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중국위생공정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199
- 国内刊号: 22-133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2-1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邵强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1992年创刊,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学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应用工程技术及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控制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减少污染,创造适宜的环境质量,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1-3个月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疾病控制、综述与述评、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论文摘要、国内外信息等不超过1500字。用A4纸,4号字打印。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英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10~12个实词。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并请在首页脚注第一作者(及责任作者、指导教师、通讯作者)的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汉族可略)、学位、职称、是否研究(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以及作者通信地址、邮编、电话、传真、E-mail等。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作者单位应具体到科室。
4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国家、省部级等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应将项目及编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20229),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对已获奖项的论文,请附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5中国图书分类号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按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出。
6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文摘的书写要求详见GB6447-1986。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英文摘要中应列出前三位作者的姓名。
7关键词需标引2~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第1个字母大写。
8前言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本研究选题依据的由来,即选立本课题背景,给出既往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尚存在的知识空白点、疑问处或争议面,并以角码形式给出最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出处。②针对上述给出的背景资料,或待填补空白,或待解答疑点,或待解决争论或待作出验证,强调本研究的创新点所在,如本研究得到阴性或否定的结果,则往往更有刊发价值。
9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0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写作图1或表1。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以计算机制图,高宽比例以5∶7左右为宜。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注明放大或缩小倍数,实物图须标明实际尺寸。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
11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的有关量、单位和符号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ng/L±18.2ng/L可以写作(75.4±18.2)ng/L。
12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50.2±0.6)%及4cm×3cm×5cm。
13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28),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14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5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右上标),并排列于文末。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来编码。未发表的内部资料不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后加et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CAJ-CDB/T1-2005)格式著录。
16单位推荐信投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是统计源期刊吗?
杂志是普刊。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河南职称晋升可以用吗?
河南评职称有规定的期刊目录,作者投稿前先要查询目录是否包含该期刊,以免耽误职称评定。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官网是什么?
杂志官网目前还未投入使用,投稿可直接联系编辑部,邮箱:jlpma@163.com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是单月还是双月?
杂志是双月刊,逢双月20号出版。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引起敦化市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引起吉林省敦化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 VP1编码区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方法 对2009-2011年分离于敦化市HFMD病例的3株EV-A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核苷酸序列测定,使用MEGA 4.0软件和Bioedit软件分析VP1编码区基因亲缘关系及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结果 2009-2011年敦化市3株EV-A71均属于C4a基因亚型,并且这3株病毒在VP1编码区第22位氨基酸位点均由谷氨酰胺转变为组氨酸(Q-H),与本研究中比对的2009-2011年吉林省代表株变异一致,也与2008年安徽阜阳的分离株变异一致.结论 致敦化市2009-2011年HFMD流行的EV-A71已在全省其他县市传播流行,敦化市流行株有可能是从安徽阜阳直接或辗转传播所致.
-
桶装饮用水灌装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及消毒方法
目的 分析灌装间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并研究适宜的消毒方法,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风险,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调查分析周边43家企业的桶装饮用水灌装间及其他主要生产环节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以取水样、擦拭等方式对灌装间及其他生产环节进行取样分析;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过氧化氢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效果;并用5 g/L的过氧化氢溶液以喷洒方式验证现场消毒效果.结果 灌装间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较严重.过氧化氢杀灭铜绿假单胞菌试验表明,0.4 g/L过氧化氢溶液作用20 s即可杀灭50.04%的铜绿假单胞菌;用5 g/L过氧化氢通过喷洒的方式对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灌装间消毒,连续3批次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过氧化氢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杀灭作用,能有效消除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对灌装间消毒效果较好.
-
2012-2016年度哈尔滨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度哈尔滨市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eal-timePCR方法,对2012-2016年度采集的ILI病例咽拭子标本及暴发疫情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其型别进行鉴定.结果 2012-2016年度共检测哨点医院ILI标本8 594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45份,阳性率为7.20%;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季H3、乙型的构成比为46.82%、35.66%、17.52%;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5~岁组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占9.57%;各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P<0.01).5年共报告14起流感暴发疫情,对采集的159份标本进行检测,83份阳性,阳性率52.20%;其中春季疫情占71.43%.结论 监测显示:流感病毒型别呈现阶段性优势及病毒型别交替出现的特点;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近年有向春季偏移的趋势;儿童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发生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
-
2013年吉林省成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 了解吉林省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分析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4 644名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计算其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2013年吉林省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7.7%、17.0%、39.7%,经性别、年龄校正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者、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分别为非超重者的1.615倍(95%CI:1.370~ 1.902)、2.596倍(95%CI:2.055~ 3.280),中心型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非中心型肥胖者的1.609倍(95%CI:1.357~ 1.908).结论 吉林省2013年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不容忽视,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结合重点人群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
-
某年产20万t不锈钢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对某新建不锈钢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按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辅助用室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要求,但炉前、上料、出渣、浇铸机和煤气发生炉岗位劳动者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相应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分别为8.2、8.5、1.3(矽尘)、8.7、4.9 mg/m3(煤尘);混料、机烧、炉前、出渣、浇铸机岗位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分别为88.9、88.5、92.5、94.2、89.0 d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 dB(A)的规定.结论 该项目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正常、个体防护措施到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采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提出的建议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验收.
