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临床探讨

    作者:沈秀君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前期病变的一个过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CIN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5月,通过TCT(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行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现报告如下.

  • 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329例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坤;刘庆芝;李卫红;黄山鹰;伍雪梅;唐雪莲

    子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肿瘤.近年来,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高危型HPV检测,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宫颈冷刀锥切术至今仍然是诊断和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 宫颈癌术后肺转移手术治疗一例

    作者:陈勇华;王建六

    一、病例摘要患者38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伴阵发性排液2个月"于2009年2月27日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查体:宫颈上唇光滑,下唇3~7点处见-3 cm突起,质地糟脆,有坏死,触之出血,左侧阴道穹窿受侵.子宫中后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左侧骶韧带稍增厚,尚有弹性.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阴道镜检查病理回报:(宫颈12点)宫颈CIN2/3级,(宫颈下唇)侵润性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 四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准确性比较

    作者:宋一一;卢芳;邱淑敏

    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是常用的方法.而临床上常常发现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报告为 CINⅡ~Ⅲ级(含原位癌)者切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程度加深,以致部分患者手术范围不足.因此我们于2001年10月~2002年9月对22例门诊诊断为CIN(含原位癌)收住院患者在手术前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x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根据LEEP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四种检查手段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准确程度.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王季青;周春慧;唐双玲;孔慧祥;易艳平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期病变阶段.对此阶段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阴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宫颈表面病变做出诊断,同时镜下定位活检,病理检查为后诊断,同时以此做标准,以评价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价值.

  • 阴道镜检查规范化势在必行

    作者:章文华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早诊、防治和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阴道镜检查有能发现临床尚无症状和体征,肉眼检查无法识别的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 规范化阴道镜检查及诊断——几点建议

    作者:章文华;李淑敏

    阴道镜分为:①光学阴道镜:低倍双目立体放大镜,直接检查宫颈和下生殖道上皮;②电子阴道镜:将视屏信号转化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上成像显示,将采集图像、储存分析、打印等为一体化管理; ③光电一体阴道镜:即将光学电子阴道镜功能接合起来.

  • 宫颈癌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赵旸;祝洪澜;王建六

    病例摘要:患者,女,39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半,加重4个月余"于2004年11月9日入院.1年半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止血治疗后好转.1年前行妇科检查时曾诊断为"宫颈中度糜烂",未处理.4个月前再次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于我院门诊就诊,行阴道镜检查.病理回报:宫颈多点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伴有累腺,局部可见浸润.2个月前,患者因"发现白细胞升高"于我院行骨髓活检,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准备行骨髓移植治疗,月经婚育史:平素月经规律,15岁初潮,5~7/26 d,量中,有痛经,可耐受,末次月经: 2004年11月6日.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

    作者:钱德英;岑坚敏;王丁;曾仁海;林爱华;舒焰红;洪淡华;黄志宏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521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4±9)岁,筛查并后经病理诊断为HPV感染8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83例,CIN Ⅱ 73例,CIN Ⅲ 80例,宫颈浸润癌54例,子宫内膜癌5例,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1例,宫颈结核1例.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高危型HPV DNA检测CIN Ⅱ、Ⅲ的敏感度是92.22%,特异度是74.71%,阳性预测值5.19%,阴性预测值99.84%.宫颈细胞学筛查CIN Ⅱ、Ⅲ,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00%、80.34%、11.94%和99.63%;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0.13%、91.58%、11.11%和99.51%;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8.05%、98.46%、31.90%和99.21%.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筛查CIN 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70%、73.08%、5.21%和100.00%.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85.2%(46/54),CIN Ⅲ 92.5%(74/80),CIN Ⅱ 86.3%(63/73)和CIN Ⅰ 45.8%(38/83).结论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 阴道镜下隐匿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病变的HPV亚型感染特征及鳞状上皮厚度分析

