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与β2-微球蛋白水平相关性探讨

    作者:吴在荣

    近年来,对非甲状腺疾病中的甲状腺功能状态的研究日益增多,有关肝硬化(L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亦有报道.我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147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包括肝硬化患者45例)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及β-微球蛋白(β-MG)检测,以探索它们间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外周血TNF-α、IL-8水平表达变化与类风湿患者病情进展关系的探讨

    作者:阚秉辉;尹卫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多种因子参与的免疫相关疾病,机体在外来抗原诱导下免疫状态出现异常,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阶段.局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直接损伤对疾病起放大效应.已有的研究发现,TNF-α在早期阶段出现高表达,进一步激活包括IL-8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后者与局部关节软骨的血管形成和免疫复合物损伤相关,疾病的不同时期肯定上述两指标的改变,两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疾病的进展以及治疗的评估意义.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男25例,女35例,年龄34 ~ 56岁,平均年龄45.0±3.2岁;病程4~9年,根据病程分为活动期组30例,稳定期组30例.对照组选择健康人群30名,男13名,女17名,年龄32 ~ 59岁,平均年龄51.0±2.7岁,无心、肝、肾、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小乐;苏永才;邓斌;邓春美

    目的 检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简称hs-CRP)水平,进一步探讨炎症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为房颤的药物治疗寻找新的可靠的靶点.方法 临床诊断房颤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阵发性房颤53例、持续性房颤65例.同时取经保健科体检为健康人的35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用美国德灵BN-1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房颤组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hs-CR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hs-CRP的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2)hs-CRP的水平与左心房直径(LADs)有正相关关系(r=0.425, P<0.05).结论 房颤患者hs-CRP的水平均明显高,且与房颤的持续状态有关,提示炎症反应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抗感染治疗有可能成为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出一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A后带现象分析

    作者:李妹;苏薇;高学慧;邱玲

    测定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该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其缺陷是若标本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过高,易因抗原过量而导致假性低值(后带现象).倘若出现此种情况,而检测者未发现,则会发出错误报告,从而延误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 IgG 亚类特点

    作者:张昊泽;李萍;徐东;侯勇;王迁;李梦涛;李永哲;曾小峰;张奉春

    目的:探讨血清 IgG 亚类与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的关系,分析 IgG 亚类在 SSc 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在 SSc 中血清 IgG4是否显著升高。方法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2例 SSc 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 HC)血清 IgG1-4浓度,比较分析 SSc 组血清 IgG 亚类水平与 HC 组有无差异,并结合 SSc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 SSc 患者 IgG 亚类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与 HC 组相比,SSc 组血清 IgG1(IgG1/IgG)[IgG1:(8085.00±1565.68)mg/L vs.(9236.67±3258.62)mg/L;IgG1/IgG:(56.83±8.16)% vs.(63.66±9.68)%]、IgG3(IgG3/IgG)[IgG3:(394.60±232.79)mg/L vs.(703.69±509.57)mg/L;IgG3/IgG:(2.72±1.46)% vs.(4.74±2.92)%]水平显著升高,而 IgG2(IgG2/IgG)[IgG2:(5406.25±2150.77)mg/L vs.(4117.56±1668.37)mg/L;IgG2/IgG:(36.57±7.84)% vs.(28.46±8.47)%]、IgG4(IgG4/IgG)[IgG4:485.50(53.62,1454.00)mg/L vs.289.00(91.26,1529.50)mg/L;IgG4/IgG:3.20(0.52,10.17)% vs.2.04(0.65,8.83)%]水平显著降低;IgG 正常的 SSc 组患者与 HC 组比较,其血清 IgG3(IgG3/IgG)[IgG3:(617.68±435.42)mg/L vs.(368.24±220.54)mg/L;IgG3/IgG:(4.69±2.90)% vs.(2.73±1.50)%]、IgG1/IgG [IgG1/IgG:(63.16±9.50)% vs.(58.41±6.72)%]水平显著升高,IgG2(IgG2/IgG)[IgG2:(3745.14±1489.10) mg/L vs.(4677.58±1240.16)mg/L;IgG2/IgG:(29.06±8.45)% vs.(34.73±5.66)%]、IgG4(IgG4/IgG)[IgG4:250.00(91.01,1365.50)mg/L vs.511.00(50.71,1644.00)mg/L;IgG4/IgG:2.03(0.65,8.73)% vs.3.54(0.47,11.1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Sc 组中 IgG4>1350 mg/L 者占6.86%,HC 组中>1350 mg/L 者占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78)。与抗 Scl-70阴性 SSc 患者比较,抗 Scl-70阳性 SSc 患者血清 IgG2(IgG2/IgG)[IgG2:3460.00(1346.95,8352.00)mg/L vs.4280.00(1568.00,7612.00)mg/L;IgG2/IgG:25.44(8.09,46.94)%vs.30.94(15.39,41.92)%]水平显著升高,血清 IgG1/IgG [68.26(45.95,88.07)% vs.62.33(48.04,76.41)%]水平显著下降;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 SSc 患者血清 IgG1(IgG1/IgG)[IgG1:7850.00(5250.00,17300.00)mg/L vs.9170.00(7461.00,16470.00)mg/L;IgG1/IgG:64.04(46.64,74.89)% vs.67.45(51.25,84.91)%]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 PAH 者,血清 IgG2/IgG [28.72(17.19,42.89)% vs.24.77(10.29,42.39)], IgG4/IgG [2.21(0.65,8.80)% vs.1.94(0.42,7.40)%]水平显著低于未合并 PAH 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Sc 患者从出现雷诺现象到 SSc 发病的时间与血清 IgG2呈现低度相关(r =0.353,P =0.001)。结论血清 IgG 亚类在 SSc 患者中的分布明显不同于健康人群,即使是 IgG 正常的 SSc 患者其 IgG 亚类分布也不同于健康人群,SSc 患者中血清IgG4(IgG4/IgG)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血清 IgG 亚类在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 SSc 患者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 pH值对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吴英子

