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중국종류생물치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85X
  • 国内刊号: 31-17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曹雪涛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白血病细胞周期蛋白G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东红;陈惠瑜;胡建达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基因(Cyclin G)mRN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9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Cyclin G 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白血病(AL)组和慢性白血病(CL)组Cyclin G mRNA的表达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AL组和CL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AL、AML、ALL组中初治/复发亚组的Cyclin G阳性率分别为71.3%、66.7%和85.7%,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缓解组(P<0.05或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但各白血病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Cyclin G阳性表达率在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幼稚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AL组和AML组中初治患者WBC计数>50×109/L组的Cyclin 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计数≤50×109/L组.(4)初治患者中有53例Cyclin G表达阳性,其中强阳性表达患者的缓解率(51.7%)显著低于一般阳性患者的缓解率(79.1%)(P<0.05).结论:Cyclin G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异常高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其异常高表达可能是白血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 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氨基端PID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作者:刘淑娟;辛晓燕;吴元明;杨力军

    目的:筛选人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ovarian cancer 2, DOC-2)氨基端磷酸酪氨酸作用结构域PID (nDOC-2)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为研究DOC-2作用的信号通路提供线索.方法:将含有人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cDNA的片段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转化人胎脑cDNA文库,在营养缺陷培养基和X-α-半乳糖苷酶(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克隆,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学分析,寻找与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经过扩增和筛选胎脑cDNA文库,排除假阳性克隆,得到21个侯选阳性克隆,其中3个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它们是:Amyloid beta (A4) precursor-like protein 1(APLP1)、TGFβⅢ型受体的部分mRNA和protocadherin gamma subfamily C 3 (PCDHGC3).结论:获得的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参与了DOC-2的信号转导通路,为研究DOC-2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shRNA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R)的多药耐药性

    作者:干惠珠;张桂珍;张凤春;卜丽莎;杨绍娟;高申;郑德明

    目的:利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R)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方法:构建2个MDR1基因sh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MCF-7/AdrR细胞.RT-PCR分析MDR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MTT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的稳态积累.结果:稳定转染pSilencerTM 3.1-H1 neo MDR1-A和MDR1-B shRNA表达质粒的MCF-7/AdrR细胞,RT-PCR结果显示MDR1基因mRNA表达分别减少到37.6%和28.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gp表达被明显而特异地抑制.转染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由162倍分别减低到108倍和50倍,并且MDR1 shRNA表达质粒增加MCF-7/AdrR细胞内柔红霉素的积累.MDR1 shRNA表达质粒和阿霉素联合应用可诱导MCF-7/AdrR细胞的凋亡.结论:shRNA表达质粒有效地逆转多药耐药,使耐药的肿瘤细胞恢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靶向siRNA对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浩;关江锋;余南才;刘倩;易艳东;马威

    目的: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c-my基因的表达,探讨c-myc基因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设计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的小分子干扰RNA并转染该细胞,培养48~96 h后,收集细胞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myc基因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myc表达的蛋白,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转染siRNA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Gensil-c-myc-1、2、3、4的c-myc基因mRNA水平明显降低,c-myc的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表明,实验组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人直肠癌Colo320 细胞中存在RNA干扰的机制,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地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Colo320 细胞的增殖.

  • 抑制食管癌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抗体的制备

    作者:遇珑;潘健;周转;冉宇靓;胡海;娄晋宁;杨治华

    目的:制备抑制食管癌细胞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为研究食管癌转移的靶向治疗剂打下基础.方法:以人食管癌新鲜组织分离的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采用活细胞荧光、ELISA、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实验、Weastern bloting等方法筛选并鉴定抑制肿瘤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结果:共融合获得了1 134株杂交瘤克隆,在能与食管癌细胞膜反应的486株克隆中,有294株与正常食管上皮不反应或低反应;筛选到15株单抗显著地抑制食管癌细胞与人正常肺血管内皮黏附,其中2株单抗识别的黏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 000和60 000.结论 :成功获得了多株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与肺血管内皮黏附的功能性抗体,其中2株单抗具有治疗食管癌转移的潜在应用价值.

