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融合突变型TNFα的导向作用

    作者:张静;刘彦仿;杨守京;乔庆;张素珍;程虹

    目的:用人源化抗人肝癌单链抗体(hscFv25)融合人突变型TNFα构建重组免疫毒素,对荷肝癌(SMMC-7721)裸鼠进行体内杀伤活性实验.方法:用纯化的hscFv2s-mTNFα重组免疫毒素经尾静脉注射治疗荷肝癌裸鼠,2 wk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的体积、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scFv2.5-mTNFa治疗组对荷肝癌裸鼠的有效率为5/5,其中2/5为完全缓解,3/5为部分缓解,与mTNFa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Xh2=6.62,P<0.05),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裸鼠的肝、肺等组织中未见转移性病灶,经hscFv25-mTNFα治疗后的瘤组织,TNFα呈弥漫性阳性反应,主要存在于瘤组织的胞质中.结论:hscFv25-mTNFa对荷肝癌裸鼠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为HCC治疗打下基础.

  • 免疫毒素IL-18-PE38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作者:李虹;李明远;吕梅励;蒋忠华;张林

    目的构建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融合鼠IL-1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产物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首先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小鼠IL-18基因,再通过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小鼠IL-18与PE38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RKL-IL18-PE38,重组载体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序列测定证实连接片段正确后,转染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及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IL-18-PE38免疫毒素的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稳定的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且所表达蛋白可被抗IL-18的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结论获得了IL-18-PE38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Th1细胞的靶向细胞毒性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胆囊切除术后患肠癌的机制/抗CD22重组免疫毒素BL22治疗对化疗有耐药性的毛状细胞性白血病的效果/BRCA1 or BRCA2突变携带者及非携带者的产次、口服避孕药和患卵巢癌危险的相关性

    作者:

  • 抗CML单链免疫毒素载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作者:朱小影;陶崑;李身锋;张利军;李亚娟;王东;钟梁;冯文莉

    目的:构建单链免疫毒素hscFv-ETA'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后鉴定其对CML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首先将hscFv与截短的假单胞菌外毒素基因ETA'通过酶切及连接反应,在载体pWW20上构建hscFv-ETA'单链免疫毒素基因;再将其亚克隆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BL21(DH3)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观察其表达水平并建立目的蛋白的纯化方法,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目的蛋白,FCM鉴定融合蛋白hscFv-ETA'与细胞结合的活性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限制性酶切图谱和序列分析证实,在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地构建了hscFv-ETA'单链免疫毒素载体;该基因在pET32a(+)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相符;经Western blot鉴定证实纯化后的重组免疫毒素hscFv-ETA'融合蛋白是正确的;经FCM证实hscFv-ETA'蛋白能特异性结合CML细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已成功构建并原核表达单链免疫毒素hscFv-ETA',证明该蛋白能发挥特异性结合并诱导CML细胞凋亡.

  • 抗B7-H4-scFv/PE38KDEL重组免疫毒素的表达和功能性检测

    作者:纪洪帅;郭锦瑞;杨颖;毛伟平

    目的:构建基于抗B7-H4单链抗体(scFv)的重组毒素anti-B7-H4-scFv-PE38KDEL,检测毒素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将anti-B7-H4-scFv基因和毒素PE38KDEL基因进行连接,重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中表达,蛋白经变复性和镍柱亲和层析(Ni-NTA)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 鉴定;间接ELISA 和流式分析技术进行特异性鉴定.利用MTT法和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检测毒素对体外、内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酶联后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28a-anti-B7-H4-scFv-PE38KDEL,纯化后的毒素蛋白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杀伤力,并且在肿瘤模型实验中能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抗B7-H4单链抗体的重组毒素表达体系,经鉴定重组毒素蛋白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hdsFv-RC-RNase的导向治疗作用

    作者:付勇;苏雪梅;刘彦仿;赵君;杨守京;李锴男;邹赛英

    目的:观察抗肝癌重组单链免疫毒素hdsFv-RC-RNase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导向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原核表达载体TIG-hdsFv-RC-RNase转化E.coli BL21(DE3)plys中,利用IPTG大量诱导表达抗肝癌hdsFv-RC-RNase重组单链免疫毒素.表达产物在非变性条件下经Ni-NTA Agarose亲合层析法纯化并体外复性,利用细胞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结合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免疫活性.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初步评估其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导向治疗作用.结果: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出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000的新生蛋白带,且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后表达产物的纯度达到基本均一.细胞ELISA检测结果显示,纯化产物复性后能够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对正常肝细胞的结合能力非常弱,两者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导向治疗结果表明,其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治疗有效率为1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抑瘤率达到79.38%.结论:成功获得了特异性强的有活性的抗肝癌重组单链免疫毒素hdsFv-RC-RNase,其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导向治疗作用,可能成为抗肝癌导向治疗药物.

