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内镜行鼻胆管引流术的护理

    作者:王小文

    内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内镜的应用领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自1975年开展以来,其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广泛临床应用.本院2006年8月~2010年8月对各种原因的胆道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进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 2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 ~30天,其中胆总管结石15例,胆总管恶性肿瘤5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2例,急性胰腺炎6例.

    关键词: 内镜 鼻胆管 引流 护理
  •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治疗体会

    作者:刘鹏飞;项斌;张伟;夏惠治;孙芳;仲芳;叶武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对各种良恶性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67例良恶性胆管狭窄病人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定胆管狭窄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决定使用以下三种治疗中的一种: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下塑料胆道支架引流(ERBD)和内镜下金属胆道支架引流(EMBE).结果针对良性胆管狭窄行ENBD 21例,主要见于胆总管结石;针对恶性胆管狭窄行ERBD 29例,行EMBE 17例,主要见于胰头癌、胆管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及肝内转移压迫胆管,所有病例均在引流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经内镜下胆管引流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其操作安全而有效,特别是对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狭窄起了关键性的治疗作用.

  • 鼻胆管替代T管在老年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凯;周建新;谢敏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对胆管切开术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术中置管到术后拔管的众多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不当,均可发生拔T管后胆漏,此种胆漏在临床工作虽不常见,但易被忽略而导致严重后果.本院从1999年5月开始用鼻胆管代替T管的某些作用,在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不放置T管,治疗老年性胆总管结石6例,报道如下.

  • 鼻胆管口鼻腔转换新方法的研究

    作者:祁志强;高德宝

    经内镜鼻胰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lbiliary draiuage,ENBD)是治疗胆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十二指肠镜经口腔置入鼻胆管后,鼻胆管口鼻腔转换方法较多,采取何种技术才能便于医生操作并减轻患者痛苦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采用普通口鼻腔导出管和胃管改制而成的口鼻导管和牵引导管,通过铁与磁石之间的吸引作用完成口鼻转换,并分别与同期采用导丝牵拉和卵圆钳钳夹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鼻出血一例

    作者:张林慧;黄蕊;任贵;罗辉;郭学刚

    患者女性,32岁,以“间断右上腹痛2月余,加重伴发热2d”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手术史,入院前2d进食火锅后出现右上腹痛,伴寒战、发热,体温高40℃,腹部CT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查腹部超声“胆总管扩张并结石”,急诊治疗期间出现血压下降,低70/30 mmHg (1 mmHg=0?133 kPa),遂以“胆总管结石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收入院并给予急诊ERCP治疗,术中见十二指肠乳头明显充血水肿,开口处结石嵌顿,针状刀预切开后见一大小约10 mm ×10 mm黑褐色结石及大量黄白色脓性胆汁排出,留置鼻胆管至肝门部。返回病房见口鼻活动性出血,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后未见继续出血,约半小时后患者不慎将鼻胆管拔出,并再次出血反复呕血、便血,血压呈波动性下降,心率、呼吸加快,考虑EST术后或应激性溃疡引发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为明确出血原因,行床旁胃镜检查,进镜后见食管胃腔内存留大量鲜血及血凝块,影响观察,十二指肠腔内见鲜血,用生理盐水冲洗乳头,未见有出血,排除ERCP术后乳头切口出血,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发现咽后壁有活动性出血,行鼻腔填塞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再次复查胃镜未见有消化性溃疡存在,证实大量出血为鼻出血所致。

  • 鼻胆管置管灌注溶石治疗肝胆管结石

    作者:张将;袁霞;王素珍;袁江水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及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医生对肝胆管结石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在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方法上,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就1997年10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对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鼻胆管置管灌注溶石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鼻胆管引流术2例

    作者:马戎;张凯;周建新

    研究鼻胆管引流在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作用.术前经内镜置入鼻胆管行胆道引流,术中经胆道镜检查结石已取净,无胆道狭窄等病变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鼻胆管放置5~7 d,患者胆汁丢失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免除了患者长期带T管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拔T管后的胆汁性腹膜炎.

