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拔管出现胆漏的诊治分析

    作者:吕传江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拔管出现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4年来拔T型管出现胆漏的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3例,均治愈.结论:拔T型管出现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 胆总管术后拔T型管致胆漏8例临床分析与预防

    作者:闫士果;郭纪霞

    目的:探讨胆总管术后T型管拔除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10例行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型管出现胆漏的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治疗6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重视对T管拔除致胆漏的认识,正确进行外科处理.

  • 胆石症手术护理

    作者:张洪平

    胆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是中国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据文献报道,在自然人群中胆结石发病率达10%左右,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发病之比为1.5∶1,其中女性高于男性,治疗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手术的方法,因此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本文对本院外科2005年8月至2009年10月施治的48例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过程的体会报道如下.

  • 拔T型引流管致胆漏18例诊治体会

    作者:石楚才

    目的探讨T型引流管拔除后致胆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T型管拔除致胆漏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经保守治疗和体外置管或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经手术治疗治愈;全组治愈率100%(18/18).结论 T型引流管拔除后致胆漏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所致,需综合考虑,全面预防;T管拔除后胆漏首选保守治疗和体外置管或联合内镜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仍是有效和可靠的.

    关键词: T型管 胆漏 原因 对策
  • 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分析

    作者:王建民;梁勇;薛中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正确处理均痊愈.结论 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应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等方面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正确及时处理,基层医院以手术引流为主.

  • 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李桂梅

    目的:探讨分析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0%,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1%,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非常好,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 严重颈部外伤的救治

    作者:范文汉;黄茂华

    目的:探讨严重颈部创伤的治疗.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收治严重颈部创伤患者,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失血性休克重要性,对环状软骨严重损伤患者Ⅰ期置T型管,以防止呼吸道狭窄.结果:救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严重颈部创伤的治疗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置T型管防止呼吸道狭窄非常重要.

  • 肝移植术中不留置T型管指征的探讨

    作者:郎韧;陈大志;贺强;金中奎;韩东冬;寇建涛;樊华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不留置T型管,以降低与T管相关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在此期间内符合指征未留置T管的患者102例,观察本组患者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9%(5/102),其中3例为肝内胆管多发性狭窄,均行再次肝移植;2例为肝总管非吻合口狭窄,经ERCP行球囊扩张并放置胆道内支撑管3个月后治愈.结论 对符合指征的肝移植患者术中不留置T管是安全的,可避免T管相关并发症,降低胆道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治疗体会

    作者:马超;刘寒松

    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虽然在临床上发生率较低,据资料统计发病率为0.66%~0.9%[1],但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后果往往很严重.回顾分析1980~2002年我院行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病历资料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改良钻孔置T型管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清除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林耀斌;钱太升;陈正煌

    目的 探讨改良钻孔置T型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神经外科诊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钻孔传统硅胶导管引流,研究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钻孔T型管引流术,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在术后随访的20个月,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而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1.35±6.7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24±5.91)%(P<0.05);②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颅低压综合征,2例硬膜下积液,对照组患者中2例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切口哆裂,5例硬膜下少量积液,1例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2例术后出现颅低压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钻孔置T型管引流术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明显,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手术效果和预后.

  • T型管治疗非肿瘤性胸段食管穿孔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世锋;郑毛根

    目的 通过比较非肿瘤性胸段食管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T型管治疗该病的优势.方法 整理本院50例非肿瘤性胸段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T型管治疗(A组20例)、食管旷置后重建(B组15例)和食管切除后重建术(C组15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无二次手术,手术创伤小,无并发症,满意度高;B、C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均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手术创伤较大,均出现并发症,临床患者满意度均较低(B组满意4例,C组5例),与A组(满意18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治疗费用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时间为(8.0±1.3)周,B、C组均为(18.0±7.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管置入对非肿瘤性胸段食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胆结石感染菌群术后T型管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张永;鲍波

    目的:分析胆结石感染菌群术后t型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胆结石感染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和G-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T管拔管时间、引流液量、颜色,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发现,术后半个月内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的资料与协方差矩阵球对称的条件不符合(P>0.05),然后对对自由度进行了Green-house-Geisser校正,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引流量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中有2例为黄色,3例为浅绿色,4例灰绿色,G-菌组中有28例为黄色,7例为浅绿色,19例灰绿色,就术后T管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比较,G+菌组和G-菌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菌组术后T管拔管时间为13.2d-19.8d,平均(17.14±3.46)d,G-菌组术后T管拔管时间为14.1d-34.6d,平均(24.5±4.18)d,G+菌组术后T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菌组患者(P<0.05)。结论胆道感染不同致病菌与术后拔T管时间联系紧密,需加强患者的护理。

  • 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谭春梅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带T型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在我院行胆道手术治疗,术后留置T型引流管的82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一般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胆道手术后待T型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曲红莲;马淑贤;闫洪翠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经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105例资料分析总结.结果 105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护理问题的发生.结论 安全、有效的术后护理是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 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与T型管引流的比较

    作者:赵凯;谭群亚;韩石平;金弢;刘金龙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常规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为对照,分析、总结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147例临床经验,并比较术后胆瘘的发生率、留院的时间、术前及术后胆总管直径的变化.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B组)比放置T管组(A组)的胆瘘发生率明显减少,留院时间短,术后1周胆总管直径B组比A组明显增大,拔T管后1个月及术后1年胆总管直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胆总管切开探查行一期缝合是安全、可靠的,胆瘘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不会引起胆管狭窄.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护理体会

    作者:乔金侠;马艳萍

    引流管护理是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护理更是胆管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早日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笔者总结我院10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患者的护理经验体会.现报道如下.

  • 护理流程图在T型管引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罗秀娟;马艳萍

    为患者实施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致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漏,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此外,术中证实胆囊管有结石或胆囊内有泥沙样结石,胆总管扩张、狭窄或有炎症,术后需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1].T型管留置时间长,如处理不当易引起管道脱落、腹腔或膈下感染等情况.为规范T型管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我科制定了T型管护理流程图.按此流程护理142例患者,无1例出现管道脱落、腹腔内感染及胆瘘等情况.

  • 改良胆道T管造影法对不良反应及周围血内毒素的影响

    作者:郧立杰;王建军;郭恒信

    目的 探讨胆道T管造影术中采用不同造影剂注入方式致不良反应及周围血内毒素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163例胆道术后患者行胆道T型管造影,随机分为推注组和输注组.对2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周围血内毒素水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胆道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输注组明显减少(P<0.01),其中腹痛、发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基础压力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注组胆道内高压力明显高于输注组(P<0.01);输注组血内毒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注组血内毒素水平比术前升高(P<0.01),术后2组周围血内毒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法胆道T型管造影同样可以成功进行胆道造影,胆道内压力波动小,对周围血内毒素水平影响小,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作者:罗琴;陈凤玲;甘媚珍

    [目的]探讨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在普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实习的2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实习的24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学习T管相关知识及更换引流袋操作,观察组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加以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的应用,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T型管胆汁引流教学模具于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可提高实习护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更换引流袋的操作能力.

  • 术中胆道造影128例分析

    作者:查力斌;王刚;洪涛;杜强;杨希恩

    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4年6月对12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并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经T型管或胆囊管行胆管造影,发现术中胆道造影对于降低术后胆道结石残余率及提高胆总管探查的阳性率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基层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开展.其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费用低,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