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중국종류생물치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85X
  • 国内刊号: 31-17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曹雪涛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MicroRNA-10a通过靶向作用E2F3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赵锴;王春梅;曹雪涛

    目的:探讨微小RNA-10a(microRNA-10a,miR-10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2001年10月至2005年7月144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灶组织边缘2~5 cm)标本,Real-time PCR法分析144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0a的表达量.在肝癌细胞(QGY-7701、Huh7、PCL/PRF/5)中转染miR-10a模拟物,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0a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过表达miR-10a的肝癌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10a的肝癌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生物信息学预测并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miR-10a的肝癌细胞中转录因子E2F3的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的miR-10a显著低表达[(-9.89±1.68)vs(-7.84±1.97),P=0.000].转染miR-10a模拟物后肝癌细胞系中miR-10a的表达量是转染对照小RNA组或空白组细胞的16倍左右.过表达miR-10a可显著抑制7种肝癌细胞(QGY-7701、QGY-7703、Huh7、PCL/PRF/5、HepG2、BeL-7402、SMMC-7721)的增殖(均P<0.05),并引起肝癌细胞细胞周期G1/S期阻滞,但并不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E2F3是miR-10a可能的靶分子,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过表达miR-10a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中E2F3的表达[(0.50±0.12) vs (0.79±0.21),P<0.05].结论:人肝癌组织中低表达miR-10a,转染miR-10a模拟物后多种肝癌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其机制可能与miR-10a靶向作用转录因子E2F3并阻滞肝癌细胞细胞周期于G1/S期有关.

  • HGF诱导不同EGFR基因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厄洛替尼的耐药

    作者:玄香兰;张佳;安昌善

    目的:探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体外诱导不同EGFR基因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对厄洛替尼的耐药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HGF、厄洛替尼单独或联合处理人NSCLC细胞株PC9(EGFR突变型,敏感株)、H1292(EGFR野生型,敏感株)、A549(EGFR野生型,原发性耐药株),实验分为四组:C组(不加药对照组)、H组(HGF处理)、E组(厄洛替尼处理组)、HE组(HGF+厄洛替尼联合处理组).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细胞中c-Met、EGFR、ErbB3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厄洛替尼对3种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HGF处理能够缓解厄洛替尼对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3种细胞的HE组凋亡率均显著低于E组(均P<0.05).厄洛替尼阻滞3种细胞周期于G1期,对于H292、A549细胞,HE组Go/G1期比例显著低于E组(P<0.05).HE组p-Met蛋白含量较E组显著升高(P<0.05),而p-EGFR和p-ErbB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HGF能够诱导不同EGFR基因型NSCLC细胞株对厄洛替尼耐药,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c-Met磷酸化活化有关.

  • 转基因细胞株BaF3-mb15-RAE对IKDC功能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钱莉;陆家辉;秦宏超;芮程磊;陈文艳;贾筱琴;傅奕;龚卫娟;田芳

    目的:探讨单独或共同表达视黄酸早期转录因子1ε(retinoic acid early transcript 1ε,RAE1ε)和膜型IL-15的B淋巴细胞BaF3对小鼠产生IFN的杀伤性DC(IFN producing killer DC,IKDC)功能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原B淋巴细胞株BaF3为基础,分别构建表达膜型IL-15的BaF3-mb15细胞和表达RAE1ε的BaF3-RAE细胞及同时表达膜型IL-15和RAE1ε的BaF3-mb15-RAE细胞.通过体外细胞因子诱导产生骨髓来源的小鼠成熟DC,将丝裂霉素灭活后的3株BaF3工程细胞株作为刺激细胞,分别与D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DC中CD11clowB220+NK1.1+IKDC比例和DC表面CD40、CD80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选DC中的IKDC,将丝裂霉素灭活后的3株BaF3工程细胞株与其共培养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对IKDC表面CD40、CD80、CD86、NKG2D、MHCⅡ类分子、CD107a和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骨髓来源的小鼠成熟DC.与BaF3-mb15细胞和BaF3-RAE细胞相比,BaF3-mb15-RAE细胞刺激显著提高DC中IKDC比例[(50.0±5.6)% vs(30.3±8.2)%、(36.0±4.6)%,均P<0.05],并且有效刺激IKDC表面CD40(180.1±28.2 vs 44.7 ±7.8、36.0±3.1,P<0.01)和FasL(P<0.05)表达上调;与BaF3细胞和BaF3-mb15细胞相比,BaF3-mb15-RAE细胞有效刺激IKDC表面CD80(P<0.05)表达上调,而3株BaF3工程细胞刺激均不影响DC表面CD40、CD80的表达(P>0.05);同时,3株BaF3工程细胞对IKDC表面CD86、MHCⅡ类分子、NKG2D和CD107a的表达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RAE-1ε和膜型IL-15协同作用可促进IKDC增殖并诱导其高表达CD40和FasL.

