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중국종류생물치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85X
  • 国内刊号: 31-17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曹雪涛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SDF-1γ/rhGM-CSF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趋化作用

    作者:居小萍;徐新颜;张晓青;刘永明;于春山;曹洋森;卢明智;陈樱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SDF-1与hGM-CSF的融合蛋白(SDF-1γ/rhGM-CSF),研究该融合蛋白对肿瘤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方法:构建表达SDF-1 γ/rhGM-CSF融合蛋白的pPIC9k-SDF1-rhGM-CSF1质粒,转染酵母菌,诱导SDF-1γ/rhGM-CSF融合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SDF-1γ/rhGM-CSF融合蛋白的表达.集落形成实验观察SDF-1γ/rhGM -CSF对骨髓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趋化实验检测其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趋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PIC9k-SDF1 -rhGM-CSF1质粒,高表达SDF-1γ/rhGM-CSF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5000,并可被GM-CSF特异性抗体所识别.SDF-1 γ/rhGM-CSF融合蛋白能显著刺激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其效果强于GM-CSF(P<0.05).与SDF-1相比,SDF-1γ/rhGM-CSF融合蛋白可更有效地趋化未成熟DC(P<0.05).结论:SDF-1γ/rhGM-CSF融合蛋白可有效促进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趋化未成熟DC,有促进肿瘤化疗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 IL-15基因修饰的NK细胞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马杰;赵卫东;马娟;金夏;张丽娜;丁玉兰;周虎;宣恒华;桂云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后的IL-15基因修饰的NK细胞(简称NK-ustc细胞)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活性.方法:分离卵巢癌患者腹水原代卵巢癌细胞.不同剂量γ射线(0、l、2、4、8、16 Gy)照射NK-ustc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照射后NK-ustc细胞的增殖情况,51Cr释放法检测NK-ustc细胞对K562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人裸鼠荷卵巢癌模型,随机分为NK-ustc治疗组(模型鼠腹腔注射辐照后的NK-ustc细胞)和培养基对照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正常裸鼠腹腔注射辐照后的NK-ustc细胞),观察各组裸鼠体莺、腹围及生存期.结果:1、2、4、8、16 Gy辐照后NK-ustc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62.1±9.8)%、(41.3±8.7)%、(14.6±4.1)%、(0.1±0.03)%和(0.2±0.04)%.当效靶比为10∶1时,0、8 Gy辐照后NK-ustc细胞对K562的杀伤率分别为(45.4±8.9)%和(43.1±6.4)%,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4.6±6.4)%和(48.3±5.8)%,说明辐照不影响NK-ustc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辐照后NK-uste细胞治疗组荷瘤小鼠的中位生存期为75 d,对照组为39 d (P<0.05),空白对照组小鼠全部存活.结论:γ射线照射可有效抑制NK-ustc细胞增殖,但保留该细胞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 乳腺癌特异性多肽介导的HSV-TK/GCV系统的构建及其靶向杀伤效应

    作者:耿计伟;董坚;刘为青;高嫦娥;熊秋霞;缪延栋;周华华;李秋恬;李臣

    目的:研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特异性转导多肽PI介导的HSV-TK/GCV抗瘤系统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靶向杀伤作用.方法:以PCR从质粒pORF-HSV-TK中扩增目的基因PI -TK,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ET-28a(+)-PI-TK载体,转化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PI-TK融合蛋白,利用His-Tag对其进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PI-TK融合蛋白.将不同质量浓度的PI-TK融合蛋白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联合更昔洛韦(ganciclovier,GCV)作用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I-TK,获得纯化的PI -TK融合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PI -TK融合蛋白表达正确.单独PI -TK融合蛋白不影响MDA-MB-231细胞的形态和增殖,但PI -TK融合蛋白联合GCV能剂量依赖性靶向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200 μg/ml PI-TK+ 10 mg/L GCV作用的抑制率达(68.9±7.57)%;PI-TK联合GCV抑制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152.64 μg/ml.上述各作用对MDA-MB-435细胞均无影响(P<0.05).结论: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多肽PI介导的HSV-TK/GCV抗瘤系统可靶向杀伤MDA-MB-231细胞.

