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66 环境镉危害早期健康效应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鸿;杨杏芬

    本文以近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概述了环境镉危害早期健康效应风险评估中人群镉接触早期敏感监测指标的选择、环境镉暴露量的评估方法以及暴露量和损伤指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 081 毒理学中心法则的重新审视--毒物兴奋性剂量-反应关系及其对毒理学发展的影响

    作者:戴宇飞;郑玉新

    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一直用于对化学品、药物、物理等有害因索进行毒性预测和外推,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害因索的危险度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近毒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即毒物兴奋效应模型,对过去公认的阈值模型和线性非阈值模型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毒物兴奋效应模型的概念及其在环境、医学、公共卫生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引起的讨论作一介绍.

  • 高氯酸铵对去卵巢大鼠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

    作者:毛伟峰;陈浩;包汇慧;宋雁;隋海霞;刘兆平

    目的 研究高氯酸铵(Ammonium Perchlorate,AP)对去卵巢大鼠(ovariectomization,OVX)甲状腺干扰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获得其有害作用的小剂量(LOAEL)值和BMDL10值.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对照组、OVX对照组和4个AP处理组(剂量为50、100、250和500 mg/kg·bw),连续灌胃8d.灌胃结束次日检测大鼠肝脏Ⅰ型5'-脱碘酶(5'-DI)活性、血清3'-三碘甲腺原氨酶(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学、甲状腺脏器系数和甲状腺表皮/胶质比等.分析获得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小剂量(LOAEL),以及采用基准剂量法获得基准剂量(BMD)的可信区间下限(BMDL).结果 OVX组体重和增重均显著高于SHAM对照组(P<0.01),OVX各组间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各剂量组血清T4、TSH、甲状腺脏器系数和表皮/胶质比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DI酶活性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和500 mg/kg·bw剂量组的血清T3显著低于OVX对照组(P<0.01).AP各剂量组甲状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学损伤.AP对OVX大鼠血清T3、T4和TSH水平、甲状腺脏器系数和甲状腺表皮/胶质比的影响的LOAEL均为50 mg/kg·bw,AP对甲状腺干扰作用的BMDL10为15 mg/kg·bw.结论 AP对OVX大鼠甲状腺干扰作用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AP对去卵巢大鼠甲状腺干扰作用的LOAEL为50 mg/kg·bw,BMDL10为15 mg/kg·bw.

  • 作者:

    在回顾传统的有阈和线性无阈的剂量-反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此类该模型被毒理学领域认同的主要原因和其在预测低剂量效应中的缺陷,进而提出了高剂量接触呈现抑制效应,而低剂量却呈现促进或刺激作用这一全面的激效兴奋性剂量-反应关系,弥补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并充分论证这种激效性剂量-反应关系在不同种属、接触因素和生物学终点中的普遍性,并探讨了不同物质的激效兴奋作用的可能机制以及激效兴奋模型的三大优点,后提出了激效模型谋求广泛接受的现实困难和发展趋势.

  • 危险度评价在神经毒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肖经纬;李斌

    化学物质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人们在受益于化学物质的同时,生存和生产环境也日益遭受到严重的危害.特别是神经毒剂(如环境中的铅、挥发性有机溶剂和有机磷农药等),其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已经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并且中毒病例仍不断发生,有些毒物的危害还呈上升趋势.

  • 铅的心血管系统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曹梦思;陈锦瑶

    铅及铅化合物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与体内某些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结合,干扰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目前认为铅对人体的影响并无临界剂量,即任何剂量的铅都可能对人体有害,故传统意义上的铅中毒概念已发生变化,微量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更受关注.本文就铅对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及其机制、动物毒理学实验、人群流行病学证据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铅毒性及预防提供参考.

  • 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作者:黄辉萍;张湘湘;连羡玉;叶丽娟;张世阳;邱丽心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1年ICU 103例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为院内感染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的47例患者,同期分离的院外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的病例56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t检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及趋势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ICU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例共103例,其中院内感染47例占45.63%;男性8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1.45±20.87)岁;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抗菌药物联用、机械通气和中心静脉插管与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OR=1.051)和机械通气(OR=2.937)是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机械通气的天数均与ICU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年龄越大、机械通气天数越长,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风险越大,加强重点人群监测,规范各类侵入性操作,减少插管时间,将有利于减少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发生.