  • 过表达上皮膜蛋白1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孙国贵;刘青;杨从容;张钧

    目的:探讨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jn-1,EMP1)在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CRC 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63例CRC组织及31例癌旁组织中EMP1的表达水平,分析EMP1表达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慢病毒介导将pLenti6-EMP1质粒转染SW-480细胞,建立EMP1过表达细胞,转染plenti6/V5-DEST空白质粒为对照.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SW-480细胞株中EMP1的表达,MTF、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EMP1过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EMP1蛋白在人CRC组织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257±0.022 vs0.863±0.086,P<0.05),并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组织分级组间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成功构建EMP1过表达的LeEMP1细胞.与LeEmpty细胞相比,LeEMP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60.94±4.04)% vs (100.00±0.00)%,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12.10±1.30)% vs (3.10±0.60)%,P<0.05]、侵袭转移能力显著降低[穿膜细胞数:(87.00± 12.00)vs (178.00 ±21.00)个,P<0.05].LeEMP1细胞Caspase-9表达显著高于LeEmpty细胞(0.764±0.073 vs0.231±0.029,P<0.05),VEGFC表达显著降低(0.185±0.022 vs0.663±0.065,P <0.05).结论:人CRC组织中EMP1蛋白表达明显减低,过表达EMP1能够抑制CRC SW-4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9和VEGFC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 MicroRNA-129-2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李玉媚;王辉;康敏;陈伟;张文宇;胡楠;欧和生

    目的:探讨microRNA-129-2 (miR-129-2)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按皮下注射的药剂将32只模型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 ml/d)、空白质粒组[(50 μg/只,0.2 ml/次,1次/d]、顺铂(cisplatin,DDP)阳性对照组(1 mg/kg,0.2ml/次,1次/d)、miR-129-2组[(50 μg/只,0.2 ml/次,1次/d],共治疗5周,记录裸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S+ G2-M期细胞比例,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iR-129-2对移植瘤组织中转录因子SOX4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CNE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第22天起,miR-129-2组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质粒组(P<0.01),而与DDP组始终无明显差异(P>0.05);5周后,miR-129-2组荷瘤小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均P<0.01).miR-129-2组移植瘤组织S+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与对照组和空白质粒组(P<0.01),与DDP组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瘤组织SOX4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miR-129-2组和DDP组移植瘤组织内SOX4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且miR-129-2组SOX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DP组(P<0.05).结论:miR-129-2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裸鼠皮下裸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OX4表达下调有关.

  • 新疆家蚕抗菌肽与化疗药物联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夏丽洁;张富春

    目的:研究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CE-XJ)与4种化疗药物联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CE-XJ联合不同浓度的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卡铂(carboplatin,CBP)、顺铂(cisplatin,DDP)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CE-XJ与ADM、CBP、DDP、CTX联用对Eca109细胞凋亡、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单独使用CE-XJ(1~50 μmol/L)可依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CE-XJ分别与ADM、DDP、CTX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明显加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或P<0.01),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均P<0.05).但CE-XJ与CBP联用时出现拮抗现象,与单独用药相比,细胞增殖抑制变化不大,细胞凋亡率反而降低.结论:CE-XJ与化疗药物ADM、DDP和CTX联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有关.但CE-XJ与CBP联用则起拮抗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刘亮;李慧;左连富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去甲斑蝥素应用于临床抗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质量浓度去甲斑蝥素(0、5、10、20、40μ/ml)分别作用Ec9706细胞不同时间(12、24和48 h)后,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去甲斑蝥素作用后Ec9706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而且细胞增殖抑制程度随作用剂量及时间增加不断增强,40μg/ml去甲斑蝥素作用48 h时,Ec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达(80.00±2.15)%.去甲斑蝥素显著诱导Ec9706细胞凋亡,其20 μg/ml作用48 h时,Ec9706细胞的凋亡率达(38.57±1.76)%.去甲斑蝥素作用后,Ec9706细胞中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而Sur-viv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去甲斑蝥素明显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Sur-vivin蛋白及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 靶向hTERT的RNAi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大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孙彦;孟永亮

