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怎样辨证足浴治疗流行性感冒

    作者:黄成汉;胡献国

    答: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辨证足浴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方便易行,疗效较好,不会因毒株变异而失效,也不易产生耐药性,可选用下列足浴方.

  • 阳和汤治验实录

    作者:

    1 张菊人治疗入房后乘凉致痛痹医案王左,年廿四,入房后乘凉露宿,内伤肾真,外贪夜爽,周身疼痛,不能转侧,日夜呼号.前医投以独活寄生汤无效.脉象浮紧而涩,沉取无力.按浮为风,紧为寒,涩为精液耗伤.风寒交搏,经络不和,肌肉不仁,乃致痛彻骨髓.此症乃属痛痹变异,殊少见闻,自非另寻途径不可.故以大剂阳和汤救治,于填补精髓中兼通经络.

  • 猪戊肝病毒存在准种现象

    作者:张西营;朱瑞良;朱于敏;董世娟;于瑞嵩;沈世缘;王振勇;李震

    为研究猪戊肝病毒准种存在情况,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ested-PCR)对四株猪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第2可读框(ORF2)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后,每个毒株分别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测序,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HEV不同克隆间的ORF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99.7%、98.8%~99.7%、98.8%~99.7%和1o0%,有变异的克隆核苷酸序列与上海株(SAAS-JDY5)同源性为96.8%~1OO%.由此证实感染戊肝病毒的猪个体内存在HEV准种.

  • 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作者:谢剑锋;沈晓娜;王美爱;杨式芹;黄萌;张炎华;修文琼;翁育伟;严延生

    为了解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和规律,对2009~2012年福建省分离的1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毒株均是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毒株与A/California/07/2009(H1 N1)疫苗株保持高度同源,8个节段基因同源性均在98.2%以上.相比之下,福建省2012年的流感毒株抗原变异程度较大,其中A/Fujiangulou/SWL1155/2012毒株HA基因发生11个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H138R、L161I、S185T和S203T位点的变异分别涉及Ca、Sa和Sb抗原决定簇.监测显示,疫苗对福建省人群保护效果较好,但福建省2012年毒株相对疫苗株已经出现抗原漂移,应进一步密切关注其变异情况.

  • 2009~2011年河北省卢龙地区G9P[8]型人A组轮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马鑫;李丹地;郭延青;向静瑶;李秀萍;段招军

    了解2009~2011年河北省卢龙地区婴幼儿腹泻样本中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GARV) G9P[8]型毒株的基因特征.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1年5株G9P[8]型卢龙GARV,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GARV进行11个片段基因扩增,并对全基因序列通过DNAStar、MEGA等生物软件进行比对、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其中2011年的2株标本LL11131077和LL11131083之间的同源性明显高于它们与2009年和2010年3个毒株的同源性.2009~2011年河北卢龙地区流行的G9P[8]型GARV与世界其他地区流行的G9P[8]型GARV毒株均属同一基因型,但是2011年的2个毒株与2009年和2010年相比部分基因片段系统进化树不在一个亚枝内,同时也发生了多位点的氨基酸变异.

  • 腹泻犬中细小病毒携带情况以及VP2基因进化分析

    作者:曹雪峰;彭广能;黄祥明;王文博;田一男;徐晓阳;雷霜霜;杨颜铱;弓超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腹泻犬中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以及VP2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从四川省部分地区收集了50例疑似CPV感染的腹泻犬粪便,对标本采用PCR扩增VP2,并对VP2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PCR检测阳性标本19份.序列分析显示,15份扩增出VP2基因全序列标本均为CPV-2a型,聚类分析显示全部序列聚类在同一分支,本次研究的四川省部分地区流行的CPV均为CPV-2a型.可推测目前四川省部分地区所常见的CPV流行株依然以CPV-2a型为主.本次试验所扩增的15份CPV阳性标本与国内外传统毒株有着极高的同源性,提示目前四川省部分地区CPV还未出现重大的变异情况.