-
某中药厂前处理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目的 对某中药厂前处理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控措施.方法 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 该中药厂前处理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和其他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粗粉碎室粉碎机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范围为98.2~98.7 dB(A),粉碎室1粉碎机组的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范围为92.5~92.7 d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高温、其他粉尘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病人;已采取有防噪、防尘和防高温措施,并建立有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结论 该中药厂前处理车间关键控制危害因素是噪声,应对关键控制部位进一步加强降噪防护措施的落实.
-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490人,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评定量表(SIO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率为19.18%.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人的自杀意念与生活满意度、对未来是否充满信心、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等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心理问题(OR=8.765,95%CI=4.825 ~ 15.923)、睡眠质量不好(OR还行vs.报好=2.989,OR一般vs.很好=3.085,OR较差vs.很好=5.825,P均<0.05)是自杀意念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率较高,需引起政府部门重视.
-
辽阳市2012-2015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辽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市2012-2015年实验室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辽阳市2012-2015年共报告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526例,平均发病率为9.25/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014年,共报告512例,发病率为27.96/10万;发病高峰在3-4月份;农村、乡镇和城区均有病例报告,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为10.58/10万;≤8月龄组发病率高为100.76/10万,≥15岁年龄组发病所占病例比例高为71.10%;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31∶1;职业分布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CV) 83例,占全部病例的15.78%;接种MCV 0剂次63例,占11.98%;不详380例,占72.24%;免疫史来源通过家长回忆多占67.47%.结论 应不断加强麻疹监测工作,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尤其是农村麻疹疫情监测,全面推进乡镇集中预防接种工作.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同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的MCV补充免疫活动.大年龄组人群可采用灵活可行的综合防控措施.
-
某薄膜制造企业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无锡某薄膜制造厂建设项目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薄膜生产类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检测与调查法、职业健康检查等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涂布岗位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丁酮、噪声、正庚烷、正丁醇为关键控制点,该项目所有点位的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均为100%.该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的要求.结论 结合该项目使用的原辅材料、工艺的复杂程度、先进性和自动化水平,综合判定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建设项目.经综合分析评价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整体有效.应在现有基础设施上更加完善地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措施评价
目的 识别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价其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确定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评价其防护措施.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毒物、噪声、粉尘、高温、手传振动、紫外辐射和工频电磁场.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超标率分别为:锰及其无机化合物(7.70%)、电焊烟尘(33.33%)、噪声(68.75%)和其他粉尘(14.29%).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切割车间的焊接、切割和打磨区,涂装车间的喷漆间、调漆间、喷砂间及空压机房.企业应加强易超标岗位局部抽排风设施的设置及维护,降低毒物/粉尘浓度,加强高噪声作业场所人员的个体防护.
-
某啤酒厂新建20万kL/年啤酒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识别该新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评价其防护设施的可行性,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初步调查分析,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采用类比法、工程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谷物粉尘、氨、二氧化碳、盐酸、噪声、高温等,根据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化学因素中谷物粉尘、氨、盐酸的浓度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物理因素中噪声检测岗位15个,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检测结果不合格,合格率为67%;高温强度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依据现场调查资料确定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结论 该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行.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为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孕妇6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检查胎儿健康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及Hcy水平,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Hcy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28.05±3.48) nmol/L、(319.56±90.26) pmol/L,对照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29.76±3.61)nmol/L、(302.56±87.43)p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Hcy水平为(10.86±0.9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7.05±0.43)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与血清Hcy水平相关(P<0.05),而与年龄、孕次、孕周、体重、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 10μmol/L是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妇血清Hcy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相关,应加大产前筛查力度,通过降低孕妇Hcy水平来防控胎儿神经管畸形.