    目的:构建靶向人大肠癌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的RNAi载体,探讨其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靶向hTERT的shRNA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分别克隆入pGPU6/GFP/Neo载体,构建RNAi载体pGPU6-hTERT-1、2、3和阴性对照载体pGPU6-hTERT-NC,转染SW480细胞.RT-PCR检测各组载体对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下调hTERT mRNA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3个携带hTERT mRNA序列的重组载体,3种RNAi载体均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pGPU6-hTERT-3组SW480细胞hTER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下调为显著(0.347±0.028 vs 0.513±0.032,P<0.01).转染3种RNAi载体均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pGPU6-hTERT-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pGPU6-hTERT-NC组升高为显著[(50.08±0.43)% vs (4.11 ±0.39)%、(3.88±0.35)%、(3.38±0.35)%,P<0.05].结论:转染RNAi载体pGPU6-hTERT-3能够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TERT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孙婷;唐晓义;刘婷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毒副作用较轻、前景良好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其联合化疗对胃癌的治疗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虽然,目前所报道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但尚不足以充分证明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因为这些试验设计方案均存在一些缺陷,如为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未明确胃癌类型、未标准化的CIK细胞制备方法和治疗方案、无用于预测CIK细胞治疗效果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方能促进CIK细胞用于胃癌临床研究的发展.

  • 肿瘤细胞来源的Exosomes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云山;钟海均;林能明

    目的:Exosomes是活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直径在40 ~100 nm之间的纳米级囊泡.肿瘤细胞来源的Exosomes含有mRNA、microRNA(miRNA)和蛋白质,其通过与受体(靶)细胞互动对话(cross talk),将其携带的mRNA、miR-NA和蛋白质传送至受体细胞,促进细胞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进而调控受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来源的Exosomes不仅对肿瘤免疫、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及肿瘤耐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近来肿瘤细胞来源的Exosomes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肿瘤细胞 exosomes
  • MALDI-TOF-MS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滕志淳

    近年来,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作为一种新的质谱技术成功检测出许多与疾病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尤其在肿瘤的诊治方面,MALDI-TOF-MS可以快速检测出癌症患者体内特异的蛋白表达、辅助制定患者特异性的疗法、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有复发的可能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项MALDI-TOF-MS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三大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的早期筛查诊断研究,其应用于宫颈癌的蛋白组学诊断已被证实具有实验可行性;其可以检测固态、液态等多种形态样本的特点,为寻求无创早期诊断的子宫内膜癌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其在卵巢癌差异蛋白检测、化疗耐药相关分子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如何提高MALDI-TOF-MS检测的灵敏度以及满足蛋白质组学研究高通量的需要等问题.

  • 胸腺瘤的分子特征和靶向治疗

    作者:李月敏;李杨

    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组织的肿瘤,长期以来主要治愈手段为手术治疗,放化疗多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随着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肿瘤靶向治疗日益深人人心.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对胸腺肿瘤的分子靶点如EGFR、KIT和IGF2IR等进行了基因表达和突变等方面的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EGFR抑制剂和KIT抑制剂等对胸腺瘤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总的来说,由于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胸腺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胸腺瘤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Ras相关区域家族7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崔建利;郭炜;郭艳丽;沈素朋;邝钢;杨植彬;董稚明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7(Ras-associationdomain family 7,ASSF7)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甲基化状态,探究RASSF7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2012年间手术切除的69例ESCC原发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前后的4株食管癌细胞系(TE13、T.Tn、YES-2、Ec109)和69例病灶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RASSF7mRNA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7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7基因在TE13、T.Tn、YES-2细胞系中表达阳性,在Ec109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经5-Aza-dC处理后,RASSF7在TE13、T.Tn、YES-2细胞中表达下调,在Ec109细胞中表达阳性.5-Aza-dC处理前后4株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人ESCC组织中RASSF7的mRNA相对表达量(0.63±0.08 vs 0.42±0.20,P<0.01)与蛋白表达阳性率[81.2%(56/69) vs 53.6%(37/69),P<0.01]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或P<0.01),与TNM分期、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ES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RASSF7的甲基化.结论:4株食管癌细胞系、人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ASSF7基因的表达差异与RASSF7本身甲基化状态无关,ESCC组织中RASSF7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及转移.