  • 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HBV基因组RT区和S区变异分析

    作者:钱福初;秦基取;李栋立;王伟洪;戴利成

    为了解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 (Y) methionine (M)-aspartic acid (D)-aspartic acid (D),YMDD)基序变异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逆转录基因(Reverse transcriptase,RT)变异特点及对与之相重叠的表面抗原基因区(Surface antigen region,S)变异的影响,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理论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5例发生YMDD变异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组RT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发生YMDD变异患者rt204位点变异类型分布以rtM204I为主(20/25,80%),多伴有rtL80I变异(14/20,70%);rtM204V变异同时伴有rtL180M变异(5/5,100%).YMDD变异患者RT区变异发生率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YMDD变异患者在5个经典核苷类耐药相关位点(rtL80,rtV173,rtL180,rtM204和rtM250)存在变异.两组患者在其它19个潜在核苷类耐药相关位点存在变异,而YMDD变异患者RT区潜在核苷类耐药相关位点变异频率显著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而且还存在对其它(拉米夫定以外)核苷类药物耐药相关位点的变异.发生YMDD变异患者S区变异发生率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在YMDD变异患者的S区“a”决定簇中还出现了sM133L和sG145R变异.研究表明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患者HBV基因组RT区除发生rtM204I/V变异外还发生了其它耐药相关位点变异,可能导致对其它核苷类的交叉耐药.同时RT区变异影响重叠的S基因区造成HBsAg变异,可能造成对HBsAg检测的影响和免疫逃避的发生.

  • 禽反转录病毒与DNA病毒间的基因重组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崔治中

    自从中国香港报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以及在中国暴发的SARS确认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以来[1,2],人们开始高度关注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变异.

  • 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黄保英;王文玲;阮力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依据病原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均只有一个型,变异相对较少,从未引起世界大流行,而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多,变异大,曾引起4次世界大流行[1],已成为流感防控和疫苗研究的重点.预防流感大流行有效的措施是疫苗接种.

  • 口蹄疫O/China/99毒株在不同宿主系传代的3A和VP1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张永光;吕建亮;王永录;方玉珍;蒋守田;张维德;刘湘涛;潘丽;刘力宽;裴仉福

    利用RT-PCR法扩增了经不同宿主系(乳鼠、BHK21细胞、PK15细胞)连传不同代次的口蹄疫O/China/99毒株的3A和VP1基因,并进行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经不同宿主系传至90代后,VP1基因未发生大的变异,主要抗原位点也较稳定;而非结构蛋白3A基因却在不同宿主和代次发生突变缺失;经BHK21细胞传代后未发生缺失;经PK15细胞传代,在70~90代之间在第254~313位出现缺失;经乳鼠传代,在60~70代之间在第265~300位发生缺失,并在以后的90代毒中仍在此位缺失.这与代表性猪源流行毒O/YUN/TAW/97和O/HKN/21/70的3A基因在第276~305位发生缺失有相同之处.

  • 两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其复制和抗原表达特性的比较

    作者:武力;袁正宏;何丽芳;蒋伟伦;邱申熊;闻玉梅

    为从全基因组水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核苷酸结构及复制和抗原表达特性,分别从2例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滴度为1014和1013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编号为56和2-18)血清中扩增、克隆了HBV全基因组,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两株病毒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的培养上清中HBsAg表达水平基本相同,但#56毒株表达的HBeAg约为#2-18株的3倍,Southern印迹及核酸杂交显示,#56HBV株复制效率显著高于#2-18株,两株HBV DNA全长均为3215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8.7%,均为B基因型(adw亚型).两者相差的42个核苷酸分布在C、Pre-S1、Pre-S2、P及X基因编码区,其中有位于SPⅠ、SPⅡ、Xp和ENHⅠ基因调控序列区中.#56患者感染的毒株基因组中Pre-S2起始密码ATG变异为GTG,但由Pre-S1起始翻译形成的大蛋白中包括Pre-S2的部分氨基酸,故#56血清和#56株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仍可与Pre-S2抗体出现阳性反应.

