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仇军;张勇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二仙生脉汤联合随证加减治疗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控制血压、调理血脂、抗血小板、纠正心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治疗,每天1剂,治疗时间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8天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的TpTe、TpTe/QT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心脏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眩晕多梦、乏力、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多梦、乏力、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二仙生脉汤联合随证加减治疗后,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接受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pTe、TpTe/Q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天、治疗28天TpTe、TpTe/Q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二仙生脉汤联合随证加减治疗能够缩短慢性心律失常患者TpTe间期,可改善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 复脉汤对心律失常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曹爱兵;王健;刘新举;刘诗聃;梅耀国

    目的 观察复脉汤对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评估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血管病科自2015年5月-2015年12月体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首次入院的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药基础上采用我院自拟复脉汤剂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个月时,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Tp-Te、Tp-Te/QT双指标判断跨壁复极离散度比值变化关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指标判断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评价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雷米普利对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钟亚;曹萍;童传凤;李夏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SHAM)(n=8)、心肌梗死组(MI)(n=8)和雷米普利组(RAM)(n=8).SHAM假手术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I组和RAM组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心电图肢导联Ⅱ、Ⅲ导联出现ST段抬高大于0.2 mV证实心肌梗死形成.RAM组术后第2天用雷米普利[1 mg/(kg·d)]灌胃,3组共喂养12周.3组兔分别在心肌梗死前、心肌梗死12周后记录左心室内、中、外膜层心室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并记录心肌梗死12周后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次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结果 RAM组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VT/VF的发生次数[(2.6±0.8) vs.(12.4±2.9),P<0.05].心肌梗死12周后,MI组3层左心室肌APD90较心肌梗死前明显延长[ (258.2±21.1) vs.(230.1±23.2),(278.0±23.8) vs.(245.8±25.4),(242.6±22.7) vs.(227.0±21.7),P<0.05];RAM组3层心室肌APD90与心肌梗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6.5±22.9) vs.(235.3±21.2),(259.4±26.6) vs.(246.0±23.6), (234.1±22.8) vs.( 229.6±21.9),P>0.05].而且,MI组跨壁复极离散度较SHAM、RAM组明显延长[(36.2±10.2)vs.(18.7±6.2),(24.9±8.7),P<0.05];RAM组与SHAM组之间跨壁复极离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6.2)vs.(24.9±8.7),P>0.05].结论 雷米普利明显降低兔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可能与改善兔心肌梗死后跨壁复极离散度有关.

  • 动作电位恢复性质与室颤机制研究

    作者:吕菁君;魏捷;赵冬冬;崔博;林国生

    目的 探讨心肌动作电位动态变化在室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7只健康雄性3月龄大约克猪随机分为两组:22只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分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15只同家系同月龄大约克猪入选对照组.4周后右室程序刺激猪的在体心肌,三层心肌针式复合电极记录刺激过程中陈旧性梗死心脏和正常结构心脏左室前壁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动作电位时程(APD)与舒张间期(DI)的动态变化等电生理参数.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 心肌梗死4周后,陈旧性心梗组存活18只,其中12只诱发室颤,刺激周期为(190±5)ms;对照组全部存活,其中5只诱发室颤,刺激周期为(175±5)ms.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5)ms vs (175±5)ms,P=0.001].与正常心脏相比,陈旧性心梗组TDR显著增大[(15.66±4.45)ms vs(25.72±6.70)ms,P=0.001].但是诱发室颤组与未诱发室颤组比较,两组TD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3±7.01)ms vs(22.32±7.53)ms,P=0.45].心肌APD恢复斜率大值以及斜率大于1所占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陈旧性心梗诱发室颤组[MI+VF(+)组],假手术诱发颤动组[SO+VF(+)组],假手术未能诱发颤动组[SO+VF(-)组],陈旧性心梗未能诱发颤动组[MI+VF(-)组].结论 APD恢复性质在室颤的维持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APD恢复曲线越陡峭越容易发生室颤.TDR是心脏固有异质性的表现之一,对室颤的发生不具有明确的预测性.

