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作者:罗肇文;朱明古;程灿昌;黄文恒;叶凤君

    目的:探讨阿苯达唑片与吡喹酮片治疗肝吸虫病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收治肝吸虫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苯达唑片联合吡喹酮片与单独应用吡喹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苯达唑联合吡喹酮组,ALT、AST、TB无升高率高于吡喹酮组,两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虫卵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苯达唑片联合吡喹酮片治疗肝吸虫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肝吸虫病治疗时的首选药物.

  • 高效液相法测定阿苯达唑咀嚼片中阿苯达唑的含量

    作者:周吉民;敖立实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阿苯达唑咀嚼片"中阿苯达唑的含量.方法:C18柱(4.6×150mm,5um),乙腈-水-冰醋酸(60:3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5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5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阿苯达唑咀嚼片的质量控制.

  • 阿苯达唑治疗肝包虫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娟

    肝包虫病是因棘球蚴寄生于人、羊、马等的肝组织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疾病。阿苯达唑是一种苯骈咪唑类化合物,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强,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包虫病化疗的首选药物之一。本文对阿苯达唑治疗肝包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免疫学效应研究

    作者: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李晓恒;张倩;张艳炜;张仁利

    动态观察小鼠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并接受阿苯达唑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循环抗原CAg、IL-5水平变化,探讨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免疫学效应.将1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成4组:实验组、感染未给药对照Ⅰ组、未感染给药对照Ⅱ组、健康对照Ⅲ组.动态计数各组小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采用单抗金标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循环抗原CAg和血清IL-5,并用RT-PCR方法验证脾细胞IL-5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Ⅰ组小鼠相比于对照Ⅱ组和对照Ⅲ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有所差异,实验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在第4周达到高峰后随即下降,至第7周已与对照Ⅱ、Ⅲ组无显著性差异.对照Ⅰ组则在第2周开始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一直持续至整个实验周期.实验组的广州管圆线虫CAg阳性率和血清IL-5水平的高峰期和恢复期也均比对照Ⅰ组提前,同时IL-5 mRNA表达水平也呈现相应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阿苯达唑可改变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小鼠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循环抗原、IL-5血清浓度等免疫学效应的变化趋势.

  • 3种助溶剂对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亚砜体外抗包虫活性的影响

    作者:于春洋;商少华;张瑞妮;高惠静;吕国栋;赵军;肖云峰;吕顺忠;温浩

    目的 评估二甲基亚砜(DMSO)、吐温80和二者混合溶液等3种助溶剂溶解阿苯达唑(ABZ)和阿苯达唑亚砜(ABZSX)对其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幼虫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吐温80、DMSO及二者混合溶液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并比较抗包虫效果.分别将DMSO、吐温80及其混合溶液溶解的ABZ和ABZSX饱和浓度药物溶液加入RPMI 1640培养基中,使DMSO、吐温80及其混合溶液的浓度达到1.0%、0.1%和1.0%+0.1%.用上述含药培养液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囊泡,并设空白对照组以及适当浓度的助溶剂对照组,隔天观察原头蚴死亡率,周期为10 d;每5d观察囊泡的形态及塌陷率,周期为20 d.结果 各药物作用至第10d和20 d时,联用DMSO及吐温80溶解的ABZ组和ABZSX组原头蚴死亡率及囊泡塌陷率分别为(57.9±6.1)%、(49.32±8.5)%和(58.56±5.34)%、(80.74±1.58)%,均显著高于单用助溶剂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助溶剂组原头蚴死亡率及囊泡塌陷率均低于9%.结论 当药物相同时,DMSO和吐温80混合助溶剂组的抗原头蚴及囊泡作用优于DMSO助溶剂组,DMSO助溶剂组优于吐温80助溶剂组;助溶剂一致时,抗原头蚴效果ABZ组优于ABZSX组,抗囊泡效果ABZSX组优于ABZ组.

  • 3种药物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的比较

    作者:赵春芳;温浩;王建华;陈晓;阿孜古丽·吐尔逊;买买提江·阿不都卡德尔

    目的通过比较氧苯达唑、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探讨氧苯达唑抗包虫病的作用. 方法将氧苯达唑、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分别配成高、中、低浓度加入RPMI1640培养基中,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观察其每天的死亡率,直到对照组的头节全部死亡为止. 结果将相同条件下3种药物作用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阿苯达唑、氧苯达唑高、中、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苯达唑脂质体仅在高浓度时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氧苯达唑、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均有显著的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氧苯达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与阿苯达唑相当,可认为是一种新型抗包虫药;阿苯达唑脂质体剂型并未显示出特殊的体外抗原头节作用.

