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背阔肌肌皮瓣在重建肩外展功能中的应用

    作者:杜远立;胡少华;邓忠富;梁杰;谭晓毅;向选平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代替瘫痪的三角肌,术后肩外展90°、前屈30°位固定,4~6周后去除外固定.结果:本组1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移位肌肉肌力达3级以上,肩外展90°5例,80°8例,70°4例,60°1例.结论: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移位代替三角肌是一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肱三头肌长头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

    作者:丁旭明;陈德松

    肩外展功能重建的方法有很多,但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单一的肌肉移位效果多不很满意.上海华山医院利用肱三头肌长头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是对重建肩外展功能的又一补充.现将2000年1月~2001年10月共手术7例结果报告如下.

  • 水平肌肉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探讨

    作者:范贵云;吴彦超;韩惠芳;刘媛

    在共同性斜视中,原在位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现象很常见,有人主张在矫正水平斜视时同时将内外直肌向上方或下方移位,从而使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都得到矫正[1]。但移位多少才能达到矫正垂直斜视的作用,国内报告较少,为探讨这一问题,现将我院5年来记录完整的84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1.一般资料及分组:本组病例是1992~1998年住院患者,男48例,女36例。术后随访时间短6个月,平均11个月。分为三组,术前有垂直斜视做垂直移位者为治疗组,其中移3mm者22例,移5~7mm者22例,共44例;术前有垂直斜视未移位者20例;术前无垂直斜位未移位者20例。2.检查及手术方法:检查方法:用同视机检查各诊断眼位的客观斜视角,以排除明显麻痹性因素,斜肌功能过强及DVD。术前术后均取原在位斜视角进行统计。

  • 肌止端部分移位治疗直肌麻痹性斜视

    作者:曾小平;王卫红;刘太祥

    麻痹性斜视由于其特殊性,其手术效果较共同性斜视差,手术方式较复杂,效果也较难预测,因此,全世界眼科手术医生在手术方法方面一直在探索和改进,Hummelsheim提出的部分肌止端移位手术,Helveston报道的肌肉移位手术,Jensen等使用肌联结手术,国内张方华、赫雨时等报道的肌连接手术及肌移位手术,Schilinger kneep的整个直肌附着点移位术等方法对麻痹性斜视的治疗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2].我们从1996年以来对32例完全性直肌麻痹性斜视作了部分肌止端移位手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6年6月至200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手术的完全性麻痹性斜视患者32例,小年龄7岁,大年龄47岁,平均年龄21.5岁.神经源性及肌源性麻痹29例,外伤性直肌麻痹3例.外直肌麻痹23例,上直肌麻痹4例,其中1例合并轻度上睑下垂,内直肌麻痹3例,下直肌麻痹2例,均为单根肌肉麻痹.斜视度小为45△,大为110△,平均斜视度77△.所有病例均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无好转趋势,病程短6个月,长2年,平均9.5个月.

  • 固定性斜视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续)

    作者:邹蕾蕾;黄莉雯;刘睿

    眼球还纳到肌锥内,且长期随访未发现复发.也有学者[24]将上直肌和外直肌用硅胶带替代缝线固定,减少了肌肉的损伤,更安全和可逆.内直肌的后退不是手术必须的步骤,当上外直肌连接,眼球还纳回肌锥之后,如果仍然存在内斜及外展功能受限,则再行相应的内直肌后退术[21].综上所述,高度近视性固定性斜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增大的眼球从颞上方肌锥中脱出所致,它伴有外直肌的下移及上直肌的鼻侧移位.眼球位置及肌肉的改变与眼眶内结缔组织的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疾病表现,即斜视角的大小,眼球运动受限的分级以及肌肉移位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术前斜视度检查,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 肩外展功能重建研究进展

    作者:陈宏;王扬剑;魏鹏;王欣

    脊髓灰质炎、创伤和分娩性臂从神经损伤等常致肩外展运动障碍,给日常起居带来诸多不便.其早期治疗方法甚多,如神经探查、松解、移植和移位等,治疗方案依病因及伤情而定;晚期治疗只有肩关节融合和神经、肌肉移位可选.采用肩关节融合治疗,关节稳定有力量,依靠残存肌肉和肩胸关节仍有较大幅度的外展及前屈,但外观欠佳,并发症较多,现已很少使用.采用神经、肌肉移位治疗,关节被动活动好,但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多,疗效不如前者恒定.现针对神经、肌肉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作一综述.