  •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第一讲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概述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展望(待续)

    作者:李湉湉

    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造成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对人群造成的健康影响也日益显现.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近50年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及管理方面的经验显示,应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可有效地促进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工作,并能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健康,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但是在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才刚刚起步,尚未得到有效地推广与应用.笔者将在明确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就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进行概述,并展望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第三讲 剂量-反应关系评估(续二)

    作者:张翼;杜艳君;李湉湉

    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是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中继危害识别之后的第二个步骤,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估为风险特征提供相应的毒理学数据.美国国家环保局(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模型将剂量-反应关系评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定义为“描述在某一化学物质一定的暴露剂量与暴露条件下,不良健康效应产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剂量-反应关系评估为评估健康风险提供转换暴露信息的数学基础.

  • 维生素E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

    作者:裴利红;吴萍;王晓青;李军;谭庆坤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水平与宫颈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1980年至2017年5月期间关于VE与宫颈癌发病关系研究的文献,使用Stata12.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不同指标进行定量合成分析.结果 终纳入17篇文献,包括了2631例宫颈癌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膳食VE摄入水平的高组比低组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46-0.90),且存在一种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45).(2)血清VE水平的高组比低组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0.69;95%CI,0.57-0.8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水平的血清VE是保护因素,高水平的血清VE在北美洲组和亚洲组是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增加膳食VE摄入量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 甲苯二异氰酸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

    作者:刘辉;王延让;杨德一;刘保峰;张明;赵欣;张万超;齐秀英

    目的 探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大鼠尿中代谢产物甲苯二胺(TDA)含量的变化及TDI染毒对大鼠血清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高(49.87±5.40 mg/m3)、中(12.16±2.28 mg/m3)、低(3.67±1.09 mg/m3)浓度TDI染毒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TDI动态吸入染毒5d,每天4h,监测染毒柜中TDI雾化蒸汽浓度,各组每个时段染毒后收集20 h尿液,检测尿中TDA浓度,并用尿肌酐校正.末次染毒后次日眼眶取血,进行肝肾功能的测定.结果 经过酸化水浴8h处理后,空白对照组尿样未检出TDA,而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检出TDA,染毒第5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尿中TDA含量分别为(303.91±39.74)、(415.42 ±48.69)和(640.43±92.02) μmol/molCr,高剂量组染毒第1~5天大鼠尿中TDA含量分别为(366.38±67.84)、(515.18±103.73)、(574.26±88.40)、(585.90±85.45)和(640.43±92.02)μmol/molCr,在各染毒时段内,鼠尿中TDA浓度随着TDI染毒浓度增高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染毒时间延长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染毒浓度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碱性磷酸酶(ALP)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暴露TDI后,大鼠尿中不存在游离的TDI和游离的TDA,而是作为TDA-蛋白螯合物存在;鼠尿中TDA浓度与TDI染毒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对大鼠肝脏产生损伤,尿中TDA可能是TDI接触水平比较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 饮水氟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张明访;向全永;彭芳;刘伯;陈连生;陈晓东;梁友信

    目的探讨饮水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成人氟骨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及饮水氟含量的可接受的摄入剂量范围.方法选择江苏省泗洪县新淮村[非病区村,饮水氟含量(0.36±0.15)mg/L]和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饮水氟含量(2.47±0.79)mg/L]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和随机从两村40岁以上成人中抽取部分常住村民为调查对象,并根据饮水氟含量的不同分为若干接触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氟斑牙、缺损型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率.结果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增加,儿童氟斑牙、缺损型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率逐渐增加,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99.552/(1+40.049×e3.464 X)、Y=17.520 X-6.950、Y=103.56/(1+406.55e2.19 X).根据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与饮水氟含量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饮水氟含量的参考剂量(RfD)为0.50 mg/L和0.66 mg/L.根据饮水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的饮水氟含量的参考剂量(RfD)为0.62 mg/L.结论该研究所得的饮水氟含量的参考剂量低于国家卫生标准(1.0 mg/L)的允许限量.因此,该标准对该调查地区是否适用值得商榷.

  • 应用基准剂量法探讨锰所致心脏的毒性作用

    作者:江兰

    目的 探讨尿锰的基准剂量(BMD)在锰所致心脏危害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广东省某厂电焊工人和电工为调查对象,根据工人尿锰含量将工人分为8组,分别统计各组工人的心电图异常人次和心电图异常率.结果 随着工人尿锰含量的增加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工人尿中锰含量及其心电图异常率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的尿锰含量的BMD和基准剂量下限值(BMDL)为1.420和0.510 μmol/L.结论 根据该项BMD的计算结果可知,心电图异常率并不是制定尿锰生物接触限值敏感的生物指标.

