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TNF-α、IL-8水平表达变化与类风湿患者病情进展关系的探讨

    作者:阚秉辉;尹卫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多种因子参与的免疫相关疾病,机体在外来抗原诱导下免疫状态出现异常,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阶段.局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直接损伤对疾病起放大效应.已有的研究发现,TNF-α在早期阶段出现高表达,进一步激活包括IL-8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后者与局部关节软骨的血管形成和免疫复合物损伤相关,疾病的不同时期肯定上述两指标的改变,两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疾病的进展以及治疗的评估意义.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男25例,女35例,年龄34 ~ 56岁,平均年龄45.0±3.2岁;病程4~9年,根据病程分为活动期组30例,稳定期组30例.对照组选择健康人群30名,男13名,女17名,年龄32 ~ 59岁,平均年龄51.0±2.7岁,无心、肝、肾、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 NGF与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的诱导趋化作用研究

    作者:李强;伍亚民;申屠刚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诱导趋化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段,并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乳胶管的两支管内不加入任何物质;B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C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NGF和CNTF;D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NGF和NGF+CNTF;E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CNTF和NGF+CNTF.术后3、4周观察两支管内神经定向趋化情况,并对术后4周再生神经行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组和B组两支管内神经再生速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C组术后3周再生神经优先向CNTF侧趋化,术后4周CNTF侧神经再生成功率和超微结构优于NGF侧(P<0.05);D组和E组,再生神经向NGF+CNTF侧趋化,且再生成功率、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均显示,NGF+CNTF侧再生神经的速度及质量优于对照侧.结论:CNTF较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有较强的诱导趋化作用,而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

    作者:张旭霞;张玲芳;刘乐;李红玲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将骨髓瘤细胞株U266分成两组:A组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MSC)共培养,B组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在有或无硼替佐米作用条件下比较2组U266细胞株的CCR1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率以及N-MSC或MM-MSC培养液上清中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情况.结果:U266细胞与N-MSC组和MM-MSC共培养后,B组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率较高(P<0.05);硼替佐米处理U266细胞后不能消除2组的区别;B组U266细胞的CCR1表达水平高于A组(P<0.05).骨髓MSC培养上清液实验显示,在无硼替佐米作用条件下,MM-MSC和N-MSC培养上清液与SDF-1相比,具有较强的趋化刺激能力,使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率增高,而在有硼替佐米作用下,3组培养上清液使细胞在Transwell 中迁移率降低(P<0.05),但不管是否在硼替佐米作用下,MM-MSC和N-MSC培养上清液对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作用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本身有部分内在缺陷,通过与骨髓瘤细胞直接相互作用而影响其体外趋化功能.

  • 梅毒螺旋体膜蛋白 Tpp17体外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瑞丽;王千秋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Tpp17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的活化作用,探讨膜蛋白Tpp17在梅毒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合成的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p17刺激HUVEC, ELISA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MCP-1、ICAM-1及E-selectin的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HUVEC中TNF-α、MCP-1、ICAM-1及E-selectin mRNA的转录水平;将重组蛋白Tpp17预处理的HUVEC与Calcein-AM标记的THP-1细胞共培养,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与THP-1细胞的黏附情况;将HUVEC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下室,重组蛋白Tpp17处理后,Calcein-AM标记的THP-1细胞接种于上室,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下并计数THP-1细胞的迁移率。结果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17可上调HUVEC细胞因子TNF-α、MCP-1、ICAM-1及E-se-lectin的表达水平,提高其对THP-1细胞的趋化和黏附能力,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17可体外活化HUVEC,提高HUVEC对THP-1细胞的趋化和黏附能力,可能在梅毒的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 c-di-GMP通过趋化调节蛋白CheB/CheR调控钩端螺旋体运动

    作者:孔亮亮;肖国辉;袁富迪;严杰;林旭瑷

    目的 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是引起钩体病的重要病原体,人类通过带菌动物尿液污染的疫水或疫土而感染,趋化和运动系统在钩体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钩体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数个趋化调节蛋白CheB和CheR的编码基因,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未知.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了钩体基因组中5个基因在钩体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mRNA的水平变化;T-A克隆了CheB和CheR的编码基因片段并构建了原核表达系统;检测了c-di-GMP浓度变化对CheB和CheR表达菌株表型的影响.结果 在感染细胞60 min后,cheB1的mRNA水平显著提高,cheB3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cheB2和cheR则无明显差异;成功构建了5个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其中重组CheB1、CheB3和CheR2蛋白使大肠杆菌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加入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后,各表达菌株形成菌落大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不同,但CheB2菌落形态与对照相比出现明显褶皱.结论 CheB和CheR可影响大肠杆菌的swarming运动能力,并受胞内c-di-GMP浓度的影响.