  •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T波的影响

    作者:田立;于榛;刘刚

    Tp-Te间期是指从T波顶峰至T波终末的一段时间。过去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Tp-Te间期是反应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与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关[1,2]。近年来,不少研究者[2,8]则认为Tp-Te间期反映了心室总体复极离散。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薛聪;华伟;蔡迟;丁立刚;牛红霞;王靖;张澍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入选86例CRT植入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是否较基线水平提高≥10%,分为反应组(n=43)和无反应组(n=43)。比较两组患者CRT植入后不同时期QRS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等复极离散度指标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情况。
      结果:反应组患者术后1年QRS间期和TpTe间期较术前和术后<24 h明显缩短(P均<0.05),而无反应组各时期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中,反应组室性早搏(PVCs)和室性早搏连发(PVC runs)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无反应组[ lgPVCs:(1.78±0.77)vs(2.73±0.61);lgPVC runs:(0.64±0.48)vs(1.98±0.72), P<0.05]。分别对CRT术后lg(PVCs)和lg(PVC runs)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24 h的TpTe间期是lg(PVCs)和lg(PVC runs)的独立预测因素(B=0.143,比值比=1.154,P=0.001;B=0.122,比值比=1.047,P=0.001)。
      结论:CRT心室逆重构可以减小复极离散度,降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术后当天的TpTe间期时限对CRT术后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有预测意义。

  • 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术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作者:何静;严激;徐健;孙贤林;苏浩;宇霏;陈康玉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增加了心室复极离散度(TDR),本研究旨在评价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中的QTc间期,T波顶点(T p)T波终点(Te)之间的时限(TpTe)和TpTe /QTc是否与CRT-D患者需治疗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方法:2011-01至2013-01连续选取160例于我院行CRT-D植入的患者,所选资料为术后即刻心电图,分析其V5导联的QTc间期,TpTe,TpTe/QTc值以评估其TDR,所有植入CRT-D患者均于我中心常规随访,随访时间为(20±10)个月。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采自程控仪调取的CRT-D记录。结果:其中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接受CRT-D治疗的患者为30例(治疗组,18.7%),未治疗的患者为未治疗组(130例,81.3%)。治疗组的TpTe/QTc (0.24±0.05 vs 0.20±0.04,P<0.001)和 TpTe [(119±30) ms vs (95±20) ms,P<0.001]较未治疗组明显增加,但两组间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60)ms vs (470±70) ms,P=0.6]。QTc间期与CRT-D治疗的风险无相关性。TpTe/QTc ≥0.25预测CRT-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和91%,而TpTe≥120 ms预测CRT-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和95%。CRT-D术后患者生存曲线分析表明,TpTe/QTc和TpTe均能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P<0.001)。结论:TpTe和TpTe/QTc 的增加显著增加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患者术后需CRT-D治疗的风险。

  • 钙敏感受体激活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海涛

    目的:钙敏感受体(CaSR)是G蛋白耦联受体,近期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但是对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还不得而知。本研究旨在通过给予钙敏感受体激活剂R-568观察其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及体外模拟兔心室肌的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动作电位时程、跨壁复极离散度及兴奋恢复性质的影响。

  • 急性缺血对兔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姚青海;吴尚勤;孙姗;李鹏;杨培根;丁军

    急性缺血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经冠状动脉灌注的兔左心室楔形心肌组织块为对象,着重探讨了急性无灌注缺血过程中兔左心室内外膜心肌动作电位、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演变规律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作者:冯应君;李华义;陈郧;程朝晖;赵文成;杨汉东;王波

    心电图上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是指T波顶峰到终末的时间.Tpe可以作为反映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指标,对窒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危险性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7].本文通过对1481例正常心电图Tpe的分析,旨在了解性别、年龄对Tpe的影响,建立Tpe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便为Tpe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标准.

  • 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兔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张冉;赵圣刚;陈善浆;张玲玮;蒋芬芬;江力勤

    目的 糖尿病患者QT间期延长反映了心脏的电不稳定性,这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左氧氟沙星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引起致命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本研究旨在评估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兔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0~2.5 kg,雌雄各半,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经耳缘静脉注射5%四氧嘧啶160 mg/kg建立糖尿病兔模型,对照组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72 h后监测兔空腹血糖,若空腹血糖值大于基础血糖值的3倍,视为建模成功.饲养4周后制作冠状动脉灌流的左心室楔形心肌模型,分别灌注左氧氟沙星(1.14 mg/ml),比较灌注左氧氟沙星前后对照组兔和糖尿病兔跨壁心电图QT间期、左心室心肌内膜、外膜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限(APD)、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兔心肌QT间期延长19%,糖尿病内膜、外膜APD明显延长,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早后除极发生率为36%,心室颤动(室颤)发生率18%.灌注左氧氟沙星后,对照组心肌QT间期、内膜、外膜APD均延长,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早后除极发生率60%,所有心肌均未发生室颤;糖尿病组心肌QT间期、内膜、外膜APD、跨壁复极离散度均显著增大,早后除极的发生率为63%,心室颤动发生率为4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引起糖尿病兔QT间期延长,跨壁复极离散度异常增大.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灌注左氧氟沙星后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 兔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作者:姚青海;崔长琮;吴尚勤;孙姗;董其克;陈冬梅

