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水中微量甲醛和乙醛

    作者:叶坚;王娴;余涛

    目的 探讨二硝基苯朋(DNPH)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TC)法测定水中微量甲醛和乙醛的方法.方法 在60℃的水浴中,水样中的甲醛和乙醛经DNPH衍生化20 min,用环己烷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甲醛、乙醛在0 ~ 8.0 μ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甲醛和乙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0.9996;甲醛和乙醛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 ~2.4%和1.1% ~3.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6%~99.3%和98.4% ~ 101.7%;方法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2和0.005 mg/L.甲醛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大于0.05).结论 本方法不但可同时检测水中微量的甲醛和乙醛,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而且简便、快捷,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 101乙醇和乙醛对人乳腺上皮细胞中苯并[a]芘-DNA加合物形成的影响

    作者:

  •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胎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屈卫东;吴德生;刘发才;翁贵武

    为探讨孕期饮酒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发育迟缓机制,本研究在体外利用3H-TdR参入胎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以研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乙醛均可明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乙醛的抑制作用强度明显高于乙醇.结果表明,乙醇、乙醛对星形胶质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酒精引起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很可能是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抑制所致.

  • 典型醛类污染物单独及联合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离体实验研究

    作者:杨丹凤;袭著革;张华山;李官贤;梁增辉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检测了3种典型醛类污染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发现3种化合物都引起了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彗星现象,并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此3种醛类化合物均可引起细胞DNA发生断裂.

  • 别再用塑料袋裹着食物放冰箱了

    作者:李鸿林

    塑料袋让蔬果容易变质、消耗营养将蔬菜置于塑料袋中,蔬菜周围的湿度较高,容易滋生病菌,导致蔬菜变质.在缺氧情况下,水果和蔬菜会大量消耗其中的营养成分,并且会产生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乙醛和酒精.因此,贮藏期间一定要注意通风,保证氧气供应.

  • 肝脏的四大“怕”

    作者:汪明明

    肝脏是人体大的消化器官,代谢活跃,再生能力极强,但也非常脆弱,在生活中若不注意,极易造成肝脏损伤.造成肝脏损伤的因素有多种,但肝脏怕的情况有四种.一怕大量饮酒酒的化学名叫乙醇,乙醇在肝脏代谢,经脱氢酶的作用依次代谢为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乙醛和乙酸是强氧化剂,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特别是乙醛有极强的肝毒性作用,可导致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饮酒量、饮酒时间与肝损害的程度成正比.

  • 认识酒精性肝病

    作者:彭向欣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酒精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肝脏疾病.当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肝细胞内乙醇脱氢酶、氧化氢体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等三条途径氧化为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直接和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可占肝硬化患者的50%~70%.

  • 酒精对鼠胚胎神经胶质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屈卫东;吴德生;翁贵武;谢芳莉;肖帮良;魏大鹏

    目的探讨酒精致脑发育异常机制。方法从孕19 d鼠胚胎脑组织分离培养星形、少突胶质细胞体外分别施不同剂量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二者作用不同时间对星形、少突胶质细胞原癌基因 c-fos 表达影响。结果酒精对星形、少突胶质细胞c-fos表达与时间和剂量有关。各剂量酒精、乙醛作用1 h既可影响两种细胞c-fos 基因表达,2 h表达至峰值,72 h恢复正常呈现特异时相性。结论酒精、乙醛均可致星形、少突胶质细胞c-fos表达增强。c-fos异常表达很可能在酒精所致脑发育异常担当重要作用。

  • 姚乃礼辨治酒精性肝病的经验

    作者:朱丹;陈兰羽;孙婷婷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因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肝脏为乙醇氧化的主要场所,在一系列酶作用下,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可使肝细胞代谢发生紊乱、变性和坏死。姚乃礼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40余年,尤其对肝胆脾胃疾病造诣颇深,现将姚教授治疗ALD的经验总结如下。

  • 阿魏酸钠对乙醛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张志毕;察婷;缪紫娥;徐晢;冯国华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体外乙醛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建立乙醛诱导的HSC-T6增殖模型,设空白组、乙醛组、秋水仙碱组(2.5 μmol· L-1)及SF组(1,10,25,50,100,200,400 μmol·L-1),通过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合适的SF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F(400,200,100 μmol· L-1 )对乙醛诱导的HSC-T6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I型,Ⅲ型胶原浓度,酸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1-β1(TGF-β1),信号转导蛋白Smad2,Smad3,Smad4,Smad7,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l)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00 μmol · L -1的乙醛能显著诱导HSC-T6体外增殖(P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SC-T6增殖显著增加(P <0.01),α-SMA和I型,Ⅲ型胶原和Hyp含量显著增加(P < 0.01), TGF-β1,Smad2,Smad3,Smad4,Smad7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 < 0.01 ),MMP-1和 TIMP-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 < 0.01 ).与模型组比较,400,200,100 μmol.L-1浓度的SF能明显抑制乙醛诱导的HSC-T6增殖(P < 0.05,P <0.01),显著降低a-SMA和 I型,Ⅲ型胶原和 Hyp 含量(P<0.01),下调 TGF-β, Smad2, Smad3,Smad4基因 mRNA的表达(P < 0.05,P < 0.01 ),上调 Smad7基因 mRNA表达(P < 0.01 ),并明显上调 MMP-1 mRNA表达(P < 0.05,P < 0.01 )和下调 TIMP-1 mRNA表达(P <0.01).结论:SF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 和 MMP-1/TIMP-1信号通路,抑制乙醛诱导的体外HSC-T6细胞的增殖,活化和胶原分泌.