  • ENBD术后患者两种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晓丹;朱莉其;徐会利

    目的 观察比较两种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按首席医生组别将200例放置鼻胆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3M弹力胶布鼻胆管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改良3M透明敷贴固定法,记录两组患者鼻胆管固定前用物准备时间、鼻胆管固定用时、鼻胆管移位或脱管重新粘贴用时、固定材料所需费用及鼻胆管固定期间鼻胆管移位或脱管情况、固定处皮肤情况、患者舒适度等.结果 观察组鼻胆管固定前用物准备时间、鼻胆管固定用时、鼻胆管移位或脱管重新粘贴用时高于对照组,鼻胆管移位、脱管例数低于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材料所需费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3M透明敷贴固定方法可靠、舒适,能提高管道护理安全,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鼻胆管 引流术 固定
  • 两种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胡丹红;杨建萍;陈旭英

    目的 探讨两种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225例放置鼻胆管患者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胆管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鼻胆管固定法,记录两组患者鼻胆管意外滑脱情况.结果 对照组鼻胆管意外滑脱13例,观察组鼻胆管意外滑脱1例,x2=11.08,P<0.01.结论 改良鼻胆管固定法固定效果优于常规鼻胆管固定法.

  • 三通开关在鼻胆管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全忠英;董卫红;孙平;赵凤庆

    目的 观察三通开关在鼻胆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鼻胆管引流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鼻胆管末端与引流袋间用无菌胶管连接,观察组在原有连接设备基础上增装1个三通开关,将三通开关入口与鼻胆管末端接口连接,三通开关直管出口接无菌胶管,无菌胶管再与引流袋连接;观察两组胆道冲洗时间及床单污染例数,对术后造影患者观察气体干扰例数.结果 床单污染对照组6例、观察组0,冲洗操作时间对照组(63±15)s、观察组(38±12)s,造影患者气体干扰发生率对照组38.89%、观察组10.52%.结论 三通开关用于鼻胆管引流,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冲洗操作时间.

  • 同期三镜+气囊鼻胆管引流在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安平;周华波;高原;李华林;索运生;易斌;刘安;刘进衡;张胜龙

    目的 探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气囊鼻胆管引流(balloon nasobiliary drainage,BND)在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198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内径0.3~0.8 cm)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镜取石并留置鼻胆管126例(63.7%),胆管镜联合气囊鼻胆管取石并留置鼻胆管37例(18.7%),胆管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并留置鼻胆管19例(9.6%),胆管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并行一期缝合术5例(2.5%).因胆总管残石腹腔镜下留置T管4例(2.0%),因乳头狭窄未解除留置鼻胆管失败并腹腔镜下留置输尿导管1例(0.5%),因十二指肠镜插入食道失败而直接行一期缝合术2例(1.0%),因胆总管过细且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取石均失败而放弃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例(0.5%),因腹腔镜下取石失败而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留置鼻胆管3例(1.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8/198),其中鼻胆管引流术后发现残石1例(0.5%),胆汁漏5例(2.5%),轻症胰腺炎2例(1.0%).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从本组有限病例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同期三镜下采用BND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胆道探查术后鼻胆管与T管留置对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

    作者:蔡雷;张箭平;薛冰;华静立;刘进军;杨志武

    目的 分析胆道术后的胆道引流方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对于胆道细菌的影响.方法 比较85例留置鼻胆管和74例留置T管的胆道结石病例的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与手术当天比较,两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先降低再升高,在第3天达到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3天比,T管组第14天、第30天胆汁细菌培养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道引流方式上,鼻胆管与T管比较,有相同的胆道细菌的检出率;在胆道引流时间上,随着时间延长,鼻胆管与T管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

  • 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作者:王安琪;尹思能;刘进衡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42例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分成两组:鼻胆管组24例,行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T管组18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住院时间、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引流量及术后急性胰腺炎、漏胆、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第1天胆汁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鼻胆管组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较T管组明显要短[(4.67±1.84)d vs(92.22±5.02)d,P<0.001];术后第2天,T管组胆汁引流量高于鼻胆管组[(357.22±150.36)mL vs(176.25±105.90)mL,P<0.001];鼻胆管组(4例,16.7%)与T管组(5例,27.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电解质紊乱发生率T管组更高[5(27.8%)vs 0,P=0.023].结论 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实用性高,缩短带管时间,减少电解质紊乱,促进快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系疾病126例