  • 川芎嗪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轶;王琪;陈根;包根书;史大中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川芎嗪和阿苯达唑单用及联合使用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泡球蚴病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川芎嗪和阿苯达唑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治疗60 d后,检测小鼠泡球蚴湿重、脾脏指数、抑囊率、血清TNF-α和SOD含量以及肝组织匀浆中NO和NOS的含量,并对泡球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川芎嗪和阿苯达唑单用及联合使用对小鼠泡球蚴的抑制率分别为66.71%、85.59%和9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0,P<0.05);脾脏指数、血清TNF-α含量、肝脏NO、NO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14,P<0.05);血清SOD含量川芎嗪组和川芎嗪+阿苯达唑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7.359, P <0.05).结论 1)川芎嗪和阿苯达唑对小鼠泡球蚴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治疗效果;2)川芎嗪能显著改善阿苯达唑对小鼠肝功能的损伤.

  • 阿苯达唑新剂型抗包虫病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张金辉;温浩;栾梅香;柯山;苗玉清

    目的观察多种药物载体[大分子物(Macrosol)、脂质前体(Pre-liposome)、脂质体(liposome)]与ABZ结合后,ABZ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选用90只健康长爪沙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腹腔接种泡球蚴组织(E.m),建立动物模型.接种6周后开始给药,治疗组ABZ均按50 mg/kg剂量给药,对照组每只长爪沙鼠经口服或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每周一、三、五,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4 h将动物处死,取血、肝、E.m组织.观察指标:1) E.m湿重及减重率;2)E.m组织头节阳性率,再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3)HPLC测定血、肝、囊内的ABZ 及其主要代谢产物ABZSX和ABZSN的浓度.结果新剂型ABZ组(总体)E.m组织的减重率与ABZ片剂粉末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病理切片头节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其相符合.代谢产物ABZSX和ABZSN的血药浓度分别是:1)ABZSN的药物浓度:L-ABZ口服组:血浆中为(1.014±0.239) μg/g,肝脏中为(0.036±0.007) μg/g,E.m组织中为(0.031±0.009) μg/g;L-ABZ注射组:血浆中为(2.423±1.070) μg/g,肝脏中为(0.688±0.008) μg/g,E.m组织中为( 0.049±0.008) μg/g;P-L-ABZ口服组:血浆中为( 0.778±0.489) μg/g,肝脏中为(0.027±0.003) μg/g,E.m组织中为( 0.036±0.009) μg/g;M-ABZ口服组:血浆中为(2.541±0.287) μg/g,肝脏中为(0.055±0.011) μg/g,E.m组织中为(0.049±0.004) μg/g.较ABZ粉剂组在灌药后4 h的血药(0.297±0.064) μg/g、肝药(0.016±0.002) μg/g及E.m组织内的浓度(0.030±0.008) μg/g,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2)ABZSX的药物浓度:L-ABZ口服组: 血浆中为(0.922±0.462) μg/g,肝脏中为(0.044±0.004) μg/g,E.m组织中为( 0.029±0.008) g/g;L-ABZ注射组:血浆中为(1.154±0.624) μg/g,肝脏中为(0.035±0.004) μg/g,E.m组织中为(0.023±0.006) μg/g;P-L-ABZ口服组:血浆中为(0.629±0.259) μg/g,肝脏中为(0.040±0.001) μg/g,E.m组织中为(0.032±0.007) μg/g;M-ABZ口服组:血浆中为(2.552±0.180) μg/g,肝脏中为(0.050±0.005) μg/g,E.m组织中为(0.033±0.007) μg/g.较ABZ粉剂组在灌药后4 h的血药(0.305±0.090) μg/g、肝药(0.026±0.004) μg/g及E.m组织内的浓度(0.024±0.010) μg/g,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新型药物载体与ABZ相结合,提高了ABZ的主要抗棘球蚴药理成分ABZSX和ABZSN的血、肝及囊内药物浓度,有显著抑制、杀灭头节的作用,抑制病灶的增殖,对棘球蚴病可造成明显的病理性损害,新型药物载体包裹ABZ,可使其抗棘球蚴病的作用大为增强.

