2(COX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cadherin及nm23/DNPK的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后第3、6和9天,PI3K(Ⅰ)-RNAi-A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4.2%,21.0%和28.1%,显著高于空病毒组(1.3%、1.9%和2.0%,均P<0.05).给药后第9天,PI3K(Ⅰ)-RNAi-AD组TNF-α、P53、E-cadherin、nm23/DNPK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病毒组和对照组;而COX2、PCNA的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PI3K(Ⅰ)-RNAi-AD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为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降低侵袭能力等多个途径共同发挥抑癌效应.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101例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曾冬竹;石彦;雷晓;唐波;郝迎学;罗华星;兰远志;余佩武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癌根治术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及病理性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10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者.采用低位前切除术式(Dixon) 73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式(Miles)28例.手术时间(210.3±47.2) min,术中出血量(60.5±28.7)ml.淋巴结清扫(17.3±5.4)枚.术后患者排气时间(2.7±0.7)d.病理提示远切缘距肿瘤(5.3±2.3) cm,无癌细胞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7/101),其中吻合口瘘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尿潴留1例,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随访时间(12.9±8.O)月,有2例(2.0%)发生远处转移,无局部复发.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34例治疗与预后分析

    作者:邹振玉;刘海亮;孙培鸣;宁宁;李松岩;杜晓辉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4例ARMM患者中,26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APR),8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WLE);术后行辅助治疗者20例,其中化疗14例,放疗2例,中医中药治疗4例,免疫治疗16例.术后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6.3%、39.6%和20.6%,1、3和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0.6%、30.8%和12.8%.APR和WLE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26)和5/8,行和未行术后免疫治疗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16)和27.8%(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体分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与术后总体生存有关,淋巴结转移、术后免疫治疗和辅助治疗与术后无病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是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而术后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未获证实(均P>0.05).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免疫治疗是提高ARMM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 腹部大手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10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徐园;邵钦树;王永向;杨瑾;徐继

    目的 探讨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0-2012年间腹部大手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5~36(平均22.9)d.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嗜睡、意识障碍、视物模糊及步态不稳.MR检查主要表现为丘脑、第三脑室、侧脑室或中脑导水管周围等区域可见对称性长T1和T2信号.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腹部大手术后需长期禁食的患者,外科医师需警惕并发韦尼克脑病,早期发现并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可避免不可逆性脑损伤.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成海;陈蕾;崔明;邢加迪;武爱文;李子禹;季加孚;苏向前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单纯肺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高危患者随访的针对性和早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6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16例(6.0%)患者术后出现单纯性肺转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 16例术后单纯肺转移患者中单侧肺转移10例,双侧肺转移6例;原发灶根治术后至诊断肺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3.9月;81.3%(13/16)的肺转移患者是经胸部增强CT诊断.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原发肿瘤部位、TNM分期及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肺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部位(P=0.003,OR=5.503,95%CI:1.794~16.884)和术前CEA水平(P=O.019,OR=4.319,95%CI:1.269~14.692)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和术前CEA水平异常增高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高危因素,对这部分患者术后要加强随访,常规行胸部增强CT检查.

  • 小儿消化道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曾纪晓;朱德力;夏慧敏;梁奇峰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1例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放置支架无效后,予以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并比较术前1d与术后3月时患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11例患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病变早期累及食管和胃,4周后集中在幽门,表现为瘢痕性幽门狭窄和完全性幽门梗阻.11例患儿均成功施行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时间(134±26) min,术中出血量(5±2) ml,术后住院时间(10±3)d;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儿均能正常进食,身高、体质量和智力发育正常,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术后6个月消化道钡餐显示,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溃疡等病变.结论 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治疗小儿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近期效果良好.

  • 量子点在淋巴结转移癌显像中的作用

    作者:管文贤;胡立江

    量子点是具有纳米结构的奇特半导体晶粒,由Ⅱ~Ⅵ族或Ⅲ~Ⅴ族元素组成,其拥有较宽的激发光谱和较窄的发射光谱.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来控制,可以使其发射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另外,它的表面经过修饰可以与其他如高分子聚合物、抗体、蛋白质或核酸探针等结合以实现不同的目的.量子点的荧光寿命较普通有机荧光染料的荧光长.量子点的这些特点使其不仅用于生物显像揭示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可用于探测淋巴结转移癌和术前、术中的淋巴结显像.随着观测手段及量子点结构优化方面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关于淋巴结显像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

  •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金震东;郭杰芳

    超声内镜自从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消化系肿瘤并可对其进行TNM分期的工具.过去的十几年,随着穿刺器械的改进,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迅速发展起来,为超声内镜的治疗性应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目前,超声内镜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本文就超声内镜在消化系肿瘤的诊治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闫宏生;姚南

    通过复习近年国际上针对腹腔镜和机器入辅助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文献报道,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随机和非对随机对照试验,讨论当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虽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被证实安全可行,且与传统开腹手术有相同的肿瘤学疗效,但目前为止,关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有限.当前,开腹手术仍是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近年来,机器人手术在其他外科领域被成功应用,但在直肠癌手术中正处于探究阶段.

