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脑损伤后造成颅内高压监测护理经验

    作者:孟晓春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人体创伤之一,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是颅内高压(ICP),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在50%以上.因此,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神经外科究的课题.准确可靠的连续ICP监测,可提供颅内压变化的客观资料,尤其是能及时发现即将发生的急性脑压迫.我院ICU设计了"颅内高压监测在颅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应用"的课题,对2003年5月~2006年12月入住的64例患者利用其颅内引流管进行ICP监测,在监测指导下,早期处理ICP,治疗效果满意,为颅内损伤患者找到了一条颅内高压监测的新途径,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 创伤性脑损伤与机体免疫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军;段海真;姜栩恒;马璇岚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发生后因患者血脑屏障被破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既往研究文献多强调这些免疫反应是导致TBI患者脑继发性损伤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认为TBI与机体免疫之间呈现更多的是一种消极关系.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学者对TBI后机体免疫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强调TBI与机体免疫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积极关系,即机体免疫具有阻断继发性损害及保护、修复神经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整理,对TBI与机体免疫的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进行综述.

  • 脑梗死后相关神经纤维继发性损害的MRI研究

    作者:彭福宁;马经野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动态观察皮质下脑梗死后神经纤维的顺行性、逆行性变性的过程.方法:选取10例单侧内囊为唯一梗死病灶的患者,分别在发病的第1周、6周、12周进行DTI检测,得到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内囊、大脑脚、脑桥等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并测量其值.结果:在梗死灶同侧近端纤维束行程上和远端锥体束经路上都可出现清晰可见的信号减弱区,从发病的第1周至12周FA值明显降低.结论:皮质下脑梗死除了原发部位的损伤,还可以出现其近端、远端纤维的继发性变性改变.

  • 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相关神经纤维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研究

    作者:孙宏春;刘玉涛;张锋;郭亚东;杨建豪;杜中立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动态观察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神经纤维的顺行性、逆行性变性的过程.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单侧基底节区出血病灶患者10例为研究组,分别在发病的第1周、1月、3月进行DTI检测,得到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内囊、大脑脚、脑桥等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并测量其值,并与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结果:在出血灶同侧近端纤维束行程上和远端锥体束经路上都可出现清晰可见的信号减弱区,从发病的第1周至3月FA值明显降低.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除了原发部位的损伤,还可以出现其近端、远端纤维的继发性变性改变.

  •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黏膜继发性损害的微生物学变化与治疗

    作者:易秉强;王振军;杨新庆;黄莚庭

    目的探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胃黏膜继发性损害和微生物学变化及治疗.方法 6例患者确诊为急性术后胃瘫综合征后均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继发性损害,对胃液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行保护胃黏膜和抗菌治疗.结果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后胃(残胃)黏膜出现明显的糜烂和出血点,并伴有菌丛的紊乱和致病菌的生长.通过使用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抑制胃内细菌 /真菌生长的药物后 6例患者均恢复了胃动力.结论急性术后胃瘫综合征存在胃黏膜的继发性损害和微生物学变化;针对性治疗可能有利于恢复.

  • 弥散张量成像观察皮层下脑梗死后海马相关神经纤维继发性损害

    作者:刘中华;吴文军;曾进胜;杨昂

    目的 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皮层下脑梗死后不同时期海马相关神经纤维的动态弥散变化,探讨有无继发性损害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经头颅MRI扫描证实为单侧脑室体旁辐射冠区和/或半卵圆中心的急性期(病程<7d)首次发病单一病灶的脑梗死患者15例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1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每例患者均在发病后第1周、3个月及6个月进行1次MRI的T1/T2/FLAIR/3D/DTI序列检测,测量并计算双侧海马相关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POI)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的值.每次MRI检测之前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 在发病后6个月时病灶侧海马体、海马尾、海马旁回头、海马旁回体、扣带和穹窿处感兴趣区的FA值较发病后第1周、3个月、对照组以及同时间点的病灶对侧有统计学差异(P<0.05),FA值明显减小,MD值却无明显变化.在观察期间,患者发病3个月时的NIHSS评分较人院时显著下降(P<0.05),至6个月时无显著变化(P>0.05).MoCA评分随时间延长一直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皮层下脑梗死患者存在梗死后病变同侧海马相关神经纤维的继发性远隔损害,并可能会影响其认知功能的恢复.

