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分析

    作者:朱玉凤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收治先兆流产患者58例,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各29例,B组应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孕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 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谢芬

    目的:本研究采用一般药物治疗方法或采用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的不孕不育患者70例,根据患者主要自身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法,并且后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判断两种不同方法的差异性.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分别对比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发现观察组的终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参照组,因此认为采用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措施对不孕不育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医治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能有更大改善,此方法值得推行使用.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男性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不育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铭

    目的:探讨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男性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不育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男性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不育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男性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不育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0 U肌内注射,每周2次,疗程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睾丸体积、血清尿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以及遗精现象.结果:经研究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体力改善,体质增强;睾丸体积治疗前4.96 ml(s=2.28),治疗后13.08 m l(s=4.99) (P<0.05);血清尿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有所提高(P<0.05);32患者出现遗精现象,16例患者有精子生成.以睾丸体积增大为判断疗效的标准,6例无效,58例有效,有效率达90.6%.结论:通过治疗前后相应指标对比可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由于男性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不育症,治疗有效率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196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艺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不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中药补肾和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率56.56%,排卵率82.82%,对照组妊娠率31.31%,排卵率78.78%.两组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

  • 68例后穹隆穿刺液β-HCG的检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建平

    通过对68例子宫后穹隆穿剌液做β-HCG检测,为妇产科医师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和进一步妥善处理提供了可靠凭据.

  • 尿液妊娠试验定量检测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大凤

    目的:定量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了解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监测保胎和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运用固相夹心法免疫试验,检测尿液中HCG的含量,运用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读出反应板中阳性斑点的含量.结果:尿液中HCG含量大于25IU/L即为阳性,定性试验只能检测出大于50IU/L的标本,二者之间的含量无法测出,定量试验不仅能测出25~50IU/L的含量,而且可以动态观察尿液中HCG的含量.结论:改变检测观念,从单纯的定性试验,变为定量检测,可有助于对先兆流产、宫外孕、滋养层异常等各种疾病的及时发现、动态观察和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与分析

    作者:张爱琴

    目的: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86例妇科生殖系相关疾病,检测HCG 486份,并分类分析.结果:78例异位妊娠首次检测HCG≥1500IU/L 53例,25例在1500IU/L以下,手术后4周复检均下降至正常.妊娠高血压征20例,20周检测HCG均高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葡萄胎24例HCG≥20万IU/L,随着手术或治疗后逐渐下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64例,连续检测3~4次,其HCG值呈平台状,波动在±10%左右,手术或化疗后逐渐降低.结论:HCG的检查不仅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对与妊娠相关的葡萄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及疗效评价等有一定价值.

  • 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30例

    作者:朱莉华;曹云桂;魏清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往宫外孕的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保留输卵管的要求日趋迫切,故异位妊娠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的切除性手术治疗发展到强调保留输卵管的功能性治疗,但是保守性治疗的成功率与HCG的高低密不可分.本研究通过30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 000 IU/L,强烈要求药物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高HCG水平宫外孕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其后的再次妊娠问题.

  • 超声介入甲氨喋呤治疗孕囊型异位妊娠

    作者:吕娜;包洪初;刘荣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1].随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rionic gonadotropin in beta subunit,β-HCG)测定敏感性的提高,阴道超声的广泛应用,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更加准确,保守治疗已成为发展趋势.其中,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已经成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有效药物.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是介于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可经阴道穹隆穿刺,直接将药液注入输卵管内的妊娠囊中,以期杀灭异位的胚胎组织;而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下降情况则是反映滋养细胞存活与否的主要指标.

  • 彩色超声诊断葡萄胎1例

    作者:徐光;王金燕

    临床资料患者 女,36岁,妊娠4个月,停经16周并伴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量多少不定,时出时停,反复发生,逐渐增多,并常有妊娠呕吐症状.于2009年9月2日来院就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测定:血β-HCG 900 kU/L.患者3年前曾怀孕5月时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脑积水,后行清宫术.

  • 甲氨喋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评价及对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作者:韦海桃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58).其中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使用腹腔镜保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孕酮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手术后1天,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4%比51.7%,P<0.05).(4)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富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6%比48.3%,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该指标值下降更明显(P<0.05),下降至正常值所需时间更短(P<0.05). 结论 甲氨喋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迅速降低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 纸血片AFP及β-HCG检测用于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

    作者:牛向兰;侯林莆;姜英涛;王媛媛;谷学英;马旭

    目的检测纸血片中AFP及β-HCG,探讨该方法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标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AFP及β-HCG,对164例不同孕周孕妇纸血片及血清标本同时进行对比试验. 结果血清与纸血片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0.92,呈高度相关.根据2种方法检测结果,通过优普生软件计算各标本的危险系数,以<1/500为需进一步进行相应检查的高危人群,2种方法检测均为高危人群者14例,均为非高危人群145例,2种方法一致总例数为98.9%(159/161),其中2例不符,均在临界值附近.血片稳定性好,在4℃贮存3个月后检测AFP和HCG,其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4.2%,批内变异系数(CV)<10%,批间VC<15%. 结论测定纸血片中AFP及β-HCG与用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一致性高,都可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 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功能及其内分泌调节机制

    作者:徐杰;吕春梅;朱辉

    妊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在妊娠早期囊胚着床之后,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xtravillous trophoblast,EVT)向子宫蜕膜层和肌层血管进一步侵袭、迁移、分化,启动并完成血管重塑,是建立母-胎循环的关键环节.因此EVT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功能是保证血管重塑和妊娠顺利完成的基本要素.而EVT细胞的增值、迁移和侵袭功能受到体内微环境因素,如胎盘细胞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和瘦素等的精细调节.EVT细胞侵袭性迁移不足,可导致子宫螺旋动脉重塑不足,与流产、先兆子痫等妊娠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明确EVT细胞侵袭性迁移的调节机制将为预防与治疗上述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EVT细胞的功能及其内分泌调节机制加以综述.