  • 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

    作者:杜远立;刘宪华;王万宏;谭晓毅;李宁;周才胜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代替瘫痪的三角肌,术后肩外展90°、前屈30°位固定,4~6周后去除外固定.结果:本组12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移位肌肉肌力达Ⅲ级以上,肩外展90°2例,80°5例,70°4例,60°1例.结论: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移位代替三角肌是一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肌肉移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重建术(三)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

    4 外旋外展功能重建术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者常因内旋肌继发性挛缩而呈现肩内收内旋畸形和外旋外展障碍,康复治疗无效者--外旋进行性减少到20°以下[58],可实施手术治疗,除了移位还需松解挛缩,操作更复杂.

  • 肌肉移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重建术(二)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

    3 外展功能重建术3.1 斜方肌移位术常用.Hoffa于1902年先使用-斜方肌止点卸下后直接与三角肌连接,肩外展功能得到恢复,以后是Kiliani(1910)和Lewis(1910)[21].1912年Lange将其应用于产瘫治疗[22],1927年Mayer用其治疗脊髓灰质炎所致的三角肌麻痹[23,24],Karev(1986)[25]、Aziz(1990)[26]用它来治疗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斜方肌为三角形阔肌,起自枕骨上项线、项韧带和C7~T12棘突及其棘上韧带,上部肌纤维斜向下外止于锁骨外1/3上后缘、中部横向外侧附着在肩峰内缘及肩胛岗上缘,下部斜向外上止在肩胛岗根部.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横动脉的分支颈浅动脉,其次是枕动脉和两组节段性动脉分支.副神经和颈丛神经(C2~4)分支共同支配斜方肌,前者主要支配中、下部纤维,后者支配上、中部纤维,它们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随血管分支一起进入肌肉深面,然后沿肩胛骨上角及脊柱缘行走进入肌肉.上、中、下三部分纤维的作用分别是上提、内收和下拉肩胛骨.上、下部纤维收缩,肩胛骨外旋,三部分纤维均收缩,肩胛骨内收.也就是说,斜方肌的整体作用是外旋、内收肩胛骨.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外展主要涉及上、中部纤维,常用术式有如下三种:3.1.1 改良Mauer手术[24]侧卧位.自锁骨中点向外经肩峰至肩胛岗中点做"U"形切口,再由肩峰到三角肌粗隆做纵行切口,两切口相连成"Y"形.分离皮下,显露斜方肌和三角肌.切断斜方肌上、中部纤维在锁骨、肩峰和肩胛岗上的附着,向上掀起游离,直至见到神经血管束.在近三角肌粗隆处纵行切开三角肌,于肱骨干外侧掀起一蒂在远侧、1.5cm×1.0cm大小的骨瓣,在其上钻两个孔备用.在同侧大腿切取宽10cm、长度适中的髂胫束,截成长、短两个三角形.长的糙面向上,宽端置放在斜方肌深面,尽量贴近根部,间断缝合将其固定在斜方肌上,注意勿伤神经血管束.摆放好斜方肌和髂胫束,将二者边缘部缝合在一起,然后窄端穿扎丝线引至三角肌止点处的骨窗内,丝线由内向外穿经骨瓣上的孔洞.修整短的髂胫束,使其大小形状与斜方肌游离部分相近,粗糙面向下覆在肌肉上,做边缘缝合.这样,斜方肌游离部的上、下面均为髂胫束包裹.肩外展135°、前屈20°,向远侧牵拉髂胫束及斜方肌,将髂胫束前后缘与三角肌前后缘缝合在一起.继续拉紧髂胫束,系牢穿经髂胫束和骨瓣的丝线,使窄端与骨瓣固定在一起.术后予以肩人字石膏固定,4周后改用支具制动并开始主动外展活动.保护性的外展固定要4个月,在此期间逐渐加强外展锻炼,并减小外展角度,直至上肢与躯干接触.

