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lk-1+间充质干细胞和SP细胞参与肠道损伤修复的比较

    作者:韩钦;何东南;刘艳宁;李康华;黎介寿;赵春华

    目的 比较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和肠道上皮来源的SP细胞生物学特征及参与肠道放射性损伤修复的潜能及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在肠道放射性损伤小鼠模型中,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布、分化及各组受体鼠照射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长期纤维化情况.结果 这两个干细胞亚群的免疫学表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肠道放射性损伤模型中均能够快速归巢到损伤的肠道局部,参与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减轻照射后引起的纤维化胶原沉积.SP细胞移植后主要分布在肠道上皮,而Flk-1+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分布在肠道上皮外,还参与肠道间质的修复.结论 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和肠道上皮来源的SP细胞都能有效的参与肠道放射性损伤修复,但修复机制上有差异.

  • 直肠癌Miles术盆底腹膜外补片植入预防放射性肠损伤临床观察

    作者:刘莲花;杨晓峰;严茂军;贺方学

    目的 探讨Ⅱ~Ⅲ期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腹膜外聚酯补片植入对放射性小肠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09-01-01-2011-10-31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14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研究组手术中采用盆底腹膜外植入大小适合的聚酯补片修复盆底腹膜+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中常规关闭盆底腹膜+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放疗计划中小肠的受照体积剂量及急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放疗计划中小肠的受照体积剂量V20、V40和V50(V20、V40和V50分别表示接受20、40和50 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2.72±9.51)%、(11.09±7.94)%和(3.13±3.10)%,对照组分别为(23.15±16.09)%、(12.37±9.79)%和(5.11±4.24)%,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肠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1.4%和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52,P<0.001;慢性肠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9%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0,P=0.010.结论 直肠癌Miles术中应用腹膜外补片植入是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急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方法.

  • 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研究——两种造模方法的对比与评价

    作者:王英杰;王顺金;龚良庚;吴海龙

    目的 探索可靠的急性放射性肠炎造模方法及判断造模成功的标准.方法 98只大鼠随机分为7各组,即正常对照A组、分次给量B组(4 Gy/次3次)、分次给量C组(4 Gy/次4次)、分次给量D组(4 Gy/次5次)、单次给量E组(12 Gy/次1次)、单次给量F组(16 Gy/次1次)、单次给量G组(20 Gy/次1次).腹部照射,观察照射后大鼠体重、排便等的改变.照射后第3~5天行MR,第4天解剖测水肿小肠长度、采血测内毒素、取小肠标本观察病理改变.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 D、E、F和G组照射后发生不同程度腹泻,且内毒素检测结果为阳性.水肿小肠长度占比D组比C组增高(P=0.00),E组与D组相近(P=0.46).E组、F组与G组MRI见肠管扩张积液,F组与G组腹腔内见片状积液信号.F组与G组小肠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照射后14 d内全部死亡.结论 当照射剂量为33~46 Gy (BED)时,单次给量与分次给量两种造模方法均可成功复制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但后者更利于把控.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放射性肠损伤基因动态变化

    作者:王津晗;路倩颖;纪凯华;杜利清;王彦;徐畅;刘强

    目的 探讨致死剂量的电离辐射对小鼠空肠组织转录组动态变化.方法 小鼠经14 Gy137Cs γ射线腹部照射后,分别于6h,3.5和5d提取各组小鼠空肠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表达变化倍数在2倍以上即视为显著差异,对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IPA、Funrich、GO和KEGG软件分析.结果 小鼠在腹部照射后6h和3.5d共同激活了p53信号通路.在照射后第3.5天的差异基因中,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表明,Lck、Cdk1和Fyn可能起关键作用,通路分析表明,上调了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下调了细胞黏附分子、黏着斑和IgA分泌途径信号通路.结论 p53信号通路以及Lck、Cdk1和Fyn等基因在放射性肠损伤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神经源性分化因子对小鼠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杜傲男;徐静;何燕;李明;朱巍;张旭光;曹建平