-
ABSL-2实验室蒸汽管道系统水锤现象的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ABSL-2实验室蒸汽管道系统水锤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根据该ABSL-2实验室蒸汽管道系统的基本情况,阐述管道设计、疏水器选型、疏水点位置、设置集水槽、人为操作等几方面是产生水锤现象的基本因素,逐一分析其影响程度,以确定科学有效地削减水锤现象的方法.结果 通过合理设计、正确选择疏水装置、合理设置疏水点、疏水器前端设置集水槽、规范系统运行规程,以消除蒸汽运行过程中的管道震动、运行噪声,设备堵塞,阀部件破坏等现象,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中心ABSL-2实验室蒸汽管道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结论 采取有效可行的对策,减少实验动物中心ABSL-2实验室蒸汽管道系统水锤现象的发生,提高生物安全实验室保障水平,并为今后实验动物中心蒸汽管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2008-201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营口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以降低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营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营口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共发病66 067例,死亡77例.年均发病率为272.38/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农民、家务及待业、儿童、学生为主,5-8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2008-201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今后传染病的防治重点仍应放在病毒性肝炎、手足口、肺结核、梅毒的防治上.根据不同波动性病种的特点,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
山东某彩钢有限公司彩涂钢板项目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山东某彩钢有限公司彩涂钢板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方法 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及建议.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乙苯:CTWA18.62 mg/m3、CSTEL 148.6 mg/m3;二甲苯:CTWA23.98 mg/m3、CSTEL 192 mg/m3.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防护设施存在部分缺陷.结论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根据建议进行改进是有效可行的.
-
广西某制糖厂作业场所蔗渣尘与微生物污染调查
目的 调查甘蔗制糖厂作业场所蔗渣尘浓度与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 该制糖厂的生产车间为调查对象,针对有害因素进行检测.粉尘采样根据相关的采样规范进行;微生物采样采用自然沉降法,使用LB(酵母蛋白胨)和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进行培养.结果 蔗渣堆场的粉尘浓度高(5.37~7.15 mg/m3),微生物浓度低(LB 168~192 cfu/皿;PDA 164~172 cfu/皿).结论 制糖厂应改善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提高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水平,设立操作室,控制作业工人逗留在微生物污染工作场所的时间和次数,保护劳动者健康.
-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800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总得分(129.21±13.10)分,健康行为总得分与维护健康动机呈正相关(P<0.05),与知觉到障碍、知觉到严重度呈负相关(P<0.05);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压力管理、健康责任得分均与维护健康动机呈正相关(P<0.05),与知觉到障碍、知觉到易感性、知觉到严重度呈负相关(P<0.05);营养、运动得分均与维护健康动机呈正相关(P<0.05),与知觉到障碍呈负相关(P<0.05).健康行为总得分以及人际关系、自我实现、营养得分均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健康行为总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与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健康行为总得分在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病程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护健康动机、社会支持、婚姻状况、病程是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应围绕增强维护健康动机和社会支持制订健康教育方案,将无配偶和长病程的患者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
商丘地区慢性胃病患者饮食和行为习惯调研
目的 了解商丘地区慢性胃病患者饮食和行为习惯,为慢性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病患者和本地区≥18岁健康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以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1 002人中慢性胃病患者602例(60-1%),健康居民400人(39.9%);慢性胃病患者中<45岁的比例为13.0%(78例),明显低于健康者的59.5%(238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为24.3%(146例),明显高于健康者的5.0%(20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胃病患者中饮食口味清淡、每天吃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者,进食速度< 10 min、暴饮暴食、吃剩饭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胃病患者中吸烟、饮酒、无冷冻保存食品习惯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饮水情况在慢性胃病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进食时间、清淡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禁止暴饮暴食、吃剩饭、吸烟、饮酒,养成冷冻保存食品的习惯是降低本市慢性胃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
大连市甘井子区2000-2016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2000-2016年艾滋病疫情资料,分析艾滋病的流行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甘井子区艾滋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甘井子区2000-2016年艾滋病疫情系统监测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整理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甘井子区2000-2016年累计报告HIV/AIDS 738例,死亡53例.其中男性691例,女性47例,男女比例14.70∶1.近几年病例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发病人群以20~49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0.35%(593例).97.7%的病例传播途径为经性接触传播,其中男男性行为传播途径所占比重大,为69.78%.病例的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 甘井子区艾滋病疫情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形势严峻,主要在青壮年高学历同性恋流动人口中呈高流行态势,故迫切需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针对重点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控制其蔓延.
-
集安市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对集安市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集安市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7年集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70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期在春季,4-5月份占38.16%;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73.05%);年龄集中在0~20岁(83.40%).结论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显著,提示及时、规范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是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关键.