  • 肌肉移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重建术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

    脊髓灰质炎、创伤和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常致肩外展、外旋运动障碍,给日常起居带来诸多不便.早期治疗,方法甚多,如神经探查、松解、移植和移位等,依病因、伤情而定.晚期治疗,只有肩关节融合和肌肉移位可选.前者,关节稳定有力量,依靠残存肌肉和肩胸关节仍有较大幅度的外展及前屈,但外观欠佳,并发症较多,如骨折、肩关节疼痛等,现已很少使用.后者,关节被动活动好,但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多,疗效不如前者恒定.肩部肌肉移位术历经百年沧桑,演化出许多版本,疗效除与术者技术有关之外,更多地是与肩周残存肌肉、肌力、关节结构及力学状况有关,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功亏一 ,尽管应用原则与其它部位无二.客观地说,它还是一个需要发展变化的手术,有许多地方待改进.

  • 兔肌肉移位中张力调节与功能恢复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熊洪涛;庄永青;高庆鹏;谭周勇;姜浩力;魏瑞鸿

    目的 探讨肌肉移位术中肌肉张力大小与术后肌肉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并确定肌小节长度是表达肌肉张力可靠指标,为临床肌肉移位术中通过调节肌张力以优化术后肌肉功能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 将家兔趾长屈肌移位缝合于胫骨前肌腱远端建立肌肉转位模型,于术后3个月活体取下趾长屈肌测量肌肉收缩能力、肌湿重维持率等与未改变长度和张力的正常状态组进行对比研究,并与对照侧对比观察肌纤维微观形态.结果 术后3个月的肌肉收缩能力、肌肉湿重恢复率均随着术中肌小节长度及肌肉长度相对变化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肌小节长度随着肌肉变化相对比增加而增加,肌小节长度与肌肉张力变化相对比呈正相关.结论 家兔肌肉移位术中,随肌肉张力逐渐增加术后肌肉功能呈现先增加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佳的术中肌肉张力不是在固定在休息位或更低肌肉长度和张力时,而是在相当于休息位肌肉长度的104%~105%;肌小节长度可作为体现肌肉张力、优化肌肉功能的可靠指标.

  • 肌肉移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重建术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

    (四)肱三头肌长头和肱二头肌短头移位术1915年Slomann将肱三头肌长头移位到肩峰,替代瘫痪的三角肌中部纤维[21];1932年Ober[50]将肱二头肌短头加了进来,取得较好疗效.Haas[21]认为单用三头肌重建外展,肌力明显不足,疗效差,可辅以二头肌短头或胸大肌.以后,Davidson(1936)[51]、Harmon(1950)[52]和Leffert(1988)[22]等人相继实施了此术,均有好的疗效.方法是:侧卧,由腋窝前壁至肩峰及肩关节后方做"军刀状"切口,显露三角肌及止点;从三角肌前缘分离,显露喙突及其上的肌肉附着,将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胸小肌肌腱分离出来,由喙突切断使其带有一部分骨质,然后向远侧游离至肌皮神经入肌处;分离三角肌后部,显露肱三头肌长头,将肌止连同一小部分骨质由肩胛骨卸下,向远侧游离至肱骨上1/4;显露肩峰前后部,在平坦处撬开骨皮质,做出两个骨窗,将肱二头肌短头、三头肌长头穿经三角肌前后部纤维至肩峰前、后骨窗,外展肩关节,用丝线做缝合固定,术后予以外展架固定.如果肱二头肌短头过短,不能到达肩峰顶端,可取胸大肌上部肌腱或髂胫束桥接,二头肌短头移位至肩峰有增进前屈的作用[1].

  • 肌肉移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重建术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

    接上期正文第72页三、外展功能重建术(一)斜方肌移位术Hoffa于1902年先使用--斜方肌止点卸下后直接与三角肌缝接,肩外展功能得到恢复,以后是kiliani(1910)和Lewis(1910)[21].1912年Lange将其应用于产瘫治疗[22],1927年Mager用其治疗脊髓灰质炎所致的三角肌麻痹[23,24],Karev(1986)[25]、Aziz(1990)[26]用它来治疗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

  • 肌肉移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重建术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

    脊髓灰质炎、创伤和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常致肩外展、外旋运动障碍,给日常起居带来诸多不便.早期治疗方法甚多,如神经探查、松解、移植和移位等,依病因、伤情而定.晚期治疗只有肩关节融合和肌肉移位可选.前者,关节稳定有力量,依靠残存肌肉和肩胸关节仍有较大幅度的外展及前屈,但外观欠佳,并发症较多,如骨折、肩关节疼痛等,现已很少使用.后者,关节被动活动好,但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多,疗效不如前者恒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