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范颖;杜珍武;张玉成;张桂珍

    目的 从成人皮下脂肪组织提取具有连续传代和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应用基础.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剖宫产患者皮下脂肪组织,所得细胞培养,传代,用差速贴壁法提纯所得细胞.取第4代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使其分化成脂肪细胞.取第6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抗原CD1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表面抗原CD90.结果 成人皮下脂肪中含有长梭形细胞,此种细胞在体外能稳定传代且能被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与空白对照相比,表面抗原CD13和CD90均呈阳性.结论 此种方法能从成人皮下脂肪中分离出具有间充质干细胞性质的细胞,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基础材料.

  • 软组织疼痛理论与临床诊疗技术

    作者:王福根

    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是慢性颈背腰腿痛病中的主要病症.我国学者宣蛰人对人体软组织疼痛作了40余年系统研究,创立了脊柱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对传统的单纯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提出挑战.他通过多节段腰椎板切除术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应用机械性压迫刺激腰神经根的临床观察.证实单纯机械性压迫正常神经根不引起疼痛,而是产生麻木或麻痹,并无腰腿痛征象.只有当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脂肪组织存在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变,才会诱发下肢疼痛.这种现象为大量的临床病例和实验研究所证实.此学说还阐述了软组织疼痛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病因素的病理过程.原发性发病因素是急性软组织损伤后遗或慢性软组织损害引发的疼痛反应.继发性发病因素主要是肌肉挛缩,由此引发神经损害及神经支配失调、脊椎骨关节三者之间发生复杂的生物力学与神经生理学效应,形成广泛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 立"8"字缝合预防肥胖患者术后脂肪液化疗效分析

    作者:张华;金柯

    目的 改进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方法 以腹壁皮下脂肪组织厚度≥5 cm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组织、皮肤分层缝合.结果 观察组无脂肪液化、感染及皮下脂肪部分或完全裂开,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38.46%(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者腹部手术切口容易发生液化、坏死、继发感染,浅层甚至全层裂开,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保证了腹部手术切口的良好愈合.

  • 体质量指数与体脂含量诊断肥胖的对比分析

    作者:钟菁;朱世伟;李映明;徐惠明;邱波;陈萌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脂含量(PBF)两种诊断肥胖方法的临床实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 059例35~74岁妇女,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脂含量.结果:1 059例中,以体质量指数为判断指标,肥胖33例,检出率3.1%;而以体脂含量为判断指标,则肥胖272例,检出率25.7%,两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用体质量指数和体脂含量作为不同的诊断方法,肥胖检出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临床处理个体化问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避免偏差和误导.

  • 尿毒症患者脂肪组织瘦素表达变化的初步观察

    作者:兰颖;吴红赤;李洪波

    瘦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尿毒症有着密切关系的肽类激素,由白色脂肪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瘦素主要由肾脏排泄,尿毒症时血清瘦素水平是增高的,但升高的原因不完全清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和人体成分分析

    作者:章海芬;陶幸娟;施翎;庞慧华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营养现状、人体成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MHD患者123例,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ing,BCM)、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评估患者营养和人体成分分布.结果 36.6%的MH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患者瘦组织指数(lean tissue index,LTI)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11.598±2.700比12.958±2.531,t=-2.801,P=0.00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升高是患者低瘦组织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31,95% CI=1.136~5.201,P=0.022);而握力是瘦组织指数的保护因素(OR=-0.219,95% CI=0.097~0.497,P<0.001). 结论 营养不良MHD患者的人体成分表现为瘦组织量不足.瘦组织量的下降可能与炎症有关;握力可作为MHD患者肌肉量下降的监测指标.

  • 脂肪组织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林新聪;刘萍生

    目的 研究分析脂肪组织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研究组予以自体微粒皮+脂肪颗粒(1:1)混合移植,对比分析两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30、60、90 d创面愈合率及关节大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微粒皮移植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可改善烧伤创面愈合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皮肤移植方法.

  • 提取大白鼠脂肪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作者:邓展生;鞠洪斌;沈民仁;许宇霞;李宝军;张胜利

    目的探讨自脂肪中分离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大白鼠皮下脂肪组织,经消化、离心、去除红细胞等步骤,培养,间日换液.结果出现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的细胞,细胞增殖旺盛.结论可自大鼠皮下脂肪获得多能干细胞.

