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赵传杰;黑颖睿;孟庆玲;张波;刘西山;黄冬青;马广贞

    肝胆管囊腺癌是一种肝脏胆管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术前常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囊腺瘤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自1990年3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6例,报道如下:

  • 肝外胆管恶性肿瘤TNM分期

    作者:吴志全

    仅适用于肝外胆道和胆囊管的恶性肿瘤,包括先天性胆管囊肿恶变.不适用于Vater氏壶腹和胰管肿瘤.

  • 高位胆管癌切除行限制性门静脉动脉化一例

    作者:张立天;王天宝;肖正华;焦华波

    患者 男性,66岁,因黄疸伴皮肤瘙痒15 d于2007年10月19日人我院.患者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并逐渐加深,伴皮肤瘙痒;小便深黄,大便呈白陶土样.在当地医院做MRI检查,考虑为"高位胆管恶性肿瘤"(图1);无高热寒战.体检: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明显黄染,无蜘蛛痣.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经CT三维重建,诊断为左右肝管汇合部胆管癌,侵犯左右肝动脉、门静脉左支.拟减黄后行左半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肝动脉门静脉端侧限制性吻合术.

  • 肝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评估

    作者:张斌;顾磊;吴志勇

    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又称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瘤.美国每年新增7500例胆管恶性肿瘤病例,HCC占其中的40%~60%[1].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多年来手术切除率一直较低.近2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观念的改变,手术切除率已有显著提高.本文就HCC的可切除性评估作一综述.

  • 非编码RNA在胆管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晟;邹浩;周磊;邱岚茜;张小文

    胆管恶性肿瘤是侵袭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包括胆囊癌和肝胆管癌,预后极差,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使在根治性手术后,仍有许多患者复发.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为19~23个核苷酸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miRNA与胆管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综述主要介绍miRNA在胆管肿恶性瘤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晚期胆管癌的综合治疗

    作者:彭淑牖;史留斌

    从1889年Musser在文献中收集到18例胆管癌资料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胆管癌已经不是罕见病了.1979~1989年我国40所医院收治胆管恶性肿瘤共1098例,其中胆囊癌272 例,胆管癌826例[1].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徐展宇;王征

    近年来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提高,对于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恶心、嗳气、腹胀等)和特异性的胆管症状(右上腹痛、胆绞痛、黄疸等),多能明确病因,包括如胆管残余结石或再生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管恶性肿瘤、胆瘘、乳头炎性狭窄、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等均可予以相应的治疗.本科自1999年12月至2010年7月间对58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病变患者行内镜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73例

    作者:姚熙鸣;涂杰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7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3例,女50例;年龄16~79岁,平均51.4岁;术前依据病史、体征和B超等检查确诊为胆囊炎伴结石,排除肝内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管恶性肿瘤、有上腹手术史、胆囊周围炎性粘连等病情严重者.

  • 胆汁CEA、CA199、CA50联合检测对胆管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刘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胆汁中CEA、CA199、CA50水平在胆管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胆道疾病患者152例,按照病理诊断分成胆道恶性病变组和胆道良性病变组,回顾分析两组胆汁中肿瘤标志物(CA19-9、CA50、CEA)检测在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胆道恶性肿瘤组胆汁CA19-9、CA50、CEA含量分别为1215.23μg/L、18732.3 KU/L、567.2 KU/L均明显高于良性胆管病变组(P<0.01);如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当三项中一项阳性,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92.1%,准确度为83.6%;三项均阳性,敏感性为36.5%,特异性可达98.9%,准确度为73.0%,可显著提高对胆道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结论:联合检测胆汁中CA19-9、CA50、CEA水平对诊断胆管恶性肿瘤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肝胆管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栾维志;蔡军;周秀华;赵莉

    肝胆管囊腺癌是少见的肝胆管恶性肿瘤,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和治疗.