    目的 研究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NeuroD与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蛋白(NeuroD-EGFP融合蛋白),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NeuroD-EGFP融合蛋白的体外进入细胞的效率.40只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EGFP组、NeuroD-EGFP融合蛋白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动物经9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观察NeuroD-EGFP融合蛋白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NeuroD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纯化得到了NeuroD-EGFP融合蛋白.细胞上清中加入NeuroD-EGFP融合蛋白后,可见绿色荧光聚集在细胞内部,表明其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小鼠腹腔注射NeuroD-EGFP融合蛋白5h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部有绿色荧光聚集.小鼠照射后3.5d,NeuroD-EGFP组小鼠绒毛高度高于PBS及EGFP组(F =49.49,P<0.01),隐窝深度及隐窝数目大于PBS及EGFP组(F=16.72、10.32,P<0.01).结论 NeuroD蛋白可促进放射后肠道绒毛及隐窝的修复,对放射性肠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 脂肪干细胞修复辐射诱导的肠血管损伤研究

    作者:常鹏宇;崔爽;姜新;曲超;蒋鑫萍;罗景华;曲雅勤;董丽华

    目的:评价人源脂肪干细胞对辐射诱导的肠血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34只,给予全腹部15 Gy X射线照射。造模后,取其中17只给予P6代人源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 Ad-MSC治疗组);另17只大鼠给予双磷酸盐缓冲液( PBS)腹腔注射治疗( PBS溶剂对照组)。照射后第10天,流式细胞分析绒毛内CD31阳性内皮细胞的数量,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血管结构的连续性;并提取受照小肠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照组织内基质细胞起源因子-1(SD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表达量。检测Ad-MSC治疗组的受损小肠内新生的内皮细胞来源。结果与PBS溶剂对照组相比,Ad-MSC能够显著增加受损组织内CD31阳性内皮细胞数量(t=12?15,P<0?05),提高受损组织内的血管密度(20 d:t=10?33,P<0.05;30 d:t=32?85,P<0?05),上调血管生成基因VEGF、bFGF、Flk-1以及SDF-1的表达量(t=10?34、11?25、6?73、6?73,P<0?05)。维持受损部位小肠绒毛内的血管完整,并促进CD31阳性造血干/祖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加速受损部位血管的新生。结论人源脂肪干细胞通过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来修复辐射诱导的肠血管损伤。

  • 放射性肠损伤后小肠干细胞再生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赵鑫;李向阳;嵇武

    背景:放射性肠损伤造成小肠干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和功能减退,导致损伤后的肠上皮修复非常困难,促进小肠干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恢复是当前治疗放射性肠损伤、修复受损肠上皮的研究热点.目的:综述放射性肠损伤后小肠干细胞补充来源及调控机制的新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小肠干细胞,放射性肠损伤;intestinal stem cell,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小肠干细胞的命运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比较明确的有Wnt/β-catenin、BMP、Notch和EGF信号通路.早期分泌型祖细胞在正常稳态下增殖缓慢,对放射性损伤不敏感,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逆转分化成为小肠干细胞,是“储备干细胞”的良好来源,而巢在早期分泌型祖细胞逆转分化为小肠干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上述逆转分化过程的具体调控机制对于深入理解放射性肠损伤后肠上皮的修复过程,从而确立主动调控肠损伤修复的理念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炎症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辐射损伤IEC-6细胞的修复

    作者:李金亮;骆昱均;马发鑫;郑跃;卢铨;周伟杰;张宸;沙卫红;陈浩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是干细胞移植理想的替代方案,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炎症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能促进辐射损伤小肠组织学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急性辐射损伤大鼠生存状态,但其潜在的细胞机制未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炎症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辐射损伤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修复小肠黏膜的细胞机制.方法:小肠隐窝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辐射损伤组、辐射损伤+MSC-CMIEC-6(NOR)组和辐射损伤+MSC-CMIEC-6(IR)组,后3组以10 GyX射线一次性照射IEC-6细胞建立体外急性小肠辐射损伤模型,对照组及辐射损伤组加入DMEM-F12培养基,辐射损伤+MSC-CMIEC-6(NOR)组加入正常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辐射损伤+MSC-CMIEC-6(IR)组加入炎症激活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照射后3d收集细胞行免疫荧光PCNA染色观察增殖改变,行TUNEL凋亡染色及Westem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凋亡改变.结果与结论:与辐射损伤组相比,辐射损伤+MSC-CMIEC-6(IR)组IEC-6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TUNEL阳性细胞数下降(P<0.05),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s-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辐射损伤+MSC-CMIECIE(NOR)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正常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相比,炎症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促进辐射损伤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促进辐射损伤小肠上皮修复.

