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围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及干预对策

    近年来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的现状为过多的应用抗菌药,不合理的选取抗菌药品,不规范的联合用药,不恰当的选择给药时间,过长的给药时间等。滥用抗菌药将引起耐药菌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见,并且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极大地浪费了卫生资源,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的原因与医疗机构管理上的缺陷,缺乏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过分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有关。应进行行政技术干预及加强培训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化的应用。当患者处于围手术期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是促进合理、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的关键时期,能大限度的避免病人发生术后感染,当然若滥用抗菌药将引起耐药菌的增多,给病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1]。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围手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现状、带来的危害及临床上采取的干预处理措施。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李慧侠;殷扬

    目的 调查本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该院2008年8-10月20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种类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次为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等;单一用药率76.50%,二联用药率23.50%,无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各种不合理使用抗茵药物的现象占调查病例的43.50%.结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选药档次偏高、术后用药时间长、给药时机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几个方面,医院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有效地降低切口的感染率和耐药菌的发生率.

  •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穆林;王永亮;吴永全

    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Haffner在其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并提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1].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08年调查显示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68%死于冠心病,16%死于脑卒中[2].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工作迫在眉睫.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有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高危因素患者的二级预防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3].但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中作为一级预防应用的循证证据尚不充分,仍存在着诸多争议,现就此方面进行综述.

  • 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药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作者:朱勇;曾明辉

    目的:考察2013年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对该院2013年1-12月585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5例手术中,预防用抗菌药物92例,预防用药率为15.73%,其中10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者为54例,所占比例达50%。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及品种选择也存在明显问题:预防用药患者中术前未用药而术后才用者占82.61%,预防用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占比也很高,其中选用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分散片作为预防用药者高达76.0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主要存在部分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针过宽、药物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力度,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的抗菌特性而减少其耐药菌的出现。

  •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作者:邓燕芬

    目的 了解目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10 年1 ~ 12 月的Ⅰ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148 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148 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76%,单用的比例为95.87% ;使用多的是第1、2代头孢菌素;术后用药3 ~ 7 d 的比例为44.59%.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

  •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作者:文灿丽

    目的 调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促进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全州县人民医院2012 年1 ~ 11 月220 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Ⅰ类切口有60 份病历未使用抗菌药物,占总病历数27.3%;160 份病历使用抗菌药物,占72.7%.术前0.5 ~ 2 h 使用抗菌药物一次的有14 份,占8.8%;术前0.5 ~ 2 h 使用抗菌药物且用药时间< 24 h的有26 份,占16.3%;术前未使用抗菌药术后使用且用药时间< 24 h 的有56 份,占35.0%;术后用药时间> 24 h的有64 份,占40.0%;单一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46 份,占91.2%;二联用药有14 份,占8.8%.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选择药品种类、用药指征、预防用药时机的选择及用药时间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及学习.

  •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强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361例Ⅰ、Ⅱ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填写《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结果此次调查分析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54.85%,其中Ⅰ类切口使用率为35.3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利用新建立的临床药师工作站,继续加强对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的点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2017年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李婷;王隽;左文

    目的 了解2017年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徐州市中医院2017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633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633例患者中260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07%;药物品种选择多的为头霉素类(34.45%),其次是硫酸依替米星(32.44%);给药时间在术前0.5~1 h的有235例,占90.38%;91.54%患者使用疗程在24 h内;联合用药的126例,占48.46%.结论 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药物品种选择不当,联合用药较多等严重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 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调查与对策

    作者:陈晋;蔡德芳;罗国林;汤子孝;储丛家;李江涛;桂鸿斌;李艳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按病案号顺序抽取2000年3-9月住院的外科手术及有创介入治疗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191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911例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率为100%;术前未用者占66.72%,术后应用>72 h者占82.57%,平均应用8 d;静脉应用率为 95.27%,均为滴注给药,无静脉推注给药;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基咪唑类等基础抗菌药物为主.结论: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存在问题严重,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 器官移植后病毒性肺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东;张波