  •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疗效的评价

    作者:崔红梅;关崇丽;刘青;李莲英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 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静脉化疗基础上加用rAd-p53治疗(联合组),24例单纯进行静脉化疗(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联合组CA125下降正常率高于化疗组(68.0% vs 33.3%,P=0.02);疾病控制率两组分别为92.0%与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59).随访5~41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18.8个月vs 13.9个月,P=0.051).患者使用rAd-p53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rAd-p53联合化疗对于复发性REOC患者似乎有一定受益,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尚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得以验证.

  • 人胃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付东梅;李立方;康玉华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8-2013年手术切除的89例胃癌组织与2013年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及癌旁标本4对,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oltting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F和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F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8%和50.6%,而在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胃癌组织中MIF(0.87 ±0.29 vs0.23±0.14,P<0.05)和VEGF(0.89 ±0.23vs 0.34 ±0.21,P<0.05)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IF和VEGF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在不同分化程度和TNM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可能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TNM临床分期有关.

  • 人脑胶质瘤组织高表达nNav1.5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邢德广;王军;欧绍武;王运杰;丁大领;马二猛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VGSC)亚型nNav1.5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组织标本6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nNav1.5的表达.设计并化学合成nNav1.5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nNav1.5-siRNA),用脂质体介导转染胶质瘤U251细胞,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U251细胞中nNav1.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nNav1.5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72.6% vs23.0%,P<0.01),并且其在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Ⅳ级)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级)组织(85.8% vs 52.9%,P<0.01).nNav1.5-siRNA转染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中nNav1.5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转染后U251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小于未转染细胞[(0.019±0.015) vs(0.223±0.031) mm,P<0.01],且其侵袭指数明显低于未转染细胞[(2.99±0.15)% vs(6.77±0.26)%,P<0.01].结论:nNav1.5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干扰nNav1.5表达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nNav1.5是胶质瘤恶性侵袭的调控因子并有望成为胶质瘤的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MAGE-A9和MAGE-A1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侯淑芸;桑梅香;单保恩

    目的:探讨黑素瘤抗原MAGE-A9和MAGE-A11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MAGE-A9和MAGE-A1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正常组织、6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6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均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乳腺手术治疗患者)中MAGE-A9和MAGE-A1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经5-Aza-CdR和TSA单独或联合作用后MAGE-A9和MAGE-A1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GE-A9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7/60)和43.3%(26/60),MAGE-A11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 (40/60)和63.3% (38/60),而乳腺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未发现MAGE-A9、MAGE-A1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MAGE-A9、MAGE-A1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瘤栓及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均无明显关系(P>0.05),但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有关(P<0.05).未经药物处理的MCF-7、MDA-MB-231细胞未见MAGE-A9和MAGE-A11 mRNA表达;单用5-Aza-CdR处理后可见MAGE-A9和MA GE-A11基因重新表达,联合应用5-Aza-CdR和TSA处理可使MAGE-A9、MA GE-A 11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增加(P<0.05);而TSA单独处理对基因表达没有影响(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A GE-A9和MA GE-A11的表达与ER和HER-2的表达有关,5-Aza-CdR单用或联合应用TSA可诱导和增强MAGE-A9和MAGE-A1 mRNA的重新表达,说明DNA的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可能是调控人类肿瘤细胞MAGE表达的重要机制.

  • 生物类似药物曲妥珠单抗临床研究的启示和思考

    作者:郭玮;陈玉琴;王军志

    生物类似药物(biosimilar)是与原研药物(originator)高度相似,并且在纯度、活性和安全性上与后者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差异的生物制品.但生物制品的结构复杂,生产工艺繁琐且可变性大,故生物类似药物与原研药物仅仅类似,却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生物类似药物的研发,只有通过理化性质检测、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确认生物类似药物与原研药物之间的相似性,并经监管机构审批后,才可以作为Biosimilar推出.低分子量的生物类似药物于2006年开始面世,高分子量的单克隆抗体类生物类似药物直到2013年才被欧洲药监局(EMA)批准上市,未来10年将是全球生物类似药物研发的高峰时期.笔者试图通过介绍欧洲药监局对研发生物类似药物的指导原则,并以抗癌药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的生物类似药物临床试验为例,阐述单抗类生物类似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和应用中的多项关键问题,特别是临床试验敏感人群的选择、适应证外推、临床试验终点的确定、与原研药物可否互换、上市后监督及生物类似药物说明书中应列出商品名等问题.对用于治疗癌症等威胁生命的疾病的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审评,必须采取一种更为谨慎的做法,以确保生物类似药物与原研药物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高度相似.