-
儿童危重型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危重型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248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显效、好转)和预后不良组(无效、死亡),分组进行粪病原学检测,收集不典型皮疹、昏迷、抽搐、肺部渗透性病变等可能影响治疗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8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归为预后良好组172例(69.4%);预后不良组76例(30.6%),其中无效68例(27.4%)、死亡8例(3.2%).预后不良组血压≥140/90 mm Hg、心率(HR)> 180次/min、不典型皮疹、昏迷、抽搐、肺部渗透性病变、循环障碍、脑出血、白细胞>10×109/L、应激性溃疡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典型皮疹、抽搐、肺部渗透性病变、循环障碍、白细胞计数是危重型手足口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院危重型手足口患儿不良预后率较高,应针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预后水平.
-
沈阳市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沈阳市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沈阳地区随机抽取4所学校共1 780名学生,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学生视力;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年龄、性别、父母是否近视、日常用眼习惯和生活习惯,分析近视眼的危险因素.结果 1 780名中小学生中近视眼患病率为40.9%,其中中学生近视率为44.6%,明显高于小学生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轻度近视率为7.7%,明显低于小学生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中度近视、重度近视率分别为25.4%、11.4%,均明显高于小学生的10.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学生年龄≥12岁、父母近视、读书眼距≤30 cm、经常弱光下看书、看电脑或手机≥3 h/d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视力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2岁、读书眼距≤30 cm、经常弱光下看书、看电脑或手机≥3 h/d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沈阳市区中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读书眼距、照明情况以及电脑、手机使用时间的控制,降低近视率.
-
高氟高碘饮水对沈阳市农村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氟高碘饮水对沈阳市农村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沈阳市农村地区饮用水氟碘含量水平,选取3个自然村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高氟高碘组(水氟和碘含量分别为2.91 mg/L、271 μg/L)、高氟适碘组(水氟和碘含量分别为3.12 mg/L、126 μg/L)、适氟适碘组(水氟和碘含量分别为0.86 mg/L、51 μg/L),每组80例.采集儿童清晨尿标本,电极法测定尿液中氟含量,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液中碘含量;记录儿童氟斑牙发生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营养知识得分.结果 高氟高碘组尿氟含量为(2.67±1.42) mg/L,尿碘含量为(733.52±307.19) μg/L;高氟适碘组尿氟含量为(2.85±1.50) mg/L,尿碘含量为(797.90±371.6)μg/L;适氟适碘组尿氟含量为(1.69±0.42) mg/L、尿碘含量为(307.13±149.20) μg/L;3组尿氟、尿碘含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高氟适碘组儿童的尿氟、尿碘含量高,其次为高氟高碘组,适氟适碘组含量低.高氟高碘组、高氟适碘组儿童氟斑牙率和氟斑牙指数明显高于适氟适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氟适碘组儿童氟斑牙率和氟斑牙指数明显高于高氟高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氟含量、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营养知识得分与学龄儿童氟斑牙发病明显相关(P<0.05).结论 饮用水含氟量与学龄儿童氟斑牙发生呈正相关,而高碘对氟斑牙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能与碘离子和氟离子的交互作用有关.
-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HbAlc、血脂、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格林模式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6个月时记录患者吸烟、自我监测血糖、足部自护、科学饮食、运动锻炼情况,检测患者HbAlc、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 健康教育后两组吸烟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其中观察组3例(1.97%)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足部自护、科学饮食、运动锻炼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HbAlc水平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HbAlc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观察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HbAlc、TC、LDL-C、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免疫阻断HBsAg阳性孕妇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免疫阻断乙型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91例及娩出的91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出生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10例,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81例,随访至新生儿12月龄时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和HBV-DNA含量,比较阻断效果;同时分析孕妇血清HBeAg状态、新生儿性别、喂养方式、分娩方式对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联合接种后新生儿12月龄时HBsAg阳性率为1.2%、HBV-DNA含量为(3.0±0.5) Log拷贝/ml,明显低于单独接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接种后新生儿HBsAb阳性率和HBsAb滴度明显高于单独接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接种的新生儿中,孕妇HBeAg阴性45例、HBeAg阳性36例;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12月龄时HBV-DNA含量明显低于HBe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sAb阳性率和HBsAb滴度明显高于HBe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接种的新生儿中,不同新生儿性别、喂养方式、分娩方式的HBsAg阳性率、HBV-DNA含量、HBsAb阳性率、HBsAb滴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HBV感染与孕妇HBeAg状态有关,与新生儿性别、喂养方式、分娩方式无关.
-
2014-2017年太原市迎泽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太原市迎泽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并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4-2017年太原市迎泽区乙肝的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乙肝的防控策略.结果 2014至2017年太原市迎泽区累计报告乙肝4 000例,发病率为16.77/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0~49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50~≥9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其中30~39岁、40~49岁、50~59岁年龄段的发病率分别为23.64/万、32.34/万、20.41/万.男性的乙肝发病率为11.24/万,女性的发病率为5.53/万,男女性别比为2.03∶1.乙肝报告病例中,发病率占比高的行业为农民(38.08%),发病率低的是幼儿及学生(2.50%).结论 2014-2017年太原市迎泽区的乙肝病例报告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乙肝防治宣传工作,强化疫苗接种管理,规范乙肝病例上报.