  • 抗日本血吸虫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构建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作者:李红;朱晓娟;顾春艳;任勇亚;许静;王忠灿;李玉华;仇镇宁;朱进;冯振卿;管晓虹

    目的 构建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NP11-4单链抗体和绿脓杆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 应用PCR方法体外扩增NP11-4 V_H、V_L、scFv和PE38KDEL基因,经测序后将scFv及PE38KDEL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BAD/gIII A-scFvPE38KDEL,转化E.coli Top10F',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其活性.结果 构建了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BAD/gIII A-scFv-PE38KDEL,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70 kD;经变性、复性后的重组免疫毒素与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构建及表达了抗日本血吸虫单链抗体免疫毒素,为血吸虫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全人源抗肝癌重组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王子露;朱进;丁贵鹏;孙景军;张建平;冯振卿;管晓虹

    目的:构建及表达全人源抗肝癌MAGE-A1单链抗体(A3)与相思子毒素A链(Abrin-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人BEL7402肝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方法体外扩增A3基因,经测序后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gⅢ-AbrinA相应位点上,将构建正确的pBAD/gⅢ-A3/Abrin-A表达质粒转化E.coli TOP10,左旋阿拉伯糖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纯化及活性鉴定,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EL740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构建的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BAD/gⅢ-A3/Abrin-A,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60 kD;纯化的pBAD/gⅢ-A3/Abrin-A对BEL7402细胞的大杀伤率为70.17%,IC50为3.12μg/ml.结论:构建、表达的全人源抗肝癌A3/Abrin-A融合免疫毒素对肝癌细胞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

  • 重组免疫毒素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昌辰;柯以铨

    0引言免疫毒素(Immunotoxins,ITs),是具有导向能力的分子(载体)和具有细胞毒性的分子(毒素)偶联而成的具有特异性细胞杀伤能力的杂合分子[1].

  •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单链抗体靶向蜂毒肽的体外抑瘤效应研究

    作者:曹利民;赵晓蓉;叶庆;雷萍;吴砂;代维;朱慧芬;朱荫昌;司进;沈关心

    目的探讨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单链抗体C1与蜂毒肽(Melittin)重组蛋白C1M靶向抑制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将含C1M/ pGC的XL1-Blue转化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重组蛋白C1M的抗原结合能力,四氮唑盐(MTT)法检测C1M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原核表达质粒C1M/ pGC在XL1-Blue中获得有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纯化的C1M相对分子量为29.4×10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1M能有效识别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与HepG2(C1M)共培养3 d,细胞生长抑制率达92.0%.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C1M,位于C端的Melittin蜂毒肽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体内研究Melittin的靶向抗肝癌效果奠定了基础.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免疫毒素抗胶质瘤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胡昌辰;柯以铨;姜晓丹;孙新林;王育胜;陈一招;蔡颖谦;秦玲莎

    目的 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基因的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研究其表达产物对U251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获得本实验需要的VEGF165基因片段,通过酶切pRB391质粒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基因,再通过适当的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VEGF165与PE38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VEGF165-PE38-EGFP,经酶切及DNA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后,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然后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VEGF165-PE38融合蛋白在293细胞的表达,并利用转染细胞后的培养上清体外测定VEGF165-PE38融合蛋白对U251的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结果 酶切分析及DNA测序证实,VEGF165-PE38融合基因被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IRES2-EGFP,RT-PCR及Elisa法检测证实重组基因可在293细胞表达.细胞转染上清对U251具有较强的细胞抑制效应.结论 VEGF165-PE38融合基因构建,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胶质瘤的靶向毒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mMIP-1α-DT390核酸制剂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作者:吕梅励;李虹;梁伟波;陈文捷;贾怡;李明远;蒋忠华;张林

    目的 新型重组免疫毒素mMIP-1α-DT390核酸制剂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用MBP免疫C57BL/6小鼠诱发EAE,建立人多发性硬化症的动物模型.将构建的真核质粒SRα-mMIP-1α-DT390直接导入EAE模型小鼠C57BL/6肌肉,使重组免疫毒素在其骨骼肌内高效表达.通过对模型小鼠的临床症状的评分、病理切片所显示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的外周T细胞的动态变化等指标对核酸制剂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新型免疫毒素mMIP-1α-DT390核酸制剂治疗EAE模型小鼠,使小鼠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发病延迟、平均临床评分下降、症状严重程度降低;神经系统的病理切片显示治疗后小鼠的脑部活化的淋巴细胞浸润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小鼠外周血T细胞数量下降,而B淋巴细胞基本维持正常水平.结论 所有检测指标均提示该免疫毒素mMIP-1α-DT390核酸制剂可有效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 重组免疫毒素hIL-2-Luffin P1对大鼠肾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

    作者:王儒鹏;何威;刘树雷;贺伟峰;张小容;吴军

    目的 以人IL-2片段与植物毒素Luffin P1重组获得的免疫毒素hIL-2-Luffin P1,观察它对大鼠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模型,观察hIL-2-Luffin P1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以及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hIL-2-Luffin P1组大鼠存活时间延长(13.86±2.11)d,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而Luffin P1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移植肾单位结构破坏,淋巴细胞浸润明显,而在同一时间hIL-2-Luffin P1处理组大鼠的移植肾脏病理变化较轻;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经hIL-2-Luffin P1处理后,受体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程度降低.结论 hIL-2-Luffin P1能够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 大鼠IP-10-PE38KDEL重组免疫毒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林媛;祁志荣;孙岚;李明远;蒋忠华;张林;李虹