    目的 探讨尿液pH值对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影响.方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正常对照组与肾脏疾病组尿液在pH值调节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的变化.结果 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肾脏疾病组pH值调节前后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 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不稳定,在酸性环境中易分解破坏.因此其测定需调节pH值并及时测定,才不会出现假阴性或与疾病不相符的结果.

  • 测定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戴伟良;李炜煊;苏锡康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外周血铜蓝蛋白(CP)测定的意义,为肝病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数据.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收集到的各病例血清,运用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备组均数±标准误表示.结果:正常人组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为(0.25±0.05)g/L;急性肝炎组病人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为高(1.53±0.32)g/L,与其它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豆状核变性(WD)病人组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低为(0.09±0.02)g/L,与其它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组CP水平为(0.16±0.03)g/L,与正常人组相比较偏低(P<0.01);肝癌组病人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为(0.95±0.19)g/L,与正常人组相比较偏离(P<0.01).结论:肝癌组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肝硬化组血清CP含量不升反而降低,可作为两者之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D)病人组CP水平低,可作为与其它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肝炎组血清CP水平升高为显著,这可能与炎症的发生,导致CP水平升高有关.故检测血清中CP水平对各种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 两种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春丽

    目的 探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组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6例,实验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123例,检出率97.62%.对照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96例,检出率69.84%.免疫散射比浊法检出率明显优于乳胶凝集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 < 0.05).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诊断价值较高,检测方便,敏感度优于乳胶凝集法,值得推广.

  • 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淮林

    目的 评价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电泳定量测定尿蛋白意义,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各种肾病患者新鲜晨尿标本进行尿蛋白SDS-AGE电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蛋白阳性率.结果 47例尿蛋白SDS-AGE电泳阳性率为:微量白蛋白(MA)87.23%,转铁蛋白(Tf)48.94%,免疫球蛋白G(IgG)46.8%,α1-微球蛋白(α1-MG)12.77%,β2-微球蛋白(β2-MG)12.77%;免疫散射比浊法阳性率为:MA 76.59%,Tf 76.59%,IgG 59.57%,α1-MG 66.7%,β2-MG 68%.结论 电泳法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Tf、β2-MG、α1-MG、β2-MG比免疫散射比浊法低.

  • 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倪丹;张爱武;杨红

    高血压性肾病是高血压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高血压性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尿蛋白常规检查也多为阴性,这给早期诊断造成困难.为了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病对肾脏早期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应用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对356例高血压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进行了检测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 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感染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亚兰;王建利;王静利;王苗;武晨

    目的 探讨分析免疫散射比浊法与免疫荧光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后的价值 ,研究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已经确诊的50例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为试验组 ,另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来同时检测2组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86 .3 ± 20 .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4 .3 ± 1 .1)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的含量[(86 .3 ± 20 .3)mg/L和(85 .8 ± 19 .4)mg/L ;(4 .3 ± 1.1)mg/L和(4 .3 ± 1 .0)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8% 和72% ,二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来检测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检测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探讨不同方法测定类风湿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兰爱纯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胶乳凝集法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1)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2)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56.36%(31例)和23.64%(13例),对照组2无阳性结果,诊断效率为74.48%;胶乳凝集法检测三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74.55%(41例)、45.46%(25例)和21.82%(12例),诊断效率为66.12%。。结论:两组方法仅能对Ig-RF进行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比胶乳凝集法低,特异性比胶乳凝集法高,但诊断率略高于胶乳凝集法。

  •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静;周真珍;邝林

    目的:对比分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30例健康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分别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这130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进行常规检测,再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进行精确检测,并将这两种检测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用两种检测方法对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进行常规测定的结果大体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精确测定的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大值与小值的差值,小于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精确测定的这130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大值与小值的差值,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常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结果大体相当,但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操作方法要比免疫散射比浊法简单,而且检测费用较低,因此免疫透射比浊法可作为临床上常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首选方法。不过,在需要精确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时,应将免疫散射比浊法作为首选方法。