-
2012-2017年东辽县乙肝流行趋势分析及建立2018年预测模型
目的 了解吉林省东辽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特征,建立ARIMA模型并对2018年东丰县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东辽县2012-2017年的乙肝月发病例数资料,通过Excel 2016创建数据库、SPSS 22.0软件拟合ARIMA模型.结果 2012-2017年乙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长期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6.77/10万、25.02/10万、16.74/10万、15.33/10万、13.96/10万和11.39/10万;发病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年均发病率12.46/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6.62/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所占比重大,为72.70%.ARIMA(0,1,2)(0,0,0)12较好的拟合发病规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5%,预测2018年发病率为7.01%.结论 东辽县2012-2017年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农民为乙肝的高发人群,应继续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积极进行健康宣传.
-
血清HE-4、CA125水平变化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
目的 研究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收诊的88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卵巢癌者40例,卵巢良性肿瘤者48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A125、HE-4检测.比较各组血清CA125、HE-4水平,分析血清CA125、HE-4水平与卵巢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血清CA125、HE-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者血清CA125、HE-4水平分别为(462.61±52.54) U/mol、(273.58±40.06) pmol/L,高于卵巢良性肿瘤者[(27.14±3.52) U/mol、(55.74±1.31) pmol/L],卵巢良性肿瘤者血清CA125、HE-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A125、HE-4水平与卵巢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可知,血清CA125、HE-4水平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A125、HE-4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呈异常高水平表达,与临床分期正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卵巢癌患者病情、监测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量化指标.
-
胃蛋白酶和胃泌素17及HP-IgG筛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和胃泌素17及HP-IgG筛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胃部不适患者13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5例,胃癌组5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胃泌素17水平,胶体金法检测HP-IgG.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血清胃泌素17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HP-IgG阳性率分别为85.5%(47/55)、61.3%(46/75),高于对照组的21.7% (1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IgG阳性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低于HP-IgG阴性患者,胃泌素17高于HP-Ig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分化程度高、未转移的患者相比,病理分期Ⅲ期和Ⅳ期、分化程度中低、转移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偏低,胃泌素17水平阳性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胃泌素17、HP-IgG联合检测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筛查且与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用于判断病情转归.
-
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HE)患者临床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36例HE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MRI诊断HE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MRI、多层螺旋CT在HE诊断中的表现.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HE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44%(25/36)、88.24% (30/34)、78.57% (55/70);MRI分别为72.22% (26/36)、82.35% (28/34)、77.14%(54/70);两者联合诊断分别为97.22% (35/36)、85.29% (29/34)、91.43% (64/70),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单一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起病的5例患者中,T1WI表现为中脑腹侧及双侧豆状核苍白球高信号4例,T2WI呈现等信号;FLAIR序列显示弥漫性脑水肿2例,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呈对称性高信号2例,多层螺旋CT显示脑水肿2例.慢性起病的31例患者中,T1WI表现为中脑腹侧高信号14例,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高信号22例,垂体前叶高信号10例,T2WI均为等信号.MRI、多层螺旋CT同时提示不同程度脑萎缩患者共19例,所有MRI显示为高信号的区域多层螺旋CT均呈现等密度.结论 采用MRI、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HE可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有助于了解患者病理变化,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工作场所空气中环己酮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环己酮的方法.方法 活性炭管采集发泡车间脱模工段空气样本,二硫化碳解吸,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并定量分析.结果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92.90x-149.55,r=0.999 8,在环己酮浓度为10~1 00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定量下限依次为1.29、4.41 mg/L;环已酮解析效率为95.75% ~ 97.99%,中位值96.68%;批内相对标准差(RSD)为0.49%~3.23%,批间RSD为3.31% ~4.80%;采集的环己酮样本常温下可保存7d.采集的发泡车间脱模工段12份空气样本中环己酮浓度为7.35~40.03 mg/m3,低于我国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50.00 mg/m3,与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相符.结论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度与GBZ 159-2004规范中的气相色谱填充柱法基本一致,适用于大批量样本测定.