    作者:陈晴;杜辉;王纯;唐金龙;吴瑞芳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隐匿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病变的HPV亚型感染特征及鳞状上皮厚度.方法 对2009—2010年期间进行的深圳子宫颈癌筛查项目Ⅱ(SHENCCASTⅡ)研究中有完整资料、病理诊断为CINⅢ的93例患者的169个象限的CINⅢ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三明治"法重新制作6张连续切片,其中第1张和后1张行HE染色以明确病理诊断并确保其间的切片中含有同样级别的病变,第3~5张(第2张用于其他研究)共3张白片用于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HPV分型检测,并在显微镜下(×10)对CINⅢ病变部位的鳞状上皮厚度进行测量.其中,由阴道镜指示对可见病灶进行活检发现的CINⅢ定为"可见CINⅢ",通过子宫颈随机多点活检发现的CINⅢ定为"隐匿CINⅢ".结果(1)169个象限中,43个象限为隐匿CINⅢ、126个象限为可见CINⅢ,其HPV16型阳性率分别为37.2%(16/43)和55.6%(70/1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8,P=0.038).93例CINⅢ患者中,HPV16型阳性和非HPV16型阳性患者分别为49和44例,其中年龄≥45岁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4%(10/49)和40.9%(18/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CINⅢ病灶>1个象限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9.6%(39/49)和52.3%(23/44),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786,P=0.005).(2)阴道镜下可见CINⅢ病变的鳞状上皮厚度为(161±9)μm,较隐匿CINⅢ病变者[(140±12)μm]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P=0.038).HPV16型阳性与非HPV16型阳性患者的CINⅢ病变的鳞状上皮厚度分别为(172±11)和(130±10)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4,P=0.031).结论 阴道镜下隐匿CINⅢ不易识别,可能与非HPV16型阳性、病灶范围小、病灶的鳞状上皮较薄有关.对非HPV16型阳性及年龄偏大者行阴道镜检查时,通过在子宫颈转化区域行病灶活检及多点随机活检,可提高CINⅢ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 DNA倍体分析在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敦兰;阳艳;周利敏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在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 1年7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分泌物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ASCUS的875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其中294例同时进行了高危型HPV(HR-HPV)检测;全部受检者均在月经干净第3~ 10天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诊断对照.结果 875例TCT结果为ASCUS者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慢性宫颈炎553例(63.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65例(18.9%),CINⅡ45例(5.1%),CINⅢ79例(9.0%),宫颈癌33例(3.8%).DNA倍体分析中可见DNA异倍体细胞者532例(DNA异倍体细胞阳性),未见DNA异倍体细胞者343例(DNA异倍体细胞阴性);DNA异倍体细胞阴性、异倍体细胞≥3个用于筛查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和90.3%、47.5%和46.1%、29.1%和40.8%、99.4%和92.1%.DNA异倍体细胞阳性的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每100个被测细胞中,出现细胞核DNA含量(DI) >1.25的细胞(>2.5c细胞)数分别为(2.53±1.99)、(2.24±1.69)、(4.10±1.91)、(7.97±7.33)、(8.99±7.33)个;出现DI >2.5的细胞(>5c细胞)数分别为(0.10±0.07)、(0.20±0.11)、(0.28±0.19)、(1.27±1.23)、(0.36±0.33)个,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及CINⅢ与宫颈癌患者DI> 1.25、>2.5的细胞数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慢性宫颈炎及CIN Ⅰ、CINⅢ及宫颈癌患者DI> 1.25、>2.5的细胞数与CINⅡ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HR-HPV检测的294例患者中,HR-HPV阳性216例,HR-HPV阴性78例;HR-HPV阳性及阴性患者中,异倍体细胞阴性、异倍体细胞<3个或≥3个者,阴道镜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2775,P<0.01).结论 DNA倍体分析可辅助用于ASCUS的分流诊断,从而避免过多的阴道镜活检,同时减少CIN和宫颈癌的漏诊.

