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数据挖掘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病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贾亚莉;左翔;周典

    文章概述了数据挖掘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各领域中数据研究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决策树方法对心血管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进行研究分类,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危重度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分级.

  • 从一例早发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看早期诊断的必要性

    作者:何权瀛;刘阳

    病例:患者丁XX,男,44岁,辽宁葫芦岛人.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余,渐进性呼吸困难5年余就诊.患者主诉近15年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白痰为主,时有黄脓痰.冬天及春天变天易发.曾在当地医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可暂时好转,但病情反复.后一直未在医院正规治疗,发病即自行口服抗菌药物治疗至今.

  • 急诊危重度指数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

    作者:王雷;周红;朱景芳

    目的 例证急诊危重度指数(ESI)在儿科急诊室的应用.方法 通过收集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国际部急诊21 904人次患儿的ESI分级资料,应用x2检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医生和护士的分诊结果.结果 ESI容易掌握,护士分诊结果与医生矫正分诊结果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ESI分诊系统适合儿科急诊分诊,能够迅速分检危重病例,有效利用临床资源.

  • 新生儿疾病危重度评分预测死亡风险比较

    作者:单若冰;王晓亮;谭丽群;仇丽华

    新生儿疾病危重度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评价新生儿的新方法,对估计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指导危重病例转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国际上已成为NICU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本研究采用国内外较公认的五种评分方式,对NICU新生儿进行评价,以探讨其对预测新生儿死亡风险的价值.

  • 重症患儿血糖监测与危重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萍萍;胥志跃;卢秀兰;杨梅雨;祝益民

    目的 分析重症患儿高血糖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重症患儿血糖水平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349例重症患儿,入住PICU 24 h内静脉血糖≥11.1 mmol/L为重度升高组(n=67);6.3~11.1mmol/L为轻度升高组(n=134);≤6.3 mmol/L为对照组(n =148).监测入住PICU 24 h、3d、7d的血糖,入院时检测电解质、炎症指标、心肌酶、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等,并记录与病情危重度及预后相关的指标.分类变量应用x2检验,连续变量比较使用t检验、F检验或U检验和H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重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和对照组的高血糖值分别为( 16.98±7.08) mmol/L、(8.25±1.40) mmol/L和(4.89±0.98)mmol/L (P <0.01),入院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别为(81.22±8.25)、(86.71±6.40)和(86.15±6.99)(P<0.01),并发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55.23%、30.59%和14.18% (P<0.01),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6.26%、22.39%和16.23%(P<0.01).1个和2个器官衰竭时的血糖值分别为(8.27 ±3.75) mmol/L和(8.88±5.42) mmol/L (P<0.05);2个和多个器官衰竭时血糖值分别为(8.88 ±5.42) mmol/L和(13.09±8.23) mmol/L (P<0.01).重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和对照组患儿病死率分别为47.76%、14.93%和10.13%(P<0.01);存活组入院时血糖水平为(7.57±4.11) mmol/L,死亡组为(12.46±8.17) mmol/L(P<0.01).结论 PICU患儿高血糖的发生较常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血糖水平与器官衰竭的数目、疾病的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越高,病情越危重,其预后越差.因此,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有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 压疮的护理误区及预防措施

    作者:林建群

    压疮对每个护理人员而言都是一个可怕的字眼,也一直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多,社区护理和专职家庭护理欠完善,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不当,是院外并发压疮的常见原因。在院内,虽然重视压疮预防,成人的压疮发生率低,但在危重度高的NICU、PICU及心脏手术后患儿发生率可高达19%、26%、16.9%。因此,在繁重的科室工作中注意护理不当和预防疏忽。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和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危重度评价的探讨

    作者:王博江;王晓芝;秦东京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对急性肺栓塞危重程度分析和心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综合评价,有助于评估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本文就目前常用的APE诊断方法棗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和心电图(ECG)对APE危重度的评价进行探讨.

  • 支气管哮喘院外治疗体会

    作者:孙灵娅;乔兴茂;韩淑梅

    绝大多数的支气管哮喘病人仅在重度、危重度急性发作时才住院治疗,大部分时间是在院外自我治疗.如能正确、合理地进行院外治疗,则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减少去医院就诊的次数并达到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由于医生对哮喘病人的教育和管理不足,哮喘病人的院外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致使病情逐年加重.现参考国内有关文献及临床实践,将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院外治疗注意事项探讨如下.

  • 数据挖掘: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度分析

    作者:刘丹红;徐勇勇;胡湖

    目的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患者病情危重度进行分类和评价.方法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和决策树分析法,确定分类标准、分类变量和决策树的生长及剪枝规则,建立病情危重度分类评价模型.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划分为4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量化的危重度分值;医院收治患者的整体病情用危重度指数表示.经新样本考核,危重度等级和危重度指数对治疗结果、医疗资源消耗有一定预测能力,且随医院规模的增大而提高.结论评价分析结果能够反映患者和医院收治病人的病情,可为医疗质量评价和医院费用补偿提供重要统计学依据.

  • 严重脓毒症患儿白蛋白水平与危重度关系研究

    作者:范江花;罗海燕;胥志跃;段蔚;谢波;蔡姿丽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低蛋白血症与其病情危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住院治疗的119例严重脓毒症患儿的资料,依据入住PICU 24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重度低蛋白血症组(≤25 g/L),中度低蛋白血症组(~30g/L),轻度低蛋白血症组(~35 g/L)和正常白蛋白组(>35 g/L)分析不同白蛋白水平与其危重度及预后的变化.结果 严重脓毒症患儿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71.43%.(1)严重脓毒症患儿白蛋白水平越低,器官衰竭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r=-0.457,P=0.000).(2)单因素分析发现,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儿童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Ⅲ)呈显著升高趋势,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ICS)呈下降趋势;机械通气时间、入住P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呈升高趋势.(3)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25 g/L、器官衰竭数目≥3个为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器官衰竭数目及病情危重程度呈负相关,白蛋白水平越低,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 病情分级及其在病种付费中的应用

    作者:刘丹红;徐勇勇

    介绍了用大样本住院患者数据和决策树方法建立的病情分级方案,阐述了病情分级在医疗保险费用管理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应用病种病情制定病种付费标准的方法和主要特点.

