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酚酸B对环磷酰胺所致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

    作者:朱靖博;王婧;朱雯;迟晓君

    目的 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jde,CP)所致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计算CP(100μg/ml)组、蒸馏水组,SalB处理组(0.1~50μg/ml)及不同处理方法(方法一:同时加入SalB和CP;方法二:先加SalB,后加CP;方法三:先加CP,后加SalB)的微核率(MNR)、有丝分裂指数(MI)和染色体畸变率(CAR).结果 (1)SalB对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2)3种处理方法都能够抑制CP的诱变作用,其中浓度均为50μg/ml时抗突变作用好;(3)在相同浓度下,3种处理方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方法三的MNR、MI和CAR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SalB对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SalB能显著降低由CP诱导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50μg/ml的SalB抗突变活性强.

  • 三参通脉颗粒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赵小伟;车晓平;李卫敏;周娅琳;佟燕萍

    目的 建立三参通脉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丹参、延胡索、赤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参通脉颗粒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可检出丹参、延胡索、赤白芍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336~2.016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12%.结论 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 丹酚酸B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吴婷婷;屈会化;赵琰;孔慧;王雪茜;王庆国

    目的 制备丹酚酸B(SAB)的人工抗原(SAB-BSA)和包被原(SAB-PLL)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SAB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多聚赖氨酸(PLL)载体偶联合成SAB-BSA和SAB-PLL;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和薄层色谱(TLC)法对偶联效果进行鉴定,并通过SAB与BSA的吸光值计算出二者的偶联比;利用获得的SAB-BSA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抗血清内多克隆抗体效价并以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检测小鼠抗血清内多克隆抗体的灵敏度.结果 所合成的SAB-BSA为BSA和SAB的结合物,且SAB-BSA中无游离SAB,SAB与BSA偶联成功,SAB-BSA偶联结合比为18∶1;SAB-BSA刺激小鼠产生的针对SAB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103,该多克隆抗体IC50为17.7 μg/mL.结论 SAB-BSA和SAB-PLL合成成功,可用于SA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SAB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 HPLC法测定调脂降压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

    作者:卢运超

    目的 建立调脂降压丸中丹酚酸B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SB-AQ(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结果 丹酚酸B在0.0752~11.28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1.30% (n =6).结论 HPLC法测定调脂降压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较好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 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

    作者:徐勇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结果强心颗粒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煎煮1小时,提取2次。结论该研究为强心颗粒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丹七散瘀搽剂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杨芳;杨喜花;张蕻;赵莉莉;任连生

    目的:研究丹七散瘀搽剂的稳定性。方法参照2010版药典附录及《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中对中药搽剂稳定性研究的规定,以本品的外观性状、鉴别、乙醇量、微生物限度检查值、PH值测定及制剂中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本品的稳定性。结果三批临床使用的包装样品,室温条件下,于0、3、6、9、12、18、24个月末取样,丹七散瘀搽剂的外观性状、乙醇量、微生物限度检查、有效成分含量等各项检测指标的稳定性均表现良好。结论本研究为其有效期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并确保了制剂质量。

  • 丹酚酸B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陈凯;曹炜;徐瑞霞;郛小文;王阶

    目的 在体外以缺氧无血清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探讨丹酚酸B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BMSCs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用分别含0.1、1、10、100 mg/L丹酚酸B的完全培养液预处理1h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2次,再加入含0.1、1、10、100 mg/L丹酚酸B的不含血清培养液,共4组,然后与凋亡模型组一起缺氧培养6h,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6h,采用Hoechst染色及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 V/P1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缺氧无血清可引起大鼠BMSCs明显凋亡,0.1、1、10 mg/L丹酚酸B处理组大鼠BMSCs早期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中晚期凋亡率和凋亡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1、10 mg/L丹酚酸B可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BMSCs早期凋亡,从而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

  • 活络效灵颗粒中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王超;刘元艳;李青;夏磊;宋志前;王淳;曹玉娜;魏征;曾林燕;刘振丽

    目的 优选活络效灵方中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为指标,首先比较水提取与70%乙醇提取、复方提取与单味提取,确定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对丹参提取佳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两种成分含量70%乙醇提取高于水提取;复方提取丹酚酸B高于单味提取,而丹参酮ⅡA则相反,总体提取率复方提取优于单味提取;丹参提取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1 h/次.结论 本试验所选取的丹参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 丹酚酸B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作者:王飞;张晓君;岳冀;于大鹏;赵廷宝