  • MicroRNA-203在人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甲基化状态

    作者:梁佳;董稚明;李宏;韩立杰;郭艳丽;沈素朋;郭炜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及细胞中MicroRNA-203(miR-203)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miR-203在ESCC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2011年间手术切除的83例ESCC原发灶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实时定量PCR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分别检测其miR-203的表达及其编码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YES-2、EC109、T.TN),实时定量PCR与MSP分别检测5-Aza-dC处理对食管癌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及其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结果:五种食管癌细胞中miR-203的表达均相对较低,且呈高甲基化状态.5-Aza-dC处理后,miR-20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YES-2细胞中miR-203编码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其余4种细胞均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miR-203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54±0.11 vs 1.00±0.01,P<0.0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2.65% (52/83) vs 7.23% (6/83),P<0.01],并且两者均与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发生miR-203编码基因甲基化的ESCC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ESCC组织(P<0.05).结论:miR-203在ESCC组织与细胞中呈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 抗体偶联药物抗HER2单抗-MCC-DM1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检测效果评价

    作者:王兰;刘春雨;张峰;于传飞;郭玮;王文波;李萌;高凯

    目的:建立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人源化单抗-MCC-DM1的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并评价该药抗体偶联前后药物细胞毒活性的变化.方法:供试品为抗HER2-MCC-DM1原液及成品各3批,以抗HER2人源化单抗和抗HER2单抗-MCC-DM1标准品为参考品,利用CCK-8法、双荧光染色实验分别检测供试品和参考品对人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供试品相对百分效价,并比较抗体偶联前后该药细胞毒活性的改变;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抗体偶联前后对BT-474细胞生存的影响.结果:抗HER2-MCC-DM1供试品及参考品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中均存在量效关系.3批原液和3批成品各经3次测定,对B7-474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相对百分效价平均值在(92.50±8.80)%~(115.14±6.09)%,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与抗HER2单抗原液相比,对应批次的抗HER2-MCC-DM1原液和成品各经3次测定,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偶联修饰前抗体活性的(326.72 ±21.58)%和(315.76±34.90)%.与偶联前抗体组相比,抗体偶联药物组细胞固缩和死亡明显增多.结论:所建立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法可用于抗体偶联药物抗HER2-MCC-DM1的细胞毒活性检测,其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应用于ADC药物的质量控制及有效性评价.

  • p70/p85核糖体蛋白S6激酶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功能的初步鉴定

    作者:赵莉;侯敬申;白晓春;贾春宏

    目的:构建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p70 S6K1)及p85 S6K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并鉴定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的表达及功能.方法:以pRK7-HA-S6K1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p70 S6K1、p85 S6K1,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采用PCR、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转染MCF-7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p70 S6K1、p85 S6K1蛋白的表达;同时向转染细胞内加入1mmol/L H2O2处理36 h,观察p70 S6K1、p85 S6K1蛋白对H2 O2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扩增得到p70 S6K1、p85 S6K1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重组载体经PCR、双酶切鉴定均出现p70 S6K1和p85S6K1预期条带,DNA测序结果显示其全长基因阅读框完整、正确.重组载体在MCF-7细胞中高效表达flag-p70 S6K1和flag-p85S6K1,且p85 S6K1能增强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均能在MCF-7细胞中高效表达,且p85 S6K1能够增强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

  • 中药“温化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三例报告

    作者:吕广梅;万海军;朱丽玲;胡蒙;陶晨洁;王少开;龚涌灵

    晚期肝癌患者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疗效差,自然生存时间很短,寻找新的药物配伍和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关中药汤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报道甚少[1],本文报告“温化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典型病案,旨在抛砖引玉、为弘扬祖国医学尽微薄之力.

  • 治疗性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的注意事项:美国FDA行业指南介绍

    作者:杨爱珍;项方;贾绍昌

    治疗性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不同于细胞毒药物,其临床研究操作规范不能完全套用细胞毒药物的模式,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适用于治疗性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的操作规范.2011年11月,美国FDA正式公布了有关治疗性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的行业指南,对早期(Ⅰ、Ⅱ期)和晚期(Ⅲ期)肿瘤治疗临床试验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其内容主要包括肿瘤疫苗临床试验对受试者的选择、临床免疫反应的监测、佐剂的使用、疫苗的延迟效应、伴随治疗和后续治疗的影响、起始剂量和给药方案、剂量递增方案、统计学处理、终点评价指标等.本文尝试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将FDA有关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介绍给国内读者,希望引起国内的肿瘤疫苗研究者、临床试验设计者、临床医生以及业务监管部门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借鉴,从而推动我国肿瘤疫苗的临床研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