  • 共表达ENDO-VEGI151和survivin-siRNA双功能质粒的构建及其抗瘤活性

    作者:李喆;石林祥;杨生生;常涛;房林;方国恩

    目的:构建pCDNA3.1-ENDO-VEGI151/survivin-shRNA (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EV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利用MDA-MB-231细胞筛选获得survivin的高效siRNA序列,构建pEV/si-survivin表达质粒并分别转染MDAMB-231和HUEVC,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中ENDO-VEGI151和survivin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并能在MDA-MB-231和HUEVC中正确表达相应基因产物.该质粒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内survivin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48、72 h的抑制率为(39.36±4.16)%、(48.43±3.49)%],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18.33±1.48)% vs (4.80±1.0l)%,P<0.01)和细胞周期阻滞(P<0.05);该质粒也明显抑制HUEVC的增殖[(48、72 h的抑制率为(38.16±3.37)%、(53.75±4.53)%),并促进HUEVC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pEV/si-survivin双功能表达质粒可以同时发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提高抗肿瘤的效果.

  •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A549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志涛;李晓华;田辉;朱良明;尹立国;刘海波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人肺癌A549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HPSE特异性ASODN (HPSE-ASODN),脂质体介导转染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细胞中HPSE蛋白的表达.黏附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HPSE-ASODN对A549细胞黏附和侵袭的影响,Hoecht 3222染色法检测HPSE-ASODN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脂质体组相比,HPSE-ASODN转染下调A549细胞中HPSE蛋白的表达,且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黏附和侵袭(P<0.01);HPSE-ASODN转染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凋亡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脂质体组[(44.7±18.9)% vs (1.2±3.3)%、(5.8±20.1)%,P<0.01].结论:HPSE-ASODN能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HPSE蛋白的表达,抑制A549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诱导其凋亡.

  • 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携荧光素酶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和分布

    作者:孟希亭;林晨;梅佳;王海娟;马飞;张金龙;张颖;钱海利

    目的:研究携带荧光素酶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luciferase,Ad-Luci)经不同途径注射后小鼠体内荧光素酶的表达和分布,为肿瘤的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NC-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Ad-Luci病毒单次或多次瘤体内注射,或者肌内、尾静脉和腹腔注射Ad-Luci病毒至正常小鼠,采用IVIS Lumina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荧光素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表达,并观察Ad-Luci病毒的毒性作用.结果:单次瘤内注射Ad-Luci荧光素酶在瘤内持续表达15 d,多次瘤内注射后表达时间更长.肌内注射组荧光素酶随时间延长表达减弱,注射后48 h无荧光素酶表达.尾静脉注射组荧光素酶大部分聚集在肝脏,注射后18 d仍有表达.腹腔注射组4h后可见荧光素酶的表达,但7d后无表达.Ad-Luci各注射组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腺病毒携带外源基因经瘤内注射可在瘤内表达较长时间,多次注射可延长表达时间;经尾静脉注射后主要聚集在肝脏,且表达时间较长.

  • DC-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张阳;张连生;曾鹏云;吴重阳;易良才;白俊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联合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LSC)的体外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培养DC,悬浮细胞用IL-2、IL-1、IFN-γ和CD3 mAb诱导培养CIK.将KG-1a细胞冻融物作为抗原负载DC(即Ag-DC),与CIK共培养作为实验组(Ag-DC-CIK),无抗原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作为对照组(DC-CIK),单独CIK作为空白对照组,与KG-1a共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34+ CD38 - CD123+白血病干细胞的比例.DC-CIK与KG-1a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KG-1a细胞与CD34+ CD38 - CD123+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DC.CIK组、DC-CIK组及Ag-DC-CIK组中CD3+ CD56+细胞比例为(17.36 ±4.44)%、(28.22±3.66)%和(36.16±5.88)%,依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g-DC-CIK组与DC-CIK组细胞中CD34+ CD38 -CD123+细胞比例显著降低[(8.78±0.62)% vs (3.95±0.53)%、(3.03±0.62)%,P<0.01|.DC-CIK可诱导KG-1a细胞凋亡,凋亡率由(2.34±0.74)%上升至(12.27±1.01)%,但对其中CD34+ CD38 - CD123+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DC联合CIK能杀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但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

