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性桥灌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吕锋;吉冰洋;胡盛寿

    目的探讨在非体外循环(CPB)下的多支冠脉搭桥手术中应用选择性桥灌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6例三支病变、稳定心绞痛、首次进行冠脉搭桥(CABG)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选择性桥灌组(G组):在吻合第一支非乳内动脉桥后,应用美敦力DLP多功能灌注管在静脉桥与主动脉根部做一临时性连接,在远端吻合完后通过DLP管与主动脉根部的连接对静脉桥远端进行灌注.对照组(C组)应用常规的非CPB搭桥方法.对所有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心肌酶进行观察,并于转流前、术毕、术后8~12h、24h、72h和7天分别抽血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两组的cTnI和CK-MB的水平从术后6h均开始升高(P<0.05),在24~72h达到峰值,在术后6天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桥灌组在术后6h、24h和72h的血浆cTnI和CK-MB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并且桥灌组术后的血压和心排量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非CPB下的冠脉搭桥手术中应用选择性桥灌增加了术中的心肌冠脉的血流量,缩短了心肌的缺血时间,有利于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术

    作者:高长青;李伯君;朱朗标;肖苍松;王奇;马晓辉;王刚

    由于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CABG)术,体外循环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脉搭桥术(OPCAB)逐渐盛行。自1998年至今我科已行OPCAB术85例(29%),无手术死亡,术后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75例,女10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亚急性心肌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68例次(80%),糖尿病21例次(25%),脑血管意外14例次(16%),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6例次(30%),经皮冠状动脉扩张(PTCA)术后再狭窄8例次;心功能(NYHA)Ⅰ~Ⅱ级 70例,Ⅲ级15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10例;3支病变63例。搭桥数:1~5支/例(平均2.8支/例),序贯式搭桥35例。

  • 停跳液逆行灌注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全胜;薛涛;王国祥;Ivert T

    我们将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以解决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顺行灌注停跳液难以通过狭窄段的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冠脉搭桥术中心肌保护的进展

    作者:秦斌;程邦昌

    急性心肌梗塞(AMI)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广泛狭窄和梗塞时,其心肌细胞功能和代谢及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与其它心脏病时心肌细胞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必须恢复梗塞区远端心肌的血流灌注[1~3].随着复杂冠脉搭桥(CABG)手术的逐步广泛开展,术中心肌保护显得特别重要.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高华炜;郑哲;胡盛寿

    近几年由于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具有高龄和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和外周血管病等)等高危因素的病人在手术病人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各个医院也因为病人状况以及医疗水平的差异,术后病死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有很大差异[1].如何真实的显现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剔除因为病人状况不同对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心外科的一个大问题.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例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脉搭桥术)[2],准确而客观的对围手术期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对病人和医师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 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立新;高长青

    成年哺乳动物心肌细胞本身缺乏增殖分化能力,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后必然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导致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梗)后伴随心梗区的延展与重构,心脏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虽可重建心肌梗死区血供,改善冬眠心肌细胞功能,但对已形成的瘢痕组织则无能为力.细胞移植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径.

  • Heartstring无阻断近端吻合系统在OPCAB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锐;顾承雄;陈长城;杨俊峰;胡晖;张兆光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多因术中行升主动脉操作造成内膜斑块脱落引发.随着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广泛开展,因主动脉插管造成的冠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下降.但大隐静脉仍是绝大多数冠脉搭桥术的主要选材,需要在升主动脉上进行外科钳夹及打孔操作,因此,主动脉斑块脱落仍然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的桥血管近端吻合辅助器械应运而生[3].现将我们对60例行OPCAB病人应用Heartstring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 部分冠状静脉动脉化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锐;顾承雄;韦华;李波;宋伟;胡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脉搭桥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并被广泛接受的方法.但晚期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病人靶血管条件普遍较差,冠状动脉远端直径明显变细,血管内膜不光滑,流出阻力高,冠脉搭桥术后极易再堵塞并因此造成围术期心肌梗死.

  • 冠脉搭桥术患者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

    作者:石新艳;王虹;刘志梅;王升英;韩伟;黄伟丽

    目的 了解冠脉搭桥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布,探讨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冠脉搭桥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10月56例冠脉搭桥术患者发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冠脉搭桥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时间分布.结果 56例冠脉搭桥术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1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19.6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千日感染率为18.58‰;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16株,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插管时间、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冠脉搭桥术患者的生存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与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 冠脉搭桥术后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作者:刘刚;江龙;陈彧;陈生龙;董穗欣;万峰;解基严

    目的探讨冠心病搭桥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方法对照观察40例冠心病搭桥患者术后应用万古霉素与应用一代头孢菌素的效果,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住院费用、药物费用等指标. 结果两组间术后感染无差别,头孢组可明显减少住院药费. 结论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应用一代头孢,可满足预防术后感染的需要,并可节约医疗资源.