  • 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对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治价值

    作者:肖凤仪;汪清;郑瑞莲;陈敏;苏婷婷;隋龙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LEEP)锥切术在子宫颈微小浸润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LEEP锥切术的患者共4815例)经LEEP锥切术诊断的135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LEEP锥切术前均行阴道镜活检,回顾性分析其阴道镜活检的诊断价值;根据对生育的要求及切缘情况对LEEP锥切术后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后续治疗,包括密切随访、二次LEEP锥切术、子宫全切除术、子宫次广泛性切除术或子宫广泛性切除术;采用Pearson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阴道镜活检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敏感度仅为4.4%(6/135),特异度为100.0%(4680/4680),漏诊率为95.6%(129/135)。(2)135例LEEP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患者中,29例后续治疗未在本院且失访,106例在本院接受了进一步的后续治疗。这106例患者中,4例密切随访;102例接受了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包括二次LEEP锥切术6例(其中3例在二次LEEP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59例、子宫次广泛性切除术14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26例。(3)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为27~39、40~49和50~65岁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19.0%(11/58)、15.4%(10/65)和5/12,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05,P=0.105);LEEP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24.7%,23/93)明显高于切缘阴性者(7.1%,3/42;χ2=5.756,P=0.016);内切缘阳性、外切缘阳性、纤维间质切缘阳性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9.6%(8/27)、17.1%(7/41)、30.6%(11/36),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5,P=0.321);LEEP锥切术后有或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7和18.8%(24/1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2,P=0.521);间质浸润深度为<1 mm、1~<3 mm、3~5 mm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17.1%(7/41)、19.0%(16/84)和3/10,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0,P=0.64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80,P=0.024)和切缘阳性(OR=5.069,P=0.014)是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阴道镜活检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有一定难度,易漏诊,明确诊断更依赖于LEEP锥切术。对于LEEP锥切术后切缘阴性且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密切随访。患者年龄、切缘情况是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纯HPV16/18阳性行阴道镜检查有可疑病变患者的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健欣;郑婷萍;刘军;王秋曦;詹宇新;张震宇

    目的 分析单纯HPV16型和(或)18型(HPV16/18)阳性行阴道镜检查并有可疑病变患者的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探讨HPV16/18阳性患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年龄为21~65岁、HPV16/18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阴道镜检查有可疑病变的患者,收集其子宫颈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3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者214例,为ASCUS者123例.结果(1)337例患者中,子宫颈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颈炎症63例(18.7%)、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89例(26.4%)、CINⅡ~Ⅲ及子宫颈原位腺癌(AIS)182例(54.0%)、早期(指Ⅰa1期)子宫颈癌3例(0.9%).其中CINⅡ及以上子宫颈病变(包括CINⅡ~Ⅲ、AIS、早期子宫颈癌)所占比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71.5%,88/123)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45.3%,97/214;χ2=24.876,P<0.01);HPV16型阳性患者(64.4%,150/233)明显高于HPV18型阳性患者(30.3%,27/89;χ2=31.388,P<0.01);不同年龄段[20~29岁为69.3%(52/75)、30~39岁为55.1%(75/136)、40~49岁为44.8%(30/67)、≥50岁为47.5%(28/59)]患者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2,P=0.032).(2)在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HPV16型阳性患者的CINⅡ及以上病变所占比例高于HPV18型阳性患者[分别为54.8%(80/146)、26.0%(20/27);χ2=16.930,P<0.01];在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中,HPV16型阳性患者的CINⅡ及以上病变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HPV18型阳性患者[分别为76.5%(78/102)、55.6%(15/27);χ2=4.642,P=0.031].(3)与炎症和CINⅠ患者比较,CINⅡ及以上子宫颈病变患者的HPV16型阳性率高、HPV18型阳性率低、ASCUS的发生率高、年龄小、产次少,两组间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HPV16型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是预测CINⅡ及以上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在HPV16/18阳性患者中,CINⅡ及以上子宫颈病变所占比例高,其中HPV16型阳性比HPV18 型阳性患者更易发生 CINⅡ及以上子宫颈病变.HPV16/18 阳性患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并对有可疑病变者行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