  • 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的乙肝病毒衣壳的制备及其功能的初步鉴定

    作者:潘德键;赵忠全;王东林;陈正堂

    目的:构建具有肝脏靶向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衣壳基因转移载体.方法:采用PEG 8 000病毒浓缩法提取HepG 2.2.15细胞上清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用β-丙内酯法制备乙型肝炎病毒衣壳,用它包裹5.3kb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以测试其装载能力,并用ELISA法、PCR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透射电镜等对它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后将其转染HepG 2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发光率.结果: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衣壳载体保留病毒衣壳的表面蛋白HBsAg+pre S1+pre S2,无病毒DNA;该载体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较高装载容量,装载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后在肝癌细胞中有很高的转移效率,并能实现高表达.结论:采用PEG 8 000病毒浓缩法、β-丙内酯法可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制备乙型肝炎病毒衣壳基因转移载体,该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

  •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hdsFv-RC-RNase的导向治疗作用

    作者:付勇;苏雪梅;刘彦仿;赵君;杨守京;李锴男;邹赛英

    目的:观察抗肝癌重组单链免疫毒素hdsFv-RC-RNase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导向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原核表达载体TIG-hdsFv-RC-RNase转化E.coli BL21(DE3)plys中,利用IPTG大量诱导表达抗肝癌hdsFv-RC-RNase重组单链免疫毒素.表达产物在非变性条件下经Ni-NTA Agarose亲合层析法纯化并体外复性,利用细胞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结合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免疫活性.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初步评估其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导向治疗作用.结果: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出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000的新生蛋白带,且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后表达产物的纯度达到基本均一.细胞ELISA检测结果显示,纯化产物复性后能够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对正常肝细胞的结合能力非常弱,两者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导向治疗结果表明,其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治疗有效率为1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抑瘤率达到79.38%.结论:成功获得了特异性强的有活性的抗肝癌重组单链免疫毒素hdsFv-RC-RNase,其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导向治疗作用,可能成为抗肝癌导向治疗药物.

  • 硅和玻璃片基上的三维微结构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保增;陈迪;崔大祥;潘碧峰

    目的:研究硅和玻璃片基上的三维微结构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SU-8光刻胶光刻微加工技术在硅和玻璃片基表面制造沟槽、五角星、齿轮状3种三维微结构,与乳腺癌MCF-7细胞共培养,用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三维微结构对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布、生长的影响,采用MTT法分析三维微结构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结果:成功制作微米尺度带有不同深宽比的沟槽、五角星、齿轮.显微镜观察显示,MCF-7细胞喜欢在微结构的深槽中生长,特别是边角部位,而微结构的顶部及周边部位细胞非常少;悬浮细胞呈圆形且较多,作为对照的硅片基表面细胞分布稀疏,轻轻晃动后,细胞上浮;而玻璃片基表面对照细胞分布浓密,呈梭形,悬浮细胞很少.MTT分析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玻璃片基与硅片基微结构中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显著(P<0.05,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玻璃片基与硅片基上的微结构诱导的凋亡细胞率增加显著(P<0.05,P<0.01).结论:在微米尺度带有不同深宽比的沟槽、五角星、齿轮微结构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此现象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基因修饰的DCs对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

    作者:张文颖;楼国良;史平;周俊平;王梁华;焦炳华;解俊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IDO)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异基因T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携带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BALB/c小鼠(受体)骨髓来源的DCs ,用RT-PCR法检测DCs表面IDO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分析IDO基因修饰前后DC表型的变化,并把IDO-DC与C57BL/6小鼠(供体)脾脏来源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方法检测异基因T细胞的特异性反应性和诱导T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用腺病毒载体携带的IDO基因转染DCs后,DCs可有效表达IDO,且没有影响DC的表型;IDO基因修饰的DCs可抑制异基因T细胞的增殖反应,同时可诱导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论:在体外,IDO基因修饰的DCs可抑制移植物中异基因T淋巴细胞的增值反应.移植用该种方法处理过的骨髓,可能会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

  • 低表达MICA/MICB导致NK细胞对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CNE2/DDP)杀伤活性下降

    作者:梅家转;周健;郭坤元;魏红梅

    目的:探讨HLA Ⅰ类分子及MHC 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多药耐药细胞株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和CNE2/DDP细胞表面HLA 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者的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10:1时,用抗HLA Ⅰ类分子单抗(W6/32)和抗MICA/MICB单抗(BAMO-1)分别封闭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观察NK细胞杀伤CNE2、CNE2/DDP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CNE2/DDP细胞表面HLA 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均较CNE2细胞明显减少(P<0.01).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5:1时分别是(9.37±2.14) %、(4.37±0.63 )%;效靶比10:1时分别是(27.14±1.82)%、(15.79±2.87)%;效靶比20:1时分别是(36.40±4.28)%、(26.20±4.18)%;效靶比30:1时分别是(54.67±2.80)% 、(40.29±2.73)%.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与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相关,NK细胞对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CNE2细胞(P<0.01).效靶比10:1时,W6/32明显增强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BAMO-1明显抑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结论:HLA Ⅰ类分子和MICA/MICB在CNE2、CNE2/DDP的表达差异影响着NK细胞的杀伤活性,MICA/MICB在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低表达导致耐药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下降.