  • 纹状体梗死后红核继发性损害的弥散张量研究

    作者:王子军;秦超;梁志坚;莫雪安;程道宾;陈雅娟;叶伟;戴旖

    目的 探讨纹状体梗死患者红核继发性损害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收集首次发病、单侧纹状体梗死、病程12周的患者32例为研究组,募集32例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与研究组相匹配,单侧基底节区病灶但纹状体不受累的脑梗死患者为临床对照组,32例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3组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研究组和临床对照组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Barthol 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部分有类似帕金森氏病症状的患者进行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第Ⅲ分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梗死侧红核的MD值[(1.086±0.122)×10-3mm2/s]较临床对照组梗死侧红核[(0.817±0.106)×10-3mm2/s]和正常对照组红核[(0.785±0.081)×10-3mm2/s]均升高(均P<0.001),研究组梗死对侧、临床对照组梗死对侧与正常对照组MD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5例患者出现帕金森样症状,其梗死灶同侧红核的MD 值[(1.142±0.136)×10- 3mm2/s]比无帕金森样症状患者梗死灶同侧红核[(1.075±0.074)×10- 3mm2/s]升高(P<0.05).结论 纹状体梗死可以导致同侧红核的继发性损害,且这种继发性损害可能参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 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表现与意义

    作者:李宗亚;秦超;梁志坚;李海洪;王子军;戴旖;叶伟

    目的 探讨常规磁共振(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敏感性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首次发病、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新发纹状体梗死患者,分别在急性期(7 d)、亚急性期(8 ~ 21 d)及慢性期(3个月以后)进行1次或多次常规MRI检测,分析其MRI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纹状体梗死患者70例,MRI检测提示黑质继发性损害患者27例(38.57%),2例患者出现双上肢齿轮样肌张力升高、面部表情缺失、等类似帕金森病样症状.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MRI表现为,梗死灶同侧黑质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在T2及FLAIR出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而且该信号改变在慢性期逐渐消失.结论 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继发性损害在MRI上有特征性改变,而且可能参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 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作者:江山;梁志坚;王进;秦超;赵伟佳;程道宾;刘竞丽;叶伟;戴旖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动态观察局灶性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的弥散变化,探讨丘脑梗死后,病灶上方的丘脑放射纤维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 连续收录首次发病、单侧丘脑梗死患者17例为实验组,选择健康志愿者17例作对照研究.患者分别在发病的第1周(W1)、第4周(W4)和第12周(W12)进行1次DTI检测,对照组进行1次DTI检测.每次DTI检测之前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I)以及自订的感觉障碍分级评分(Sensory disturbance rating,SDR)评定.结果梗死灶上方的半卵圆中心部分异向(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W1:0.42±0.02,W2:0.38±0.02,W12:0.34± 0.03,P<0.01),而平均弥散量(mean diffusion,MD)却无明显变化.梗死灶上方的半卵圆中心FA值的变化百分数与NIHSS、和BI的变化百分数无明显相关(P>0.05),与SDR变化的百分数呈负相关(r=-0.246,P<0.05).结论 局灶性丘脑梗死可以引起丘脑放射纤维继发性损害,在12周内这种继发性损害逐渐加重,而且还可能阻碍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