    器官移植后由于应用抗免疫排斥药物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宿主免疫防御尚未重建导致免疫力缺陷,引起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死亡率也随之上升.其中病毒性肺炎是移植患者感染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器官移植类型的不同、移植后的不同阶段病毒感染种类有所不同,发病特点也有所差异,不同的病毒常采用的抗病毒药物也不尽相同.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革新、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和抗病毒药物的预防应用造成病毒感染发病时间的推迟,以及病毒对常用抗病毒药物的耐药等问题的出现,使得病毒感染的诊治更加困难.器官移植后是否预防应用抗病毒药物,何时应用,出现肺部症状和影像学异常如何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病毒的种类是什么,出现耐药如何选择其它药物,现有的治疗能否降低病毒性肺炎的死亡率常常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现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乐天;韩琤波;马洁韬;张树玲;邹华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肿瘤科收治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36例,均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 GP或GC)第1周期2周内发生Ⅱ~Ⅲ度血小板减少。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D4组,每组9例,并继续进行3个周期相同方案化疗。 A组于化疗前第1、3、5天及化疗第2、4、6、9天给予rhTPO(1μg· kg -1· d-1),B组于化疗前第1、3天及化疗第2、4、6、9天给予rhTPO(1μg· kg-1· d-1),C组于化疗前第1天及化疗第2、4、6、9天给予rhTPO(1μg· kg -1· d-1),D组未予以rhTPO。分别监测各组患者的血小板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75×109/L及≥100×109/L的天数、因血小板降低所致下一周期化疗延误的天数、血小板输注的次数和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组间血小板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75×109/L时间、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时间以及延误下一周期化疗的天数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14 N.993、9.563、22.285、9.011、12.310, P均=0.000), A组优于B、C组,B、C组优于D组;在血小板输注的用量上,A组更占优势,分别与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 =-3.888、-6.782, P =0.006、0.000)。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既往GP或GC化疗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的NSCLC患者,预防性给予rhTPO可降低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并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其中以化疗前5天开始的间歇性预防策略疗效佳,总体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 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0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邱芝青;叶蔚;谢丽明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于术前30min给予二联抗生素单次预防性静脉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手术后对产妇给予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3-7d.分析比较2组术后治愈率、高体温、退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及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2组术后治愈率均为100%.试验组术后退热时间为(39±8)h快于对照组的(63±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住院天数为(4.31±1.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2±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少于对照组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的较好方法.

  • 我院2009年部分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唐静;胡克章;马大卫;王新民

    目的 评价该院部分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手术病例318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全部在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0%.手术时间<3h 316例(99.4%),术中均未追加药物.单一用药266例(83.6%),2联用药43例(13.5%),3联及以上用药9例(2.8%).结论 该院部分科室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肠道手术中抗生素的应用体会

    作者:顾晓华

    肠道手术属于污染手术,且手术的打击使患者抵抗力明显下降,所以易发术后感染.据统计这类手术的感染发生率5%~40%[1].本文总结了我院普外科2000年至2002年间肠道手术治疗组于前一次性预防应用菌必治与对照组传统方法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比较.

  •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作者:张珺;孙鑫晔

    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因需手术治疗自住院时起至此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本文对我院2011年7至12月183例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作者:凌艳;周方杰;袁孔现;詹三华;朱虹;毛伟;国维克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规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至12月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1556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155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8剟.11%,单用的比例为95.72%;使用多的是第一代头孢菌素;术后用药的比例为88.72%。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在选药方面较为规范,但存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及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时机与持续时间等问题上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促进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

  • 某院外科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

    作者:张岚

    目的 了解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0年度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Ⅰ类、Ⅱ类切口各10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和Ⅱ类切口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的选用起点较高.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应用在用药时机、使用时间及种类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要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合理化意识,有效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医药资源浪费.

  • 101例I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作者:秦玉琳

    目的:对我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I类切口手术病案101例,对抗菌药物用药指征、用药种类、术前给药时间、术后持续时间等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95.0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20.83%;给药时机合理率15.63%;术后持续用药时间在24h和48h以内的病例数,分别为11.46%和16.67%;抗菌药物二种以上联合用药病例数,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的25%。结论: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 剖宫产术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李锦丽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其合理应用仍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笔者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对我院2009年剖宫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监测,发现56例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报道如下.

  • 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对ⅠⅡ类切口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影响研究

    作者:彭勇;李群生;梁敏燕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对Ⅰ、 Ⅱ类切口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未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前,我院收治的Ⅰ、Ⅱ类切口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后,我院收治的Ⅰ、Ⅱ类切口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Ⅰ类切口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6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29%(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Ⅰ、Ⅱ类切口患者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Ⅰ类切口术后患者预防性用药的使用率,同时也可有效缩短Ⅰ、Ⅱ类切口术后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

152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