  •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彤;吴玉梅;宋芳;朱力;李宝珠;郝霞;孔为民;段微;范玲;张为远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官颈活组织检查(活检)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3~34周、1年内未进行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孕妇,先进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1)TCT:TCT筛查孕妇共计17 828例,其中TCT结果异常1502例,发生率为8.425%.(2)阴道镜检查:204例孕妇进行了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为92.6%(189/204),阴道镜拟诊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25例,CIN Ⅱ25例,CIN Ⅲ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4例.(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204例行阴道镜检查者全部进行了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及宫颈湿疣共33例,CIN Ⅰ 95例、CIN Ⅱ28例、CIN Ⅲ36例(包括官颈原位癌13例)、SCC Ⅰ a期12例.(4)符合度: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检查拟诊炎症和CIN Ⅰ 125例,其中113例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相同,符合率为90.4%(113/125),125例炎症和CIN Ⅰ患者中无一例病理结果为SCC.阴道镜检查拟诊CIN Ⅲ或SCC共54例中,23例活检病理结果为CIN Ⅲ、10例为SCC Ⅰ a期,符合率为61.1%(33/54例).(5)并发症:阴道镜检查及官颈活枪后,8例孕妇因官颈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行创面缝合止血,发生率3.9%(8/204),未发生其他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对1年内未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杏的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的,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官颈炎或CIN Ⅰ者可以随诊,对阴道镜检查拟诊CIN Ⅱ及更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孕妇,应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 LEEP术在子宫颈原位腺癌及子宫颈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昱;汪清;隋龙;高蜀君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在子宫颈原位腺癌(AIS)及子宫颈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行阴道镜活检后病理诊断为AIS和(或)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AIS及子宫颈腺癌的患者193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阴道镜活检、LEEP或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中病变级别高者为终诊断.结果193例患者中,终诊断为AIS 155例、子宫颈腺癌38例.155例AIS患者中,LEEP术切缘阳性率为21.9%(34/155),其中26例进一步行子宫全切除术,其病灶残留率为30.8% (8/26);LEEP术切缘阴性率为78.1%(121/155),其中68例进一步行子宫全切除术,其病灶残留率5.9% (4/68),显著低于LEEP术切缘阳性者(χ2=10.46,P=0.001).38例子宫颈腺癌患者中,35例行子宫广泛性或次广泛性切除术,其病灶残留率为42.9%(15/35).阴道镜活检的AIS检出率为62.2%(120/193);LEEP术后病理诊断较LEEP术前诊断病变升级的患者98例(50.8%,98/193).结论 阴道镜对AIS的诊断不可或缺,但需LEEP术确诊.LEEP术可检出阴道镜没有检出的AIS或子宫颈腺癌,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LEEP术的切缘状态对患者选择是否行保留子宫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但仍需警惕子宫颈腺癌的存在.

  • 2013—2015年阴道镜下阴道上皮内瘤变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作者:丛青;汪清;高蜀君;张宏伟;杜明;谢锋;董晶;丰华;郑瑞莲;陈敏;朱彩英;刁雯静;宋昱;郭奇桑;李燕云;陈丽梅;曹远奎;隋龙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阴道镜下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阴道镜引导下活检后诊断为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的数据,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VaIN、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VaIN检出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2013—2015年3年间CIN、VaIN、VIN的总体发生情况:2013—2015年阴道镜引导下活检妇女共72128例,诊断为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为16732例,占23.20%(16732/72128).其中,CIN 14053例、VaIN 1923例、VIN 756例,分别占阴道镜引导下活检妇女的19.48%(14053/72128)、2.67%(1923/72128)、1.05%(756/72128),分别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患者的83.99%(14053/16732)、11.49%(1923/16732)、4.52%(756/16732).(2)2013—2015年每年CIN、VaIN、VIN的发生情况:2013、2014、2015年,CIN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比例基本平稳,分别为86.02%(3955/4598)、83.25%(4795/5760)、83.20%(5303/6374),VaIN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8.09%(372/4598)、12.45%(717/5760)、13.08%(834/6374),VIN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5.89%(271/4598)、4.31%(248/5760)、3.72%(237/6374).结论2013—2015年VaIN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与阴道镜检查医师重视对整个阴道壁的检查有关.