  • 脑桥梗死后相关神经纤维继发性损害的DTI研究及其意义

    作者:梁志坚;刘斯润;曾进胜;凌雪英;王芳;凌莉;侯清华;邢世会;余剑;范玉华

    目的 本研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前瞻性观察局灶性脑桥梗死后继发神经纤维顺行性、逆行性变性的动态发展过程,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侧脑桥基底部梗死患者14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4名作对照组.患者分别在发病第1周、第4周和第12周进行DTI检测,对照组只做1次DTI检查.测量脑桥(患者梗死灶所在水平)及近、远端锥体束、双侧小脑中脚的MD和FA值.在每次DTI检测之前进行NIHSS、 FMS和BI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梗死灶及其同侧近、远端锥体束纤维、双侧小脑中脚神经纤维的FA值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1);梗死灶的MD在第1周时下降,在第4周及第12周则升高(P<0.01);患者梗死灶同侧近、远端锥体束纤维以及双侧小脑中脚神经纤维的MD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患者梗死灶同侧近、远端锥体束纤维以及双侧小脑中脚神经纤维的FA值,从第1周至12周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P<0.01), MD却无明显变化(P>0.05).在观察期间,梗死灶同侧近、远端锥体束纤维以及双侧小脑中脚神经纤维的FA值减少的百分数的绝对值与同期NIHSS及FMS变化的百分数的绝对值呈负相关(P<0.05),与BI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局灶性脑桥梗死后,可以引起与之发生联系的神经纤维发生顺行性及逆行性继发性变性,这种神经纤维的继发性变性至少在发病后12周内逐渐进展,并可能会延缓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 大脑皮层梗死后大继发鼠丘脑、中脑、脊髓和臂丛损害

    作者:熊丽;余剑;曾进胜;赵湛;何扬东;何美霞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大鼠同侧丘脑、中脑及对侧颈髓、臂丛神经是否发生继发性损害.方法 32只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RHRSP)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codex occlusion, MCAO)术,另外32只暴露而不凝闭大脑中动脉,作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3、4周各组各时间点取8只大鼠处死取脑和脊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梗死灶同侧丘脑腹后核、中脑黑质及对侧脊髓颈膨大前角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 MAP2)、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以及特殊染色检测对侧臂丛神经.结果 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MCAO术后各周梗死灶同侧丘脑腹后核、中脑黑质和对侧脊髓前角MAP2表达降低,GFAP表达增高(P<0.05);而对侧臂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同侧丘脑腹后核、中脑黑质及对侧脊髓前角神经元细胞在大脑皮层梗死后存在继发性损害,这可能是梗死后期神经功能恢复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动态观察脑梗死后继发锥体束损害

    作者:梁志坚;刘斯润;曾进胜;徐安定;凌雪英;凌莉;余剑

    目的 动态观察脑梗死后,远离梗死灶的锥体束纤维继发性损害的过程,并探讨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具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累及内囊的单一病灶的脑梗死患者18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人作对照组.分别在发病的第1周、4周和第12周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nging,DTI)检测,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结果 患者远离梗死灶的脑干(大脑脚、脑桥和延髓等部位的均数)部分弥散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在第1周、4周和第12周各时间点逐渐减少(P<0.01),而平均弥散量(mean diffusivity,MD)却无明显变化(P>0.05).脑干FA值减少的百分数与NIHSS减少的百分数(r=-0.46,P<0.05)及FM增加的百分数(r =-0.61,P<0.05)相关,与BI变化的百分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局灶性脑梗死后,锥体束纤维继发性损害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并可能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 尼莫通改善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继发性损害的研究

    作者:江博雄;邓春红;谢巧;郭梦颖;危笑珍;罗春晓

    颅脑损伤的救治关键在于如何减少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害,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为此我们研究钙离子拮抗剂尼莫通在颅脑损伤中对神经功能继发性损害的作用和影响程度.

  • 急性脑外伤后血清中泌乳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新庆;程爱国;梁永平

    脑外伤患者除创伤的直接损害作用外,继发性脑损害更是不容忽视.这种继发性损害与原发性脑损伤后所致的多种内源性自体损害因子的释放以及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1,2].我们对男性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中泌乳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损伤程度、损伤部位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早期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波;文莉;傅祖红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早期营养支持能减少能量贮备和组织的丧失,对减轻继发性损害有重要意义[1].因此,我们对62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早期进行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28~ 57岁.

  • 创伤性休克继发暂时性尿崩症10例分析

    作者:杨智贤;蒋巧

    严重创伤引起的休克,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失血,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量的不同,休克的程度和继发性损害也不同,我科1994~1998年共收治64例创伤休克患者,其中10例在休克纠正后继发暂时性尿崩症,尿量每日高达8 000 ml,经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 伤后经积极处理,休克得到纠正,其中10例继发暂时性尿崩症.10例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1~43岁,平均29.2岁,小失血量约1 000 ml,大约2 500 ml.在2 d内抗休克输液少6 500 ml,多为18 000 ml;所有病例均于2~3 d纠正休克.在休克纠正后的头3 d,24 h尿量少的为4 500 ml,多9 600 ml,持续3~6 d,24 h尿量均维持在4 000 ml以上,多尿期间尿比重1.008~1.015,但肾功能其他指标正常,电解质正常,禁水试验6例阳性,4例弱阳性,ADH试验阴性.