  • 二甲基甲酰胺累积接触量与肝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作者:姜荣明;徐胜;朱旭

    目的 探索二甲基甲酰胺(DMF)累积接触量与肝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6家皮革制造企业847名工人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历年接触DMF的监测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结合三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的方法,建立DMF累积接触量与肝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并估算出发生肝损伤的DMF累积接触阈值.结果 DFM累积接触量与肝损伤累积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为F=1-exp [-0.021×(T-41.3)0.421],发生肝损伤的DMF累积接触阈值为41.3(mg/m3)·月.结论 DMF累积接触量与肝损伤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提示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来切实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 噪声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分析

    作者:邹琼美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和噪声暴露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80例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这些作业工人的现场环境噪声暴露剂量情况,对这些工人进行肝脏B超检查确认是否有脂肪肝病变.结果:噪声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大于对照组,随着噪声暴露剂量增加,脂肪肝检出率增大,脂肪肝与年龄、体重指数、CNE和工人饮酒习惯有关系.结论:噪声累积暴露量和脂肪肝检出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噪声暴露可能是引起噪声产业工人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原因.

  • 汞冶炼作业职业接触汞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探讨

    作者:戴英健;付家胜;何舰;罗宽能;满一晓;李文;杨方正

    通过职业汞接触者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与健康效应关系的分析.探讨职业接触汞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显示,汞冶炼过程中短时间接触浓度达11.574 mg/m~3,炉前工8 h TWA达0.430 mg/m~3.平均尿汞含量(104.7±3.6)μg/g肌酐,尿汞增高检出率81.4%;职业性慢性轻度汞中毒及观察对象检出率分别为22.2%和59.3%.尿汞含量、中毒程度均与接触剂量存在等级相关和关联性(P<0.05).控制职业汞接触者的接触剂量是预防控制职业性汞危害的关键.

  • 持续接噪工人10年听力损伤动态观察

    作者:相爱霞

    观察到同时入厂纺织女工4年内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很低,4年后逐年上升;第1年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很高,第2年下降,4年后上升.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对接噪工人听力损伤的累积影响越重,终达到中度语频听力损伤、中度高频听力损伤的程度.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噪声的防治提出建议.

  • 纺织噪声暴露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关系的研究

    作者:涂白杰;桂立辉;胡雪原;张文;王守英

    对某麻纺厂541名接触噪声女工和非噪声作业女工120名的调查结果表明,持续接触噪声者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达5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接触噪声强度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脱离噪声作业1年以上者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明显下降,说明噪声性神经衰弱综合征是可以恢复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噪声强度,而与工龄无明显联系.

  • 高山型血吸虫病疫区疫水暴露与感染率关系

    作者:钟波;张奕;赖玉华;许发森;尹洪智;杨羽;吕旌乔;邱东川;赵一鸣

    目的 观察高山型血吸虫疫区疫水暴露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3项常用疫水暴露指标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方法 2001年11月在高山型血吸虫病疫区随机抽取1 033名常住居民,采用Kato-Katz 3片法和3送3检孵化法诊断血吸虫病感染.用回顾问卷方式法调查当年4~10月疫水暴露频次(频次),平均疫水暴露时间(指数A)和平均疫水暴露强度(指数B).结果 3项疫水暴露指标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在既往调查血吸虫感染率≥10%的自然村中,频次与感染率之间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17.76,P<0.01),在感染率<10%的自然村指数A与感染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明确(χ2趋势=11.08,P<0.01).其他条件下疫水暴露指标与血吸虫感染率的关系呈波动状态,剂量-反应关系不明确.结论 在高山型血吸虫疫区,频次可用于感染率较高人群的疫水暴露评价,指数A可用于感染率较低人群的疫水暴露评价.

  • 汞致急性肾损伤量效关系的探讨

    作者:孙炜;李晶;徐兆发;尹忠伟;于佳明;杨敬华

    目的以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蛋白和尿素氮(BUN)含量为指标,研究不同染汞剂量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并探讨汞暴露与肝、肾、尿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皮下注射0.75,1.5,2.5 mg/kg体重的氯化汞溶液.注射后12 h将大鼠移入代谢笼,收集12 h尿样.注射后48 h采取血样和肝肾组织,测定尿NAG、尿蛋白和尿汞含量、血浆BUN量和肝肾汞含量.结果不同剂量染汞组肝、肾、尿中汞含量有显著性差异;2.5 mg/kg体重染汞组肝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1.5 mg/kg体重染汞组尿汞含量即出现显著升高;不同染汞剂量组间肾汞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汞暴露量与肝、肾、尿中汞负荷呈显著正相关.染汞剂量升高,肾损伤加重,至2.5 mg/kg体重染汞组尿NAG、尿蛋白、BUN均显著高于其他染毒组.结论染汞剂量与汞体负荷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染汞剂量增加,肾损伤加重;尿汞可作为急性汞中毒的早期判定指标.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