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固定性上斜视一例

    作者:高海英;杨连静;张浩

    先天性固定性斜视是先天性眼外肌被纤维组织代替造成的单眼或双眼活动受限,眼球固定于特定位置[1,2].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于2002年8月31日收治一"左眼先天性固定性上斜视"患者,报告如下.

  • 固定性斜视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续)

    作者:邹蕾蕾;黄莉雯;刘睿

    眼球还纳到肌锥内,且长期随访未发现复发.也有学者[24]将上直肌和外直肌用硅胶带替代缝线固定,减少了肌肉的损伤,更安全和可逆.内直肌的后退不是手术必须的步骤,当上外直肌连接,眼球还纳回肌锥之后,如果仍然存在内斜及外展功能受限,则再行相应的内直肌后退术[21].综上所述,高度近视性固定性斜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增大的眼球从颞上方肌锥中脱出所致,它伴有外直肌的下移及上直肌的鼻侧移位.眼球位置及肌肉的改变与眼眶内结缔组织的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疾病表现,即斜视角的大小,眼球运动受限的分级以及肌肉移位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术前斜视度检查,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 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莉;赵国红;焦永红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2例(20眼)高度近视引起的固定性内斜视行手术治疗.20眼均先行超常量的内直肌后退,4眼因外直肌菲薄行上直肌颞侧1/2肌束截除并转位于外直肌上方止端旁,其余16眼行外直肌上方1/2~2/3肌束截除并转位于上直肌颞侧止端旁.转位的部分肌束截除量是8 ~12 mm.结果 12例(20眼)术前内斜视在90△~ 120△以上,下斜视30△~50△,术后1周,16眼行内直肌后退联合外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的患者眼位正位,2眼轻度欠矫(内斜小于15△),下斜视基本矫正,小于10△,眼球运动明显改善,外转时颞侧角膜缘距外眦角2~3 mm,上转过内外眦水平连线;4眼行内直肌后退联合上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的患者,其中3眼水平眼位矫正,1眼残存20△内斜,4眼均残存15△~30△下斜视,3眼外转可过中线,1眼外转刚到中线,上转可到内外眦水平连线.经3~26月随访未出现明显回退.结论 内直肌超常量后退联合外直肌或上直肌部分截除加转位,对治疗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内下斜视效果肯定,且减少手术肌肉条数.

  • 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作者:李斌;牛燕;李超;徐庆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合适的手术设计。方法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固定性内斜视11例(20只眼),根据患者手术前的专科检查情况,5例(9只眼)采用显微镜下内直肌后徙联合上下直肌部分移位术(直肌移位组),6例(11只眼)采用硅胶带外眦眶骨膜悬吊术(硅胶带组),观察术后远期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15只眼矫正视力有提高,两组眼位均有明显改善,18只眼正位,1只眼欠矫(直肌移位组,+20 PD),1只眼过矫(硅胶带组,-18 PD);术后6个月,所有眼矫正视力均有提高,15只眼正位,2只眼欠矫(均为直肌移位组,分别为+20 PD、+18 PD),3只眼过矫(均为硅胶带组,-25 PD、-20 PD、-18 PD),直肌移位组9只眼球能轻度转动,硅胶带组11只眼运动受限固定,随手术时间眼球运动无明显变化。结论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视力和眼位均会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远期效果,直肌移位组易出现欠矫,硅胶带组易出现过矫。

  • 固定性斜视手术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高文红;吴德九

    目的探讨固定性斜视佳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0年来10例固定性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1998年前6例固定性内斜视患者均行患眼内直肌切断+外直肌缩短;自1999年1月起对4例固定性斜视患者施行挛缩肌部分切除+拮抗肌折叠眶缘固定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处理挛缩肌;并对前6例中3例患者再次手术,采用显微技术切除疤痕增生组织,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施行挛缩肌部分切除+带蒂骨膜固定术.结果前6例手术术后均欠矫,3~24个月后患眼又逐渐固定于内斜位,手术区疤痕增生明显;后4例及再手术的3例术后眼位正,随访1.5~3年,疗效稳定,未发现眼位回退、结膜疤痕等手术并发症,亦未出现结膜、角膜、巩膜等丝裂霉素C毒副反应.结论既往常规斜视手术矫正固定性斜视效果不佳;术中先勾取外直肌再处理内直肌,便于手术操作,可减少手术盲目性,提高手术准确性;利用患者自身组织(肌肉或骨膜)行眶缘固定术,组织不会坏死,牵引作用确实,手术简便安全,手术成功率高;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及采用显微技术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 探讨固定性斜视优化处理

    作者:邵毅;裴重刚

    传统的水平肌后退及缩短,一方面不能完全矫正较大度数的固定性斜视,另一方面术后眼位很快回退,可能系内直肌纤维化进一步发展而外直肌力量不足以抵抗其向内挛缩所致.如行多条肌肉手术,这样易导致术后眼前段缺血[1]及眼球运动受限.现在需要探讨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固定性斜视的方法,那就需要术后眼位稳定,眼球固定良好,而且手术并发证和后遗证较少.