  • MRI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王浩;上官景俊;梁继刚;陈少平;崔伟春;陈士远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模式.然而,术前放化疗可导致肿瘤退缩、局部水肿、炎性改变、纤维化和坏死,影响新辅助治疗的影像学评价[1].现对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进行了新辅助放化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MRI的影像资料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探讨MRI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T分期及环周切缘(circumference resection margin,CRM)的评估效果.

  • 胃肠道肿瘤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张晓鹏

    新辅助治疗可使局部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增加根治切除的机会并从中获益.影像学是评价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实现个体化诊疗意义重大.胃肠道肿瘤新辅助治疗评效的影像学手段主要包括CT、MRI和PET.RECIST形态学标准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实体肿瘤评效准则,但其在胃肠道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却遭遇瓶颈,陷入多数肿瘤无可测量靶病灶的困境.针对上述缺陷,近年来相关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功能影像学领域,围绕PET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诸多影像学研究已经初步得到振奋人心的成果,有望为胃肠道肿瘤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提供有潜力的新指标.各种影像模式性能的稳定发挥,有赖于影像模式使用过程中的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以保障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微创切除新技术的开展及评价

    作者:周平红;张轶群;姚礼庆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泛指一类来源于黏膜以下的消化道病变.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均无法定性诊断,长期随访会造成患者的巨大负担.我国学者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内镜切除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既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又能起到治疗的目的,本文就各种内镜下切除消化道SMT的指征、方法以及疗效等作出评价.

  • 负压吸引式小肠镜样镜对肠道损伤的探讨

    作者:刘金华;张忠鲁;王利;刘丹阳;孔繁红;于铁成;秦怡;张艳

    对于小肠疾病的诊断方法早期主要是口服钡餐、X线下显影,后来出现胶囊胃镜.胶囊胃镜能清晰记录瞬时肠道图像,但其缺点是不能取病理和无法即时治疗[1-2].2003年,日本山本博德设计的推进式双气囊式小肠镜,由日本富士能研发生产.双气囊式小肠镜是由检测部、正压产生部、主机、显示器、光源、快速反应部及打印机组成,基本能完全检测小肠;不足之处是完成一次镜检时间较长(一般需2~3 h),患者不宜耐受[3-6].

  • 直肠前间隙Denovilliers筋膜分层结构及与前列腺血管分支的关系

    作者:邓祥兵;孟文建;张元川;金城武;杨廷翰;魏明天;舒晔;王自强;周总光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直肠前间隙筋膜结构与直肠系膜血管供应的微创解剖特点.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进行的腹腔镜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录像197例,总结Denovilliers筋膜(Denovillier fasia,DVF)的分层情况,前列腺血管向直肠分支的出现概率,并对比认识该解剖观点前后(2011年前组226例,2011年后组119例)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对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的影响.结果 172例患者(87.3%)DVF的中央部分融合为一层,25例(12.7%)为两层结构.63例(32.0%)DVF的两侧在精囊腺尾部分为前后两叶,血管神经束走行其间.前列腺精囊腺血管的尿道分支及包膜分支均可发出多支细小血管供应直肠系膜.认识该解剖观点前后的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尤其是前间隙分离时出血的概率明显下降(P<0.01);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率(18/108,16.7%)略低于2011年前组(29/112,2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VF分层结构及其与前列腺血管分支的关系首次被描述,该解剖观点有助于腹腔镜下直肠前方系膜的完整切除,并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对泌尿和性功能的损害.

  • 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盆腔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小兵;李殿国;孙小刚;刘倩;李金良

    目的 通过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的盆腔MRI表现,了解盆底肌的形态,直肠、肛管的形态和位置,以及脊髓和骶骨的发育,为分析排粪失禁的原因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14岁.应用1.5T MR扫描仪,常规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观察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提肛肌、直肠、肛管的形态,以及脊髓、骶骨的发育情况.结果 MRI检查提示:肛门外括约肌发育不良18例,耻骨直肠肌发育不良23例,肛提肌发育不良27例;直肠位置异常6例,直肠扩张12例,肛直角增大11例;肛管周围脂肪组织5例;合并神经管闭合不全2例,Currarino综合征2例,骶骨发育不全11例,直肠尿道瘘2例.以上影像学结果均经临床终证实.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肛提肌的形态,以及直肠和肛管的形态和位置,同时还可显示脊髓和骶骨的发育情况,是评价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任重;钟芸诗;周平红;时强;陈涛;周嘉敏;姚礼庆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MBL治疗的21例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MBL术,手术时间(21.0±8.3) min.术后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及迟发性出血病例.2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食管创面狭窄,经气囊扩张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病理示: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0例,原位癌2例,早期鳞癌6例.除1例早期鳞癌患者因癌灶距离切缘仅1 mm,遂追加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外,其余患者切缘均阴性.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EMBL术可有效治愈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

  • 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徐辰一;丁曙晴;薛雅红;丁义江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FD)的可行性.方法 对符合PFD诊断的30例女性便秘患者行三维动态超声检查,比较其静息状态下与模拟排粪状态(Valsalva 动作)时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的指标α角、经肛管三维超声测量的β角、γ角和H线的差异;同时,对超声各测量指标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三维动态超声检测出30例患者中直肠前突13例(43.3%),直肠黏膜内套叠14例(46.7%),子宫脱垂11例(36.7%),膀胱脱垂1例(3.3%).与静息状态相比,Valsalva动作时α角、β角和H线显著缩小,γ角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α角、β角、γ角和H线对PFD的检出率分别是93.3%(28/30)、96.7%(29/30)、96.7%(29/30)和86.7%(26/30).结论 经会阴超声测量的α角和经肛管超声测量的β角、γ角和H线都可以为临床上诊断PFD提供可行的指标数据.

