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视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质量管理控制

    作者:钱德英

    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筛查的有效性依赖于足够大的人群筛查范围和筛查质量的保证.

  • 第18届FIGO世界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宫颈癌篇

    作者:葛楠;罗新

    第18届FIGO世界妇产科学术会议(ⅩⅧ FIGO World Congres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于2006年11月5日至10日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数千人.在5d的会议期间,各国的学者就目前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充分地讨论与交流.有关宫颈癌方面的讨论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即筛查检测[包括早期筛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与临床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手术治疗).

  • 妇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旭梅;陈琦

    妇产科抑郁症多与女性的生殖周期相关,包括经前期抑郁、产前抑郁、产后抑郁、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此外,一些妇产科疾病(如肿瘤,不孕症等)及手术也可导致女性抑郁症的发生.妇产科抑郁症可严重影响女性,特别是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同时可能对婴儿的身心健康及母婴关系产生伤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各国报道产科抑郁症的发病率从8%~51%不等,在妊娠的早、中、晚期其发病率分别为7.4%、12.8%和12%[1].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2],国内为3.8%~16.7%[3-4].Feng等[5]对某社区452例绝经期居民的调查发现,33.8%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感受,5.8%有抑郁症状]妇产科住院癌症患者中至少25%有抑郁症状[6].许多研究资料显示,妇产科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并采取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该病的预防、控制及预后十分重要.

  • 唐氏综合征的早期筛查

    作者:李之朋;杨春艳;陈敏

    临床上可以在妊娠早期或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妊娠早期筛查后,对于阳性患者进行绒毛活检(chorionic villi samply,CVS),可以较早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

  •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与诊断

    作者:徐秀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增长快的严重疾病之一.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ASD主要包括经典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AD),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和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

  • 重庆市永川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调查

    作者:宋胜仿;张永烨;贺翔鸽;刘世纯;李崇金;李春华;缪李丽;李革;徐霁;邬羽飞;李华

    目的 调查重庆市永川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方法 选取2005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永川地区行青光眼调查.在该地区城区、近郊、远郊,抽取29个抽样自然村或居委会,每一位≥50岁受检者接受了问卷调查、视力和一般眼部检查外,以VanHerick法测量周边前房深度,用Perkins手持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主要观察视乳头,包括杯/盘比,杯盘比差,横竖径,盘沿切迹及盘沿出血.结果 5938人完成了检查,受检率85.19%.青光眼的患病率为3.55%.其中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病率为2.49%,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低的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的,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为0.86%,继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0.20%.在青光眼患者中,仅有2例双眼视力≥0.3,有209例有视功能损害.其中单眼低视力8例,双眼低视力4例,单眼肓168例,双眼盲29例.结论 重庆永川地区城乡人口中青光眼总患病率较1996年北京顺义地区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仍是该地区主要青光眼类型.青光眼患者的眼球摘除率和盲目率高,与永川地区经济和文化和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关.通过筛查对前房≤1/4角膜厚度的人群密切随访或干预治疗可以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徐克静

    妊娠期糖尿病( GDM)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GDM发生率为1%~5%[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GDM及糖耐量异常的孕妇日趋增多,并由此引发母婴合并症增多。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心理、经济负担[2-3]。而且35%~60%的GDM患者在未来10~20年会发展成为GDM[4],产后6~8周的糖耐量正常者占72.04%,糖耐量异常者占27.1%[5]。因此,对GDM患者延长孕周、降低早产,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寻找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笔者现就GDM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以及预防研究

    作者:郭虹

    目的: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8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都使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进行两年的随访。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82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478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有76例,发生癌前病变的患者有71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有24例。根据检查结果,对95例发生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的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跟踪两年,只有1例患者复发宫颈癌,复发率为1.05%。结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在发生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这样就可以做好早期的预防、发现以及治疗,极大地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宫颈癌死亡率。所以,应该对育龄妇女做好宫颈病变筛查,值得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妊娠早中期空腹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作者:肖岚;邬东平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空腹血糖(FP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完成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2 350例,根据妊娠早中期首次FPG检查结果将其分为3组,其中FPG <4.4 mmol/L组(A组)801例,FPG为4.5~5.0 mmol/L组(B组)1309例,FPG≥5.1mmol/L组(C组)240例.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可能影响FPG的危险因素.结果:A~C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分别为6.37%、12.91%、44.58%,随着FPG水平的上升,GDM发生率明显上升.3组巨大儿发生率、运动控制率、饮食控制率、胰岛素治疗率、新生儿出生体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0.01).C组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胎儿先天畸形及孕妇剖宫产率、子痫前期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水平、首次产检孕周、产次、不良孕产史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类计数统计显示,B组和C组孕妇在年龄≥30岁、孕期BMI≥24 kg/m2、经产妇、首次产检孕周≤20周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妇的不良孕产史、年龄、孕前BMI、产次与FPG之间呈明显正相关;首次产检孕周与FPG之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应在妊娠早期筛查FPG,对结果异常的孕妇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 DSM-V在早期筛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艳娟;王文荣

    目的:通过应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作为诊断标准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筛查,了解疾病在低年龄幼儿的患病情况以及新诊断标准在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疾病早期筛查工作中应用探讨.方法: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新浦区6个街道及东海县15个乡镇的幼儿2 090例,应用原版幼儿孤独症筛查问卷(CHAT)-23结合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进行筛查,阳性者进一步检查,仍为可疑者由该院精神科副主任以上医师依据DSM-V确诊.结果:终确诊为ASD 24例,总患病率为11.48‰.24例患儿都完成了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其中5例幼儿发育商正常,其余19例发育商落后,其中发育商轻度落后12例,中度3例,重度4例.除大运动外,其他方面两组患儿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落后.结论:依据新诊断标准DSM-V,连云港市ASD患病率与美国近报道结果接近,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多数报道,提示在儿童系统保健中应用新标准易于儿童保健医生早期识别ASD.

