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研究

    作者:王丽;李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产生多种临床结局,包括自限性感染(病毒被清除)、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变等不同的临床表型.导致HBV感染结局个体差异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宿主因素可能是影响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来HLA-Ⅰ类、Ⅱ类基因、TNF-α启动子区基因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局的关联研究进行综述.

  • 新疆哈萨克族人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蛋白4基因遗传变异的分布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李南方;郭艳英;姚晓光;周玲;王红梅;严治涛;罗文利;常建航

    目的 探讨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蛋白4(NEDD4)基因多态与哈萨克族人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采取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923例哈萨克族人(741例对照和182例MS)为研究对象。测序筛查NEDD4基因变异,用Taqman-PCR行代表性变异的基因型鉴定。结果测序发现27个变异,包括6个错义突变。5个常见变异在MS病例和对照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s11550869变异与≥40岁哈萨克族人的MS相关(基因型和显性模型中均P=0.024),控制年龄和性别后,0R值1.604 (95%CI 1.061~2.424,P=0.025)、1.681 (95%CI 1.073~2.633,P=0.023);rs11550869变异不同基因型间MS组分数量性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种基因型间(GG<GC<CC)腹围、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逐渐增高趋势;且常见单倍型H5(A-A-T-A-C,包含rs11550869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59)。结论 NEDD4基因rs11550869变异位点与新疆哈萨克族40岁以上人群MS可能相关,该结果需进一步验证。

  •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血栓溶解体积之间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琦;孙思翘;程志华;王中英;刘超

    目的:探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血栓溶解体积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制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按照处置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测定,并且计算静脉造影所显示的血栓溶解体积,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后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量值均先升高后降低,模型组出现2次峰值,假手术组升高3h达到峰值后即逐渐下降,至术后24h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模型组合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D-二聚体测量值与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Pearson系数为0.307,R2 =0.412 (P <0.05).结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随着时间呈现均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能够反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液凝聚状态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 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关联研究

    作者:于纪泽;孙晓晨;张秋梅;翟金国;陈敏;吉峰;陈熊鹰;谷璜;刘真

    目的:探讨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汉族患者526例和415例汉族健康对照,检测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智商(IQ)评定,N-back任务测量工作记忆能力.采用协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的关联.结果:在全体被试中,男性的1-back[(0.50±0.27) vs.(0.56±0.25)]和2-back[(0.25±0.22) vs.(0.28±0.22)]任务错误率小于女性(均P<0.05).男性患者中,Ser/Ser基因型的1-back任务错误率[(0.39±0.23) vs.(0.33±0.23)]高于Gly/Ser基因型,IQ[(97.4±15.1) vs.(101.9±13.4)]低于Gly/Ser基因型(均P<0.05);男性对照组中,不同基因型之间工作记忆及I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被试中,Ser9Gly多态性不同基因型的工作记忆与I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可能存在性别差异,Ser9Gly多态性在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记忆障碍有一定相关性.

  •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孙伟;闫俊;王力芳;曲梅;阮燕燕;卢天兰;岳伟华;张岱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与精神分裂症及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4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51例正常对照者DISC1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DISC1多态性的关联.结果:DISC1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821597(等位基因A>G,χ2=6.009,P=0.014;基因型:χ2=6.505,P=0.039)和rs821616(等位基因A>T,χ2=7.063,P=0.008;基因型:χ2=6.928,P=0.031)均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由上述2个SNPs组成的多个单体型均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如AT(χ2=7.065,P=0.008,OR=1.42,95%CI=1.10~1.83)和GA(χ2=6.009,P=0.014,OR=0.80,95%CI=0.68~0.96)].上述2个SNPs组成的风险单体型AT间PANSS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但与精神分裂症症状无关联.

  •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4(RGS4)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岳伟华;张瀚迪;汤富磊;曲梅;韩永华;张大荣;阮燕;卢天兰;张岱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4 (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4,RGS4)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及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 和DNA测序方法,分析3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90例正常对照者中RGS4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RGS4多态性的关联.结果:RGS4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12753561(T>G,χ2=8.970,P=0.002)和rs10759(C>A,χ2=13.773,F=0.002,P=0.002)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由上述4个SNPs组成的多个单体型如AAGA(χ2=11.120,P=0.0008,OR=0.52,95%CI=0.36-0.77)和GGGC(χ2=10.096,P=0.001,OR=1.43,95%CI=1.15~1.79)均与精神分裂症关联.PANSS量表的阴性症状因子分与rs12753561(t=2.216,P=0.029)和rs10759(t=2.543,P=0.012)关联.结论:RGS4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显著关联.