  • 多排螺旋CT评价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

    作者:王铭梁;祝安惠;张晓锦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含量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同顾性分析79例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行腹部脂肪含量测定.将1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中腹腔内脂肪含量(VA)、腹壁下脂肪含量(SA)、VA/SA的差异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VA、SA、VA/SA与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各年龄组中女性SA、VA大于男性,VA/SA小于男性,而仅有10~20岁、21~30岁组中男、女性SA、VA/S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VA/SA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P<0.05).②SA与BMI呈正相关(r=0.54,P<0.01);VA与BMI、TG、LDL-C呈正相关(r=0.56、0.41、0.21,P均<0.05);VA/SA与年龄成正相关(r=0.28,P<0.05).结论 应用多排螺旋CT测量腹部脂肪含量简单可行;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在不同年龄、性别组中存在差异;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含量与临床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

    作者:李健;周瑞臣;刘景旺;周蕊;郭庆乐

    目的 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体积、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疑似冠心病患者接受多螺旋CT造影检查,测量相应心外膜脂肪体积.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有斑块患者及无斑块患者,并进一步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以心外膜脂肪体积>85 ml为暴露组,分析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冠状动脉斑块者63例,钙化斑块者15例,非钙化斑块20例,混合斑块28例;无冠状动脉斑块者78例.有冠状动脉斑块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大于无冠状动脉斑块者(103.23±76.03 vs 74.07±42.47,P=0.027);暴露组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大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 IDEAL-IQ技术定量测量健康青年女性颈部锁骨上脂肪

    作者:常红花;李杰;王亚魁;金笑;袁慧书

    目的 评估基于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的水脂分离(IDEAL-IQ)技术定量测量健康青年女性颈部锁骨上脂肪的可行性.方法 招募87名20~35岁健康青年女性,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BMI<24 kg/m2组(n=72)和BMI≥24 kg/m2组(n=15).对受试者行IDEAL序列扫描,分别测量颈部锁骨上、胸壁、腹壁皮下脂肪及肝脏的脂肪分数(FF)及T2*弛豫率(R2*)值,比较两组间及锁骨上与胸壁皮下脂肪FF、R2*值的差异,并分析FF、R2*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颈部锁骨上脂肪FF[(80.99±7.73)%]低于胸壁皮下脂肪FF值[(93.04±1.55)%,P<0.001];锁骨上脂肪R2*值[(65.52±23.59) Hz]高于胸壁皮下脂肪R2*值[(38.82±7.11)Hz,P<0.001].BMI<24 kg/m2组与BMI≥24 kg/m2组间颈部锁骨上、胸壁皮下脂肪,腹壁、肝脏的FF、R2*值及颈部/胸壁FF值、颈部/胸壁R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颈部锁骨上脂肪FF值与BMI呈正相关(r=0.601,P<0.001),R2*值与BMI呈负相关(r=-0.409,P=0.001).结论 MRIDEAL-IQ技术可定量测定颈部锁骨上与体部脂肪的差异,两者间FF及R2*值存在差别.

  • 腹腔巨大脂肪瘤伴腹白线疝1例

    作者:涂国建;郭召友;刘共华;向桂书

    患者女,47岁。腹部包块逐渐长大9年,极度长大伴腹胀1年。体检:腹部极度膨隆,耻骨联合平面至脐下腹部局限膨出,颈静脉及腹壁静脉怒张。腹部增强CT扫描示腹腔巨大不规则脂肪密度(CT值-28Hu),肿块充填整个腹腔并侵及腹膜后腔,其内有多发粗细不等的分隔。左肾被推挤向前向右移位居腹主动脉前方(图1)。胃上移,小肠下移位于盆腔内。耻骨联合上方腹白线疝,疝囊内有脂肪、小肠(图2)。CT诊断:腹腔巨大脂肪瘤伴腹白线疝。手术所见:整个腹腔被多发大小不等分叶状脂肪团占据,大者如胎儿头,小的如拇指头大小。左肾被推移至腹主动脉前方。大部分小肠被推移至盆腔。空肠、结肠、左肾被脂肪瘤包裹。腹膜后及肠系膜亦有多个大水不等、包膜完整分叶状脂肪瘤,并有肿大淋巴结。切除脂肪团共7.0kg。病理诊断:腹腔多发性脂肪瘤。  讨论   原发腹腔巨大脂肪瘤少见,伴腹白线疝则极少见。本例CT征象典型,并为手术病理证实。原发腹腔脂肪肉瘤相对常见,就CT片征象而论,脂肪瘤应与其鉴别,脂肪肉瘤密度不均匀,即使分化程度很高的脂肪肉瘤,其CT值也高于正常的脂肪组织,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其他组织成分的缘故。腹白线疝多是腹白线发育不良加上巨大脂肪瘤逐渐长大,腹压进行性增高所造成。

  • 腹壁慢性脓肿引起尿频1例

    作者:查二南

    患者,男,51岁。因1周前在无明显诱因下腹部疼痛、阵发性、略有胀痛,偶尔发现下腹正中有一团块而入院。入院时体检:脐下略偏左侧扪及软组织肿块,质略硬,不移动,有压痛。皮肤外观及体表温度无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见:脐正中腹壁见624mm×300mm×400mm,偏低无回声,无包膜,边界不清,周边不规则,见少量增强光带。CT平扫:脐下平面略偏左侧腹壁内600mm×550mm×400mm软组织块影,中心密度尚均匀,CT值38.6HU,肿块前缘与腹肌粘连,分界欠清,后缘边界模糊(图1)。 手术病理诊断:(腹壁)纤维脂肪组织化脓性炎。

