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RGD肽偶联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赵娟娟;陈真真;朱思曼;李蕊;王梅

    目的:建立葡聚糖凝胶柱洗脱法测定cRGD偶联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方法逆相蒸发法制备cRGD偶联的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去氢骆驼蓬碱的含量,葡聚糖凝胶柱洗脱法测定cRGD偶联的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粒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考察葡聚糖凝胶类型、径高比、洗脱液、上样量对游离药物去氢骆驼蓬碱洗脱的影响。结果选择葡聚糖凝胶柱洗脱法,以sephadexG-50(100~300μm)装柱、径高比为1∶10、上样量为0.5 mL及PBS缓冲液为洗脱溶剂,能有效分离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中游离药物和脂质体,测得洗脱回收率为(98.68±1.08)%,3批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78.52%。结论葡聚糖凝胶柱洗脱法可以作为cRGD偶联的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该法较简单可行。

  • 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作者:牛荣丽;薛弘燮;李志良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提高阿苯达唑治疗包虫病的靶向特异性.方法:采用注入-pH梯度法制备了脂质体;接着进一步采用戊二醛法将单克隆抗体与脂质体偶联制备免疫脂质体.结果:脂质体的包封率为(64.02±3.10)%,粒径20~80 nm;用ELISA法检测了免疫脂质体抗体效价,其活性仍保留近80%.结论: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可成为抗细粒棘球蚴病特异靶向药物.

  • 脂质体递药系统与奥沙利铂脂质体对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

    作者:杨闯;傅仲学

    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有剂量限制性毒性.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缓释性、靶向性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特点.脂质体的主动靶向修饰对改变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分布,减少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也具有意义.利用脂质体的特性,将奥沙利铂制成脂质体治疗结直肠癌有一定意义.

  • 创伤骨科转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丹;高峰

    基因治疗是借助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或基因转染(gene transfection)技术将具有生物学作用的基因材料或信息(称为目的基因)转入细胞内,以改变细胞的功能来治疗或预防疾病[1]。可以通过病毒载体、脂质体或基因枪将基因转入到细胞内。基因治疗为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通过体内(in vivo)和体外(ex vivo)基因转移技术,将编码核酸或蛋白质的调节因子(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转录因子等)的基因成功地转入了骨骼肌肉系统的组织中,包括骨、关节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等组织[2],为基因治疗骨、软骨、肌腱、韧带损伤奠定了基础。

  • B2同源盒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张晓启;刘旭盛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烧伤后脏器损害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终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1].内皮细胞作为创面修复的主要细胞,其分化、增殖在血管形成、创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同源盒基因是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主控基因,B簇同源盒基因与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关系已早被人们所证实[2].但与造血祖细胞起源相同的内皮细胞与B簇同源盒基因(HoxB)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笔者用3H-TdR及流式细胞仪测定脂质体包裹并经硫代修饰的HoxB2反义寡核苷酸对内皮细胞DNA合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HoxB2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 4-邻甲苯磺酰氧基苯并噁唑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徐飞;唐莉;李青山

    目的 制备新型抗炎镇痛化合物4-邻甲苯磺酰氧基苯并噁唑酮(MBB)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MBB脂质体,观察脂质体的形态,测定其粒径与电位,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并考察其包封率、渗漏率、稳定性等.结果 制备的MBB脂质体平均粒径为46.3 nm,电位为-60.25 mV,包封率为94%,且于4℃下储存较稳定.结论 所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均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符合质量测定要求.

  • 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评价

    作者:赵丹丹;李玉清;黄绳武

    目的 研究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的性质,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考察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采用TLC法对其定性鉴别,并采用溶剂萃取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同时,通过UV和GC的方法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色泽均匀,质地细腻,形态饱满,其平均粒径为170.3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58,Zeta电位为-32.1 mV,带负电,脂质体pH为5.05.TLC鉴别中检出蟾酥、鸦胆子油斑点清晰可见.脂质体冻干粉的平均包封率为91.90%,吲哚类生物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19 mg/g,油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79.08 mg/g,亚油酸的平均质量分数50.41 mg/g.脂质体的平均过氧化值为0.030 5.结论 上述方法适用于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评价,可有效反映其各方面的性质.