  • 放射性肠损伤合并深静脉血栓15例治疗分析

    作者:姚丹华;范欣鑫;王剑;吴性江;李幼生;黎介寿

    目的:分析放射性肠损伤合并深静脉血栓的外科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200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例放射性肠损伤合并深静脉血栓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患肢肿胀和疼痛完全消失,其中7例复查静脉造影显示血流基本完全恢复,5例静脉造影提示管腔内血流通畅度为50%~90%。截至出院时,3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的病人中,有2例患肢肿胀和疼痛完全消失,血管超声显示静脉主干血流部分恢复,侧支循环形成;1例病人患肢肿胀和疼痛较入院时明显缓解,血管超声提示主干血流未恢复,侧枝循环形成。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恢复肠内营养或正常饮食,顺利出院。结论对于放射性肠损伤合并深静脉血栓病人,建议使用下腔静脉滤器并联合个体化及适时的抗凝、溶栓治疗,对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良好,同时为腹部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许文

    放射性肠损伤属于急性放射病的一种,也是腹部肿瘤采用放射治疗后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临床上对于放射性肠损伤尚无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因此,研究出全新的防治策略,可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属成体多能干细胞,试验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对放射性肠损伤进行有效治疗.本文就对放射性肠损伤采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的效果及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疗效的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宫颈癌伴慢性盆腔放射病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分析

    作者:陈勇;黄雨桦;王静;姚丹华;王剑;蔡忠良;毛琦;李幼生

    目的:盆腔放射病( pelvic radiation disease , PRD)为放疗后盆腔内多器官、多部位损伤,患者在病变小肠切除术后存在便频、便失禁等症状。直肠在盆腔放疗中是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目前针对PRD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文中主要了解宫颈癌伴慢性PRD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并为PRD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分别纳入需行小肠切除术的宫颈癌伴P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者来自门诊体检人群。在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便秘、盆底失迟缓等消化系统疾病后分别入PRD组( n=20)和对照组( n=20),根据年龄进行配对。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肠镜、肛门测压。根据肠镜结果评估放射性直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较2组间肛管直肠测压结果。结果研究所纳入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直肠狭窄、梗阻。 PRD组的肛管静息压为(47.23±9.08)mmHg,与对照组[(58.25±9.24)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大收缩压PRD组为(75.92±30.15)mmHg,与对照组[(146.50±18.76)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管舒张压 PRD组为(23.30±12.49)mmHg,与对照组[(39.10±9.99)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排便压PRD组为(22.85±16,69)mmHg,与对照组[(50.90±9.14)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大耐受量PRD组为(112.85±51.34)mL,与对照组[(173.50±48.15)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直肠初始阈值(P=0.416),直肠排便感觉阈值(P=0.161);括约肌功能长度(P=0.31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伴PRD患者因放疗致其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受损,直肠大耐受容量减少。肠道手术前需评估其肛管直肠的神经与肌肉功能,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从而大程度改善PRD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间充质干细胞在放射性肠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锷;卢先州;张树友

    放射性肠损伤在临床上常见,以腹部肿瘤放疗过程中为常见.然而,针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成为辐射损伤治疗的研究热点,各种来源的MSCs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受到学者们青睐,它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潜能的干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可为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方向.

  • 腹腔镜治疗放射性肠损伤12例

    作者:王剑;李幼生;姚丹华;王芗端;黎介寿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用于放射性肠损伤外科治疗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2例中转剖腹,其中1例因为广泛全腹腔粘连,另1例因为无法排除肿瘤复发;其余1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2例肠梗阻患者行小肠造口,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行横结肠造口术;行肠切除吻合的7例患者中,先期进行的2例在腹腔镜下分离后经小的辅助切口行肠吻合,后期进行的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的分离和吻合.术后1例发生回肠结肠吻合口瘘,经双套管持续冲洗后生物蛋白胶封堵愈合,其余患者无明显腹部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安全用于放射性肠损伤患者,能够避免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 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李宁;龚剑峰