  • 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玉强;张琪;陈伟;刘炜;台艳;陈规划

    目的:研究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在体外对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将SG600载体中5型腺病毒(Ad5)纤毛蛋白的knob和shaft结构域替换为35型腺病毒(Ad35)纤毛蛋白的相应结构域,构建成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流式细胞术检测5/35嵌合型腺病毒Ad5/35-EGFP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感染效率,体外病毒增殖实验观察溶瘤腺病毒SG635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SG635感染后肝癌细胞中E1A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SG635对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在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Ad5/35-EGFP的感染效率明显强于5型腺病毒Ad5 -EGFP; 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在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72 h的增殖倍数高于5型溶瘤腺病毒SG600(15848.93 vs 6309.57,6309.57 vs 5011.87,均P<0.01),而在人正常成纤维细胞BJ中几乎不增殖.SG635感染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E1A蛋白表达高于SG600感染,在BJ中则无E1A表达.在一定MOI范围内,SG635对于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且杀伤率明显强于SG600(MOI为1时,90% vs 60%;MOI为10时,90% vs 50%),对BJ 无杀伤作用.结论: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能够高效感染并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安全性.

  • 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作者:于丽;陈艳;付玉华;范丽;刘辉;苏长青;钱其军

    目的:研究携带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实验构建的携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和不携11R的溶瘤腺病毒SG7605-P53感染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Hep3B、Huh7和正常成纤维细胞株BJ,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细胞P53和11R-P53的表达情况,TCID50法检测SG7605-11R-P53和SG7605-P53在肝癌细胞中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SG7605-11 R-P53对肝癌细胞及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SG7605-11R-P53和SG7605-P53能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P53和11 R-P53蛋白.SG7605-11R-P53可在HepG2、SMMC-7721、Hep3B和Huh7细胞中大量增殖,其增殖倍数是SG7605-P53的10 ~100倍,但在正常BJ细胞内几乎不增殖.SG7605-11R-P53在MOI=0.1时对Hep3B细胞的杀伤率达90%,对于正常BJ细胞只有当MOI=50时才有很弱的抑制作用;SG7605-11R-P53对4种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大小依次为Hep3B、HepG2、Huh7和SMMC-7721细胞.结论:携带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SG7605-11R-P53溶瘤腺病毒体外对4种肝癌细胞株均有较好的靶向杀伤作用,尤其对Hep3B细胞的杀伤作用强.

  • siRNA干扰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因子-1的表达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

    作者:何玲;韩钰;刘梦瑶;蔡富强;王艳林

    目的:研究siRNA干扰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因子-1(ornithine decarboxylase antizyme inhibitor-1,OAZI-1)的表达对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OAZI-1特异性siRNA表达质粒psilencer2.1-U6/OAZI-I及对照psilencer2.1-U6/scrambled质粒,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转染入B16-F1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检测B16-F1细胞中OAZI-1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silencer2.1-U6/OAZI-1对B16-F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干扰OAZI-1表达后B16-F1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紫杉醇(docetaxel)的敏感性.结果:成功获得稳定转染psilencer2.1-U6/OAZI-1质粒的B16-F1细胞(B16/OAZI-1细胞),B16/OAZI-1细胞中OAZI-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阴性对照B16/scrambled细胞的25.0%和18.9%.干扰OAZI-1的表达抑制B16-F1细胞的增殖,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57.0±0.8)% vs (63.5±0.7)%,P<0.01],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31.5±0.7)% vs (27.5±0.3)%,P<0.05;(11.5±0.3)% vs (9.1±0.6)%,P<0.01].干扰OAZI-1的表达能降低B16-F1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结论:siRNA干扰OAZI-1的表达能抑制黑素瘤B16-F1细胞的增殖,并降低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 KLF4对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潜能的影响