  •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茜

    目的:研究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将80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选作DM肾病组,将80例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选作DM早期组,再选取相同时间内参加健康检查结果健康的80例选为健康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液、24 h尿液检查,对比所有人的血葡萄糖(Glu)、血尿素(Un)、肌酐(Cr)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结果.结果:DM早期患者及DM肾病组患者的血葡萄糖、血尿素、肌酐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患者,而DM肾病组患者的血葡萄糖、血尿素、肌酐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又明显的高于DM早期组患者,其中以尿微量清蛋白为突出.结论: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对肾病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可以积极的应用于临床帮助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 尿液微量蛋白检测在早期肾脏疾病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强;宋潇

    目的:进行5种尿液微量蛋白:尿中微量清蛋白(mALBU)、尿免疫球蛋白G(IgGU)、尿α1-微球蛋白(α1-MU)、尿β-2微球蛋白(β-2MU)、尿转铁蛋白(TRFU)联合检测,观察其在肾脏疾病改变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DM、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液标本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中的mALBU、IgGU、α1-MU、β-2MU、TRFU探讨其在继发性肾脏疾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发现,DM组和高血压组尿mALBU、IgGU、α 1-mu、β-2mu、TRF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说明5种尿微量蛋白测定在继发性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尿中微量清蛋白(mALBU)、尿免疫球蛋白G(IgGU)、尿α1-微球蛋白(α1-MU)、尿β-2微球蛋白(β-2MU)、尿转铁蛋白(TRFU)检测不仅能准确反映肾损伤情况,还具有操作简单、无损伤、易于自动化的优点.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附35例报告)

    作者:周新杰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ITA)对60例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AMI组较治疗后AMI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MI组及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s-CRP水平检测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病情检测及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与其他尿蛋白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沈波;许玲鸽;陈雪娇;陆如岳;陈玉宇

    目的评价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定量测定尿蛋白意义,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留取干化学法蛋白阳性(+~++++)的41例住院患者尿液,分别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按尿总蛋白定量及尿蛋白电泳百分比计算肾小球性蛋白、白蛋白、肾小管性蛋白量,与比浊法作相关分析.结果 41例尿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结果阳性率为80%、免疫散射比浊法阳性率为66%,电泳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种方法在判断尿蛋白类型上完全符合者为63%,2种方法检测肾小管性尿蛋白、尿白蛋白、肾小球性尿蛋白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0.91、0.76,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非浓缩尿蛋白电泳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有显著的相关性,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是一种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能区别尿蛋白类型、反映尿蛋白全貌的方法.

  • 两种染科结合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差异

    作者:刘晓艳

    目的了解溴甲酚绿(BCG)和溴甲酚紫(BCP)染料结合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结果的差异.方法在日立仪器上使用BCG和BCP试剂,对体检人员、急性胆囊炎和骨折病人、肝硬化或晚期肿瘤病人的血清进行对比测定.同时以免疫散射比浊法予以验证.结果在任何情况下,BCP的白蛋白结果均和免疫散射比浊结果一致.体检人员BCG的白蛋白均值较BCP白蛋白均值低3.5 g/L(BCP均值为47.8 g/L).手术病人的BCG白蛋白均值为32.9 g/L,和BCP白蛋白均值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和肿瘤晚期病人BCG的白蛋白均值较BCP白蛋白均值高2.1 g/L(BCP均值为23.5 g/L).结论 BCP的染料结合法的白蛋白测定结果较BCG方法可靠性强.尽管大多实验室已经采用BCG速率法,以克服血清中非白蛋白组分参与显色,使白蛋白结果偏高;但是在低白蛋白的状况下,结果仍偏高.同时在参考区间内的白蛋白含量处,白蛋白结果偏低.应该引起临床重视.每个实验室必须自行建立白蛋白的参考区间,不可任何方法用相同的参考区间.

  • 尿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吕礼应;刘万利;杨九华;张敏;夏红灯

    目的:探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33例患者及188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尿轻链水平,同时与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定量(TP )、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蛋白/肌酐比值(TP/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Cr)]进行比较。结果733例患者中有15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轻链病,尿轻链总异常率为88%(647/733),κ/λ比值异常率为21%(154/733)。κ和/或λ轻链对轻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3%、28.9%,κ/λ比值对轻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97.4%。正常对照组中有61例(32%)尿轻链异常,其中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阳性16例[κ轻链阳性15例、λ轻链阳性2例、游离λ轻链阳性1例、单独κ轻链阳性14例],κ/λ比值异常率为1%(2/188)。结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κ、λ轻链较准确可靠,κ/λ比值对轻链病的筛查更具价值,但应注意与肾功能损伤鉴别。采用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则能提供更加直观和明确的信息。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的比对及相关疾病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建央;沈敏敏;刘东海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是一个高度异质性蛋白,代表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的家族。SAA作为机体主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炎症或感染急性期,SSA 在48~72 h 内即迅速升高,并于疾病恢复期迅速下降[1]。SAA具有高度敏感性,对于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目前常用的两种SAA检测方法[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简称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简称散射比浊法)]进行了相关性比对,并检测了相关疾病患者的样本,探讨其临床价值。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