  • 抗结核药盐酸莫西沙星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张珺;阎雪莹;李艳红;杨小凤;王向涛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超广谱抗菌药,其低抑菌浓度低、抗耐药特性较强,在抗结核药物中具优势和潜力.耐药结核菌群不断出现、一线药物临床疗效下降、患者顺应性差等使结核病临床治愈率低.为此,开发适合肺部介入给药的莫西沙星缓释制剂,以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综述近年来出现的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子等莫西沙星缓控释制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和厚朴酚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作者:国瑞琪;王秋红;王向涛;匡海学

    目的 制备和厚朴酚脂质体(HK-Lipsomes),探讨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蛋黄卵磷脂、胆固醇、mPEG2000-DSPE2000、和厚朴酚按照质量比3∶1∶1∶1,以注入法制备成和厚朴酚脂质体.通过Zetasizernano ZS测定和厚朴酚脂质体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和厚朴酚脂质体的形态.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和厚朴酚脂质体对4T1细胞的细胞毒性.建立小鼠4T1乳腺癌肿瘤模型,以紫杉醇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考察腹腔给药后和厚朴酚脂质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制备得到的和厚朴酚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13.8±0.2) nm,多分散指数(0.209±0.005),电位为(-30.7±2.4)mV,透射电镜观察和厚朴酚脂质体为球型.和厚朴酚溶液和脂质体对4T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3.74±2.38)μg/mL和(12.52±2.24) μg/mL.和厚朴酚脂质体高(60 mg/kg)、中(40 mg/kg)、低(2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5.19%、60.95%和37.83%,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实验使用较为简便的制备方法成功制备粒径较小、包封率高的和厚朴酚脂质体.荷瘤小鼠体内实验显示抑瘤效果良好.

  • 吉非替尼脂质体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何琳;马海英

    目的 考察吉非替尼(GFB)脂质体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制备S180荷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GFB低、高剂量溶液(GFB-S-20、GFB-S-40)组,GFB低、高剂量脂质体(GFB-L-20、GFB-L-40)组,低、高剂量为20、40 mg/kg.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体质量和肿瘤体积的增长情况,并以为自主活动次数为指标,评价小鼠的生命质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GFB组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0.01),GFB-L-40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GFB-S-40组(P<0.05);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快;肿瘤生长速度大小顺序为:模型组>GFB-S-20组>GFB-S-40组>GFB-L-20组>GFB-L-40组;GFB显著改善荷瘤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下降,相同剂量的溶液和脂质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FB脂质体明显延长了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命质量,效果优于溶液组.

  • 注射用姜黄素脂质体过敏现象的初步研究

    作者:修宪;冯彩霞;唐晓娇;王雪姣;李超;朱颖;王雅鹃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粒径注射用姜黄素脂质体(CLI)引起的过敏反应,并判断可能的过敏反应类型.方法 将平均粒径约为70、100、130 nm的CLI(剂量为20 mg/kg,以姜黄素计)分别尾iv给予大鼠,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0 min、7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注射前后血清中过敏相关因子——补体C3a、C3b和C5a,组胺和抗体IgE、IgG、IgM的含量变化.将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CLI和抗过敏药地塞米松(预处理2h,2 mg/kg)联用给予大鼠,观察血清中补体C3a、C5a和组胺的含量变化.结果 给予3种粒径的CLI,血清中补体C3a、C3b、C5a和组胺含量均明显升高,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抗体IgE、IgG、IgM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预先给予地塞米松,在注射CLI前后C3a和C5a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组胺含量极低.结论 3种不同粒径CLI在体内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致,且可能是补体激活相关的假性过敏反应.