  • 雷丸、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作者:杜娟;牟荣;包怀恩;何平;刘鲜林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雷丸、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作用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将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分别放人20%雷丸、1%阿苯达唑和0.04%吡喹酮培养液中.37℃培养18h,清洗后用戊二醛固定,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构变化并记录结果.试验以含5%猪胆汁的0.9%NaCl溶液为空白对照. 结果 空白对照组囊尾蚴头节翻出,顶突闭合,周围有短索状皱壁;吸盘内壁形成纵型邹褶,外缘有环形和结节状邹褶;颈部皱褶规则整齐,微毛有棘样尖端;囊部表面呈珊瑚礁状,表面密布微毛,微毛密集、细长连呈网状.雷丸作用后的囊尾蚴头节伸出囊体,水肿严重,顶突呈火山口状,索状皱壁消失,皮肌僵直坏死;吸盘肿胀破损,基底部变厚,横向皱褶消失;颈部皱褶变宽,裂沟加深,有颗粒状物附着,微毛消失,出现溶蚀状孔;囊部表面溶蚀状,僵直坏死,有许多溶蚀状小孔,微毛脱落.阿苯达唑作用后的囊尾蚴头节伸出囊体,顶突收缩,有环形皱褶,皮肌老化,吸盘无明显变化,吸盘内壁有纵型邹褶,外缘有环形皱褶;颈部裂沟增宽,有残留的微毛结构,出现溶蚀状小孔;囊部表面呈丘壑状略平坦,皮肌外观柔和,有许多溶蚀状小孔,可见微毛基部残留结构.吡喹酮作用后的囊尾蚴头节未能翻出;颈部裂沟增宽,微毛消失,皮层变薄,表皮有薄壁空泡结构,有透明杆状物附着;囊部表面凹凸不平溶蚀状,有许多溶蚀状孔,微毛结构消失,有杆状分泌物附着. 结论 雷丸、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均有破坏作用,3种药物对囊尾蚴表面形态结构的破坏强度以吡喹酮强、快,雷丸次之,阿苯达唑弱.

  •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除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悦怡;张启明;邓卓晖;潘波;刘恩钿;廖章深;黄关权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 方法采用国产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6 mg+200 mg)(14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分别治疗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者,同时用阿苯达唑400 mg治疗钩虫、鞭虫感染者、用伊维菌素12 mg治疗钩虫、蛲虫感染者作为对照. 结果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者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100.00%(30/30)、86.67 %(26/30)、88.24%(30/34)和97.62%(41/42);阿苯达唑对照组钩虫和鞭虫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70.58%(24/34)和47.06%(16/34),伊维菌素对照治疗组钩虫、蛲虫虫卵阴转率分别为46.15%(12/26)和57.14%(16/28).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结论国产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鞭虫、蛲虫感染效果显著,对鞭虫疗效明显优于阿苯达唑,对钩虫、蛲虫疗效明显优于伊维菌素,并且有排虫快、不良反应少而轻等优点.

  • 不同剂量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对土源性线虫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杜尊伟;姜进勇;周卉;王学忠;陈然;汪丽波;李鸿斌;刀天友

    目的 观察单倍、三倍剂量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治疗土源性线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314位调查对象随机分为阿苯达唑(400 mg)、甲苯咪唑(500mg)、三倍阿苯达唑(400 mg,3 d)、三倍甲苯咪唑(500mg,3d)等4组,对各药物组治疗蛔虫、钩虫、鞭虫和绦虫感染的疗效进行观察,计算治愈率和粪样虫卵下降率.结果 阿苯达唑治疗钩虫的疗效优于甲苯咪唑,两药单倍剂量对钩虫的治愈率分别为69.1%和31.0%,三倍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92.0%和54.0%,虫卵下降率单倍剂量组为97.3%和83.6%,三倍剂量组为99.7%和96.4%.控制鞭虫感染,三倍剂量疗效优于单倍剂量.两驱虫药物单倍或三倍剂量对蛔虫感染疗效显著(治愈率在93.0%~96.8%之间,虫卵下降率均大于99.9%).三倍剂量对绦虫感染的治愈率为100%,而单倍剂量仅为50%.结论 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三倍剂量方案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 4种药物单用或联用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施维;李健;彭婷;陶俊宇;张鸿满;黄维义