  • 子宫颈腺上皮内瘤变诊断方法的探讨

    作者:杨淑丽;孔为民;吴玉梅;段微;朱力

    目的 对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106例CGIN患者的临床表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及切除宫颈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 (1) 106例CGIN患者中,低级别CGIN(L-CGIN) 62例(58.5%,62/106)、高级别CGIN(H-CGIN) 44例(41.5%,44/106);单纯CGIN25例(23.6%,25/106),混合CGIN患者[即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81例(76.4%,81/106).(2)106例患者中,15例(14.2%,15/106)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提示不典型腺细胞(AGC),其中L-CGIN 4例(6.5%,4/62)、H-CGIN 11例(25.0%,11/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提示AGC的15例患者中,单纯CGIN 11例(44.0%,11/25),混合CGIN 4例(4.9%,4/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例行宫颈管搔刮术的CGIN患者中提示AGC者7例,占25.0%(7/28).101例行宫颈切除术者术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GIN者23例(22.8%,23/101),其中L-CGIN 11例(19.0%,11/58)、H-CGIN 12例(27.9%,12/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GIN的23例患者中,13例(52.0%,13/25)为单纯CGIN,混合CGIN 10例(12.3%,10/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106例CGIN患者中,行宫颈冷刀锥切术85例,环形电极切除术16例,子宫全切除术5例,宫颈或子宫切除术前宫颈活检诊断CGIN者23例,术前诊断率为21.7%(23/106);83例(78.3%,83/106)为术后诊断.结论 CGIN的常规检查手段诊断率均不高,多在宫颈切除后诊断,宫颈锥切术对诊断CGIN有重要价值.TCT筛查H-CGIN的阳性率高于L-CGIN.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不同级别CGIN的诊断率无差异.单纯CGIN术前诊断率高于混合CGIN(合并CIN者).

  • 应用2011年版阴道镜术语对子宫颈病变行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李燕云;张宏伟;郑瑞莲;谢锋;隋龙

    目的:探讨应用国际子宫颈病理与阴道镜联盟(IFCPC)2011年版阴道镜术语对子宫颈病变行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9—1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阴道镜门诊的患者376例,应用2011年版阴道镜术语对子宫颈病变行阴道镜诊断,以子宫颈活检或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两者进行一致性检验及各项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2011年版阴道镜术语后,阴道镜诊断与子宫颈病理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60.9%(229/376),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01(P<0.01),1个级别以内(指两者诊断病变的级别一致或仅相差1个级别)的符合率为97.6%(367/376);过高诊断率(19.9%,75/376)与过低诊断率(19.1%,72/376)相似;不同病变中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6,P=0.573)。阴道镜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84.4%,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下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88.8%;假阳性率为3.5%,假阴性率为39.3%。3种转化区类型与患者年龄呈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χ2回归=45.910,P<0.01),而病灶大小与病变程度无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χ2回归=0.690,P=0.406)。在1级、2级及非特异性征象中,发生率高的征象分别为薄醋酸白上皮、厚醋酸白上皮及碘染不着色,约登指数分别为0.170(薄醋酸白上皮诊断LSIL)、0.373(厚醋酸白上皮诊断HSIL)以及0.145、0.069(分别为碘染不着色诊断LSIL和HSIL)。新增术语(内部边界和隆起)诊断HSIL的阳性预测值达100.0%。不同经验检查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7,P=0.550)。结论2011年版阴道镜术语可明显提高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及多项诊断效能指标,且不随病变程度及检查者经验而产生差异;常见征象归类科学,部分征象可靠性高,对指导活检意义大;但3种转化区类型的可重复性及病灶大小的诊断价值尚有待探讨。