  •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对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成熟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永权;彭毅志;王强;王逸涛;游波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对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表型特征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分离人脐血来源的单核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将其诱导分化为imDC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鉴定,并将其分为转染组和对照组.转染组将pEGFP-N1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imDC;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此法的转染率和两组细胞表面分子[CD86、CD83、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等]的表达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imDC在转染前后刺激未致敏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人脐血来源的imDC形态结构和表面标志符合文献报道的典型特征.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转染率约在10%左右.转染组CD86、CD83和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12±6)%、(8.6±2.3)%和(71±7)%;对照组分别为(13±6)%、(9.1±3.8)%和(7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R提示imDC转染后其免疫刺激功能较转染前无明显变化(P>0.05),刺激指数<2.结论脂质体介导转染imDC后不影响其成熟特性,但转染率不高.

  • 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作者:邢帮荣;利天增;祁少海;叶志强;孔庆磊;邓宇

    1 对象与方法1.1 主要试剂及仪器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ODN,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试剂(美国Gibco公司);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上海宙山精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IBA 2.5型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德国Kontron公司).

  • 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基因转染

    作者:丁国斌;陈璧;韩军涛;汤朝武;王波涛

    目的探讨人胎儿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以及作为体外基因转染靶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分离人胎儿表皮干细胞,以人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配制表皮干细胞培养基,通过角蛋白19(K19)和整合素β1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周期分析及克隆形成率测定,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脂质体介导法,以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FG165)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cDNA3.1/VEGF165)转染培养细胞;采用病毒载体介导法,以含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GFP)转染培养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转染效果.结果人胎儿表皮干细胞呈明显克隆性生长,克隆形成率高,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基底层角质细胞,K19和整合素β1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pcDNA3.1/VEGF165转染的表皮干细胞VEGF16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raav/GFP转染的表皮干细胞呈现强荧光.结论利用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及人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初步实现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以脂质体为介导或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进行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基因转染是可行的.

  • 载N-(4-羟基苯基)维甲酰胺脂质微泡联合超声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梦蛟;方宇辉;金承龙;金哲虎

    目的 探讨载N-(4-羟基苯基)维甲酰胺(4HPR)及4HPR脂质体(4HPR-L)与4HPR脂质微泡(4HPR-LM)联合超声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b)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1)采用水化超声法制备4HPR-L及4HPR-L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镜对4HPR-L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势、载药浓度、包封率、载药量进行考察.(2)取人瘢痕疙瘩Fb,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13组,每组6孔.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处理,0.5 W30s组、0.5 W60s组、0.5 W 120s组、0.7W30s组、0.7 W60s组、0.7W 120s组、1.0W30s组、1.0W60 s组、1.0W120s组、1.5W30s组、1.5W60s组、1.5 W 120s组12个超声组细胞分别给予对应参数超声处理.常规培养24 h后,酶标仪测定细胞活力.另取人瘢痕疙瘩Fb,分为5组,每组6孔.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处理,1、10、20、50 μg/mL空白脂质微泡组细胞给予对应质量浓度的空白脂质微泡处理,常规培养24 h后同前测定细胞活力.另取人瘢痕疙瘩Fb,分为6组,每组12孔.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处理,1、10、20、50、100 μg/mL 4HPR-L组细胞分别加入含对应质量浓度4HPR的4HPR-L处理,常规培养24、48 h后每组各取6孔同前测定细胞活力.另取人瘢痕疙瘩Fb,分为4组,每组6孔.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处理,4HPR组、4HPR-L组和4HPR-LM+超声组细胞分别加入4HPR、4HPR-L、4HPR-LM(4HPR质量浓度均为20 μg/mL)处理,4HPR-LM+超声组细胞给药后立即给予0.5 W60s超声处理.常规培养24 h后同前测定细胞活力.(3)取人瘢痕疙瘩Fb,分为对照组、4HPR组、4HPR-L组和4HPR-LM+超声组,每组3孔,各组细胞处理同前.常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4)取人瘢痕疙瘩Fb,同(3)分组及处理,常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 (1)4HPR-L颗粒呈大小均匀的球形或类球形结构,粒径为(100.1±1.3)nm,Zeta电势为(-34.3 ±2.3)mV.4HPR-L溶液中4HPR质量浓度在1400 μg/mL左右,包封率为(95.8±1.2)%,载药量为(8.3±0.4)%.(2)12个超声组细胞活力均高于93.0%.1、10、20、50 μg/mL空白脂质微泡组细胞活力均高于95.0%.1μg/mL4HPR-L组细胞给药24、48 h细胞活力相近(t=0.393,P>0.05),给药24 h时10、20、50、100 μg/mL4HPR-L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给药48 h(t=44.593、22.961、32.224、35.337,P<0.01).4HPR组、4HPR-L组与4HPR-LM+超声组给药24 h细胞活力分别为(47.3±0.7)%、(42.3±1.7)%、(38.6±0.8)%.4HPR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4HPR-L组和4HPR-LM+超声组(t=4.551、15.895,P<0.05或P <0.01),4HPR-L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4HPR-LM+超声组(t=-3.360,P<0.05).(3) 4HPR组、4HPR-L组与4HPR-LM+超声组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2.8±2.4)%、(42.5±2.4)%、(58.5±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9±1.6)%(t=8.748、13.637、9.500,P<0.01);4HPR-L组与4HPR-LM+超声组总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4HPR组(t=4.049、5.393,P<0.05或P <0.01);4HPR-LM+超声组总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4HPR-L组(t=3.371,P<0.01).(4)4HPR组G2/M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107,P>0.05);4HPR-L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4HPR组和对照组(t=18.169、30.026,P<0.01);4HPR-LM+超声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4HPR-L组、4HPR组和对照组(t=4.932、25.854、66.231,P<0.01).结论 4HPR可抑制人瘢痕疙瘩Fb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发生G2/M期阻滞,且4HPR-LM联合超声的作用效果优于4HPR-L和游离4HPR.