    目的 观察三苯双脒(TBD)、青蒿琥酯(AS)、阿苯达唑(ABZ)、甲苯咪唑(MBZ)单用或联用治疗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的疗效. 方法 140只大鼠各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100个,于感染后第5周开始分组治疗,均采用灌胃给药.感染大鼠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同批感染对照组(每组5~10只),将TBD、AS、ABZ与MBZ分别按照高、低剂量单剂用药和两两配伍给药,顿服,观察疗效.治疗后10d处死大鼠,解剖,收集胆管和肝组织内的华支睾吸虫,计算平均虫数和减虫率,对相应组间的平均虫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用75 mg/kg体重TBD、MBZ、ABZ单剂治疗后,平均减虫率分别为98.04%、100%和86.67%,30mg/kg体重AS治疗后减虫率为87.25%;当给药剂量均降低1/3时,上述各药物治疗组的平均减虫率分别降至78.3%、46.02%、31.94%和62.07%.50 mg/kg体重TBD分别与50mg/kg体重MBZ、ABZ配伍用组平均减虫率为98.43%和100%,检虫数与75mg/kg体重TBD、MBZ、ABZ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g/kg体重AS分别与50 mg/kg体重ABZ、50mg/kg体重MBZ配伍用,平均减虫率为89.22%和97.55%,检虫数与75 mg/kg体重ABZ、MBZ,30 mg/kg体重AS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用药可降低给药剂量,并具有增效作用,50 mg/kg体重TBD分别与50 mg/kg体重MBZ、ABI配伍用对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病疗效较好.

  • 去氢骆驼蓬碱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丽华;赵军;马运芳;陈蓓;吕国栋;王建华

    目的 观察对去氢骆驼蓬碱和阿苯达唑单用及联合用药对小鼠腹腔成熟包虫囊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制备包虫病动物模型并运用B超检测其成模性.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去氢骆驼蓬碱组、阿苯达唑组和联合用药组及空白对照组,药物腹腔治疗14 d后,检测各小鼠细粒棘球蚴湿重、抑囊率;观察小鼠肝、脑、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细粒棘球蚴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去氢骆驼蓬碱和阿苯达唑单用及联合用药均对小鼠细粒棘球蚴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囊率分别为67.32%、70.50%、8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用药组均能起到改善肝脏血管周围的炎细胞浸润情况;用药组的脑组织结构均正常,无明显病理改变;囊泡染色显示,用药组囊泡的生发层结构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以联合用药组较为显著;透射电镜观察囊泡超微结构,用药组的囊泡生发层细胞核破坏,核仁消失,以联合用药组较为显著. 结论 去氢骆驼蓬碱对小鼠棘球蚴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效果更好,表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 青蒿琥酯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蒲秀英;傅宣英;王琪;景涛

    目的评价中药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lb)及两药联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疗效. 方法将人工感染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包囊组织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分别给予青蒿琥酯(Art)25 mg/kg·d、50 mg/kg·d、阿苯达唑(Alb)50 mg/kg·d、Art 25 mg/kg·d+Alb 25 mg/kg·d,连续治疗90 d.模型对照组不作治疗.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效果以棘球蚴湿重、囊重抑制率、脾脏指数、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为评价指标. 结果各用药组小鼠包囊生长明显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2.96%,64.34%,65.31%,77.08%,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脾脏指数、血清IL-4及IgE水平均降低(P均<0.05). 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棘球蚴的生长及由此引起的超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效果更好.

  • 中药合剂和阿苯达唑对犬钩蚴的作用效果观察

    作者:许正敏;李智山;温茂兴;孙莉;周乐翔;赵建忠

    目的 了解中药合剂(贯众、槟榔、全蝎)和阿苯达唑对犬钩蚴的作用.方法 将感染钩口线虫犬粪便(含钩虫卵)标本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 h,水洗沉淀法分离钩蚴.将钩蚴沉淀物与不同药物分别置入青霉素瓶中混匀,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物.然后放35℃培养(孵化)箱继续培养24 h,镜下观察实验组、对照组沉淀物中钩蚴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对照组可见钩蚴明显长大,体态自然、虫体透明、轮廓明显、结构清晰.药物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及全蝎药物组相比,中药合剂组虫体较小、细,且僵直,自然曲线消失,不光滑,无蛋白质的折光性;内部结构不清、粒沙状,可见损伤的虫体与残留的角质层有明显不规则空隙.阿苯达唑组虫体僵直,自然曲线消失,不光滑,无蛋白质的折光性,虫体内部结构不清,团块状,虫体凸凹不一,虫体萎缩.结论 贯众、槟榔、全蝎合剂与阿苯达唑对钩蚴发育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治疗钩虫、鞭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小兰;戴保红;邱玉中;邵靖鸥;蒋晖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疗效. 方法用伊维菌素6 mg和12 mg分别伍用阿苯达唑200 mg顿服治疗钩虫感染者,伊维菌素12 mg伍用阿苯达唑200 mg顿服治疗鞭虫感染者;同时,用阿苯达唑400 mg顿服分别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用虫卵阴转率评价疗效. 结果 6 mg和12 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3.3%和95.5%,12 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鞭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为94.3%;而单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66.7%和47.1%. 结论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效果良好,两药有协同作用,而不良反应轻微、短暂.