  • 吉西他滨联合两种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胆管细胞癌

    作者:焦勇;王巍

    PD 9例,有效率为22.0%,疾病控制率为8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0月(1.8~15.0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2月(2.0~24.5月)。主要毒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胆管细胞癌可以获得良好的长期疗效,奥沙利铂比顺铂毒副反应更低。

  • 机器人辅助下58例胆管恶性肿瘤的手术探索

    作者:周宁新;陈军周;刘全达;张效东;张涛;陈泽峰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胆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了180例肝胆胰及胃肠手术,其中涉及胆管恶性肿瘤58例,对其病例分布、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8例包括肝内胆管囊腺癌3例,均行肝脏楔形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36例,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3例,肝外胆管切除+胆囊桥式胆道重建术3例,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4例,肿瘤切除+肝门部胆管重建术1例,姑息性肝内胆管外引流术5例和肝门T管“Y”式内引流术10例;胆囊癌10例,2例行胆囊及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肝内胆管外引流术,4例行胆囊切除+T管“Y’式肝门胆管支撑胆汁内引流术;胆总管中段癌1例,行根治性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胆总管下段癌8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手助完成,中转率为3.4%.手术时间曲(6.18±1.71)h,术中出血量为(116.66±56.06) ml,输血量为(85.55±38.28)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9.10±2.91)h,进食时间为(14.95±4.35)h,住院时间为(12.81±4.29)d.术后发生漏胆3例,肝创面出血1例,胰肠吻合口漏2例,肺部感染1例和肾功能衰竭1例,总并发症率为13.8%;经止血、充分引流及抗感染治疗,6例恢复顺利,2例分别因严重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3周及4周死亡,总死亡率为3.4%.36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19例死亡(术后2个月4例,6个月5例,10个月8例,12个月2例),11例生存良好(>26个月4例,>22个月3例,>19个月4例),6例需住院治疗.10例胆囊癌患者中7例死亡(术后3个月1例,5个月1例,8个月1例,11个月3例,12个月1例),3例目前仍存活(>17个月2例,>13个月1例).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5例死亡(包括中转开腹者,4个月2例,6个月2例,10个月1例),余3例患者术后生存已超过2年,且目前状态良好.3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术后生存时间均超过1年.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完成涉及胆管恶性肿瘤各种类型手术,对于部位深在、结构复杂的肝门部手术,其优势尤为突出,突破了腹腔镜在肝胆恶性肿瘤中的禁区.

  •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

    作者:陈军周;周宁新;刘博;周丁华;肖雪媛;何大澄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对胆管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58例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及58例对照者(38例健康体检者及20例胆囊结石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应用Ciphergen蛋白质芯片软件对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外周血清蛋白质谱相比,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900×103、9.080×103及11.863×103 的3个蛋白质点呈明显高表达(P<10-5); 相对分子质量为6.959×103、14.000×103、14.129×103、14.302×103、17.557×103、17.690×103及28.552×103的7个蛋白质点呈明显低表达(P<10-5),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1.863×103的蛋白质点在胆管恶性肿瘤组外周血的平均峰值约为对照组的8倍.有黄疸与无黄疸的胆管癌患者的外周血清中上述10个蛋白质点未见差异表达,但检测出另外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255×103、12.364×103和15.873×103,并均在伴黄疸患者外周血清中呈高表达(P<10-5).相对分子质量为5.900×103的蛋白质点在Ⅱ期胆管癌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P<10-5), 另9个蛋白质点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相对分子质量为11.863×103的蛋白质点具有作为胆管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潜力.

  • 华蟾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胆管癌19例疗效分析

    作者:杨浩;马龙安;李汾;刘爱琴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于姑息性手术切除术中胆道内置T型引流管,术后次日起每日经引流管注入氟尿嘧啶(5-FU)500mg、丝裂霉素(MMC)2mg,连用5天,间隔14天进行第2周期灌注,连续3周期;同时每日静脉点滴华蟾素20ml,连用21天为1周期,共用3周期.每周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全程治疗结束后2月评价近期疗效,并对全部病例随访生存期.结果 CR为0,PR36.8%,总有效率36.8%;AST、ALT、ALP、TBIL、DBIL及AFP、CEA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黄疸消退率68.4%,腹痛缓解率78.9%,恶心呕吐缓解率73.7%,食欲改善率68.4%;中位生存期15.8个月;不良反应轻度.结论 "姑息性切除术+引流管化疗药物灌注+静脉点滴华蟾素"是晚期胆管癌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小,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 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细胞癌40例

    作者:焦勇;王巍

    目的:通过连续病例的治疗,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胆管细胞癌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接受以下化疗,奥沙利铂100mg/m2,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d1;每14天为1个周期(GEMOX方案),至少能完成4周期化疗.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结果:有40例完成了计划治疗,化疗中位周期数8(4-12),PR9例,SD25例,PD6例,有效率为22.5%,疾病控制率为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月(2.0-15.0月),中位总生存期(OS)12.6月(2.0-24.5月).主要毒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胆管细胞癌,毒副反应轻微,且可以获得良好的长期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