  • 利多卡因在搭桥术中抑制再灌注室颤研究

    作者:徐建华;高运泽;张玉风;张红

    目的研究冠脉搭桥手术中,开放升主动脉时注入100mg利多卡因是否有利于避免再灌注室颤.方法将30例CAD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15名患者于升主动脉开放前1分钟给予100mg利多卡因,对照组给予5ml的生理盐水,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全组病人麻醉诱导后以及脱离体外循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L组的再灌注室颤的发生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58%).(P<0.05).②两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没有明显差异.③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在脱离体外循环后心排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开放升主动脉时注入利多卡因有利于防止再灌注室颤的发生.

  • 冠脉搭桥术后脑部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作者:李黎明;智红晓;张世珠

    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作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广泛开展.CABG术后的患者仍面临着许多并发症的威胁,脑部并发症即是其一,它是CABG术后导致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术后病人的表现将脑部并发症分成两类[1]:Ⅰ类表现为脑血管或缺氧性脑病并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如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舌尖、口角歪斜,吃饭呛咳等,均经头部CT、MRI或脑电图证实;Ⅱ类表现为短暂的精神症状,谵妄、定向力障碍等,但不伴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影像学无阳性发现.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马东晖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但此类手术的特殊性对麻醉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两年我院对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全部采用了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疗效观察

    作者:吴学志;朱海文;梅永成;冯世军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41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取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使用心肌表面局部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结果 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明显缓解.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疗效好,费用低,手术安全,并发症少,适宜单、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和具有高风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

  • 丙泊酚与贝那普利对冠脉搭桥术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浓度变化分析

    作者:乔利阳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冠脉搭桥术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I)、肌钙蛋白浓度的影响及其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诊治的冠脉搭桥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PP)组、贝那普利(BNZ)组、两药联用(PP-BNZ)组,各50例.PP组在术中靶控输注PP,BNZ组在术前服用BNZ,PP-BNZ组在术前服用BNZ且在术中靶控输注PP,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4 h,8 h,12 h,1 d,2 d,3 d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I)、肌钙蛋白I(TnI)浓度水平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三组患者的血清CKI和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 h时三组患者的血清CKI、TnI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术后1天CKI与TnI达到高水平;术后1~3天,三组患者的血清CKI和TnI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治疗后PP-BNZ组的CKI与TnI值在任何时间点均高于PP组和BN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三组患者的心肌梗死率、房颤率、心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P-BNZ组的心肌缺血率低于PP组和BN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BNZ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PP组和BNZ组.结论:PP与BNZ联合用药较单个用药在提高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清中CKI,肌钙蛋白浓度方面具有更好的运用前景.

  • 有无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

    作者:赵磊;王天龙;肖玮

    目的 探讨有无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方法 24例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患者,根据术前颅脑血管超声筛查结果分为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组和无颅脑血管狭窄组,ASAⅡ~Ⅲ级,术中常规监测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体温(T)、氧饱和度(SctO2).观察组内和组间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变化趋势和差异.结果 体外循环期间,SctO2明显下降(P<0.05),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组患者脑氧饱和度数值低于无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认知功能障碍和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氧饱和度下降,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脑氧饱和度下降持续时间更长,下降程度更为严重,需要更加积极谨慎的管理,预防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

  • 1150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杨传瑞;李大连;郭建中;程智广;李莹莹;崔永超;杨峰;厉文华;孟兵;张宏涛

    目的 总结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50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死亡13例,死亡率为1.13%.平均搭桥(3.25±0.30)支,平均手术时间(329.2±53.5)min,左乳内动脉使用率为94.0%.术前预防性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145例,术中转为体外循环下辅助手术35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2.8±4.5)h,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16.2±5.0)h.术后出现并发症50例,发生率4.35%,包括心肌梗死2例,出血25例,脑卒中14例,纵隔感染11例,肾衰竭18例,其他12例.平均随访(48.9±16.3)个月,心脏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术中使用分流栓和瞬时血流量测定是保障桥血管通畅的重要手段,围术期维持循环稳定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90例护理分析

    作者:谢红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90例,均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6±1.1)h;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8.7±2.7)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5)d;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均治愈出院,术中无病例死亡;随访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 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126例护理配合研究

    作者:欧阳庆;谢双;周扬飞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G)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1月126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 该组12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活动量增加.结论 积极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健康,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合并2型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临床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巫志国;林利嫦;谭剑;彭洪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统计合并糖尿病(DM)和非糖尿病(NDM)患者行冠脉搭桥术(CABG)后的死亡率(30 d,1、3、5、10年)和相对危险度(RR).方法 参考相关DM指南制定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1981年1月~2016年12月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调查DM与NDM患者行CABG术后(30 d,1、3、5、10年)死亡率和相对危险度(RR).对命中的文献进行筛选后行质量评价,纳入中高质量的文献并进行资料摘录.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28篇文献纳入统计分析.DM组和NDM组CABG术后30 d,1、3、5、10年死亡率分别为2.65%、1.92%;5.21%、3.23%;10.15% 、5.86%;16.88%、11.20%;23.12%、21.40%.DM组与NDM组比较,术后30 d,1、3、5年的RR (95%CI)升高,分别为1.50(1.34,1.68)、1.88(1.59,2.22)、1.74(1.53,1.99)、1.52(1.34,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2>70%,未能计算10年死亡率的RR值.结论 DM患者行CABG手术后死亡率(30 d,1、3、5、10年)较NDM人群明显升高.

415 条记录 3/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