  • 幽门螺杆菌cheA和cheY基因表达及其产物与细菌趋化的相关性

    作者:吴盛海;徐丽慧;严杰;王贤军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趋化相关基因cheA和they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建立幽门螺杆菌体外趋化模型并确定其趋化诱导物质,了解特异性抗体和氯氰碘柳胺对幽门螺杆菌趋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PCR扩增幽门螺杆菌NCTC11637株全长cheA和cheY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上述目的基因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查目的重组蛋白rCheA和rCheY的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CheA和rCheY.rCheA和rCheY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DEAE-32离子交换法提纯IsG,用免疫扩散法检测抗血清及其IsG效价.采用硬琼脂法建立幽门螺杆菌NCTC11637株体外趋化模型并检测11种物质的趋化诱导作用,同时分别观察抗rCheA IgG(rCheA-IgG)和氯氰碘柳胺钠对细菌趋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PCR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的cheA和cheY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相同.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表达rCheA和rGheY.rCheA和rCheY兔抗血清及其IgG免疫扩散效价均分别为1:4和1:2.盐酸、硫酸和乙酸对该幽门螺杆菌均有趋化诱导作用,一定浓度的rCheA-IgG和氯氰碘柳胺钠均对幽门螺杆菌趋化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幽门螺杆菌NCTC11637株cheA和cheY基因原核表达系统.H~+是诱导幽门螺杆菌趋化的信号物质,rCheA-IgG和氯氰碘柳胺钠均能抑制幽门螺杆菌对H~+的趋化.

  • motA基因在空肠弯曲菌致病性相关趋化和定植中的作用

    作者:阮萍;孙爱华;赵欣;严杰

    目的 确定鞭毛马达蛋白(flagellar motor protein)MotA编码基因在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致病性相关趋化和定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扩增motA基因以及用于motA基因敲除的Kan~r基因和plus-motA基因片段,目的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空肠弯曲菌NCTC11168株motA基因自杀质粒(pBlueskrit-Ⅱ-SK~(motA-kan))和motA基因敲除突变株(motA~-).采用半固体平板迁移试验、基于硬琼脂平板(hard agar plus,HAP)的脱氧胆酸钠(SDC)体外趋化试验、小鼠空肠定植试验,了解空肠弯曲菌motA~-突变株和野生株鞭毛动力、SDC趋化和BALB/c-ByJ小鼠空肠内定植能力差异性.结果 所克隆的空肠弯曲菌mot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相应序列相似性为100%.PCR和测序及含抗生素培养基连续传代培养结果证实,自杀质粒和motA~-突变株构建成功.motA~-突变株在半固体琼脂平板上的菌斑直径、在HAP上对0.2moL/L SDC趋化聚集环直径、黏附于小鼠空肠黏膜表面以及空肠内容物中motA~-突变株数量均明显少于野生株(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空肠弯曲菌motA基因敲除突变株.motA基因是空肠弯曲菌鞭毛动力以及致病性相关趋化和定植的必需基因.