    目的 探讨丹酚酸B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的修复作用,以期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SCI模型,利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用HE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对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及GFAP和NGF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改善,C、D组BBB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受损脊髓较模型组有明显修复,胶质细胞增生活跃,损伤周围可见相对完整的神经细胞.从免疫组化的结果来看,各组大鼠的GFAP和NGF均有表达,A组GFAP和NGF阳性细胞面积高于B、C、D组;C、D组高于B组(P<0.01);D组又高于C组(P<0.05).结论 BMSCs移植对损伤后的大鼠脊髓有保护作用,丹酚酸B能协同BMSCs促进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

  • 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管辉达;王秀丽;林珈好;徐昕;褚福浩;王玉蓉

    目的:合成两亲性导向分子甘草次酸衍生物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18-GA-Suc),研究其掺入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GTS-Li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18-GA-Suc的结构,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18-GA-Suc的投料量,低速离心法测定其掺入比率,比较修饰前后复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以平衡透析法考察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的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Suc-GTS-Lip)中3种成分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18-GA-Suc投料量为膜材的10%(mol·mol-1),掺入比率为96.58%。Suc-GTS-Lip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其中甘草次酸(GA)、丹参酮ⅡA(TSN)和丹酚酸B(SalB)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6.15%,81.70%,91.05%,平均粒径为128.7 nm,平均Zeta电位为-15.5mV。GA和TSN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SalB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xon-crowell方程。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Suc)能在脂质体膜上成功表达,本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GA、TSN和SalB 3种成分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肝靶向性奠定了基础。

  • 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孙金兰;韩伟

    系统综述了提取、纯化、分析丹参中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方法,并对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与传统技术上作了比较和论述.

  • 丹参抗抑郁的神经免疫机制研究探讨

    作者:张立娟;张进强;贺慧;鄢硕;赵秋影;游自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近年研究揭示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及其引起的神经发生减少是抑郁症的重要病理基础.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从瘀治郁是中医药治疗郁证的重要实践手段.丹参在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处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抗抑郁作用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丹酚酸B是丹参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本文从丹酚酸B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途径以促神经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遵循祛瘀生新理论,从行为、细胞、分子等水平探讨丹酚酸B抑制中枢炎症、促进神经发生与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关联,有助于阐述从瘀治郁的治疗策略.

  • 丹酚酸 A、B 及其分子药对配伍对肾纤维化过程中 CTGF 及 Par-3的干预作用

    作者:赵任杰;吴丹彤;李均;姚兰

    目的:观察丹酚酸 A、B 及其分子药对配伍对肾纤维化中 CTGF 及 Par-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0只雄性 SPF 级SD 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造模组、丹酚酸 A 组、丹酚酸 B 组及丹酚酸 A +B 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成 UUO模型。各组予相应药物治疗2周,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大鼠 Cr、BUN;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组织 CTGF、Par-3表达情况。结果:1)肾功能检测:模型组大鼠血清 Cr,BUN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5)。丹酚酸 A 组大鼠血清 Cr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丹酚酸 A 组和丹酚酸 B 组大鼠血清 BUN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各治疗组间比较,血清 Cr 和BUN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CTGF 免疫荧光检测: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经丹酚酸 A、B 及组分配伍治疗后,CTGF 荧光强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弱,其中以丹酚酸 A +B 组减弱较为明显(±),丹酚酸 B 组次之(+)。3)Par-3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阳性细胞数目比正常组明显减少,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经丹酚酸 A、B 及组分配伍治疗后,丹酚酸 A、B、A +B组 Par-3荧光强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强,其中以丹酚酸 A +B 组增强较为明显(+++),丹酚酸 B 组次之(++)。结论:经丹酚酸 A、B 及其分子药对配伍治疗后,可一定程度改善大鼠肾功能,但无统计学意义;丹酚酸组分配伍组能显著抑制大鼠肾组织 CTGF 的表达、促进 Par-3的表达,其效果优于丹酚酸 A 和丹酚酸 B 组。该机制可能与其促进 Par-3在 UUO 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减少 CTGF 的表达有关。

  • 康心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段石顽;梁乐

    康心胶囊由水蛭、制首乌、三七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宽胸止痛等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及脑缺血性血管病.为了佳制备工艺条件,我们采取正交实验法,以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对水提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休止角和堆密度为指标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为进一步的新药研究奠定基础.