  • 不同组织嗜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衣壳基因的遗传变异性分析

    作者:周继勇;张德勇;丁红梅;程丽琴;陈吉刚

    根据GenBank发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Beaudette毒株核衣壳(nucleocapsid,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了疫苗毒株IBV-H52、嗜腺胃ZJ971株、嗜肾IBV-X和N株的N基因ORF,并克隆到质粒载体pBluescript SK(+),测序后用PCgene和DNA Sta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4株IBV的N基因均含有一个长1 230bp的ORF,编码一由40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蛋白.嗜肾IBV-X和N毒株的N基因存在Hind Ⅲ酶切位点.与来自GenBank的另外8株IBV比较,ZJ971株与它们的N蛋白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88.2%~98.6%和91.2%~97.8%;N株则分别为86.6%~87.4%和90.5%~91.5%;X株分别为86.3%~87.4%和90.0%~91.5%;H52分别为90.4%~98.3%和92.0%~98.0%.ZJ971株、N和X株的N基因的突变特点是散在的点突变.嗜腺胃ZJ971株核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显著的遗传变异特征是H111D、S117A、V142L、P171A和E401D;嗜肾IBV-X和N株核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显著的遗传变异特征是A46S、A48P、L189R、N190S、E220D、I223A、V236Y、S237K、K240Q、Q286R、T299K、R301E、E334D、V335E、V336P和T351S.

  • 烟草曲茎病毒卫星DNA在不同寄主中的分子变异比较

    作者:青玲;周雪平

    近年来对一些单组分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begomoviruses)的研究发现,这类单组分begomoviruses伴随着一种新型卫星分子-DNAβ[1,2].对我国云南省发生的双生病毒的研究表明,云南begomoviruses普遍伴随DNAβ分子,DNAβ分子与致病性紧密相关,且begomoviruses与其伴随的卫星DNA的是共进化的[3-5].为了弄清卫星DNAβ是否存在类似于卫星RNA的高度变异,将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及其伴随卫星DNAβ的侵染性克隆共同接种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和心叶烟(N.glutinosa),对TbCSV卫星DNAβ在不同寄主中的分子变异进行了比较.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基因序列准种与变异特点

    作者:董菁;成军;王勤环;施双双;洪源;皇甫竞坤;王刚;李莉;斯崇文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基因编码产物从功能上分为末端蛋白(1~178aa)、间隔区(179~336aa)、逆转录酶区(337~682aa)和RNA酶H区(683~816aa),各区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逆转录酶区包含S基因主蛋白编码区.近年来的研究提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有准种[1,2]的假说.我们以逆转录酶区序列为研究靶区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靶基因序列,随机选择克隆测序,比较其结果,证明了HBV准种特点的存在,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形式.

  • 闽南地区TT病毒的变异及经输血传播的初步证据

    作者:张军;杨海杰;罗文新;夏宁邵;苏智军;庄立琳

    TT virus(TTV)DNA was tested by nested-PCR from sera of hepatitis patients and volunteer blood donors in Minnan area. The amplified segment was a 189 base pair region in TTV ORF2. A total of six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non-A to G hepatits patients and two from volunteer blood donors. The sequences were found to be with 82.9% to 99.3% homology to TTV Japanese strain and Chinese strain. The divergence of sequence in these six segments varied from 0.7% to 17.1%,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TV had been existing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area. In the serum of a non-A to G hepatitis patient who was negative for TTV DNA in the 14th day of disease course turned to be positive in the 30th day, two TTV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which showed 92.1% nucleotide homology. It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TTV strains can co-exist in the same person. This patient's blood had been transfused ten times between the collection of his TTV negative sample and his positive serum sample. Seven of the blood donors were traced and sampled for sera, of which three were positive for TTV. For all 161 patients tested, the history of exposure to blood products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TTV infection(relative risk, 3.0;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1.89~4.81).

  • 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作者:宋金华;王慧玲;石晶;崔爱利;杨子峰;孙利伟;于德山;张蕾;张红;张燕;许文波

    对2008~2014年收集的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亚型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变异特征.根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的靶基因特征,从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挑选代表株,并采用RT-PCR方法对G蛋白编码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Sequencher 5.0、MEGA5.0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分析基因亲缘性和氨基酸变异特点.2008~2014年中国8个代表省市收集的296份HRSVA阳性标本,依据靶基因变异程度及特征共挑选出代表株87株,覆盖2008~2014年流行的各基因型,包括GA5,NA4,NA1,NA3,ON1;对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为88.2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2.09%~100%,与原型株long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2%~91.07%和82.77%~86.82%;变异主要集中在第二高变区,其次在胞浆区和第一高变区.根据G蛋白全长核苷酸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87株代表株可以分为5个分支,与国际上通用的依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为靶基因进行的基因分型及进化树分支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08~2014年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情况,为中国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数据.