  • 空肠弯曲菌mcp1/2/3基因原核表达及其产物与细菌趋化作用的相关性

    作者:李志锋;赵金方;楼宏强;毛亚飞;李立伟;林旭瑷;严杰

    目的 克隆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接受甲基趋化蛋白(MCP)编码基因mcp1、mcp2和mcp3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建立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模型并确定趋化诱导物质,了解MCPs与趋化诱导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PCR扩增mcp1、mcp2和mcp3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上述目的 基因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和Bio-Rad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查目的 重组蛋白rMCP1、rMCP2和rMCP3的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MCPs.rMCPs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免疫扩散法测其效价.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和DEAE-32离子交换法提纯IgG,经胃蛋白酶酶解和Sephedex G-100层析制备IgGF(ab')2.建立HAP(hard-agar plus)法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模型并检测8种物质的趋化诱导作用.采用基于IgG F(ab')2封闭的趋化阻断试验,确定不同MCPs的功能及其差异.结果 PCR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的mcp1、mcp2和mop3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相同.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地表达各rMCPs,其产量均约为细菌总蛋白的10%.rMCP1、rMCP2和rMCP3免疫家兔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其免疫扩散效价均为1∶4.牛胆汁和脱氧胆酸钠(DOC)对空肠弯曲菌趋化有浓度依赖性诱导作用(P<0.05).MCP1和MCP2被其IgG F(ab')2 封闭后,空肠弯曲菌对DOC的趋化能力明显减弱(P<0.05),MCP3被封闭后对空肠弯曲菌趋化能力无影响(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表达了空肠弯曲菌MCPs蛋白.牛胆汁和DOC是诱导空肠弯曲菌趋化的信号物质,MCP1和MCP2可能参与该菌对DOC的趋化过程.

  • CheA/CheY二元信号系统调控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和体内定植的研究

    作者:王媛;楼宏强;王欢;胡玮琳;严杰

    目的 探讨空肠弯曲菌CheA和CheY调控细菌体外趋化和体内定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pET42a和E.coli BL21DE3为表达载体和表达宿主菌,构建空肠弯曲菌NCTC11168株cheA和cheY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重组表达的rCheA和rCheY兔抗血清并用DEAE-52离子交换法提取其IgG.采用pBiuescript-Ⅱ-SK构建自杀质粒,制备cheA基因敲除的cheA-突变株.采用基于脱氧胆酸钠硬琼脂法(DOC-HAP)的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模型,检测cheA-突变株趋化能力的变化,同时分别观察rCheA-IgG和氯氰碘柳胺钠对细菌趋化的抑制作用.采用rCheA-IgG和CheY-IgG捕获法,测定DOC作用后空肠弯曲菌CheA和CheY磷酸化水平变化.采用小鼠感染模型比较cheA-突变株和野生株定植能力的差异.结果 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表达rCheA和rCheY.PCR和测序结果证实eheA-突变株染色体DNA中cheA基因被敲除.cheA-突变株丧失对DOC的趋化能力,rCheA-IgG和氯氰碘柳胺钠均对空肠弯曲菌野生株趋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在DOC作用下,空肠弯曲菌野生株CheA和CheY磷酸化水平迅速下降(P<0.05).cheA-突变株定植小鼠空肠的能力也明显不如野生株(P<0.05).结论 CheA/CheY组成了空肠弯曲菌趋化相关二元信号传导系统(Che-TCSS),两者均去磷酸化被激活.Che-TCSS中CheA在空肠弯曲菌体外趋化和体内定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作为研发抗空肠弯曲菌感染新药的靶标.

  • 芍药苷对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和趋化性的影响

    作者:刘华岩;王军

    目的 探讨芍药苷(PF)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和趋化性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分别用0、5、25、50 μmol/LPF预处理细胞后,采用CCK-8法和LDH法检测细胞毒性.将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基)、阳性对照组(Aβ1-42处理细胞)和实验组(PF+Aβ1-42处理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配体1(CXCL1)、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小胶质细胞体外趋化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趋化迁移情况.结论 培养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纯度达90%以上,CCK-8法和LDH法测定均显示PF对小胶质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均P>0.05).PF可抑制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分泌促炎性介质TNF-α、IL-1β、IL-6和趋化因子CXCL1、CCL2(均P<0.01).同时,PF可抑制小胶质细胞向Aβ1-42的趋化(均P<0.05).结论 PF可抑制Aβ1-42诱导的啮齿动物小胶质细胞生成促炎性介质和趋化因子,并抑制小胶质细胞向Aβ1-42趋化迁移,提示PF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 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李瑞霞;曹勇军;童彤;张艳林;刘慧慧;刘春风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移行的影响.方法 以Transwell膜为载体,建立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应用不同浓度的(0g/L、0.5g/k、1.5g/k、3.0g/L、4.5g/L和6.0g/L)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干预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bicinchoninic acid,BCA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免疫印迹法)的表达,通过Transwell膜装置和细胞刮伤模型观察平滑肌细胞的趋化和迁移.结果较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3.0g/L)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以及趋化迁移;纤维蛋白从0.5g/L起就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1.5~4.5g/L的纤维蛋白可明显上调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浓度过高的纤维蛋白(6.0g/L)反而抑制其表达.3.0~6.0g/L的纤维蛋白显著促进平滑肌细胞趋化,从1.5g/k起纤维蛋白就可明显加强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过程;在0.5~6.0g/k之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平滑肌细胞蛋白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和移行.结论 一定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其趋化迁移过程,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Racl在小鼠中性粒细胞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赵赛男;章小缓;李文卿;胡雁;Michael Glogauer