-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瓣膜病术后休克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瓣膜病术后休克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SICU收治的46例心瓣膜置换术后休克患者,应用GE中央监护系统及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不同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区别.结果 在46例患者中,各型休克均有出现:心源性13例(28.26%),低血容量性3例(6.52%),分布性17例(36.96),梗阻性2例(4.34%),混合性休克11例(23.9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性组CO、CI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而SVR、SVRI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P<0.01);低血容量组CVP较其他组较低(P<0.01).梗阻性组脉压差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1).纠正不同类型休克所需升压药物类型及剂量不同(P<0.05).结论 心瓣膜术后休克患者以分布性和心源性休克为主,混合性休克亦占较大比重,而低血容量性和梗阻性比例较低.分布性休克是一种高动力循环状态;而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则表现为低流量状态.血流动力学可协助诊断分型并指导升压药物使用.
-
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采用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气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8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安全性较高.
-
不同血液透析时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血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时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血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取透析治疗.根据不同血液透析时机将78例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血脂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乙组 患者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及CFR、残肾尿清除指数均显著低于甲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精神健康评分依次为(65.55±3.23)、(66.68±2.20)、(70.21±2.30)、(70.10±3.25)分,与乙组的(76.66±3.38)、(77.59±3.31)、(79.85±3.36)、(70.02±5.2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可改善其肾功能与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痛风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和骨保护素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和骨保护素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痛风性关节炎组),其中伴骨质疏松38例(骨质疏松组),无骨质疏松58例(无骨质疏松组);选取同期9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腰椎L2~ L4、两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的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瘦素、骨保护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IL-6、TNF-α水平.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率为39.58% (38/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患者腰椎L2~ L4、两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的平均骨密度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水平(192.68±15.71)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质疏松组,骨保护素水平(76.08± 10.97)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保护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质疏松组,无骨质疏松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瘦素与IL-6、TNF-α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与IL-6、TNF-α呈负相关.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和骨保护素含量异常,IL-6、TNF-α与血清瘦素呈正相关,与血清骨保护素呈负相关.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96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PCI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与运动耐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6 MW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WD为(401.36±36.96)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8.25±41.7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EF以及LVDs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与运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A强度组、B强度组、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基本药物治疗联合作业疗法及物理疗法训练,A强度组、B强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2次/d、1次/d的低频重复经颅刺激,3组均连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动作诱发电位测定、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10d后3组患者动作诱发电位波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强度组和B强度组患者动作诱发电位波幅分别为(0.74±0.23)、(0.88±0.26) mV,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7±0.24) mV,B强度组患者动作诱发电位波幅明显高于A强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3组患者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强度组和B强度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强度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A强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动作诱发电位波幅、FMA评分、MBI评分均与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强度呈正相关(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出现癫痫、继发性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强度为2次/d的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安全性较高.
-
呼吸机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62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研究组呼吸机管路消毒频率为1次/d,间隔3d更换1次;对照组呼吸机管路消毒频率为1次/2 d,间隔7d更换1次.统计对比两组不同管路部位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及VAP发病率.结果 研究组积液杯、吸气端、呼气端、呼吸机延长管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35.48%(11/31)、35.48%(11/31)、38.71%(12/31)、38.71%(12/31),均低于对照组的77.42%(24/31)、77.42%(24/31)、77.42%(24/31)、80.65%(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VAP发病率为25.81%(8/31),低于对照组的64.52% (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日对呼吸机管路进行1次消毒、间隔3d更换1次呼吸机管路可有效减轻管路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并降低VAP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
综合康复方案对慢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方案对慢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康复基础训练组、针灸组、电疗组、综合康复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进行NIHSS评分、Burke评分、吞咽透视检查评定,治疗2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1、2个月时5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时康复基础训练组、针灸组、电疗组、综合康复组NIHS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综合康复组与针灸组、电疗组、康复基础训练组、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时4组患者Burk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吞咽透视检查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时,康复基础训练组、针灸组、电疗组、综合康复组Burke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吞咽透视检查评分均明显上升;综合康复组与针灸组、电疗组、康复基础训练组、常规治疗组相比Burke评分均明显下降,吞咽透视检查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月时,综合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电疗组的83.33%(50/60)、针灸组80.00%(48/60)、康复基础训练组73.33% (44/60)、常规治疗组56.67% (3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康复方案可明显改善慢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进食能力,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针灸、低频电刺激.
-
营养强化综合干预方案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和不良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强化综合干预方案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和不良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住院化疗的胃癌患者1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6~8个周期常规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强化干预联合集束化干预.首次化疗前和第6次化疗后测量两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营养指数;同时评价两组不良症状和机体功能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体质量下降率为(10.98±2.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0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照组患者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首次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数与首次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疲乏无力、疼痛评分均较首次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疲乏无力、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机体功能水平明显高于首次化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强化联合集束化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缓解不良症状,提升机体功能水平.