  • 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中镜下浸润癌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钱晓月;尤志学;曹倩文;周斌兵;邢燕

    目的 观察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镜下浸润癌(ICUM)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检出ICUM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妊娠期、年龄≤50岁并经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为HSIL后接受了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LEEP)术的患者共1425例.选择其中子宫颈体积无明显增大、有初筛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既往未行子宫颈有创性治疗、保存的阴道镜图像足够清晰可满足再次评估的HSIL患者283例纳入本研究,以子宫颈活检或LEEP术后组织学诊断中级别高者作为终病理检查结果,观察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中ICUM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检出ICUM的相关因素.结果 (1)283例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患者中,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CUM者44例,其中Ⅰa1、Ⅰa2和Ⅰb1期分别为29、4和11例,子宫颈活检术诊断的HSIL中ICUM的检出率为15.5%(44/283).(2)检出ICUM的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检出ICUM的风险增加(<30岁、30~39岁、40~50岁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7%、11.5%、22.0%;χ2=6.254,P=0.012);阴道镜下高级别病变的图像数目越多,检出ICUM的风险增加(图像数目为1、2、3、4个时检出率分别为10.2%、17.6%、23.8%、30.8%;χ2=7.686,P=0.006);HSIL病变位置为仅位于子宫颈管内、仅位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同时位于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管内,其检出率分别为2.8%、5.1%及28.7%,病变同时位于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管内时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增加(χ2=26.193,P<0.01);鳞柱交界(SCJ)不完全可见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完全可见者(检出率分别为22.3%、2.1%;χ2=19.680,P<0.01);可见非典型血管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典型血管不可见者(检出率分别为60.7%、10.6%;χ2=48.279,P<0.01);可见病变面积≥40 mm2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40 mm2者(检出率分别为27.3%、4.2%;χ2=28.921,P<0.01);可见病变面积占子宫颈阴道部面积的比例≥0.75者检出ICUM的风险较<0.75者明显增加(检出率分别为83.3%、14.1%;P<0.01);可见病变的长线性长度≥10 mm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10 mm者(检出率分别为46.9%、9.0%;χ2=44.473,P<0.01);而初筛时子宫颈细胞学严重程度的不同与检出ICUM的风险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镜下SCJ不可见、可见非典型血管、可见病变面积≥40 mm2、可见病变的长线性长度≥10 mm是检出ICUM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中存在ICUM;对于年龄≤50岁的子宫颈活检诊断为HSIL的患者,阴道镜下评估的SCJ可见性、有无非典型血管、可见病变的面积、可见病变的长线性长度是影响检出ICUM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干预.

  • 子宫颈锥切术对子宫颈管长度及早产的影响

    作者:陈璐;温弘;钱越;贺晶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对于CIN的管理及积极干预是阻断子宫颈浸润癌发生的重要环节。2013年,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子宫颈病理学会(ASCCP)发布的子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1],对CIN的处理方式重新进行了规范,推荐CIN的保守性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手术切除局部病变,后者包括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及其他方式的子宫颈锥切术[如冷刀锥切(CKC)、激光锥切(CLC)]等。随着CIN初次治疗时间的提前和CIN治疗后再生育人群的增加,CIN手术本身对患者生育能力及随后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几项荟萃分析认为,既往子宫颈锥切术史与早产风险增加相关[2-3],而美国、中国发布的早产相关的指南中已明确妊娠中期子宫颈管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作用[4-5]。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史、妊娠中期子宫颈管长度与早产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治疗后妊娠的孕期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896 条记录 6/45 页 « 12345678...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