    目的探讨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方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兔模型,分别记录对照组、肥厚组心室肌内、外膜动作电位并同步记录跨室壁心电图,比较两组动作电位时限(APD90)、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危险度评分.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内、外膜APD90显著延长,以内膜层心肌更为明显;TDR显著增大(P<0.01);上述变化呈现显著慢频率依赖性;(2)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Tdp危险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作电位时限延长、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基础上的早期后除极和跨室壁折返激动是肥厚心室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

  • 卡维地洛对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姚青海;崔长琮;王东琦;马奕;吴尚勤;孙姗;董其克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长期干预对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慢性压力超负荷兔模型随机分为结扎组和卡维地洛干预组(CVD组);分别记录两组左心室心肌内、外膜动作电位并同步记录跨壁心电图,比较两组动作电位时限(APD90)、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左心室质量与体重比值.结果 (1)CVD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结扎组(P<0.05),左心室质量与体重比值低于结扎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CVD组左心室内、外膜APD90、TDR、QT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结扎组降低(P<0.05).结论 卡维地洛长期干预能有效改善肥厚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能显著降低动作电位时限、跨壁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肥厚左心室结构重构和电重构.

  •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不同时期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薛聪;华伟;蔡迟;丁立刚;牛红霞;王靖;刘志敏;樊晓寒;张澍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T波峰末间期(TpTe)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事件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不同时期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阜外医院初次植入CRT-D的患者62例,根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绝对值是否较基线水平减小≥10%,分为左心室逆重构组和无逆重构组.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24 h),1、3、6、12个月的TpTe间期变化及VT/VF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TpTe在CRT-D植入术后即刻轻度延长,随后呈逐渐缩短趋势;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01.06±10.61) ms对(105.32±11.32) ms,P<0.05]和12个月[(99.5±11.44)ms对(105.32±11.32) ms,P<0.05]明显缩短.逆重构组TpTe在术后6个月[(94.03±11.20) ms对(104.57±12.30) ms,P<0.05]和12个月[(92.24±11.04) ms对(104.57±12.30) ms,P<0.05]也较术前显著缩短;无逆重构组TpTe在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均无改变.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逆重构组VT/VF事件发生率小于无逆重构组(log-rank test,x3=4.287,P=0.038).结论 CRT-D植入术后TpTe逐渐缩短,需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除颤治疗的VT/VF事件逐渐减少.左心室逆重构患者的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改善显著.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时跨壁复极离散度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及其预防

    作者:姚青海;吴尚勤;孙姗;李鹏;丁军;杨培根;陈炳伟

    以双心室同步为核心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 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但双心室同步起搏实际是右心室内膜和左心室外膜的同步起搏,这种非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本文综述了CRT术后心衰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内在机制,并初步探讨了有关防治措施.

  • 正加速度诱发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细胞电生理机制的探讨

    作者:端木鲁健;王兰;李玉茜;于心亚;黄丛春;王俊华;王建昌

    目的:观察正加速度(+Gz)对兔心室肌细胞复极达90%振幅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 MAPD90)和跨壁复极离散度( TDR)的影响,探讨+Gz诱发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Gz组(n=12)。+Gz组兔给予+8 Gz暴露,1 min/次,3次/d,共7 d,两组兔同时行Holter监测,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应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记录技术同步记录兔左心室三层心肌MAP,测量MAPD90及TDR;应用Burst方法刺激兔右心室前壁,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Holter记录显示,+Gz组兔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6/11),对照组没有心律失常发生。与对照组相比,+Gz组兔左心室内、外膜MAPD90均明显缩短,左心室TDR明显增大。给予Burst刺激后,+Gz组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0%(4/10),对照组没有心律失常发生。结论+Gz暴露明显增加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使得MAPD90明显缩短和TDR明显增大,推测可能是+Gz诱发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

  • 维拉帕米减少2型长 QT 综合征楔形心肌块模型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并预防尖端扭转型室速