    作者:贾勇圣;张文健;刘虹麟;彭亮;杨治华;娄晋宁

    目的:分析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4,KLF4)对肿瘤干细胞T3A-A3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干扰KLF4的慢病毒载体pLVTHM-shKLF4,利用前期实验分离与鉴定的肿瘤干细胞T3A-A3,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LVTHM-shKLF4感染后T3A-A3细胞中KLF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球形成实验检测pLVTHM-shKLF4感染对T3A-A3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T3A-A3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3A-A3细胞周期变化.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观察pLVTHM -shKLF4干扰KLF4表达后对T3A-A3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肝癌细胞BEL-7402、HepG2相比,肿瘤干细胞T3A-A3表达更高水平的KLF4;pLVTHM-shKLF4感染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T3A-A3细胞中KLF4的表达.pLVTHM-shKLF4感染的T3A-A3细胞形成细胞球的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病毒的pLVTHM-shNC感染的T3A-A3细胞[(104.33±16.28) vs (186.67±28.15) μm,P<0.01],pLVTHM-shKLF4感染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日明显少于对照细胞[(83.5±7.78)vs(125±9.19)个,P<0.01),pLVTHM-shKLF4感染的T3A-A3细胞G1期比例明显升高[ (39.65±4.03)% vs (29.35±1.00)%,P<0.01].pLVTHM-shKLF4感染的T3A-A3细胞的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细胞移植瘤明显减慢[细胞接种33 d,(46.14±12.94) vs (228.12±94.86) mm3,P<0.01].结论:干扰KLF4的表达可抑制肿瘤干细胞T3A-A3的自我更新及其在体内外的增殖潜能.

  • 髓样来源抑制性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一

    髓样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细胞的统称,通常认为它们是正常单核/巨噬细胞、DC细胞、粒细胞等处于分化的未成熟阶段,且可以分为单个核和分叶核两类.肿瘤模型小鼠中,单个核类MDSC典型的标记性分子是CDllb和Ly-6C,而分叶核类MDSC的典型标记分子是CD11b和Ly-6G;在肿瘤患者中,MDSC同时表达CD11和CD33等分子而不表达人白细胞抗原DR.MDSC由肿瘤微环境诱导产生,肿瘤产生过程中其在淋巴器官、血液以及病变部位聚集;针对不同的免疫细胞群,其通过分泌抑制性因子、接触性抑制以及诱导产生其他抑制性细胞等各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进而抑制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目前发现,MDSC抑制功能可以通过抗原特异性和抗原非特异性两种方式发挥作用,这是由其所处的局部微环境以及诱发其产生的肿瘤的性质来决定的.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其对NK细胞和T细胞的抑制作用,认为其主要可以通过产生精氨酸酶-1(arginase-1)、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抑制性的表面分子来实现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在肿瘤的生长以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免疫增强性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元彪;俞德超