  • 双侧锁骨上脂肪及肺门血管18F-FDG浓聚

    作者:党亚萍;刘刚;王红;李苗

    目的探讨锁骨上区、肺门部位出现18F-FDG浓聚的确切组织.方法回顾分析147例PET/CT全身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双侧颈部、锁骨上脂肪组织及胸肋椎关节显影8例,平均年龄44岁(26~74岁),阳性率为5.4%. 其中男2例,女6例, 阳性率分别为2.1%和11.3%.肺门血管显影5例 (年龄56~74岁),阳性率为3.4%.结论双侧锁骨上区及肺门部位18F-FDG的摄取PET/CT证实并非都是骨骼肌和淋巴结组织,也可见于脂肪组织及肺门血管.双侧锁骨上脂肪组织显影多见于女性,与年龄无关;而肺门血管显影多见于老年患者,与性别无关.

  • 心包内脂肪

    作者:吴坚;杨立

    内脏性肥胖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与非肥胖个体比较,内脏肥胖者心肌梗死发病率更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快,即使在具有相同脂肪总量的人群中,由于人体的脂肪分布不同,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并不相同,内脏型肥胖患者预后更差,病死率增加更明显[1].心包内、外脂肪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尽管在19世纪中叶解剖学家已经认识到心包和大血管周围有脂肪组织存在,但其病理生理和代谢作用却鲜为人知.近的研究表明,心包内脂肪可表达许多与粥样硬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心包内脂肪、胸内脂肪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心脏结构、功能密切相关.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内脏脂肪,特别是心包内脂肪的生理、病理作用,将其作为内脏脂肪的标志,用以预测冠心病的风险[2].

  • 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作者:李轶雯

    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骨强度由骨量与骨质量两方面组成.骨量能够反映50%~70%的骨强度水平,通常由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来表示.骨质量包含骨骼结构、骨代谢转换、骨矿化及骨微损伤等方面,反映骨骼的生物力学特征.骨量与骨质量是骨强度的2个重要方面,彼此之间无法取代.然而,目前骨质疏松症诊断主要依靠DXA-BMD检查,该项检查单独应用敏感度、准确度欠佳,且无法提供骨质量信息,不能全面评估患者骨骼健康状况.

  • 128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咽旁间隙脂肪及颌下脂肪的研究

    作者:吴绯红;彭德昌;苏筱芮;张博薇;粟丽;徐蓉

    目的 探讨颈部咽旁间隙脂肪及颌下脂肪增多对重度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128层螺旋CT分别对52例重度OSAHS男性患者及年龄匹配的对照组32例正常成年男性行上气道扫描,比较两组咽旁间隙脂肪和颌下脂肪体积的差异,并与OSAHS严重程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平均血氧饱和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患者咽旁间隙和颌下脂肪体积均显著增加(P<0.05、P<0.001);OSAHS患者咽旁间隙和颌下脂肪体积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r=-0.344、-0.389,P<0.05),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077、0.096,P>0.05).结论 咽旁间隙脂肪及颌下脂肪堆积过多可能是OSAHS发病的重要因素,采用CT测量患者咽旁间隙脂肪及颌下脂肪体积对评估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和辅助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作者:王昌;徐勇;智光;王晶;刘峻松

    目的 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ETA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选取38例AMI患者作为AMI组;40例疑似AMI,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期右心室游离壁前方的EAT厚度,对两组的EAT值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的EA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1,P<0.01).ETA厚度与年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呈正相关(r=0.284、0.253、0.132,P<0.05);EAT厚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16,P<0.05).ROC曲线示EAT厚度为7.0 mm时,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6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 CI 0.76~0.93(P<0.01).结论 AMI患者的EAT厚度显著增高,ETA显著增厚可能是AMI的一个危险因素.

  •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高伟栋;张高星;张红环;彭宇程;赖浚兴;张学芳

    目的 评价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9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经超声测量EAT,比较各组EAT,分析冠心病患者EAT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的相关性,观察EAT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中,冠心病组67例,其中轻度组19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12例;非冠心病组25例.冠心病组EAT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t=-5.35,P<0.05);冠心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随病变程度加重,EAT逐渐增大(F=9.8,P<0.01).EAT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r=0.379,P<0.0l)及CAS(r=0.67,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Wald=5.057,P<0.05).EAT>5.16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68.0%,ROC曲线下面积为0.0822.结论 超声测量EA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简便、可靠、实用,EAT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可以辅助诊断冠心病.

  • 超声评价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作者:王一洒;袁建军;朱好辉;魏常华;陈纪昀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FT)与颈部血管弹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非冠心病组)、B组(单支病变组)、C组(双支病变组)、D(三支病变组),每组各2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FT,采用回声跟踪技术测量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分析EF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EF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而增加(P<0.05).EFT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弹性模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517、0.422、0.542、0.494,P<0.05),与顺应性呈负相关(r=-0.428,P<0.05),与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E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EFT与颈动脉弹性指标均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1736 条记录 6/87 页 « 12345678...868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