    目的 评价Racl基因在小鼠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1)β-actin作为内参,Western blot半定量法检测两种小鼠中性粒细胞Rael蛋白表达量;(2)趋化实验用Zigmond法经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移动,延时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移动并拍照,细胞追踪软件分析小鼠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3)fMLP诱导小鼠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应用异氨基苯二酰肼化学发光分析法通过微孔板发光检测仪检测过氧化物酶含量,采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分析豆蔻酸-佛波醇-乙酸酯(PMA)引发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过氧化物.结果 假丝酵母菌耐受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Racl蛋白表达量高于假丝酵母菌易感CBA/CaH小鼠: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功能较CBA/CaH小鼠强(P<0.05):经fMLP和PMA诱导后,BALB/c小鼠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的产生量高于CBA/CaH小鼠(P<0.05).结论 在小鼠中性粒细胞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过程中,Racl能增强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杀伤能力.

  • 神经生长因子对雪旺氏细胞趋化移动的影响

    作者:余立强;张鲁囡;孙沫逸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在雪旺氏细胞趋化移动中的作用,并探讨腺样囊性癌的侵袭机制.方法:将雪旺氏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小室上室,下室中加入神经生长因子,空白对照组下室中无神经生长因子,于孵箱中孵育10h后计数移动到下室的雪旺氏细胞数.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神经生长因子组移动到下室的雪旺氏细胞数显著增加.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雪旺氏细胞趋化移动,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重要机理之一.

  • 利用丙氨酸突变探究PSMα4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辉;郑玉玲;江华;姜永强

    目的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酚可溶性调控蛋白α4(PSMα4)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后,对其细胞毒、趋化等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工合成将多肽PSMα4中的非丙氨酸残基进行丙氨酸扫描定点突变,比色法测定溶血活性,LDH试剂盒测定细胞HCMEC/D3和PMN裂解程度,圆二色性(CD)检测以比较其结构上的改变,荧光标记法检测PMN的趋化强度,后利用同源模拟初步预测了PSMα4的三维立体结构.结果与结论 PSMα4的I3、V4、I15、I17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丙氨酸后其细胞毒作用有所增强,结合CD的结果发现,细胞毒作用与其α螺旋程度呈正相关;PSMα4的第I7、I8、F18位氨基酸残基是影响其趋化作用的关键位点.

  • LTB4-BLT2信号通路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聪;刘永霞;韩春光;刘永学

    目的 研究外源性白三烯B4(LTB4)刺激条件下对小鼠体外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s)趋化功能的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两种细胞因子表达及分泌量的影响,利用其受体BLT2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小鼠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添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DCs,磷酸脂多糖(LPS)体外刺激其成熟,分析DCs表面因子的表达;利用小干扰RNA(siRNA)阻断LTB4-BLT2通路后RT-PCR分析BLT2基因水平抑制情况;外源性LTB4刺激阻断通路的细胞,Transwell趋化小室结合噻唑蓝(MTF)法分析对其趋化功能的影响;ELISA检测不同条件对细胞TNF-α、IL-1β分泌量的影响,RT-PCR分析其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体外诱导并刺激成熟的DCs高表达MHC-Ⅱ、CDllc、CD86.利用DNA干扰(RNAi)技术能够成功阻断LTB4-BLT2通路.外源性LTB4分别作用于正常表达和阻断BLT2通路的细胞,可明显促进BLT2正常表达DCs的趋化(P<0.05),且与剂量成正比.阻断通路的细胞趋化作用明显被抑制甚至消失(P<0.05);阻断通路的DCs在外源性LTB4刺激下,细胞TNF-α、IL-1β两种因子分泌量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也明显下调.结论 LTB4刺激的DCs,其BLT2通路明显介入其趋化,同时,DCs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也与LTB4-BLT2通路相关.抑制BLT2基因表达,DCs的趋化移行作用和致炎因子的分泌功能均受到抑制,深入了解其机制可能为研究炎症有关药物提供新靶点.