-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4例,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水飞蓟宾,观察1个疗程(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HBV-DNA、血脂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 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ALT、AST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较同期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个疗程后研究组患者恶心、腹胀、疲乏无力、肝区疼痛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7.2%(82/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6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通透析组和高通量透析组,每组各40例.普通透析组给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疗24w,高通量透析组给予12w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改为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至24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w时检测两组血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以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高通量透析组治疗12 w时丙二醛水平为(49.04±9.27) nmol/L,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78.47±14.13) nmol/L及普通透析组治疗12 w时(71.50±13.83) 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改为普通血液透析继续治疗至24w时丙二醛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12 w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透析组治疗12 w时与本组治疗前、普通透析组治疗12 w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改为普通血液透析继续治疗至24w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与治疗12 w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通量透析组治疗12 w时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改为普通血液透析继续治疗至24w时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12 w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改善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阶段性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
目的 观察阶段性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阶段性干预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在住院期间和出院时给予常规干预;阶段性干预组根据患者病情按急性阶段和稳定阶段给予不同形式的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年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记录随访期间COPD急性发作次数.结果 出院时、出院后1年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1 s率(FEV1/FVC)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出院后1年阶段性干预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出院后1年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SGRQ总评分、SGRQ症状部分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出院后1年阶段性干预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期间,阶段性干预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为(0.84±0.5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4±1.7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干预在控制COPD病情方面较常规干预方案效果更佳,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红树莓果实萃取物对C57BL6J 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树莓果实萃取物对C57BL6J 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8只普通饮食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将40只高脂饮食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红树莓果实萃取物低、中、高剂量组(EL、EM、EH组).连续给药16w后采集血清,检测血脂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KB (NF-KB)水平,同时分离胸主动脉,用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分别为(7.2±2.5)、(28.1±5.2)、(10.2±3.9)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TG、TC、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HDL-C、SOD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辛伐他汀组、EM组、EH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HDL-C、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小鼠IL-1β、NF-K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组IL-1β、NF-KB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降低,其中辛伐他汀组、EM组、EH组IL-1β、NF-KB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染色显示,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内膜斑块面积变小,EH组胸主动脉病变较EL组、EM组明显变轻,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红树莓果实萃取物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脂、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
-
血清MMP-9、OPN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切除组织中MMP-9、OPN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组MMP-9阳性表达率为77.08% (37/48)、OPN阳性表达率为66.67% (32/4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8.75% (9/48)、12.50% (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MMP-9表达情况与颈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AJCC分期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OPN表达情况与颈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OPN及MMP-9均呈过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均与颈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及包膜浸润有关.
-
伊立替康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胃癌晚期老年患者血清CA242、CEA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伊立替康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胃癌晚期老年患者血清糖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胃癌晚期老年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CA242、CEA水平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控制率(DCR72.22%)、有效率(RR41.67%)高于对照组(33.33%、1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242、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3.51±4.59)、(82.67±8.9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4.02±4.54)、(78.34±5.73)分,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老年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CA242、CEA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吸烟史、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Chemer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Chemerin水平与LDL、hs-CRP、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观察组中检出无斑块16例(20%,无斑块亚组)、稳定斑块43例(53.8%,稳定斑块亚组)、不稳定斑块21例(26.3%,不稳定斑块亚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斑块亚组血清hs-CRP (2.11 ±0.45mg/L)、IL-6(38.34±6.56 pg/ml)、TNF-α(9.84±2.13 pg/ml)、Chemerin水平(207.12±11.21 ng/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血清hs-CRP、IL-6、TNF-α、Chemeri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稳定斑块亚组血清hs-CRP、IL-6、TNF-α、Chemerin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Chemen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程度呈正相关(r=0.156,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Chemerin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晚期食管癌的控制效果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在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2年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及2年生存率(5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EA、CYFRA21-1及SC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调节CEA、CYFRA21-1及SCC水平的作用,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82例、骨量减少组84例、骨质疏松组70例.收集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体重、BMI值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81.57±27.65) U/L、(92.16±31.83) U/L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70.09±15.17) U/L,骨质疏松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PINP、β-CTX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PINP、β-CTX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股骨颈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INP、β-CTX呈负相关(P<0.05).结论 监测血糖及血清PINP、β-CTX水平有助于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
-
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挺治疗下颌阻生牙对并发症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挺治疗下颌阻生牙对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下颌阻生牙行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挺拔除患牙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接受超声骨刀拔牙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疼痛程度、拔牙窝完整性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牙龈撕裂、牙根折断、颞下颌关节脱位、舌侧骨板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拔牙窝完整性评分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挺治疗下颌阻生牙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也能减轻疼痛感,保持拔牙窝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
-
影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290例,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143例、联合治疗组147例.治疗前进行疼痛评价;治疗期间每2d检测1次空腹血糖,分别于治疗1、2 w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2w后评价疗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病程、痛性神经病变病程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2w后,显效90例(31.0%)、有效168例(57.9%)、无效32例(11.1%).治疗无效的患者中年龄≥60岁、空腹血糖>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轻中度疼痛的比例明显高于年龄<60岁、空腹血糖≤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联合治疗、治疗前重度疼痛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空腹血糖>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单纯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方案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常规药物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大连市金州新区248家企业职业危害现状
随着经济所有制的多样化、用工制度的灵活性,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形势亦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为了解本市金州新区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及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掌握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水平,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本文针对该区248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钦州市居民饮用水中碘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甲状腺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成年人体内含有20~50 mg的碘,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人体碘元素的来源主要是水和食物,在无外来碘食物的条件下,水碘含量是衡量当地居民碘摄入量的重要指标[1],同时也是确定是否为饮水型地方性碘乏病病区的重要依据.为掌握钦州市居民饮用水中的碘含量现状,2017年,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居民饮用水碘含量进行了全面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及分析报道如下.