  • 克罗米酚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种植窗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徐阳;左文莉;吴北生

    目的认识及评价克罗米酚(CC)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种植窗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生育期妇女于月经周期第5~9 d口服CC 50 mg/d;27例口服CC 50 mg/d,在B超监测下当优势卵泡≥18 mm时,肌肉注射HCG5000单位,以注射当日定为LH第0天,对照组不服CC,不注射HCG,以阴道B超及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监测排卵情况,并测定子宫内膜ER、PR.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成熟延迟发生率为29.03%(9/31),CC组子宫内膜成熟延迟发生率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C降低了种植窗期子宫内膜间质、腺体及总体PR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G使种植窗期子宫内膜PR含量有降低趋势.结论CC导致子宫内膜成熟延迟的发生率增加,其原因可能与降低种植窗期子宫内膜PR含量有关;HCG的使用可能会同时影响内膜的正常环境,对种植不利,但还需进一步探讨.

  • 人绒毛膜促性膘激素测试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性能评价

    作者:张新梅;张宏;章兆园

    目的:评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试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分析性能.方法:主要从灵敏度,特异性,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HOOK效应和加速稳定性等六方面来评价7个厂家生产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试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果:在受检的7个厂家中,7种产品的灵敏度分别为12.5mIU/mL(3/7),20mIU/mL(2/7),5mIU/mL(1/7)和低于1mIU/mL(1/7);特异性检测中,仅有1个厂家显示人黄体生成激素对0mIU/mL HCG的检测有干扰,条带显示为弱阳性;7种产品的阴性符合率和阳性符合率均为100%;HCG在浓度高达100,000mlU/mL时无HOOK效应,结果仍显示为阳性或弱阳性;对于加速稳定性检测,测试条在(37±1)℃放置时,其稳定性时间均能超过21d.结论: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性能评价中,各厂家在一些重要指标上存在差异,有待于建立行业标准进一步统一使其规范化.

  • 五子衍宗丸合HMG-HCG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明州;王彩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不孕症患者随机按2:1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对照组在自发月经或雌激素撤药性流血的第5天开始用药,起始剂量1支/d,用药后于月经第10天B超监测卵泡有无、大小、数目、以及宫颈黏液有无,当卵泡生长缓慢,无宫颈黏液者每隔7d递增1支;宫颈评分渐增或优势卵泡直径每日增加大于等于1mm者,剂量不变;当优势卵泡>10mm不再增大,每隔3d递增1支;高剂量为4支,当卵泡泡直径≥18mm停用HMG,依据卵巢直径大小,决定HCG用量,卵巢平均直径<5cm,用HCG10000U;卵巢直径为5-5.9 cm,用2000U;卵巢直径>6cm,不用HCG.并指导其性生活.排卵后第1天起肌注黄体酮10mg/d,连用7天.治疗组以五子衍宗丸9g,每日两次口服加对照组方法.结果:治疗组妊娠率45.80%,对照组为37.5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五子衍宗丸合HMG-HCG促排卵治疗不孕症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验案一则

    作者:罗然;唐榕;关晶波;杜宝俊;励玉;朱晓桐;朱正川;温仕德

    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能够获得妊娠的阈厚度。临床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排卵当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日或激素补充治疗孕激素使用日<7~8 mm,可诊断为薄型子宫内膜[1]。薄型子宫内膜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西医以雌激素(戊酸雌二醇)治疗为主,同时配合促性腺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小剂量阿斯匹林、西地那非、维生素 E、生长激素等[2],但临床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不宜长期服用。此案以肾藏精、主生殖为根本原则,以复方玄驹为主温肾暖宫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 ER),并以中药辨证施治调和阴阳,调经助孕。

  • 胰岛素联合HCG改良法建立肥胖型PCOS动物模型评价*

    作者:徐晓娟;王婧婧;姚莉娟;邓琳雯;王秋香;李宛静;何蕴良

    目的:建立并评价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胰岛素(INS)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模型组和INS联合HCG加高脂乳剂模型组。通过颈背部分别皮下注射INS和HCG加高脂乳剂灌胃导形成肥胖PCOS大鼠模型。监测大鼠动情周期,测定体质量增加幅度、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血糖、2 h INS,计算稳态模型(HOMA)指数、相关脏器指数水平和双侧卵巢HE染色。结果:INS联合HCG改良法(INS联合HCG加高脂模型组)大鼠取材时,体质量、体质量增加幅度、卵巢脏器指数、T、LH、HOMA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INS联合HCG模型组(P<0.05,P<0.01),HDL明显降低(P<0.05,P<0.01)。INS联合HCG改良法大鼠FPG、FINS、2 h INS均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INS联合HCG改良法诱导的动物模型是研究肥胖型PCOS发病机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之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气虚型无排卵性不孕症116例临床观察

    作者:严炜;汪效静;吴熙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气虚型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自拟方)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各项目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妊娠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颈黏液评分及基础体温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气虚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周期较短,值得进一步推广.

  • 尿与血清中HCG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比较

    作者:吴清

    目的 测血HCG和尿HCG与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辅助诊断的关系.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妊娠或滋养细胞疾病妇女血HCG和尿HCG的浓度.结果 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妇女血HCG和尿HCG的检测值均升高.结论 血和尿HCG显著增高对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妇女诊断有一致性,并且血HCG比尿HCG更准确更有临床意义.

898 条记录 4/45 页 « 12345678...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