  • 逆转录病毒基因组RNA的二聚作用

    作者:高旭;沈荣显;相文华;周建华

    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是一成员众多、易变异的RNA病毒科.在逆转录病毒复制周期内,所有逆转录病毒均将两拷贝的单股正链RNA带入病毒粒子[1,2].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基因组RNA能顺利包装入病毒粒子是病毒复制与繁衍的关键,而基因组RNA通过二聚作用(Dimer-ization)形成二聚体(Dimer)是包装逆转录病毒的前提.

  • 1995~2005年中国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与流行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丽波;张烨;温乐英;赵翔;黄维娟;蓝雨;郭俊峰;李梓;王敏;董婕;郭元吉;舒跃龙

    为了探讨中国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与流行关系,对1995~2005年中国分离的550株H3N2流感病毒的HA1序列进行分析.HA1基因进化树显示出以很长的主干和很短的侧枝为特征.HA1的氨基酸位点变异主要位于5个已知的抗原位点及其附近,同时其它位点也有改变.通过对HA1序列资料分析发现这期间导致H3N2流行的序列改变的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同时出现多位点变化,第二种是位点变化逐渐发生累积到多个位点变化,第三种是单个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同时改变,均可以引起H3N2流行.

  • 广东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特性、进化和变异

    作者:黄平;邹丽容;方苓;李晖;陈秋霞;俞守义;柯昌文

    通过对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M基因特征与进化.检测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时检索全球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发现,1997~2006年53株毒株M1基因和51株毒株M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分成两组,1997年毒株为第一组(GⅠ),2003~2006年香港、越南、泰国、印尼、中国大陆、土耳其、伊拉克、阿塞拜疆、埃及毒株为第二组(GⅡ).M1基因20个氨基酸位点置换,占7.94%(20/252),其中2003~2006年毒株M1基因有9个氨基酸位点不同于1997年毒株;M2基因22个氨基酸置换,占22.7%,其中2003~2006年毒株M2基因有4个氨基酸不同于1997年毒株.M2基因Ks值为26.8×10-6~42.6×10-6 Nt/d,Ka值为4.39×10-6~6.98×10-6 Nt/d;而M1基因的同义突变速度均远高于错义突变速度,显示M1基因受到机体免疫压力较小;检验发现M1基因进化存在负选择性压力.2003~2006年毒株M1基因通过氨基酸S224N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SS224-226;而来自印尼的8株毒株M2基因发生C50F置换,引起蛋白二级结构改变.1997年中国香港人禽流感毒株自当时出现后,便未在以后人禽流感疫情中出现.2003~2006年毒株M1基因增加糖基化位点NSS224-226,可能与毒株致病性有关.人禽流感H5N1毒株M基因在自然界变异频繁,可能影响H5N1毒株的人-人传播能力.

  • 1996~2005年中国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黄维娟;董丽波;张烨;温乐英;赵翔;黎满香;郭俊峰;蓝雨;李梓;王敏;董婕;郭元吉;舒跃龙

    测定了1996~2005年间在中国分离并保存的395株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表现为一主要进化主干伴随多侧分支进化,同一年份的毒株可以分为几个分支存在;疫苗株在NA基因序列进化树上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NA没有氨基酸的丢失与插入;抗原决定簇大部分位点保守且各抗原决定簇之间的变异情况各有特点,其中197~199位、431~434位和339~347位点的变异频率高,而153位、328~336位、367~370位、400~403位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变异频率相对比较小;除了抗原决定簇外还有些氨基酸位点的变异频率很高,它们分别是18、23、30、93、143、208、216、221、249、265、267、307、385、437位氨基酸,其中143位和267位这两个位点的变异频率高于抗原决定簇位点,具体生物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NA蛋白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二硫键和糖基化位点保守.NA基因的这些特点为流感的预防、控制以及NA抑制剂药物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561 条记录 7/129 页 « 12...45678910...1281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