  • 乙醛所致肝星状细胞增殖的离体模型的研究(Ⅰ)

    作者:叶永安;田德禄;朱陵群;王满霞;赵凤志

    目的:在国内首次建立乙醛所致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离体模型.方法:通过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取传一代星状细胞作为对象,选择乙醛17.5 μmM为基础浓度,以5、10、50、150、200、250倍递增浓度作为刺激因子,用MTT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乙醛对星状细胞的作用.结果:875 μmM乙醛为佳浓度,可使星状细胞增殖率和存活率均达到大.Giemsa染色该浓度细胞增殖为活跃.结论:单纯用乙醛作用于肝星状细胞可以形成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离体模型,适用于以后的多种相关实验.

  • 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乙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其CYP450亚型表达的影响

    作者:廖长秀;汪晖;平洁;吴勇

    乙醇可经细胞色素P450 2El(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代谢为乙醛,并产生脂质过氧化产物,引起肝损伤,并可通过肝细胞中过量表达的CYP2E1激活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细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1].但乙醇能否直接激活HSCs及其可能的机制报道甚少.

  • 冷冻干燥血小板保存技术研究

    作者:曹伟;王艳;靳鹏;刘安;裴海云;祝瑞泉;叶初燕;韩颖

    为了探索新的血小板保存方法,对血小板进行了冷冻干燥的研究.采用乙醛对血小板做预处理,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为了稳定血小板的结构,加入了人白蛋白或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并对再水化液进行了筛选.对冷冻干燥后的血小板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表面膜糖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乙醛处理后血小板的回收率基本稳定在60%以上,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与处理前相比有轻微的降低;5%人血白蛋白冷冻干燥保护液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40mmol/L海藻糖冷冻干燥保护液,在血小板聚集活性保持方面,用贫血小板血浆(PPP)再水化结果明显优于磷酸缓冲盐溶液(PBS).透射电子显微观察显示,冷冻干燥后血小板胞内细胞器和颗粒物质清晰可见,其中包括线粒体和各种分泌颗粒.乙醛处理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与新鲜血小板相比明显降低.结论:乙醛作为一种新的保护剂,对血小板冷冻干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黄锟;赵玉凤;赵锦;雷明科;林宏楠;王存文;吴元欣

    目的 得到一株产人乙醛脱氢酶2(acetaldehydedehydrogenase-2,ALDH2)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优化其发酵条件以满足生产和科研需求.方法 将ALDH2基因整合到质粒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ALDH2,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ALDH2经电转化到毕赤酵母SMD1168中,转化子经MD平板筛选后,用G418筛选多拷贝重组子,测序鉴定.通过改变诱导温度、pH、初始OD值、甲醇浓度等诱导条件,对SMD1168(pPIC9K-ALDH2)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ALDH2 cDNA整合到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得到SMD1168(pPIC9K-ALDH2);获得佳的诱导表达优化条件:在28℃、pH=7.0、诱导初始OD_(600)=12、每隔24h添加1.5%甲醇、转速为300r/min,发酵所产生的人ALDH2酶活可达到0.115 U/ml,相对较高.结论 以蛋白酶缺陷型毕赤酵母SMD1168为宿主,分泌表达质粒pPIC9K为载体,能够成功构建重组子SMD1168(pPIC9K-ALDH2).

  • 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生的影响

    作者:马洪德;蒋明德;钟显飞;解方为;曾维政

    目的:探讨特异性MEK1阻断剂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生及其细胞增生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用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HSC进行处理,分别以MTT比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增生及其细胞增生核抗原表达.结果:PD98059在20μm0l/L时即对HSC增生出现抑制作用(P<0.05,C组0.109±.020 vs B组0.146±0.030),50、100 μm0l/L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D、E组0.081±0.010、0.056±0.020 vs B组0.146±0.030);HSC中PCNA表达也随PD98059剂量增加而减弱(P<0.05,C、D、E组0.62±0.09、0.47±0.04、0.34±0.04 vs B组0.74±0.05)结论:PD98059对HSC增生及细胞增生核抗原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Erk信号传导通路是调控肝星状细胞增生的重要通道.