  • HTR1B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及氟西汀疗效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姗;徐勇;张克让

    19世纪70年代,Segal首先提出受体假说,认为抑郁症是大脑中5-羟色胺(5-HT)或去甲肾上腺素(NE)受体敏感性增高所致;且抗抑郁药通过降低受体敏感性达到治疗目的.

  •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的关联研究

    作者:吉宁;管丽丽;陈芸;刘璐;李海梅;高倩;杨莉;钱秋谨;王玉凤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ADHD-HI)的关联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99例ADHD-HI患儿(含77个核心家系,来自2092例ADHD样本)及599例正常儿童,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DBH基因5个SNPs的基因型,使用plink软件分别进行x2检验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进行假阳性结果错误率控制(FDR)法校正.结果: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rs1076150(病例对照频率0.933 vs.0.880)、rs1611115 (0.231 vs.0.154)、rs2873804 (0.885 vs.0.803)的T等位基因和rs1548364(0.882 vs.0.807)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经过FDR校正后高于对照组(校正后P<0.05);家系资料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发现rs1076150、rs2873804的T等位基因和rs1548364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经过FDR校正后,存在过度传递(校正后P<0.05);而rs1611115的T等位基因经过校正后存在过度传递的趋势(校正后P=0.054).结论: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可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冲动亚型存在关联.

  • 中国汉族人群 LPHN3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艺;李海梅;刘璐;钱秋谨;王玉凤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 a-latrotoxin 受体基因 latrophilin 3(LPHN3)基因多态之间的统计学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 ADHD诊断标准的1052例 ADHD 儿童和921例健康对照。采用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评定患儿临床亚型,该量表将 ADHD 分为3个亚型: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采用 ADHD 评定量表对患儿 ADHD 核心症状进行评估,包括注意缺陷分、多动分、冲动分。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方法,对 LPHN3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通过χ2检验对单个 SNP 位点与 ADHD 及其各亚型、性别间进行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 LPHN3基因与 ADHD 核心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rs11131347与 ADHD 总体存在名义统计学意义[P <0.05,OR =0.86(0.76~0.98)],小等位基因 C 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0.409 vs.0.445;分性别分析发现,rs11131347与男性 ADHD 存在关联[P <0.05,OR =0.82(0.71~0.96)],小等位基因 C 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0.402 vs.0.449。分亚型分析,结果显示 rs11131347位点与 ADHD-C [P <0.05,OR =0.85(0.74~0.98)]及男性 ADHD-C 存在名义统计学关联[P <0.05,OR=0.82(0.70~0.97)],小等位基因 C 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407 vs.0.445及0.401 vs.0.449。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rs1113134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 ADHD (隐性模型,P <0.05)、在ADHD 男孩(加法模型,P <0.05;显性模型,P <0.05;隐性模型,P <0.05),ADHD-C (隐性模型,P<0.05)及男性 ADHD-C (显性模型,P <0.05)中,病例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名义统计学差异,校正后关联消失。进行基因型与 ADHD 核心症状间的协方差关联分析,发现 rs11131347位点与 ADHD冲动症状存在名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LPHN3基因多态可能参与 ADHD 的病理机制并对ADHD 的冲动症状有一定影响。

  •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与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艺;刘璐;钱秋谨;李海梅;王玉凤

    目的:探讨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NET1)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采用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进行共患病评定以及亚型划分,该量表将ADHD分为3个亚型: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纳入936名健康对照和491例单纯ADHD儿童(含350个核心家系),其中有276例ADHD-J儿童,34例ADHD-HI儿童,181例ADHD-C儿童.进行NET1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基因型检测,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x2检验对单个SNP位点及单体型与单纯ADHD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家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女性单纯ADHD家系中,rs36009的C等位基因存在过度传递趋势(24 vs.10,P=0.016,校正P=0.090),由rs36009、rs2242447构成的TC单体型存在传递减少的趋势(13 vs.25,P=0.044,校正P=0.071).分亚型分析显示,rs2279805的T等位基因在单纯ADHD-I家系以及男性单纯ADHD-I家系中存在过度传递趋势(86 vs.57,P=0.015,校正P=0.091)或者过度传递(71 vs.40,P=0.003,校正P=0.018).在女性单纯ADHD-I家系中,rs36009的C等位基因存在过度传递(21 vs.7,P=0.008,校正P=0.039),rs36009、rs2242447构成的TC单体型存在传递减少的趋势(9 vs.21,P=0.029,校正P=0.058).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3785143的C等位基因在单纯ADHD样本中的分布频率具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870 vs.0.832,P=0.010,校正P=0.056),在ADHD-I以及男性单纯ADHD-I样本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0.882 vs.0.832,校正P=0.025)或者具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894 vs.0.842,P=0.010,校正P=0.054).结论:NET1可能是单纯ADHD,尤其是单纯ADHD-I的易感基因.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转换功能与NRXN1基因的关联研究