  • 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

    作者:王俊;郭燕;陈正堂;朱波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内容和预后指标.淋巴管生成不仅参与了正常胚胎淋巴管发育、组织修复,而且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状况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如LYVE-1、Prox-1、Podoplanin的发现和淋巴管生成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和分子调控,以及其受体VEGFR-3在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地位.抗肿瘤淋巴管生成已经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并证实阻断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结转移.

  • VEGFs家族及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超;王立

    目前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s)家族包括7个成员:VEGF-A,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VEGF-B,VEGF-C,VEGF-D,VEGF-E 和蛇毒VEGF(snake venom VEGF,svVEGF );其同源受体有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 -1(Flt-1)、VEGFR-2(KDR)、VEGFR-3(Flt-4)等多种类型.其中,VEGF-A与VEGFR-1 和VEGFR-2结合在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而VEGF-C、VEGF-D与VEGFR-2、VEGFR-3结合在淋巴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胃癌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至关重要.近年研究表明,VEGF-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胃癌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VEGF-C、 VEGF-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胃癌淋巴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VEGF-A、 VEGF-C及VEGF-D与胃癌血管转移、淋巴管转移呈正相关.因此,研究VEGFs家族成员在胃癌生长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可为胃癌的抗血管、抗淋巴管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p27的功能调控及其在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丰;李楠

    P27蛋白属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ip/kip家族,是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在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凋亡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APK和PI3K/PKB信号途径均能够介导P27的降解或失活,其表达的下调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故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及肿瘤预后指标.P27在乳腺癌的化学疗法、放射治疗以及激素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人工调节p27表达水平及外部干涉p27作用通路可能在乳腺癌的基因疗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乏氧诱导因子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兰兰;袁响林

    肿瘤细胞在乏氧环境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包括肿瘤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增加,其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actor 1α, HIF-1α)起关键作用.HIF-1α可作用于多个环节促进肿瘤转移.在细胞运动方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c-Met在乏氧时增加,能促进细胞活动性并通过与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而增加细胞的侵袭性;基质降解方面: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MMPs的能力密切相关,HIF-1可引起MMPs的表达增加,进而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细胞黏附方面:HIF-1α可通过对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而促进肿瘤转移;血管生成方面:乏氧能引起VEGF表达的上调,在肿瘤发生早期向血管生成型转变过程中,HIF-1α介导了VEGF的上调;细胞凋亡方面:HIF-1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抑制凋亡,从而增强肿瘤转移力.HIF-1α亦可上调凋亡抑制因子p21,从而抑制凋亡使肿瘤恶性程度增加易于转移.对HIF-1α的研究可能是治疗肿瘤、减少恶性肿瘤转移的一种新途径.

  • 端粒酶:肿瘤治疗研究的新希望

    作者:卫立辛;吴孟超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富含GC的重复序列,端粒双链中3'端突出形成3'悬端(3'-overhang).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反转录DNA合成酶,以端粒3'突出端为引物,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催化合成、延长端粒重复序列.1978年Blackburn和Gall[1]首次在四膜虫染色体末端发现了由重复序列组成的端粒.1985年Greider和Blackburn[2]在四膜虫中发现能合成延伸端粒重复序列的端粒酶.1989年Morin[3]首次在端粒酶阳性的人Hela细胞开始了端粒酶的研究.近年来,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热点,也是人类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靶点".随着人们对端粒及端粒酶结构和功能认识的加深,针对端粒酶的抗肿瘤治疗研究也不断深入,从早期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发展到新近与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相结合.本文介绍针对端粒酶的肿瘤治疗研究的新进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 实时、动态和四维化的免疫学——评2006年全美免疫学家大会

    作者:魏海明;张建;田志刚

    2006年全美免疫学家年会于5月12~16日在波士顿举行,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免疫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主席报告、重要演讲、主要论坛、获奖演说等多种形式向与会者展示了近1年来免疫学的研究成果,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国家免疫学会分别举办和主持了自己的分会场.与往届会议一样,本次会议分会场较多,壁报内容丰富,很难把握会议的全部内容.总体感觉是通过各种电子媒介能实时了解研究进展,通过各种成像技术能动态观察免疫细胞的变化,通过各种生物定量技术能精确得到数字化的实验结果.笔者3人作为唯一参会的中方小组有幸与会,感触颇多,选择以下几个侧面反映近1年来免疫学的某些主要进展.

  • 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作者:岑海燕;陈钰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采用反应停联合VAD方案,反应停起始剂量为100 mg/d,每周增加50 mg/d,大剂量为200~400 mg/d,持续12周以上;对照组7例采用单纯VAD方案,28 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9%,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出现较对照组相对明显的不良反应有便秘、失眠,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组.