    溶瘤病毒可在肿瘤细胞中增殖复制,并溶解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激发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它具有基因操控性、规模化、肿瘤选择性等生物学特征,从而成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优良载体.但是,肿瘤存在很强的免疫抑制网络,单纯性溶瘤病毒难以激发理想的免疫应答.因此,根据需要加载不同的免疫调控分子,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已成为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研究的新思路.基于这一原理设计的OncoVexGM-CSF、JX-594、CG0070、KH901等免疫增强型肿瘤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为肿瘤个性化疫苗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曙光.尽管如此,溶瘤病毒肿瘤疫苗在疗效评价标准、作用机制、给药方式与治疗方案等方面还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索.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先硕;杨之斌;殷正丰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密切.MMPs是间质细胞表型的特有蛋白之一,既可以作为EMT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又可以诱发EMT.MMPs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可能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介导Raclb激活ROS释放通路、活化TGF-β通路、降解E-cadherin促使β-catenin入核通路等.鉴于MMPs是诱导EMT促进肿瘤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靶向MMPs已成为临床防治肿瘤的一个新策略.因此MMPs抑制剂则是当前研究热点,目前,多达50多种MMPs抑制剂被列入临床治疗肿瘤的候选药物,但其中大部分的疗效并未得到肯定.缺乏特异性则是其主要原因,故靶向MMP-EMT途径的肿瘤治疗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鉴定出涉及肿瘤进展、促进EMT的主要或单一MMP,而且需要开发出具有高度特异性、选择性的MMPs抑制剂.

  •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黏附分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毛竹君;张慈安;赵胜佳;魏品康

    缺氧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状态,其与肿瘤生长、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多受到关注,许多研究发现缺氧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密切.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可大致分为5类:钙黏素、整合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透明质酸黏素.研究证实,影响肿瘤,缺氧状态的同时也能影响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特别是E-cadherin、整合素分子,以及一些其他黏附分子.深入研究缺氧和这些肿瘤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缺氧 肿瘤 黏附分子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生长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活化后的TAM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侵袭、浸润和转移;该过程也是免疫涮控中的重要环节,TAM中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κB,NF-κB)、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等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与增殖.上述功能受TAM所处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对多种人类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发现,TAM与肿瘤预后不良相关.TAM向肿瘤组织的归巢能力使针对TAM的分子靶向治疗为肿瘤诊疗开辟了新思路,是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俊萍;毛光华;史天良;杨晓玲;肖艳;张丽彬;冯慧晶;韩亚萍;智婷;王江涛;贾林梓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培养患者的DC-CIK细胞,其中的CD3+ CD8+、CD3+ CD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 CD4+、CD3+ CD8+、CD3 - CD56+细胞比例下降(P<0.05),IL-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DCR为78.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6.0% (P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与单纯化疗组44.0%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

    作者:黄建霞;张连生;易良才;曾鹏云;吴重阳;白俊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IL-6、TGF-β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15例,另取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 CD4+ TIL-17+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CD4+ T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TGF-β、IL-6的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1.39±0.24)%,高于对照组的(0.26±0.11)%(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11.58±2.17)%,高于对照组的(2.47±0.72)%(P<0.05);且Treg细胞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γ=0.37).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TGF-β、IL-6、IL-17的水平分别为(26.06±2.43)、(14.66±2.47)、(18.63±2.38) pg/ml,高于对照组的(13.41±1.92)、(1.44±0.29)、(10.34±1.71) pg/ml(均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比例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TGF-β、IL-6、IL-17水平升高,可能影响Treg与Th17细胞的平衡.

  • 肿瘤免疫学的热点与潜在方向——第98届美国免疫学年会相关报道之启示

    作者:黄波

    第98届美国免疫学年会于2011年5月13 - 17日在美国旧金山市成功召开,年会在抗体、B细胞免疫、疫苗、肿瘤免疫学、免疫细胞代谢学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讨.聚焦年会上肿瘤免疫学相关的报道,其热点集中在肿瘤免疫抑制、肿瘤免疫治疗新的理念及exosome在肿瘤免疫中的两面性等方面.综观年会众多热门话题,免疫细胞代谢学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免疫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之相呼应,肿瘤细胞的代谢改变被认为是肿瘤的第8大特征,可能是未来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潜在方向.