    作者:卢青;刘璐;李海梅;黄悦勤;杨莉;王玉凤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转换功能与NRXN1基因的关联.方法:顺序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 ADHD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756例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133例.采用TMT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记录被试者转换功能各指标,包括数字连线时间、数字连线错误次数、数字字母连线时间和数字字母连线错误次数.选择NRXN1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rs1592728和rs4971652)位点,利用Sequenom基因分型平台进行基因型检测.在全部ADHD病例儿童和正常对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基因型对ADHD转换功能的影响因素,其次,分别在ADHD组和对照组中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层分析转换功能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结果:多重线性回归显示转换功能与年龄(β=0.42,P<0.001)、智商(β =0.34,P<0.001)、罹患ADHD(β =0.08,P=0.004)和rs4971652GG基因型(β=0.06,P=0.039)负向关联;ADHD组转换功能与年龄(β=0.46,P<0.001)、智商(β=0.32,P<0.001)、rs4971652的GG基因型(β=0.07,P=0.018)负向关联,与ADHD亚型(β=0.06,P=0.033)正向关联,ADHD-Ⅰ型比ADHD-C型患儿受损严重;对照组转换功能与年龄(β=0.25,P=0.002)、智商(β=0.40,P<0.001)负向关联.结论:ADHD患儿转换功能可能与NRXN1基因SNPs存在关联,GG基因型患者转换功能受损相对轻.

  • BAIAP2基因多态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学习困难的关联分析

    作者:李泽华;钱秋谨;刘璐;李海梅;杨莉;王玉凤

    目的:探讨脑特异性血管发生抑制剂1相关蛋白2(BAIAP2)基因多态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学习困难(LD)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731例共患LD的ADHD儿童和957例健康对照,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型,探讨BAIAP2基因的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共患LD的儿童ADHD的关联.结果:BAIAP2的SNP位点rs8079626/G(病例对照频率0.638 vs.0.604)和rs4969385/T (0.179 vs.0.150)与儿童ADHD共患LD关联,rs3934492/C (0.572 vs.0.532)和rs4969385/T (0.180 vs.0.142)与男性儿童ADHD共患LD关联,rs4969239/G (0.426 vs.0.329)和rs4969358/A (0.472 vs.0.389)与女性儿童ADHD共患LD关联(均P<0.05);由rs4969239-rs4969358-rs6565531-rs8079626组成的单体型AAGG与共患LD的儿童ADHD共患LD (0.100vs.0.065)和男性儿童ADHD共患LD (0.101 vs.0.065)关联(均P<0.05).结论:BAIAP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儿童ADHD共患LD的病理机制有关,且这种作用机制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 神经丛蛋白A2(PLXNA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张艳玲;金超;胡晓凤;刘晨星;卢天兰;阮燕燕;张岱;岳伟华

    目的:探讨神经丛蛋白(PLXNA2)基因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DNA测序检测方法,依据ICD-10诊断标准,在735例汉族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131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中,探索PLXNA2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结果:PLXNA2 基因的4个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均P<0.05);由rs3811383 -rs841865 -rs2785622组成的单体型ATT及由rs841865 - rs752016组成的单体型AC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PLXNA2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关联.