-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对策及效果分析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已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估,每年全球约有200万孕妇感染梅毒,其中70万~ 150万孕妇通过胎盘传染给新生儿[2].妊娠梅毒易导致孕妇流产、胎儿水肿、官内生长受限、胎儿死亡等,每年导致发展中国家胎儿及新生儿约65万死亡,严重威胁孕妇、胎儿和新生儿身心健康[3-4].对孕期早期进行梅毒检测,及时采用青霉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患梅毒的发生率[5].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辽宁盘锦市2006-2016年孕产妇梅毒检测资料、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胎儿实施抗梅毒治疗情况,进一步探讨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对策及效果.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及职业健康的区别和联系
目前,国内对“职业卫生”、“职业医学”与“职业健康”等相关名称及含义,无论标准或教材的注解都是值得商榷[1-3],日常工作中的争议也时有发生,争论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由于对基本定义未予明确,这对职业健康工作的开展,有根本的制约效应.本文将从有关文献对相关词汇的解释探讨合理的中文名称及内在的意义.1 Health的含义从Health的英文解释,中文翻译为“健康”更为恰当.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投稿半个月收到初审通过的邮件通知,一个月左右返回意见,编辑审稿很细致,文章中的很多错字病句都指了出来,文章修改提交后就被录用了。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在中国卫生工程学上投搞两次,都被录用了。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个月就通知录用了,之后又投了一篇,审稿半个月退修,修改提交后一直没有消息,然后催促编辑,终于被收录。整体而言,文章录用率还是很高的,我的第二篇文章方向有可能比较偏,影响了审稿速度。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整体感觉速度很快,初审半个月就有结果了,历经修改三次,耗时一个月被收录。编辑很负责,两个专家给出的意见也是很有建设性的,根据意见修改后,文章就被录用了。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投了一篇预防医学的文章,个人觉得编辑还是很负责的,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及时的、耐心的回复,修改文章也很仔细,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也中肯,修改后文章提升很多。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1月初投的稿件,一个专家10天就返回意见了,提出了六七条建议,都很具体的指出了文章中的不足,还有一个专家的意见等了很久,期间催促了两次。23号终审结束,当天的修改好返回,四天后就被期刊收录了。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编辑说审稿半个月,基本上审稿周期是这样的,半个月返回意见,修改后大概二十天就录用了,整体速度还是很快的,第一篇文章顺利被期刊收录,还是很开心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审稿速度确实很快,一周不到初审返回,小修后,十多天左右二审回来,然后对文章的标点、格式进行了修改,之后送终审,很快就被录用了,效率很高 。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文章方向是有关预防医学的,审稿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期间修改了两次,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很美好,投稿到录用历时两个月,编辑很负责,校稿仔细,对文章的排版极为严格。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投了一篇综述,审稿速度很快,期间修改了一次文章,然后才被收录。编辑负责,专门打电话和我商讨需要修改的地方,这次的投稿经验还是很愉悦的,有合适的文章可以尝试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这篇文章是毕业要求发表的,两位审稿专家,一个专家给出的意见还是比较好的,一个专家觉得和之前的文章比较相似,没什么新意,编辑综合意见就拒稿了。换了一个思路,补充了实验内容,重新投稿,一个月左右就被收录了,处理速度还是很快的。
我9月初投的稿件,月底返修,两位专家审稿,一个专家提出了3条意见,直击文章要害,一位专家在文章的写作格式上提出了两点建议,修改后送终审,之后就收到了录用通知。全程编辑的态度都很好,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