  • BCL6、KLF5、NCL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异常表达的特点

    作者:朱琳;郑胡镛;刘潇;邹丽敏;杜超豪;赵晓曦;李志刚;吴慧兰;鲍时来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基因BCL6、KLF5及核仁蛋白基因NC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ALL患儿100例,另取由于骨骼畸形而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5例非ALL患儿作对照;以基因芯片检测ALL患儿骨髓细胞中异常表达基因,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检测BCL6、KLF5、NCL基因在另外选取的10例配对ALL患儿初诊及缓解期的表达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筛查发现,在100例各哑型ALL标本中,BCL6和KLF5 mRNA表达均下调,NCL mRNA表达均上调.BCL6和KLF5 mRNA在10例ALL初诊患儿骨髓细胞中表达较低,完全缓解后表达升高(0.380±0.16 vs 0.850±0.10,0.074±0.021 vs 0.228±0.049;均P<0.01);NCL mRNA在ALL初诊患儿骨髓细胞中表达较高,完全缓解后表达降低(0.234±0.054 vs0.151±0.055,P<0.01).在10例配对患者儿中,TEL-AMLI阳性及E2A-PBXI阳性组患儿的初诊及缓解期骨髓细胞中,该3个基因在两组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ALL患儿骨髓细胞中BCL6、KLF5基因在初诊时表达下调、在临床缓解后表达上调,NCL基因初诊时上调、临床缓解后下调;该3个基因似可作为白血病的分子标志物及效疗的监测指标.

  • 计算机模建和点突变分析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5C11识别的抗原表位

    作者:张婷;张学光;瞿秋霞;章良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与点突变实验初步探讨本课题组前期研制的抗人CD40激发型单克隆抗体5C11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InsightⅡ软件分别模拟抗原、抗体结构,构建抗原抗体复合物模型,通过计算推测5C11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构建人野生型CD40( wtCD40)及其第70位苏氨酸突变型(70muCD40)和第114位谷氨酸突变型(114muCD40)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wtCD40、pIRES2-EGFP/70muCD40和pIRES2-EGFP/114muCD40,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导入HEK293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即HEK293/wtCD40、HEK293/70muCD40和HEK293/114muCD40细胞).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5C11单抗与HEK293/wtCD40、HEK293/70muCD40和HEK293/114muCD40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成功构建plRES2-EGFP/wtCD40、pIRES2-EGFP/70muCD40和pIRES2-EGFP/114muCD40真核表达载体和相应稳定转染细胞株.5C11单抗与HEK293/70muCD40和HEK293/114muCD40细胞结合能力较HEK293/wtCD40细胞明显减弱;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5C11单抗仅识别HEK293/wtCD40细胞,不识别HEK293/70muCD40和HEK293/114muCD40细胞.结论:人CD40氨基酸序列的第70位苏氨酸和第114位谷氨酸是其单抗5C11识别的抗原表位,对构建人源化CD40抗体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 过表达CDX2抑制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任海亮;孙学军;郑见宝;王炜;王伟;成亮

    目的:探讨过表达CDX2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结肠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脂质体法介导pEGFP-C1-CDX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结肠癌LoVo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CDX2的LoVo细胞(LoVo-CDX2细胞);接种LoVo-CDX2细胞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DX2过表达对LoVo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pEGFP-C1-CDX2组LoVo细胞中CDX2蛋白表达量高于pEGFP-C1组及未转染组.LoVo-CDX2、LoVo-C1和LoVo细胞接种裸鼠的第20天,LoVo-CDX2组移植瘤质量较LoVo组和LoVo-C1组移植瘤质量显著减轻[(0.62±0.22) vs(2.10 ±0.78)、(2.56±0.76)g,分别P<0.05和P<0.01].结论:CDX2过表达可以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新标准

    作者:任秀宝;于津浦

    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免疫治疗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概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尤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采用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时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导致部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后以失败告终.鉴于现有WHO或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标准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的解读和确切的评价,因此在2009年第23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专门刊载了由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Wolchok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针对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指南: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深入探讨了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新标准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以该论文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对“肿瘤免疫疗效评价的新标准”这一肿瘤学界的热点问题作一介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