  • 放创复合伤大鼠伤口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的趋化作用

    作者:宗兆文;程天民;冉新泽;粟永萍;徐辉;史春梦;屈纪富

    目的观察放创复合伤大鼠伤口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的趋化作用以及dMSCs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Transwell培养体系,观察伤口提取液对dMSCs的趋化作用.用3H-TdR标记dMSCs,经尾静脉输入大鼠体内,液闪法测量各组织内dMSCs的含量.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仪测量伤后创面残留面积.结果在伤口液的作用下,复合伤组Transwell培养小室内上层细胞迁移到下层的明显多于正常组织液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伤后1周,复合伤组创面皮肤dMSC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伤后3和4周,复合伤组单位重量创面组织dMSCs含量明显高于同组的肺脏、肝脏等组织.伤后15 d开始,dMSCs输注组创面残留面积明显小于复合伤对照组(P<0.05). 结论放创复合伤大鼠伤口提取液对dMSCs有很强的趋化作用,进而促进静脉输注的dMSCs偏向分布于创面,并促进其愈合.

  • 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聂珍贵;王文杰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大鼠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用MTT比色法、Boyden小室法及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法分别检测PAF诱导的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反应.结果 10 μmol*L-1 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反应;1~ 1 000 nmol*L-1 可剂量依赖性抑制10 nmol*L-1 PAF诱发的粒细胞趋化反应,其IC50为4.84 nmol*L-1; 0.01~10 μmol*L-1可抑制1 μmol*L-1 PAF诱发的粒细胞释放β-葡糖苷酸酶,其IC50为3.56 μmol*L-1.结论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PAF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反应.

  • 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巨噬细胞趋化及细胞骨架改变的影响

    作者:彭珊瑛;张弗盈;欧阳雪宇;刘洋;王文杰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BN5202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趋化反应和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聚合作用的影响.方法Boyden小室法检测化合物对巨噬细胞趋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标记的巨噬细胞中F-actin的变化.结果PAF可显著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趋化效应,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0.01 nml·L-1~0.1μmol·L-1)可明显抑制该作用.此外,在含钙缓冲液中,BN52021可显著抑制PAF引起的丝状肌动蛋白聚合.结论BN52021可能通过抑制丝状肌动蛋白的聚合作用,从而抑制PAF引起的巨噬细胞趋化,并且这种作用是钙依赖性的.表明BN52021的抗炎作用途径之一是抑制PAF诱导的趋化作用.

  • PF4对MO7e细胞系的趋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文影;卢士红;冯义;韩忠朝

    血小板四因子(PF4)是由4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同源四聚体,是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已经证实PF4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抑制血管新生、放疗和化疗保护、调节造血、抑制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参与止血血栓、免疫反应等.

  • 丹酚酸B对离体内皮祖细胞黏附、趋化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庆雯;南亚昀;姜希娟;谭俊珍;范英昌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丹酚酸B对离体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趋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鉴定.丹酚酸B佳药物浓度干预的EPCs,DiI染色法,Transewell小室与DAPI染色法和Brdu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EPCs的黏附、趋化和增殖能力.[结果]丹酚酸B组EPCs的黏附细胞数量为(37.00±3.27),24 h和48 h趋化的细胞数量分别为(26.32±2.66)和(53.41±3.85),增殖的细胞数量为(41.17±3.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酚酸B能够有效促进离体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趋化和增殖能力.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