    目的 构建大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基因和绿脓杆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进行鉴定.方法 通过PCR获得本实验所需要的IP-10基因片段,通过酶切含有PE38KDEL的质粒PRKL459K获得绿脓杆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基因 ,再通过适当的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IP-10与PE38KDEL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IP-10-PE38KDEL,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构建成功后,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特异性.结果 酶切分析、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IP-10-PE38KDEL融合基因被成功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相符,且所表达蛋白可被抗PE的特异性抗体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P-10-PE38KDEL,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 大鼠IP-10-PE38 KDEL重组免疫毒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孙岚;祁志荣;张琴;林媛;李明远;张林;蒋忠华;李虹

    目的 构建大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rIP-10)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基因的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NIH 3T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PCR获得本实验需要的rIP-10基因片段,通过酶切原核表达载体PTKL459K-IL-4-PT38KDEL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衍生物PE38KDEL基因,再通过适当的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rIP-10与PE38KDEL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IP-10-PE38KDEL.重组质粒经限制性性内切酶,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构建成功后,用PolyFect脂质体转染NIH 3T3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IP-10-PE38KDEL融合蛋白在NIH 3T3细胞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PCR及DNA序列测定证实,rIP-10-PE38KDEL融合基因被成功克隆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证实重组基因可在NIH 3T3细胞表达.结论 rIP-10-PE38KDEL融合基因可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自身免疫病的Th1细胞靶向毒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小鼠MIP-1α-DT390重组免疫毒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吕梅励;李虹;梁伟波;李明远;蒋忠华;贾怡;陈文捷;张林

    目的 构建小鼠MIP-1α基因和白喉杆菌外毒素DT390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诱导并鉴定该蛋白的表达.方法 通过RT-PCR获得mMIP-1α基因,通过PCR扩增质粒SPα-DT390获得DT390基因,酶切、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MIP1-1α-DT390,重组质粒证实构建成功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用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mMIP-lα与DT390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32a(+)-mMIP-Iα-DT390,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稳定的表达,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并可被抗mMIP-1α和抗白喉毒素的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结论 获得了mM皿1α与DT390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稳定表达,为研究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重组免疫毒素对同种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儒鹏;何威;贺伟峰;张小容;刘树雷;吴军

    目的 观察重组免疫毒素hIL-2-Luffin P1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模型,观察hIL-2-Luffin P1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移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以及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hIL-2-Luffin P1组小鼠皮肤存活时间延长(13.86±2.11)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且与hIL-2-Luffin P1的剂量呈正相关;而Luffin P1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移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活化程度减轻,病理显示hIL-2-Luffin P1处理组移植皮肤淋巴细胞浸润较轻.结论 hIL-2-Luffin P1能够抑制T细胞的异常活化,从而抑制免疫排斥反应,达到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的目的 .

  • PE重组免疫毒素在肿瘤导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平;杜冰;钱旻

    绿脓杆菌外毒素A(PE)经过修饰后失去了与细胞结合的能力,将单克隆抗体的Fv段或细胞因子作为导向分子与修饰后的PE通过DNA重组技术融合,获得重组的免疫毒素,这种免疫毒素通过导向分子将毒素带到靶细胞,并杀伤靶细胞,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

  • 免疫毒素IP10-DT390核酸制剂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文捷;李虹;贾怡;李明远;蒋中华;吕梅励;张林

    研究重组免疫毒素杀伤活化T 细胞后,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的抑制作用.利用含有编码重组免疫毒素IP10-DT390的真核质粒,直接导入动物肌肉,使IP10-DT390在骨骼肌内表达,通过IP10-DT390对活化T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探索对EAE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型免疫毒素核酸制剂可以减轻EAE模型鼠的发病症状、选择性的减少中枢系统自身活化的T 淋巴细胞浸润、降低外周血T细胞数量,而对免疫反应的其他成分影响不明显.该免疫毒素核酸制剂可能成为治疗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基因重组免疫毒素白细胞介素18-PE38融合基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瑕;杨春蕾;张林;李虹;陶大昌;屈艺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PE38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小鼠软骨细胞及3T3细胞中的表达,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方法. 方法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从质粒PRKL459K-IL18-PE38中获取IL-18-PE38融合基因, 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连接,转化感受态菌,挑取单克隆培养并提取质粒,EcoRⅠ单酶切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3T3细胞及小鼠软骨细胞中,分别设置空载体对照,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转染后瞬时表达情况. 结果 EcoRⅠ单酶切后电泳鉴定显示,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IL-18-PE38片段长度约为6 000 bp.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荧光显微镜摄片均显示转染融合基因组荧光表达强,空载体对照组荧光表达微弱. 结论 IL-18-PE38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小鼠软骨细胞及3T3细胞中表达,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