    作者:马述春;杨秀疆;沈建伟;张兴荣;张忠兵;谢谓芬;陈伟忠;沈云芳;李石

    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胰管疾病,也称治疗性ERCP,已经成为胆管特别是胆总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在Oddi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基础上取出胆总管内结石,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经鼻胆管或胆管内支架引流梗阻的胆管,也包括ERCP不能插入胆管时所施行的预备切开(precut)术[1].我院1997年元月至1999年5月,进行诊断和治疗性ERCP共496例,其中胆系疾病治疗性ERCP 126例,总结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如下.

  • 规范鼻胆管管理结合术前口服庆大霉素在降低ERCP术后胆汁培养阳性率中的应用

    作者:杨卫华;钟征翔

    目前,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用于缓解及治疗各种良恶性胆胰疾病引起的胆胰管梗阻,但胆道感染一直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为0.57%~5.00%,一过性菌血症发生率为27.00%[1]。而且,很多情况下可能存在胆汁内培养发现含菌而未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现象,但胆管内细菌存在,其所产生的B-葡萄糖醛酸酶将结合性胆红素水解成为非结合性胆红素,易聚结析出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促发胆色素结石形成[2]。通过培养结果及时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胆管结石的再发率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将鼻胆管胆汁培养的规范采送与术前口服庆大霉素相结合,降低ERCP术后胆汁培养阳性的发生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降低ERCP术后胆汁培养阳性率的预见性护理对策

    作者:杨卫华;钟征翔

    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技术的发展与完善[1],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但ERCP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胆道感染一直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围手术期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护理患者,规范鼻胆管护理及胆汁培养的标本采送,成为了降低胆汁培养阳性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次研究将术前预防性口服庆大霉素、术后规范鼻胆管的护理、按标准采送胆汁培养标本相结合,降低了ERCP术后胆汁培养的阳性率。现报道如下。

  • 术前预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探讨

    作者:张蓓;黄汉涛;王志刚;杨勇;刘家盛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下预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探查术后直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间间,实验组45例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患者术前3 d内镜预置鼻胆管引流,并检测引流前后肝功能变化.手术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提拉鼻胆管超过切开部位后一期缝合,T管组38例患者胆总管探杏后常规T管引流.比较2组患者预后.结果 实验组45例术前置鼻胆管成功率100%,肝功能明显好转(P<0.001),手术时间(95.0±16.0)min,拔管时间(8.9±1.5)d、术后住院时间(9.5±1.3)d,较T管引流组(分别为130.0±25.0 min、18.2±1.7 d、20.0±1.7 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预置鼻胆管引流者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可明显节约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鼻胆管替代T管在老年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凯;周建新;谢敏;丁义涛

    目的 研究鼻胆管代替T管在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中的作用.方法 ERCP后置入鼻胆管行胆道引流,手术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共26例.结果 (1)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胆总管切开放置T管的患者,术后至少2周以上才能拔除T管,有时为了防止胆漏的发生,T管放置时间月余.(2)由于鼻胆管放置时间较短,胆汁的丢失明显减少,可防止大量的消化液、电触质及消化酶的损失(P<0.01),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食欲减退.(3)鼻胆管术后3~7 d就可拔除,免除长期带T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4)减少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拔T管后的胆汁性腹膜炎.(5)节省住院费用.结论 胆总管切开取石后鼻胆管可以代替T管的作用,减少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

  • 术中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

    作者:陶玉龙;冯文明;费卯云;鲍鹰

    胆总管一期缝合法指胆总管切开手术后,直接缝合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的缝合方法[1].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常规置T管引流,术后T管引流由于各种原因,对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且拔除T管后有发生胆漏致腹膜炎的可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2004~2006年选择性地对54例胆石症患者行术中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而不放置T管引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52例梗阻性黄疸内镜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沈建伟;陈光兰;麻妙群;朱美萍;吴秀英

    2000年2月至2004年5月,我院对52例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并进行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经内镜鼻胆管胆汁引流术(ENBD)、经内镜胆管内支撑引流术(ERBD)及经内镜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EMBS)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04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