  • 双气囊小肠镜对不同年龄人群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作者:赵亮;丁一娟;于红刚;邓涛;刘军;罗和生;罗建飞;谭海燕;童仕伦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人群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因OGIB行DBE检查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小于或等于40岁)86例,中年组(41~59岁)81例,老年组(大于或等于60岁)49例,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DBE的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青年组憩室-小肠重复畸形和克罗恩病的检出率分别为37.2%(32/86)和15.1%(13/86),明显高于中年组[16.0%(13/81)和9.9%(8/81),均P<0.01]和老年组[10.2%(5/49)和0/49,均P<0.01];但其肿瘤检出率(12.8%,11/86)则明显低于中年组(30.9%,25/81)和老年组(22.4%,11/49)(均P<0.01).3组患者DBE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83.7%(72/86)、87.7%(71/81)和81.6%(4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1/86)、2.5%(2/81)和2.0%(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OGIB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人群.不同年龄人群OGIB病因具有各自特点,应根据这些特点制订有效的诊治策略.

  • 术前CT三维重建血管密度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

    作者:景阳;孙立波;舒振波;李永超;丁大勇;张惠茅;薄丽华

    目的 探讨术前64层三维增强CT测得的肿瘤血管密度(TVD)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间经手术和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64层增强三维CT重建肿瘤血管,并使用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TVD值.以术后病理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以术中探查作为远处转移的金标准,分析增强CT及TVD检测值对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CT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4.1%(20/27)、53.8%(7/13)和67.5%(27/40).肿瘤血管三维成像后,淋巴结转移患者TVD值为0.070±0.04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0.037±0.013(P<0.05);远处转移患者TVD值为0.130±0.032,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的0.049±0.030 (P<0.01).结论 术前64层三维增强CT所测得的TVD值可预测结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在胃癌术前分期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崔建新;李婷;郗洪庆;卫勃;陈凛

    目的 系统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 ne、CBM和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QUADAS评价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MetaDisc软件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结果 1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分析结果显示,18F-FDG PET-CT对胃癌原发灶诊断的敏感度为0.921(95%CI:0.871~0.956),特异度为0.895(95% CI:0.785~0.960),阳性似然比为5.12 (95% CI:2.69~9.73),阴性似然比为0.13 (95%CI:0.08~,0.20),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0;对局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0.613 (95% CI:0.555~0.668),特异度为0.986 (95%CI:0.960~0.997),阳性似然比为11.68 (95%CI:5.52~24.73),阴性似然比为0.36 (95%CI:0.24~0.55),AUC为0.9343;对远处转移灶诊断的敏感度为0.792 (95%CI:0.703 ~0.865),特异度为0.976 (95%CI:0.951 ~0.990),阳性似然比为16.70 (95%CI:9.00~39.97),阴性似然比为0.26(95%CI:0.18~0.39),AUC为0.9454.结论 18F-FDG PET-CT应用于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评价

    作者:朱庆强;王中秋;吴晶涛;王守安

    目的 探讨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恩病(C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C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有完整的CT小肠造影检查资料,其中28例患者同时行X线小肠钡餐造影检查,腹部窦道造影18例.结果 39例CT小肠造影,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大于4 mm)34例(87.2%),强化增加(大于10 HU)37例(94.9%),多节段性病变33例(84.6%),肠腔不规则狭窄26例(66.7%),系膜区淋巴结肿大(大于5 mm)13例(33.3%),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2例(30.8%),腹腔内脓肿10例(25.6%),炎性包块8例(20.5%),不全性肠梗阻14例(35.9%),腹腔积液22例(56.4%),瘘管形成4例(10.3%);CT小肠造影未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对肠瘘的显示率不高.28例X线小肠造影,多节段性病变23例(82.1%),单节段病变5例(17.9%),肠腔不规则狭窄15例(53.6%),多发性、纵行裂隙状溃疡18例(64.3%),卵石征16例(57.1%),肠瘘4例(14.3%);X线小肠造影未显示肠壁增厚及腹腔脓肿、炎性包块等肠外并发症,对肠瘘的显示率亦不高.18例腹部窦道造影中,肠瘘13例(72.2%),腹腔脓肿形成12例(66.7%),窦道形成8例(44.4%).结论 CT小肠造影对全面评价CD的病变范围、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难以显示肠壁线形溃疡和卵石征.X线小肠造影易于显示CD的线形溃疡和卵石征的特征性改变,而腹部窦道造影易于显示肠瘘及腹腔内脓肿.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于指导CD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