  • 氧苯达唑抗小鼠细粒棘球蚴效果的初步观察

    作者:买买提江·阿不都卡得尔;温浩;王建华;林筱琦;张薇;马旭东

    目的通过比较氧苯达唑(Oxibendazole, OBZ)与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灌注治疗小白鼠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观察OBZ抗小白鼠体内细粒棘球蚴的药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感染细粒棘球蚴10周的78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个组:1)阿苯达唑粉剂组(Po-ABZ)75.0 mg/kg;2) OBZ 37.5 mg/kg 组;3)OBZ 75.0 mg/kg 组;4)OBZ 150.0 mg/kg 组;5) 生理盐水对照组(NS),每次0.3 ml/只.每周用药3次,连续用药10周后剖检.测定棘球蚴囊湿重和减重率;观察棘球蚴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用HPLC法测定血液、肝脏、肺脏中的药物浓度. 结果 OBZ低剂量(37.5 mg/kg)、中剂量(75.0 mg/kg)和高剂量(150.0 mg/kg)组小鼠棘球蚴囊平均湿重分别为(159.33±263.21) mg、(49.75±43.62) mg和(191.5±98.36) mg,平均减重率分别为82.49%、94.53%和78.96%. ABZ组平均囊湿重和减重率分别为(145.13±162.47) mg和84.05%;各药物治疗组与NS对照组(910.11±1 496.28) mg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OBZ 75.0 mg/kg、150.0 mg/kg组与ABZ(75.0 mg/k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BZ不同剂量组小鼠囊壁病理改变只数和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与ABZ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OBZ具有抗继发感染小鼠体内细粒棘球蚴作用,其作用强度可能与ABZ相当.OBZ低剂量(37.5 mg/kg)组作用可能优于OBZ中剂量(75.0 mg/kg)和高剂量(150.0 mg/kg)组.

  • 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体外抗微小膜壳绦虫形态学研究

    作者:栾希英;张树华;刘同慎;刘春会

    应用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了不同浓度的阿苯达唑体外对微小膜壳绦虫及其虫卵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48 h各实验组虫体活力明显下降,72 h高浓度组虫体均死亡.虫体损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皮层损伤.出现皮层水肿增粗、绒毛脱落,皮层区基底膜及皮下肌细胞脱落;②实质区损伤.海绵状实质区呈空网格状高度透亮,出现空泡,排泄管明显扩张,细胞有核固缩、核碎裂现象发生.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组织损伤愈加严重.48 h虫卵出现形态改变,数量明显减少.表明阿苯达唑对微小膜壳绦虫及其虫卵均具有较强的损伤作用.

  • 国产新药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临床观察

    作者:曹汉钧;孙凤华;钱益新;陈锦英;赵兰凤;徐振刚;徐祥珍;吴中兴

    为观察三苯双脒对两种钩虫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用三苯双脒200 mg、300 mg和400 mg顿服治疗成人钩虫感染者,并与阿苯达唑400 mg顿服进行比较.结果三苯双脒200 mg、300 mg和400 mg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52.78%、77.78%和86.17%,阿苯达唑400 mg的虫卵阴转率为66.29%.服三苯双脒在12 h后开始排虫,36 h累积排虫达95%以上,第3 d基本排净.副作用轻微,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三苯双脒对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均有显著疗效.

  • 阿苯达唑致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婧;郑晓燕;阴赪宏;齐海宇;李小丽;刁宗礼;纪爱萍;栗绍刚;吴赵永

    目的 分析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致急性肝损害作用. 方法 对4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接受阿苯达唑治疗后出现的急性肝损害(肝功能变化)、基础疾病及转归进行分析. 结果 1)用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疗程结束后,26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范围为42.00~252.00 U/L,平均(97.66±56.66)U/L;9例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范围为41.00~131.00 U/L,平均(60.66±29.34)U/L;13例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范围为56.90~213.00 U/L,平均(99.52±46.65) U/L;碱性磷酸酶(ALP)、蛋白质及胆红素水平未见显著变化;2)阿苯达唑治疗过程中,同时加用保肝药物(甘利欣、肝泰乐)组68.42%(13/19)氨基转移酶升高,未使用保肝药物组59.09%(13/22)氨基转移酶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异常者停用阿苯达唑后开始出现好转,出院2个月后血清氨基转移酶大多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 口服阿苯达唑可导致急性肝损害,其剂量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临床应用时注意监测肝功能,并合理使用保肝药物.

286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