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YP2C9基因多态性对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

    作者:高明喜;施盛;温沁竹

    目的:评价CYP2C9基因多态性对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联合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自我检测组32例和标准检测组33例,分别给予凝血检测仪和定期门诊复诊监测INR,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VKORC1和CYP2C9基因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监测方法对华法林剂量和INR达标的影响.结果:菲CYP2C9* 2/3组INR检测次数低于CYP2C9* 2/3组(P<0.05),而CYP2C9* 2/3组TTR比例、华法林预计剂量及实际剂量均低于非CYP2C9* 2/3组(P<0.05),两组轻微出血事件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方法组TTR比例、超过TTR比例、低于TTR比例、INR测量次数、华法林预计剂量及实际剂量、轻微出血事件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9*2和/或*3基因型增加联合瓣膜置换术后3个月华法林抗凝效果的不确定性,但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INR自我检测不能改善TTR达标比例.

  • 护理干预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抗凝依从性研究

    作者:刘岩华;刘畅;汤日波;宋玲;秦艳荣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提高心房颤动术后患者回访及抗凝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截取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心房颤动患者1213例,按护理干预开始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接受华法林规范化治疗培训的护士,对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非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时间段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相比,手术1个月后的抗凝监测依从性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随着时间延长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监测的依从性及主动回访率.

  • 快速凝血分析仪监测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鸿;郭颖;鲁洁;张炜;黄晓红

    目的 检测CoaguChek XS快速凝血分析仪测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准确性、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 在40例患者服用华法林前1天、服药后第5天、第7天,同时使用标准实验室及快速凝血分析仪检测INR.结果 标准实验室及快速凝血分析仪检测的INR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的INR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强(r=0.876,P<0.0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老年患者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人群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CoaguChek XS快速凝血分析仪测定的INR准确性高,与标准实验室检测的INR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快速凝血分析仪可以用于口服华法林患者,包括老年患者.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术中、术后抗凝的初步临床随访结果

    作者:陈雨意;陈艳红;张勇华;黄尾平;黄克强;许蓓;苏晞

    目的 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对器械表面血栓形成和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完成术后45 d门诊随访的患者189例.根据术后不同抗凝方案进行分组:术后口服NOACs进行抗凝治疗者为NOACs组(29例),术后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者为华法林组(16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短期随访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卒中史、冠心病史、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CHA2DS2-VASc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OACs组糖尿病比例(34.5%比15.6%,P=0.016)、HAS-BLED评分[(2.3±1.0)分比(1.7±1.2)分,P=0.008]显著高于华法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封堵器压缩比、成功封堵率、残余分流发生率、残余分流大小、器械表面血栓形成发生率、卒中发生率等术中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45 d随访时,两组患者残余分流大小、器械表面血栓形成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总出血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OACs组患者残余分流发生率显著小于华法林组(21.7%比45.4%,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ACs用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抗凝治疗,其短期随访不增加器械表面血栓形成及出血事件发生率.

  • 抗凝门诊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卒中高危人群服用华法林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佳丽;高鹏;范静波;程中伟;邓华;程康安;方全

    目的:分析影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卒中高危人群( CHA2 DS2-VASc评分≥2分者)启用华法林和坚持服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5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抗凝门诊及住院登记注册的非瓣膜病房颤且CHA2 DS2-VASc评分≥2分患者,除外射频消融患者,分为接受华法林治疗的华法林组和未接受华法林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华法林使用的因素,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华法林组坚持服药患者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480例患者(华法林组245例,对照组235例)纳入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40.0±11.5)个月。血栓栓塞史(OR 2.447,95%CI 1.435~4.171,P=0.001)、慢性心力衰竭史(OR 2.009,95%CI 1.084~3.724,P=0.027)、持续性房颤( OR 2.231,95%CI 1.448~3.437,P=0.0001)患者华法林使用率高,而贫血(OR 0.479,95% CI 0.238~0.964,P=0.039)、服用中药(OR 0.638,95%CI 0.456~0.891,P=0.008)以及长期就诊医院距离较远( OR 0.759,95%CI 0.610~0.945,P=0.014)患者华法林使用率较低。华法林组随访期间176例(71.8%)坚持服用华法林,Kaplan-Meier曲线中华法林组患者坚持服药率1年为78.3%,3年为71.0%。入组前服用华法林患者中76例(80.0%,76/95)坚持服用华法林,新启用华法林患者中100例(66.7%,100/150)坚持服用华法林,前者坚持服药率明显高于后者( P=0.008)。与华法林停用相关的因素为新启用华法林( HR 1.786,95%CI 1.029~3.100,P=0.039)、服用中药( HR 1.687,95%CI 1.201~2.370,P=0.003)、长期就诊医院距离较远( HR 1.446,95%CI 1.121~1.865,P=0.005)。结论抗凝门诊中,服用中药和长期就诊医院距离较远等因素影响华法林启用和坚持抗凝,明确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不当导致冠状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康玉民;王均志;陈红磊