  • 病例组合及其在病种费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丹红;徐勇勇;胡湖

    用大样本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和决策树方法,建立基于病种和病情的病例组合方案,以及该方案在病种费用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以病例组合为基本单元,制定单病种住院费用管理标准的方法和主要特点.

  • 病情危重度评价及其在病种质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丹红;徐勇勇

    以慢性肝病肝硬变和创伤性脑损伤病例为例,用病案首页数据和分类决策树法建立病情危重度分级方案,观察医院收治危重患者的比例与医疗质量终末指标的关系,提出了以病情危重度分级为基础,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 以病种病情为基础的住院费用管理方式探讨

    作者:刘丹红;徐勇勇;胡湖

    住院费用通常采取单病种控制的方法,但由于病种病情的差异,实施起来会遇到困难,容易引起患者误解.文章简单介绍了用大样本病案首页数据建立的、基于病种病情危重度的患者分类方案及在患者分类基础上住院费用控制和管理的方法.

  • 丹参、黄芪联合异搏定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临床观察

    作者:于春艳;付德才;毕蕾

    我院于1998-11~2001-4应用丹参、黄芪联合异搏定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4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均为1998-11~2001-04月收治的肾综合症出血热住院患者,既往无慢性心、肝、肾等疾病.所有病例均按1987年全国HFRS防治方案进行诊断,早期定度和出院定型.入院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3~60岁,平均42.3岁.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为39.2岁.发病后入院时间,治疗组平均为4.22d ,对照组平均为4.13d.入院定度治疗组轻度26例,中度9例,重度5例,危重度2例;对照组轻度28例,中度11例,重度5例,危重度1例.两组上述各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HT6

  •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分类比值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永琴;蒋亚平

    本文回顾分析7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N)与淋巴细胞(L)比值对AP严重性预测情况并探究其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2010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的71例(男42,女29)A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4~76)岁,所有病例诊断标准符合2003年全国胰腺会议确定的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按危重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49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22例,其中SAP组死亡2例.

  • 早期监测危重患者胃黏膜内pH值的临床意义

    作者:邢海波;应利君

    目的及时准确地评估危重患者组织缺氧及疾病的危重程度.方法将31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存活组17例,死亡组14例),分别获得患者入ICU时及入ICU24h时胃黏膜内pH(pHi)值、SvO2、APACHEⅡ评分及PaO-FiO2,将两组患者入ICU时及入ICU24h时的pHi测定结果分别与SvO2、APACHEⅡ评分及PaO2/FiO2结果作一比较.结果入ICU时两组间pHi差异已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pHi低于存活组,而两组间SvO2、APACHEⅡ评分及PaO2/Fi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ICU24h时两组间APACHEⅡ评分、SvO2差异才有显著性(P<0.01),而此时死亡组pHi更显著低于存活组(P<0.001),两组间PaO2/FiO2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黏膜内pH(pHi)可更早期、更灵敏和准确地反映危重患者组织缺氧及疾病的危重程度.

  • 基于病种的住院患者病情分级方案研究

    作者:刘丹红;徐勇勇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法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研究. 方法用1 244 887例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和决策树分析法,确定分类标准、分类变量和决策树的生长及剪枝规则,建立覆盖所有病种的危重度分级模型. 结果建立了163个基于病种的分类模型,每个病种都形成了若干个危重度等级,共产生了636个危重度类别,每个类别对应一个危重度分值.经新样本考核,该病情指标对治疗结果、医院规模有一定预测能力,且与住院费用相关. 结论病情分级结果能够反映住院患者病情的相对危重程度,可作为病情标准化的依据,用于医疗服务质量效益评价.

  • 老年重症哮喘的治疗

    作者:莫文梅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重度和危重度患者出现休息时气短、体位为前弓位、体力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夜间不能睡觉[1].近年来有关老年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60岁的老年哮喘发病率为5%~7%,其中2/3左右为新发病例[2].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住老年(≥60岁)哮喘患者112例,其中重症哮喘47例,占同期哮喘住院患者的41.2%,现就重症哮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作总结分析如下.

  • 婴幼儿重症肺炎维生素D水平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邓永超;唐喜春;袁远宏;黄彩芝;莫丽亚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动态变化与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变化及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重症肺炎住院患儿132例为重症肺炎组,按照人院时和治疗1周后患儿的危重程度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患儿例数在入院时分别为41例、59例及32例,治疗1周后则分别为78例、35例及19例;另选取同时期142例行健康体检合格的婴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儿人院时和治疗1周后血清25(OH)D、降钙素原(PCT)及N末端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健康对照组人院时血清25(OH)D水平,根据治疗1周后25(OH)D的变化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维生素D (VD)升高组(n=81)和VD下降组(n=51).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不同危重程度组(P<0.05);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非危重组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危重组和极危重组(P<0.01),危重组25(OH)D水平明显高于极危重组(P<0.05);不同时间点各亚组间PCT和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危重组和危重组PCT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治疗1周后VD升高组患儿病情的危重程度要低于VD下降组;VD升高组出院结局好于VD下降组(P<0.01).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OH)D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差值与PCT、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597、-0.404,P<0.01).结论 VD水平变化与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情危重程度变化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补充VD可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