  • 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万俊;苏亦平;范丽梅;魏敏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位恶性肿瘤,但是宫颈癌又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从官颈癌前病变发展至官颈癌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早期发现官颈癌前病变对官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预防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预防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关键在于CIN的早期诊断.超薄液基细胞学(TCT) -阴道镜-病理活检三阶梯诊断的应用,不仅能降低官颈病变的漏诊率,更能提供后的诊断依据[2],对于宫颈病变的三阶梯诊断流程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3].该研究综合评价TCT -阴道镜-病理活检三阶梯技术在官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TCT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凤玲;张燕;李海玲

    目的:研究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法,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法:63 615名妇女随机分为4组:A组仅行TCT检测,B组行TCT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C组仅行宫颈刮片检查,D组行宫颈刮片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B组宫颈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TCT是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TCT联合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及预测意义

    作者:吴银花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TCT联合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及预测意义.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间在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2 135例妇女的筛查资料,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1 068例,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TCT检测;TCT组1 067例,单纯行TCT检测.结果:检测为宫颈癌人群的SCC、CYFRA21-1水平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检测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CT组,联合组的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TCT组(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TCT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CT检测.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与TCT联合能降低宫颈病变过度诊断率和漏诊率,提高准确率.

  • 动态三维超声彩流早期筛查胎儿心脏病的探讨

    作者:黄春滨;俞雪娴;韦德湛;郭晓玲;李红林;梁少联;王夷黎;庞立静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对孕12~20周胎儿采用动态三维超声彩色复制模式,筛查心脏病,主要取四腔心、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长轴,左室流出道与升主动脉长轴等多切面检查.结果:433例孕12~20周胎儿筛查心脏病中,12例动态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病,均行治疗性引产,10例病理尸解证实,其中1例心包积液,6例伴多发畸形.2例拒绝尸解.结论:动态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胎儿心脏动态三维超声血流显示更直观形象,有助胎儿心脏病早期诊断.

  • Chat-23量表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孤独症早期筛查的效果分析

    作者:周兆娥;朱国伟

    目的 分析运用Chat-23量表在徐汇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孤独症早期筛查的效果,为Chat-23量表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推广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全覆盖筛查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徐汇区13家社区及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18 ~24个月龄儿童17 099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香港汉化版Chat-23量表进行孤独症筛查.结果 2014-2016年初筛阳性率(1.49%、1.85%、2.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初筛阳性复筛率(45.83%、62.07%、6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s患病率为15.21/万,其中男童为26.71/万,女童为2.46/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Chat-23量表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早期筛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效果较为显著,作为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早期筛查孤独症的工具切实可行.但仍需提高保健机构筛查人员的业务能力,以提高初筛阳性率、降低漏诊率.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应用价值

    作者:苑晶慧;石卫东

    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在医学发展到今天已被提升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出生缺陷给患儿自身日后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及生活上的不便,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也是1个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产前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正确诊断,对于及早处理和降低出生缺陷尤为重要.超声作为1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已成为早期筛查和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三维超声拓展了超声技术的空间显像功能,在二维图象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丰富的诊断信息,使超声诊断水平从平面上升到立体多角度,从而使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率大大提高.

  •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云云;周雯娟;何国平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癌症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中国每年新增官颈癌病例130 000例,约占全球总的新增病例数的28.8%.随着免费宫颈癌早期筛查项目的推广和早期诊断率、治疗率的提高,宫颈癌的生存患者逐渐增多,导致医务人员把工作重心从“提高疾病治愈率”转移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而性功能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现将国内外对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哈尔滨市癌症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李诚;兰莉;杨超;赵娜;梁巍;林琳;张婷婷;高菡璐

    目的 分析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在哈尔滨市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的运行现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探索完善癌症防治模式,制定科学、可行的癌症早诊早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国家癌症中心开发的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对哈尔滨市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5种高发癌症(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的风险评估工作,对评估出的高危个体进行专项临床筛查.结果 运用高危评估系统对16 460名居民进行了癌症风险评估,共评估出癌症高危个体8 848人;进行临床相关检查6009人次,筛查出癌症及癌前病变509例,总阳性率为8.47%.结论 通过癌症高危评估系统,对高危人群开展高发癌症的早期筛查,可极大提高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有效性和性价比,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提高癌症的早诊率、治愈率、生存率.

  • 大理市健康教育干预9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

    作者:杨锐萍;张丽兰

    目的 早期诊断妊娠糖尿病从发现至围生期结束,通过健康教育对GDM孕妇进行干预,监测、监护母婴情况,有效减少合并症.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确诊GDM并住院分娩的93例患者行健康教育,通过促进干预,改变其知识、态度、行为习惯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总结评估.结果 健康干预组、不干预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巨大胎儿率、羊水过多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妊高征、早产儿、胎膜早破的发病率较干预组明显增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严密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并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手段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等,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宫颈癌更应综合防控

    作者:王临虹;高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即倡导宫颈癌细胞筛查,随后国家开展了妇女常见病的普查普治.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癌症高发区均开展了官颈癌筛查工作.政府也拨出经费,支持妇产科医生到农村筛查.经过长期宣传教育、早期筛查,以及生育行为改变等综合措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建国后明显下降.

505 条记录 12/26 页 « 12...9101112131415...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