  •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

    近几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酒精的消耗也在逐年上升,而酒精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其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可以说,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进展就是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深入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将会极大地促进临床治疗以及对于该病的防治.目前,国内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多偏向于中医药,中医对该病的病机演变、辨证论治等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将从乙醇和乙醛、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β-内啡肽、铁、炎症递质与细胞因子、免疫学等方面阐述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抗纤复方I号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干预作用

    作者:林红;黄玉红;李异玲;傅宝玉;王炳元

    目的:研究乙醛对肝星状细胞(HSC) 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中药抗纤复方I号(KXI) 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消化法获得并原代及传代培养HSC,大鼠灌以KXI 制备药物血清,以乙醛和药物血清作用于HSC,通过RTPCR 测定细胞内α1(I) 型胶原mRNA 的表达,以放射免疫法和ELISA 法分别测定培养上清中透明质酸(HA) 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的含量.结果:100 μmol/L 乙醛刺激HSC 后,HSC 中α1(I) 型胶原mRNA 的表达、上清中HA(ng/L) 及TGF-β1(ng/L) 的含量增加(1.193±0.0344 vs 0.988±0.0208;1 243.22±58.13 vs 602.33 ±194.06;2 734.43±787.12 vs 559.92±97.63,均P<0.01).而100 m L/L 的药物血清则抑制α1(I) 型胶原mRNA 的表达、HA(ng/L) 及TGFβ1(ng/L) 的含量降低(0.973±0.0605 vs 1.193 ±0.0344;1 032.667±77.65 vs 1 243.22± 58.13;759.62±205.34 vs 2 734.43±787.12,均P<0.01).结论:乙醛能增加HSC 中α1(I) 型胶原的表达,并促进HSC 分泌HA 及TGF-β1,而KXI 则起抑制作用.

  • 抗纤复方Ⅰ号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其降解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红;张义侠;李异玲;崔巍;王炳元;傅宝玉

    目的:研究乙醛对肝星状细胞(HSC)细胞外基质(ECM)及其降解酶表达的影响及中药抗纤复方Ⅰ号(KXI)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HSC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大鼠灌以KXI制备药物血清,用乙醛及药物血清处理HSC.以放射免疫分析法及RT-PCR分别检测培养上清中层粘连蛋白(LN)及HSC中α1(Ⅰ),α1(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上清中LN含量在100 μmol/L乙醛处理24 h后显著增加(52.0±12.1 vs 10.0±0.3,P<0.01),100 mL/L药物血清起抑制作用(19.2±7.8 vs 52.0±12.1,P<0.01);100 μmol/L乙醛刺激HSCα1(Ⅰ)型胶原及MMP-2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100mL/L药物血清抑制其作用;100 μmol/L乙醛减弱HSCαl(Ⅳ)型胶原及MMP-1 mRNA的表达,100 mL/L药物血清则使二者表达有所增强.结论:KXI能抑制乙醛刺激的HSC中LN的分泌,αl(Ⅰ)型胶原及MMP-2 mRNA的表达;而增强乙醛所抑制的HSC中αl(Ⅳ)型胶原及MMP-1 mRNA的表达.

  • 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劲晖

    目的探讨建立离体的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方法检测采用不同浓度乙醛干预大鼠第二代肝星状细胞24小时的光密度值.结果乙醛浓度以1.25倍递增,25μmol/L为起始浓度,取对数浓度对增殖效应呈现规则的生长曲线,其刺激浓度(EC50)为71μmol/L.结论选用乙醛浓度为71μmol/L作用于HSC 24h作为以后的实验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细胞模型的浓度.

  •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新生大鼠原代培养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型钾通道Kir3.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渊源;孙婧菡;胡军;柏妮;于波

    目的 明确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新生SD大鼠原代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型钾通道Kir3.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通道及乙醛在急性乙醇中毒引发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应.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提取并培养150只新生SD大鼠原代心房肌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肌钙蛋白Ⅰ鉴定.采用细胞计数套件-8(CCK-8)法分别测定200 ~ 800 mmol/L乙醇及50~ 500 μmol/L乙醛处理24 h后细胞的生存率,以确定导致新生SD大鼠原代心房肌细胞凋亡所需的乙醛及乙醇浓度.建立以大非凋亡浓度(200 mmol/L)的乙醇处理24h及相应剂量(100 μmol/L)乙醛处理24 h的新生SD大鼠原代心房肌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乙醇处理组、乙醛处理组及对照组心房肌细胞Kir3.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成功培养新生SD大鼠原代心房肌细胞,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所培养细胞为心肌细胞,且90%以上细胞肌钙蛋白Ⅰ染色阳性.(2) CCK-8法测定显示400 mmol/L以上的乙醇处理组的心肌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00 mmol/L及以下的乙醇处理组心肌细胞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00 μmol/L以上的乙醛处理组的心肌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予对照组(P<0.05),而350 μmol/L及以下的乙醛处理组心肌细胞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200 mmol/L乙醇及100 μmol/L的乙醛处理24h的新生SD大鼠原代房心肌细胞Kir3.1蛋白表达分别高于对照组(44.52±23.07)%及(45.04±22.01)% (P <0.01),而乙醇组与乙醛组之间Kir3.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乙醇及乙醛处理均能够明显上调乙酰胆碱敏感型钾通道Kir3.1蛋白的表达.

158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