    患者女性,24岁,因“突发剑突下烧灼样疼痛2小时”于2010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小时工作中突发剑突下烧灼样疼痛,并放射至后背部,伴恶心、出虚汗,疼痛持续不缓解,急来诊.患者2008年4月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而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服用华法林1.5 mg/d,2个月前化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正常范围.

  • 应用Amplatzer装置行经皮左心耳堵闭术一例报告

    作者:马长生;杜昕;董建增;刘晓惠;聂绍平

    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三十余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病史十余年,四年前转为持续性房颤.该患者分别在1996年和2001年患缺血性脑卒中,并遗留感觉性失语后遗症,此后一直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由于患者与他人交流困难,常常误服、漏服药物.于2004年4月在我院行经皮左心耳堵闭术.术前经食管内超声检查除外左心耳血栓形成.

  • 经皮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围术期抗凝治疗进展

    作者:黄俊;薛玉梅;吴书林

    导管消融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的一线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由于房颤患者固有的血栓栓塞风险,导管消融术中左心房操作、心内膜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导管消融术后左心房功能顿抑等因素,围术期血栓栓塞事件并不少见.2003年至2006年全球185个中心共16309例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数据显示,围术期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约1%,危及生命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约1.3%[1].

  • 华法林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应用亟待改善

    作者:

  • 老年肺栓塞抗凝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沈雯;赵国厚;范敏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对老年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我院的68例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26例患者采用单纯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5%,观察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8,P<0.01);观察组患者PT、A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经过相关分析发现两组患者PT-INR与APTT皆呈正相关.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皆是老年肺栓塞抗凝治疗的有效方案,但是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同时亦增加了患者出血的倾向.临床应加强患者APTT、PT-INR的监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 中药注射剂与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乐;程欣;王晶晶

    华法林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而在老年病科通常会使用一些包括丹参、大株红景天、银杏、黄连、人参等中药提取物的注射剂.现已有部分研究表明中药制剂会增强或减弱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加之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导致中药注射剂与华法林合用时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药源性疾病等用药相关问题,而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二者合用时的用药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上述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华法林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中药注射剂影响华法林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结果,在中医药仍是我国临床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老年病科医生应充分考虑中药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让老年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大获益.

  • 健康男性单次口服华法林血药浓度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岩;黄一玲;田蕾;王蓓;苏绮;成小如;刘晗;华潞;汪芳;李一石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华法林钠后血药浓度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华法林钠片剂5 mg进行试验,服药后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华法林浓度,同时测量凝血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血药浓度与平均国际标准比值、平均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国际标准比值、峰值凝血酶原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P=0.011);0.502(P=0.017);0.431(P=0.045);0.317(P=0.15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平均国际标准比值、平均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国际标准比值、峰值凝血酶原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P=0.019);0.441(P=0.040);0.490(P=0.021);0.346(P=0.114).国际标准比值、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随血药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滞后.结论:健康中国人单次口服华法林后凝血指标与血药浓度有相关性.

  • 细胞色素P450酶4F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人服用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剂量的影响

    作者:熊筱伟;刘红;韩璐璐;娄莹;华潞;李彦;李一石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4F2(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服用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剂量的影响。
      方法: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271例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CYP4F2基因多态性,记录患者服用华法林七天内的平均华法林初始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进入治疗窗的时间。统计学方法分析CYP4F2基因多态性的CC,CT和TT各基因型间初始剂量和INR首次进入治疗窗的时间差异。
      结果:CYP4F2基因多态性的TT、CT/TT基因型的平均华法林初始剂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T基因型的INR首次进入治疗窗的时间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外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以及合并疾病和合用药等多种因素,CYP4F2基因多态性对患者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华法林剂量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系数0.21,P=0.003)。
      结论:在服用华法林的中国人中,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起始七天内的剂量有影响。