  • 丹酚酸B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才杰;黄鸣清;陈长青;赖小平;邱书奇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肾功能、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加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30 mg·kg-1,ip)的方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美康组(26.7 mg·kg-1)和丹酚酸B组(187 mg-kg-1),连续ig 4周,测定空腹m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及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采用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等实验评价模型动物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丹酚酸B和达美康均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肾功能(P<0.0S~0.01),降低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5),升高胰岛素敏感性(P<0.01),改善胰岛素耐量以及糖耐量异常,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酚酸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保护肾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丹酚酸B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

    作者:黄海烽;王春花;赵玲璐;罗红;徐旖旎;陶玲;张敏;沈祥春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探讨Sal-B是否具有对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胰酶消化,差速贴壁分离纯化CFs,抗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CFs.建立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分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无血清DMEM),模型组(1×10-6 mol· L-1AngⅡ),Sal-B低剂量组(2.5×10-5 mol· L-1 Sal-B+1×10-6 mol· L-1AngⅡ)及Sal-B高剂量组(5×10-5 mol· L-1Sal-B+1×10-6 mol· L-1 AngⅡ)共4组.Sal-B预保护1h,加入AngⅡ共同作用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分析Sal-B对AngⅡ诱导CFs增殖的细胞存活率,采用试剂盒(消化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 Ⅰ)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ngⅡ显著诱导CFs异常增殖(P<0.01),与模型组比较,Sal-B低、高剂量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P<0.01);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al-B低、高剂量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SMA,Col Ⅰ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Sal-B低、高剂量组α-SMA,Col Ⅰ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P<0.01).结论:Sal-B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减少α-SMA,Col Ⅰ蛋白的表达,对AngⅡ体外诱导心肌纤维化进程具有抑制作用.

  • 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

    作者:杨佳;张毅;秦彩玲;孙有富;谭洪根;张淑运;武桂兰;刘婷;张伯礼

    观察了丹参、三七提取部位丹酚酸B、Rb、Re、Rg对正常大鼠血浆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给药,部位Re68mg/kg、Rg108mg/kg对ADP诱导正常大鼠血浆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显现出明显抑制作用;部位Rg108mg/kg、丹酚酸B48mg/kg可以明显抑制正常大鼠血浆血小板粘附性;部位Rb112mg/kg对血小板粘聚性均无明显影响;部位丹酚酸B48mg/kg、Rg108mg/kg明显降低血浆TXB2的水平,对6-Keto-PGF1α均无明显影响;部位Rg108mg/kg亦明显降低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提示:推测丹参、三七有效部位丹酚酸B、Rg抑制正常大鼠血浆血小板粘聚性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TXA2的合成有关.

  • 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血瘀证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

    作者:杨佳;秦彩玲;刘婷;张毅;孙有富;谭洪根;张淑运;张伯礼

    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造大鼠血瘀模型,观察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丹酚酸B、Rg对血小板粘聚性及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肾上腺素血瘀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血小板聚集性(ADP诱导)、粘附性均显著升高,血浆中TXB2、6-Keto-PGF1α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无显著影响,对ADP诱导血小板生成的TXB2、腹主动脉组织的6-Keto-PGF1α的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亦无显著影响.有效部位丹酚酸B、Rg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效部位丹酚酸B、Rg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ADP诱导血小板生成TXB2及血浆中6-Keto-PGF1α、腹主动脉组织6-Keto-PGF1α均有明显升高的作用,对TXB2/6-Keto-PGF1α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此血瘀模型复制成功,推测其升高血小板聚集性的机理与TXA2-PGI2系统无明显关系.有效部位丹酚酸B、Rg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聚性抑制作用机理推测主要与升高6-Keto-PGF1α的水平有关.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丹参中7种成分含量

    作者:赵国欣;刘萌;李领川;周晓莉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7种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9 μm),以0.1%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 min-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模式,选择反应离子检测(SRM).结果:7种成分在1~460 μg·L-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83.41% ~116.05%,检测限0.046~0.5μg·L1,RSD均<4.7%.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丹参药品中7种成分的含量,可用于丹参药材及其制剂的研究和质量控制.

  • HPLC同时测定复方丹参降浊丸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

    作者:杨锁成;汪坤;张振凌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复方丹参降浊丸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2)(4.6 mm ×250 mm,5μm),甲醇-0.5%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8 nm.结果: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分别在0.007~0.084μg,0.071 5~1.001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 1.81%),101.4%(RSD1.55%).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同时测定复方丹参降浊丸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含量.

1099 条记录 1/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