  • RP-HPLC法测定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

    作者:袁松;孙会敏;涂家生;丁丽霞

    目的:建立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洗脱介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酒石酸茚喹诺啉的含量.结果:酒石酸茚喹诺啉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5%,在5~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柱层析法分离游离药物的柱回收率为101.0%,加样回收率为97.9%.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40.3%.结论: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测定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的包封率.

  • 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张艳晶;杨强;马艳铃;张小飞;邓意辉

    目的:建立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苹果酸舒尼替尼的含量.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游离药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苹果酸舒尼替尼的包封率.结果:苹果酸舒尼替尼在430 nm处有大吸收,4.0~15.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7);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91.8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苹果酸舒尼替尼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测定.

  • 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及组织中伊曲康唑浓度

    作者:魏华;刘艳;唐景玲;董迪;宋笑丹;吴琳华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及组织中伊曲康唑的浓度.方法:以尼莫地平为内标,采用乙腈-水-甲酸(80:20:0.2)为流动相,以Waters XTerra~(R) MS-C_(18)色谱柱(2.1 mm×150 mm,3.5μm)为分析柱,流速为0.2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ESI),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705.3→392.1(伊曲康唑)和m/z 419.3→343.3(内标,尼莫地平).结果: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伊曲康唑的线性范围为10.0~1600.0 μg·L~(-1),定量下限为10.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小于9.7%,方法回收率为99.0%~109.8%.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伊曲康唑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测定药物脂水分配系数的脂质体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

    作者:段春燕;龚萍;甘晓玲;张亚红;王丽;夏之宁

    目的:建立基于脂质体毛细管电泳(LCE)的一种快速测定脂水分配系数(P)的方法,将其测定结果与摇瓶法测得值进行比较,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根据已知P值的标准化合物在脂质体中的迁移时间t_m,以其logP的非线性关系.再通过待测药物的t_(lip),求得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结果:不同批次的脂质体测得的药物的logP值的重现性较好,RSD为5.7%,用LCE法测得的6种药物的logP值与文献值吻合,平均差值为0.30.结论:LCE法简单、快速,重现性较好,从已测定的6种药物的logP值来看,准确度较高,为药物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微柱离心-HPLC法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包封率

    作者:魏瑞萍;王秋云;朱文川;陈玉双

    目的:建立微柱离心-HPLC法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包封率.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柱离心法 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两性霉素B的含昔,计算包封率.结果:在所选色谱条件下,辅料不 干扰测定,两性霉素B浓度在1.0~5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微柱离心法能有效的将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 离,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0.97%.结论:该方法便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包封率.

2627 条记录 129/132 页 « 12...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