  •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左心室心尖部血栓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秀芬;葛振嵘;帕尔哈提·吐尔逊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左心室心尖部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左心室心尖部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n=16例)患者初始治疗与低分子肝素合用,剂量2.5~3 mg,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2.0~3.0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维持华法林治疗,3天监测1次INR,共3次, INR稳定在2.0~3.0,以后每2周监测1次INR;利伐沙班组(n=15例)患者口服利伐沙班片剂10 mg,2次/d。随访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消失时间、治疗期间新发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栓大小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华法林组比较,利伐沙班组的血栓消失时间缩短[(60.00±5.50)d vs (71.00±8.50)d,P<0.01];两组的新发血栓栓塞事件(脑栓塞、体循环栓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出血事件多于利伐沙班组,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左心室心尖部血栓利伐沙班较华法林起效更快,不增加出血风险。

  • 第54届欧洲心脏病年会纪要(续完)

    作者:高立建;延荣强

    心房颤动:新的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使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成为本次会议的又一亮点,RELY研究得到达比加群酯(凝血酶抑制剂)在卒中、大出血和死亡方面明显优于华法林,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带来了曙光,今年的ARISTOTLE研究比较了阿哌沙班(Apixapan,口服Xa因子抑制剂)与华法林在至少有一个卒中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选了18 201例患者,主要终点为卒中和血栓事件,平均随访1.8年,与华法林相比,前者无需经常检查凝血,使卒中降低21% (P=0.01),大出血降低31% (P<0.001),死亡降低11%(P=0.047).

  • 利伐沙班预防高龄老年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丁宇;徐昆;司全金;陆蔷蔷

    目的:对比研究利伐沙班和华法林预防高龄老年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03至2014-03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静脉血栓高危患者90例,平均年龄(82.4±5.5)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44例,男34例,女10例,给予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华法林组46例,男38例,女8例,给予口服华法林,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使其稳定在1.6~2.5.所有入选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随访观察12个月,监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终点事件及肝肾功能.试验中主要疗效终点是全因死亡,再发或新发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主要安全终点包括大出血或有临床意义的出血,肝肾功能严重恶化.结果:所有入选患者研究期内均未出现死亡.华法林组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均INR分别为2.02±0.46、1.98±0.54、2.03±0.56和2.04±0.46.随访观察期间,两组间疗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12个月时发生严重血栓事件7例,多于利伐沙班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在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随访观察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伐沙班口服是预防高龄老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每日10 mg利伐沙班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安全有效剂量,利伐沙班预防血栓性疾病的疗效与华法林相当,但治疗更简便、依从性更好、安全性高.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治疗调查及随访

    作者:李玲;朱文玲;白桦;严晓伟

    目的:调查冠心病合并永久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抗栓治疗情况并随访.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5年9月我院因冠心病行PCI术入院并伴有永久性非瓣膜病房颤的患者62例,将资料完整的56例患者分为华法林治疗组(n=33)和非华法林治疗组(n=23),了解患者术后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状况,并对患者在PCI术后1年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56例患者年龄(69.6±8.9)岁.PCI术后有33例(58.9%)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中含华法林;23例(41.1%)术后未使用华法林.女性患者中应用华法林治疗的比例较男性低(P<0.05).随访期间非华法林治疗组2例发生脑栓塞,与华法林治疗组比较栓塞发生率(8.7%比0)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8).支架内再狭窄率和严重出血发生率非华法林治疗组与华法林治疗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于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对于既有抗凝又有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指征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在PCI术后,实际临床上给予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法有多种,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抗栓治疗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

  • 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抗栓治疗

    作者:胡小莹;邱洪

    目前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标准抗栓方案,但约有5%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的患者需要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对这些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尚未统一,也是困扰心内科医师的难题之一.本文总结了接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多种抗栓治疗方法,以寻求对此类患者的佳治疗方案.

  • 不同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对中国人群的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娄莹;刘红;韩璐璐;黄一玲;李一石

    目的:评价不同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对于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的预测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488例阜外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正在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中国汉族患者,抗凝指证包括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及肺血栓栓塞症,所有患者服用华法林至少2月以上,且INR均稳定达标,目标INR值在1.5-3.0之间。按患者入选时间分为建模组(323例)和验证组(165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VKORC1、CYP2C9、CYP4F2基因多态性检测,记录患者平均每日华法林稳定剂量、人口学信息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在建模组患者中,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治疗窗为INR1.5-3.0中国汉族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阜华模型);在验证组患者中,通过对比患者的实际剂量与预测剂量的差异,评价阜华模型、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协会(IWPC)推荐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Miao及Huang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 GGCX(rs6738645)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寅强;杨百晖;夏健民;张学玉;张桂敏

    目的:探讨GGCX(rs6738645)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

2352 条记录 7/118 页 « 12...45678910...1171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