    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是放疗后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其外科治疗是对外科医生手术技能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挑战。合理的手术前期营养支持治疗能够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造口率,而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可避免肠衰竭的发生。应尽可能以肠内营养(EN)作为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围手术期支持治疗的主要途径。针对肠道共生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殊药理营养素在放射性肠损伤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 腹腔镜手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剑;赵振国;倪小冬;毛琦;姚丹华;李幼生;黎介寿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6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临床表现均拟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中转开腹情况、再次手术情况、手术切口长度、腹腔粘连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2)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3)随访情况.术后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状况及放射性肠损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 (1)手术情况:①66例患者中,59例小肠梗阻,其中11例行腹腔镜小肠切除或造口术,2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1例因无法确定是否肿瘤复发而中转开腹探查,1例因肠管扩张影响视野而中转开腹手术;48例行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其中1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2例因损伤髂血管中转开腹,4例因乙状结肠、直肠或膀胱损伤中转开腹.4例结肠梗阻及直肠炎患者行腹腔镜结肠造口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例小肠直肠内瘘患者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行内瘘肠段切除+直肠残端旷置术.1例肛门闭锁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盆底组织及直肠残端切除术.1例局限性腹膜炎行腹腔镜辅助回肠造口术.②66例患者中,4例行再次手术,其原发病为宫颈癌2例、直肠癌2例,再次手术原因为小肠直肠内瘘1例、直肠阴道瘘1例、吻合口瘘1例、造口还纳1例.4例再次手术患者中,1例小肠直肠内瘘患者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行内瘘肠段切除+直肠残端旷置术,1例直肠阴道瘘患者行腹腔镜结肠造口术,1例吻合口瘘患者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行小肠切除吻合术,1例行回肠造口还纳腹腔镜手术.③66例患者共行70例次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46例次,中转开腹24例次.46例次腹腔镜手术切口长度为3.0~ 6.0 cm,平均长度为4.0 cm;24例次中转开腹手术切口长度为8.0~25.0 cm,平均长度为15.5 cm.46例次腹腔镜手术中腹腔粘连分级为:0级7例次、1级13例次、2级13例次、3级13例次;24例次中转开腹手术为:0级1例次、1级1例次、3级12例次、4级10例次.46例次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28±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8±56) mL,术后住院时间为(30±15)d.24例次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3±44) min,术中出血量为(222± 105) mL,术后住院时间为(38±19)d.(2)手术并发症:46例次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生1例膀胱损伤,24例次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发生2例膀胱损伤、4例结直肠损伤和2例右侧髂血管损伤,术中均对症处理.46例次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2例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3例静脉导管感染、6例吻合口瘘、1例胆汁淤积性胆囊炎,24例次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1例胸腔积液、5例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1例静脉导管感染、4例吻合口瘘、2例胆汁淤积性胆囊炎、1例腹壁出血,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3)随访情况:66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分别因腹腔感染、短肠综合征营养不良、肺部感染死亡;3例放射性肠损伤复发.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合适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安全有效.

  • 丁酸钠对大鼠放射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全佳;胡楚旋;林壮民;李穗华

    目的 构建放射性肠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丁酸钠对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SD大鼠9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钠组,每组各30只.除对照组外,造模大鼠暴露腹部上至胸骨剑突下至耻骨联合,VarianClinic600直线加速器6MV高能X射线定位照射,其余部位用5 cm厚铅砖屏蔽,单次照射,总吸收剂量10 Gy.造模前3d,丁酸钠组SD大鼠ig 40 mg/kg丁酸钠,1次/d,照射后继续给药3d,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肠黏膜血流量;FITC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检测肠黏膜血管通透性;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肠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肠黏膜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测量肠黏膜绒毛高度、黏膜厚度.结果 丁酸钠组造模成功率为83.3%,显著低于模型组的100% (P<0.05).模型组和丁酸钠组肠黏膜血流量、黏膜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丁酸钠组肠黏膜血流量、黏膜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丁酸钠组肠黏膜葡聚糖、DAO和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肠黏膜葡聚糖、DAO和NO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丁酸钠可以增加放射性肠损伤大鼠肠黏膜血流量,降低NO表达,发挥肠黏膜保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