  • 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表现及其意义

    作者:叶伟;江山;梁志坚;郑金瓯;王进;程道宾;李胜愉;戴旖;龙莉玲;曾进胜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常规磁共振(MRI)表现及意义.方法:连续性收录分析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首次发病,病程在7 d内,有单侧肢体偏瘫及中枢性面舌瘫等体征,分别在急性期(7 d)内及亚急性期(14 d)以后进行一次及以上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单侧基底节或放射冠区单一梗死灶或单一血肿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患者,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1.40±7.56)岁,均有肢体偏瘫的体征,并且在两次MRI检查之间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第2次的MRI图像上,均在远离病灶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部位,相当于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长T1短T2、或者长T1长T2的异常信号.结论:MRI可以检测到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临床上注意脑卒中后病灶远端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其继发性损害表现,这对区分与新发脑梗死或炎症等其他病变有积极意义.

  • 局灶性脑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

    作者:林宝全;石胜良;秦超;王子军;李宗亚;梁志坚

    目的:前瞻性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动态观察皮质下局灶性放射冠脑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的过程,并探讨其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性帕金森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单侧单一放射冠脑梗死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与研究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发病的第1、第4和第12周利用DTI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同时用简式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BI)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在发病的第12周,采用统一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第Ⅲ分量表评价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症状患者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病第1、第4和第12周远离梗死灶的同侧豆状核平均弥散量(MD)值逐渐增加(P<0.01),各向异性(FA)值无明显变化(P>0.05);病灶对侧各时点FA值及MD值无明显差异(P>0.05);同侧豆状核MD值增加的百分数与NIHSS评分减少的百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694,P<0.01),与BI变化的百分数呈正相关关系(r =0.662,P<0.05),与FM增加的百分数无明显相关关系(r=0.489,P>0.05);研究组患者中3例出现帕金森样症状,与无帕金森病样症状的患者相比,梗死灶同侧豆状核的MD值显著升高(P<0.05),且同侧豆状核MD值上升幅度与其帕金森病样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 =0.486,P<0.05).结论:局灶性放射冠脑梗死后继发的豆状核损害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其可能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能参与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 动态观察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李胜愉;梁志坚;王进;黄彩球;蒙喜斯;戴旖;叶伟;曾莉梅;崔伟

    目的 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和探讨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录2010年7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且脑出血患者12例为实验组和选择性别、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例做为对照研究.分别进行DTI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DTI数据采用t检验;各个时间点数据之间的两两比较用LSD方差分析法.结果 所有实验组患者在DTI的FA图上,同侧病灶锥体束平面上,均可见信号减弱.FA值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明显减少(P<0.01),而MD值却无明显变化.结论 DTI不仅可以以可见的图像清楚地显示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还可以用数据的形式精确量化这种损害的程度,并发现继发性损害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有可能阻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李胜愉;梁志坚;王进;黄彩球;蒙喜斯;戴旖;叶伟;曾莉梅;庞霖霖;韦生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首次单发病灶,伴有锥体束不同程度损害,曾于急性期(7天)内及亚急性期(21天)后分别进行头颅MRI检查的脑出血患者,同时分析在第二次MRI资料的T2/FLAIR图像上,在同侧远离血肿下方的大脑脚、脑桥及廷髓出现异常信号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本组11例患者,男10例,女1例.MRI显示,第一次MRI检查中,所有患者在同侧远离血肿部位下方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平面无异常信号;在第二次检查的T2/FLAIR图像上,所有患者在同侧远离血肿部位下方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平面上出现边缘不清的异常信号,其中2例为低信号,余9例为高信号.结论 MRI可以检测到局灶性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应被误解为新发脑梗死或其他病变.

134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