  • 眶-球硅连术治疗固定性水平斜视

    作者:钟修梁

    目的:固定性斜视是一种罕见难治病,为探索眶-球硅连术在治疗该病中的疗效。方法:对8例固定性内、外斜视患者进行了该术。断挛缩肌止端行后徙后,分别做眦眶骨膜和麻痹肌止端后巩膜予置缝线,将一根长约30 mm,直径为1.5 mm的硅胶管穿透眦部结膜和麻痹肌纤维,在肌幅下潜行至肌止端后,被结扎在两予置缝线上,结扎的松紧度依眼球矫正到正位止。结果:所治病例除1例还保留10°内斜外,其余眼位均获矫正,有6例还可向患侧作7°~10°的转动。结论:硅胶不仅对眼球起着被动牵拉作用,而且借助其弹性在协同肌和配偶肌的作用下,促使眼向麻痹侧作适度转动,增强了美容感。

  • 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初探

    作者:江文珊;阴正勤

    固定性斜视是临床上一类罕见的疾病,是由于某一条或多条眼外肌为纤维组织所代替,致使眼球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不能向其它方向转动.眼球多固定于内转或内下转的位置,被动转动试验有极大抗力.

  • 眼上直肌、外直肌肌腹联合术矫正16例高度近视限制性斜视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国渊;刘陇黔

    目的 评估上直肌、外直肌肌腹联合术治疗高度近视限制性内、下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27只高度近视限制性斜视眼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患眼采用上直肌、外直肌肌腹联合术.随访时间3~12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斜视度及眼球运动度.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患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转和外转受限,术前平均内斜视度为(92.50±18.17)△,平均下斜视度为(21.88±5.74)△,眼球外转受限程度为-3.19±0.62,眼球上转受限程度为-2.85±0.82;术后患者眼球外转(外转受限程度为-1.15±0.52)、上转(上转受限程度为-0.78±0.51)均有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斜视度[平均为(9.19±4.39)△]及下斜视度[平均为(2.38±3.10)△]明显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术前斜视度较大的个别患者外,总体效果较为满意(包括获得较为满意的外观).结论 上直肌、外直肌肌腹联合术能矫正高度近视引起的限制性内下斜视,获得较为满意的外观.

  • 改良术式治疗固定性内斜视9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洪涛;曾小平;王卫红;李露

    固定性斜视是指由于后天或先天因素及某一组拮抗肌高度挛缩或纤维变性导致一眼或双眼固定于某一斜位上,不能向其他方向转动的现象[1].临床上固定性内斜视多见.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固定性内斜视患者9例,分别采用显微镜下超常量内直肌后徒(后徒量8 mm)联合外直肌折叠前移位、上下直肌外1/3连接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两种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式效果的比较

    作者:魏艳丽;安晓巨;孙强;叶剑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案的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a来26例45眼固定性内斜视患者手术治疗过程.2000-01/2006-12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超常量缩短术式(术式I) 治疗17眼,2007-01/2010-12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折叠并固定于颞侧眶骨膜术(术式Ⅱ) 治疗28眼.结果:采用术式I的17眼,术后第1d有4眼发现内斜>15°,即行外直肌眶骨膜固定于过矫5°~10°,术后随访1a左右眼位外斜5°左右.13眼随访6~18mo,其中7眼复发内斜10°~30°,均行外直肌眶骨膜固定并过矫于外斜5°~10°,术后随访1a以上眼位在外斜5°左右.采用术式Ⅱ的28眼,术后第1d复查发现眼位均过矫与术中设计情况类似,出院后随访1~2a术眼眼位均在外斜5°左右,2例随访3~4a,眼位轻微外斜5°以内.结论:常规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治疗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逐渐回退,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超常量缩短术式手术效果良好,安全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长期随访回退率低,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