  • AIR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陕西汉族类风湿关节炎关联分析

    作者:李晓波;闫铭锋;李婷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至今RA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在RA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AIRE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器,在胸腺髓质细胞中表达,在胸腺细胞发育及控制胸腺中外周抗原表达负向调节中发挥作用。在日本人群和欧洲人群已证明 AIRE 基因相关易感标签SNP 位点( rs2075876、 rs1800520、rs760426、rs878081)与 RA 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分析AIRE基因4个标签SNP位点是否是中国陕西汉族RA人群易感基因位点。

  • N-乙酰基转移酶(NAT2)多态和肺癌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

    作者:蒋跃明;刘宏亮;刘艳红;王一;胡志斌;马红霞;王颖;王海峰;沈洪兵;黄薇;钱吉;卢大儒

    目的 探讨N -乙酰基转移酶(NAT2)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500对医院来源的肺癌病例和对照收集其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illumina分型技术对NAT2基因各功能位点进行分型,并对分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rs7832071、rs1208(lys263arg)的等位基因增加了肺癌的患病风险(OR=1.49, 95%CI: 1.04-2.13; OR=1.76, 95%CI: 1.21-2.55),且因二者之间的紧密连锁(R2=0.971),因此rs1208可能为一肺癌风险位点,rs7832071则可能是该风险位点的标签位点.对吸烟与否分层分析证实,在当前吸烟者中rs7832071、rs1208杂合型增加了患肺癌的风险性(OR=1.48, 95%CI:1.03-2.15 ; OR=2.20, 95%CI: 1.05-4.62).结论 NAT2 rs1208 (lys263arg)为一肺癌患病风险位点.

  •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辛香玉

    慢性荨麻疹(CU)是指每天或几乎每天均有发生的风团或瘙痒,病程大于6周.发病率0.1%~3%.将慢性荨麻疹分为伴有明显诱发因素的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三类[1].80%~90%的慢性荨麻疹常规检查手段找不到过敏原或其他病因,而定义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引起CIU的免疫机制有自身抗体学说,如有抗Fce-RIa自身抗体、甲状腺自身抗体、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等.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进行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HLA-DRB1 04表达频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提示CIU发病还与遗传背景有关.近年凝血机制在CIU的作用得到关注,提示CIU患者可能存在外源性凝血机制的激活[2].

  •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作者:张博;金铮;别黎;赵刚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 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和其他认知功能 损害.临床上以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D,LOAD)为 主.研究认为,LOAD 的发生是由于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种因 素导致,其中60% ~80%发病危险和基因异常相联系[1] .载脂 蛋白E4(apolipoprotein E4,ApoE4)是目前惟一确定和LOAD 发 生相关的易感基因,ApoE4 基因携带者的LOAD 发病率是非携 带者的2 ~4 倍[2] .但是ApoE4 并不能解释所有的LOAD 的发 生,一种复杂疾病的发生大都是多基因的低频变异逐渐累积而 成的.以往常规的筛选候选基因的研究方法很难发现这些大量 低频变异位点.随着微阵列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可以帮助解决这个 问题[3] .

  • 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作者:张春军;石晓鹏;邓峰美;钟华;杨建峰;王刚;王振焕;陈雄英;赵丹;何芳

    近年研究发现血浆HCY水平升高与EH有着密切的联系.CBS和MTHFR是HCY代谢过程中的2个关键酶,除营养因素外,CBS和MTHFR基因缺陷对血浆总HCY水平的影响[1]可间接导致EH,这已成为研究热点;而CBS作为HCY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当其缺陷时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目前,许多研究表明,CBS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2].目前,有关SNP与疾病的关联研究,除在SNP位点选择上注意了功能区(启动子和外显子)外,由于不同连锁标记间还存在LD.为增加基因分型的有效性,还需进行tSNP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 反应蛋白1基因c.864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

    作者:刘洪;何春燕;赵彦艳

    目的 探讨反应蛋白1 (SPON1)基因在中国东北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了475名中国东北汉族人(高血压患者259例,正常血压对照者216人)SPON1基因c.864A/G多态性基因型.结果 SPON1基因c.864A/G多态性AA、GA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2.6%、39.6%和7.8%,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4%和27.6%,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c.864A/G基因型在男性高血压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高血压组GG纯合子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4%比2.0%,P=0.012),男性GG纯合子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OR 5.565,95% CI 1.251~24.764).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其他男性高血压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钠等)后GG基因型仍为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5.625,95% CI 1.103~28.679,P=0.038).相关分析显示,男性GG纯合子舒张压较A等位基因携带者明显升高[(95.9±11.4)比(88.3±14.6)mm Hg,P=0.030];其平均动脉压也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120.2±10.7)比(113.1±18.9)mm Hg,P=0.018].结论 首次发现SPON1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之一;在中国东北男性汉族人群中,SPON1基因c.864A/G多态性GG纯合子舒张压水平较高,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较大.

  • 开展高质量的高血压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作者:朱鼎良

    1992年Jeunemaitre等报道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开创了高血压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的先河.此后这项研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有关报道多达数千篇.

174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