    作者:刘洋;戴琳;张远恒;王金丽;张存泰;薛玉梅;吴书林;胡丹;喻荣辉;刘念;白融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治疗2型长 QT 综合征(LQT2)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稳定1 h 后灌注 E-40310.5μmoI·L-1建立 LQT2心肌块模型;同时按照分组分别灌注维拉帕米0.5,1.0和2.5μmoI·L-1,30 min 后开始采集数据,采集时间持续30 min。以2000 ms 基础步长连续起搏(S1S1刺激),同步记录心内、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和跨壁心电图,测量动作电位复极达90%的时程(APD90)、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和心电图 QT 间期,并观察各组自发和程序刺激(S1S2刺激)诱发的早期后除极(EAD)和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发生率。结果灌注 E-40310.5μmoI·L-1后,左心室楔形心肌块心内、外膜下 APD90和 QT 间期均显著延长(P﹤0.01),TDR 显著增加(P﹤0.01),并观察到自发或程序刺激诱发的 EAD 及 TdP 发作。同时灌注维拉帕米0.5,1.0和2.5μmoI·L-1,LQT2模型内、外膜下心肌 APD90和 QT 间期呈浓度依赖性地缩短(P﹤0.01),TDR 显著减小(P﹤0.01),自发或程序刺激诱发的 EAD 和 TdP明显受到抑制。硝苯地平1.0μmoI·L-1有类似作用,且强度更大。结论维拉帕米可通过缩小心肌 TDR 和抑制 EAD 减少 LQT2患者 TdP 的发生。

  • 伊布利特及胺碘酮转复房颤时对Tpeak-end/QT的影响

    作者:杨琦;姚青海;吴尚勤;孙姗;程爱娟;李鹏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在转复房颤过程中对患者跨壁复极异质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房颤发病在48 h~7 d的患者87例分入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比较2组房颤转复成功率;分析2组患者用药前、用药4 h内QT间期以及Tpeak-end/QT间期比值的变化。结果伊布利特组房颤转复成功率明高于胺碘酮组(61.7%vs 40.7%,P<0.05);伊布利特组QT间期在用药后较用药前显著延长、Tpeak-end/QT间期比值增大(P<0.05),分别在用药后2 h、1 h恢复用药前水平(P>0.05)。胺碘酮组QT间期显著延长(P<0.01),持续至用药后4 h,但Tpeak-end/QT间期比值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伊布利特房颤转复成功率高于胺碘酮;但伊布利特在用药后跨壁复极异质性有所增加,即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并可在1h内恢复正常。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室复极的影响

    作者:马少卫;于波;马淑梅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不同起搏模式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1例接受CRT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记录患者自主心律、右室心内膜起搏(RV-endo-P)、左室心外膜起搏(LV-epi-P)及优化后双室起搏(BiV-P)心电图.测量QRS波时限,QT间期、Tp-e(T波顶点到T波结束)间期,并计算QTc间期(校正后QT间期)、QT离散度(QT-d)及Tp-e离散度.并将各起搏模式心电图数据与患者自主心律进行比较.结果 相对患者自主心律,LV-epi-P可显著延长患者QRS波时限、QTc间期及Tp-e间期,并增加QT-d及Tp-e离散度.QRS波时限平均延长23.31 ms(95% CI:16.64~29.98 ms,P<0.01);QTc间期平均延长32.35 ms(95% CI:18.49~46.22 ms,P<0.01);Tp-e间期平均延长21.98 ms(95% CI:13.09~ 30.87 ms,P<0.01);QT-d平均增加27.96 ms(95% CI:19.14~36.78 ms,P<0.01);Tp-e离散度平均增加26.06 ms(95% CI:18.35~33.77 ms,P<0.01).BiV-P可明显缩短QRS波时限,RV-endo-P可显著延长QRS波时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iV-P及RV-endo-P虽有延长QTc间期及减小QT-d、Tp-e间期、Tp-e离散度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epi-P可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具有潜在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风险.建议植入心脏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 心力衰竭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关敬树;徐涛;廖德宁

    目的 观测心力衰竭时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变化,探讨心力衰竭时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III~IV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其中NYHA III 级79例,IV级21例)和健康对照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受试者静息状态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V2导联的Tp-Te间期、RR间期,并计算出Tp-Te/ √RR间期作为心率校正后的Tp-Te间期.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Tp-Te间期和Tp-Te/√ RR间期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99±22)ms vs (84±22)ms,P<0.01]和[(3.6±0.9)ms vs (2.6±0.7)ms,P<0.01].NYHA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患者Tp-Te间期、Tp-Te/√ RR间期较NYHA心功能Ⅲ级心力衰竭患者延长更加明显[(109±18)ms vs (97±19) ms,P<0.01]和[(4.1±0.7) ms vs (3.5±0.7)ms,P<0.01].结论 心力衰竭时,Tp-Te间期、Tp-Te/√ RR间期明显延长并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提示心力衰竭对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具有显著影响.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