  •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Ki-67和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李颖;王欣;徐功立

    目的:探讨Ki-67抗原和P53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2例NHL及1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Ki-67和P53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Ki-67和P53在RH中的阳性表达率非常明显低于NHL(P<0.01),侵袭性NH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惰性NHL(P<0.05);两者在NH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Ki-67和P53在NHL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有无全身症状、淋巴瘤细胞来源、首发部位无关.LDH<250 μg/L的NHL 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LDH≥250 μg/L NHL中的阳性表达率(P<0.01).Ki-67、P53阳性表达率≥25%的NHL患者与阳性表达率<25%的NHL患者相比较,平均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Ki-67和P53与NHL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 人HIF-1α基因沉默肺癌细胞株的筛选及鉴定

    作者:宋现让;迟伟玲;柳永蕾;魏玲;王兴武;宋宝

    乏氧条件下,肿瘤细胞基因不稳定,突变的基因型影响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凋亡受抑制,恶性程度升高,转移能力增加,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降低.在乏氧应答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由α和β亚基组成乏氧诱导因子-1(HIF-1).HIF-1α作为肿瘤治疗靶基因正引起大家关注.建立HIF-1α基因沉默的细胞系模型,可为研究HIF-1α在肺癌乏氧应答中的作用和通过阻断HIF-1α基因表达为治疗肺癌提供工具.

  • 反义hTERT对人舌鳞癌细胞裸鼠移植成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姚晨;姚华;吴求亮;范骏

    多种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累积是口腔癌癌变过程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与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将经过hTERT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后的Tca 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观察处理后的Tca 8113细胞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瘤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hTERT为靶点用于开展体内抗癌研究的可行性.

  • DOC-2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作者:刘淑娟;韩军涛;辛晓燕;陈必良

    人类DOC-2(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ovarian cancer 2)位于染色体5p13,长约35 kb,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cDNA共3 268 bp,编码长度为77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 500的蛋白质.研究表明,DOC-2属于Disabled(Dab)基因家族,故又称为DAB2(Disabled 2).DOC-2是一个信号转导分子,不仅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而且还具有肿瘤抑制功能,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组织HLA-ABC的意义

    作者:宋福杰;王洲;刘相燕;范全心

    检测HLA-ABC(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抗原)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可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指导.恶性转化的肿瘤细胞可通过不同的机制使其表面的HLA-ABC的表达缺失或下降,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针对不同的缺失类型,其免疫治疗方案不同.如TAP缺陷造成的HLA-ABC整个分子缺失,可选择性使用某些细胞因子;而HLA单倍型缺失,染色体异常,则用基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HLA-ABC表达低下在大多数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费时费力且检测结果不一,同时对HLA-ABC表达低下的临床意义也存在着争议.针对以上问题,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HLA-ABC的表达,评价其对肺癌免疫治疗方案选择的意义.

  • 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秘书处

    由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于2006年7月20~22日在山东青岛召开.这次会议共收到稿件183篇,经过专家审稿,确定17篇作大会报告(包括大会特邀报告); 共有200余名代表与会.

  •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能提呈同种抗原并介导血管性移植物的耐受

    作者:张婷

    对于血管性移植物,同种抗原并不是局限于某个部位而是弥散地分布于多个淋巴器官,因此需要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论文报告通过静脉回输供者脾脏细胞以及抗CD40L的单抗,成功建立了同种血管性心脏移植达10周的耐受动物模型,并首次发现小鼠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具有吞噬功能,其在针对血管性心脏移植物的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天然免疫识别与外周免疫耐受

    作者:田志刚;孙汭

    免疫应答强度的调节是决定机体可否有效控制致病因素(病毒、细菌、肿瘤等)而又不引起机体自身性损伤(如器官排异、自身免疫病等)的关键,其中负性调节(或外周免疫耐受)是免疫调节的核心.近年的研究证明,负调节性免疫细胞的各群体综合性地控制这一关键过程,其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研究占据目前研究的主流,并同时与辅助性T细胞的各亚群(Th1、Th2、Th3)的研究形成相互关联又互有区别的两大领域.这些研究对抗感染免疫、抗癌免疫、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并进而有可能诞生新的针对这些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近3年来固有(天然)免疫细胞如NK、DC、γδT、NKT的某些亚群及其Toll样受体家族形成的天然免疫调节网络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但固有(天然)免疫细胞的负性调节作用及其意义仍处于待开发状态,尤其是随着NK细胞表型(尤其是NK细胞识别受体)和功能的深入研究,NK细胞的免疫负调节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