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신경손상여공능중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117X
  • 国内刊号: 42-17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47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王伟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舍曲林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晓茜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还给予认知训练治疗,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0%、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周后,2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纯舍曲林治疗,副反应轻.

  • 5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朱文浩;汪明欢;朱遂强;张旻;许峰;王伟

    目的:探讨各部位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合并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DAVF患者54例,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特点,并分析DAVF患者合并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DAVF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头痛(64.8%)、眼征(37.0%)、耳鸣和颅内杂音(31.5%)、运动及言语功能障碍(24.1%)为多见.DAVF以海绵窦区(29.6%)为好发部位,其次为横窦-乙状窦区(24.1%).除海绵窦和上矢状窦区DAVF外,其它部位的DAVF均以男性多见.33.3%的DAVF患者伴颅内出血,7.4%伴脑水肿,11.7%有近期手术和外伤史.瘘口位于大窦区和非窦区、男性、皮质静脉引流和皮质静脉扩张是DAVF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部位的DAVF各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TF、TFPI-1的变化

    作者:刘昊;王佳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3例为观察组(根据伤后60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亚组、预后不良亚组和死亡亚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入院第1、2、3、5、7天和对照组的血浆TF、TFPI-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TF在受伤后第1~2天明显升高,至伤后第5天达到峰值,此后下降,伤后第1、2、3、5、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PI-1在伤后第1天即开始降低,随时间延长进一步下降,至第7天又升高至接近正常.死亡亚组的TF水平高于预后不良亚组,预后不良亚组的T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亚组的TFPI-1水平低于预后不良亚组,预后不良亚组的TFPI-l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动态检测血浆中TF、TFPI-1水平对早期判断病情和处理、评估疾病发展趋势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临床特点——附病例报道一例

    作者:李悦;孟丽娟;卜碧涛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SCNS)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等.方法:报道1例确诊的SSCNS患者,并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对确诊的23例SSCNS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分类统计.结果:SSCNS起病形式多样,多为共济失调、听力障碍及头痛等.SSCNS多具有典型的共济失调(22/23)、听力障碍(16/23)、脊髓病变(20/23)等三联征.磁共振均有明显改变.结论:SSCN病程多在数年以上,起病形式各异,暂时无有效的治疗方式.

  •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作者:代永庆;申向竹;钱亦华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3例,其中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8例(观察组),接受非支架辅助治疗45例(对照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38例,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3,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弹簧圈移位、脱出、解旋,动脉瘤缺血事件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63%、0.00%、5.26%和7.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动脉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春燕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脑白质病变(WML)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WML患者18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并根据影像学检查WML分级将患者分为无病变组74例、轻度组58例、中度组41例、重度组12例.结果:轻度组与无病变组比较,MoCA评分及IMT厚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的MoCA评分及IMT厚度均高于无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836,P=0.013),与IMT呈正相关(r=0.579,P=0.022);IMT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277,P=0.024).结论:颈动脉IMT增厚、WML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建强;王晴;井超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AD患者75例为A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6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2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与AD患病的相关性.结果:AD组ε3/ε4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ε3/ε3是常见的基因型;AD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P<0.05),ε3是常见的等位基因.相关危险度分析显示,ApoE的三个等位基因中ApoE ε4基因与AD有相关性(RR=3.76,P< 0.05),Apo ε2和Apoε3基因与AD无相关性(RR=0.64、0.32,P>0.05).ε4基因为1或2个的患者AD患病率更高(X2=3.87、4.62,P<0.05).结论:ApoEε4基因是AD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武汉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

    作者:韩瑞玲;李艳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7例为卒中组,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照组.通过基因芯片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MTHFR基因677位点,并按基因型别分为野生型(C677C)、杂合型(C677T)、纯合型(T677T).结果:卒中组中野生型22.2%,杂合型43.1%,纯合型34.7%.与对照组相比,野生型显著减少,纯合突变型显著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在MTHFR基因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分布有较多的纯合突变型MTHFR基因.

  • 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的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杨龙;程言博;刘芷含;耿德勤

    目的: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以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疗过程.结果:头痛是鼻咽癌早期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症状,其次为面部麻木疼痛,眼球运动障碍,视觉障碍,耳鸣听力减退,以及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等.结论:鼻咽癌起病隐匿,易扩散,容易出现头痛、听力障碍、颅神经受累等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科易误诊.鼻咽部影像学检查、及时活检能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 肌电图震颤分析对震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洁;邢岩;马秀丽

    目的:探讨肌电图震颤分析对帕金森病(PD)与原发性震颤(ET)、加强生理性震颤(EP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PD患者15例(PD组)、ET患者10例(ET组)、EPT患者10例(EPT组),行肌电图震颤分析检查,分别记录静息时、固定姿势、负重500 g和1000 g时的震颤频率和肌肉收缩模式.结果:ET组静息、固定姿势、负重500 g和1000 g的震颤频率分别为(5.36± 1.33)Hz、(7.22±2.60)Hz、(6.49±2.08)Hz、(6.29±1.38)Hz;PD组分别为(4.53±0.41)Hz、(4.92±0.69)Hz、(5.12±0.61)Hz、(4.71±0.98)Hz;EPT组分别为(8.49±5.42)Hz、(15.7±4.50)Hz、(7.46±2.91)Hz、(9.44±1.46)Hz.PD组与ET组的频率在静止和负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静止性、固定姿势、负重1000 g后的震颤频率均与E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D组肌肉收缩模式以交替性收缩为主,ET、EPT组肌肉收缩模式主要为同步性.结论:肌电图震颤分析能通过震颤频率和肌肉收缩模式的不同对PD与ET、EPT进行鉴别.

  • A型肉毒毒素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山磊;崔利华;杨宇琦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加用BTXA局部注射痉挛的肌肉,每次注射总剂量≤500 IU.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6、12周分别采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足印分析法评估2组的肌痉挛状况、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6周2组的MAS评分显著下降,FMA及MBI评分均显著升高,步速及步长显著提高,并且实验组表现更优(P<0.05).治疗后12周,2组的MAS、FMA、MBI、步速、步长等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痉挛肢体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且不良反应较低.

  • 癫痫患者应用中药及保健品的研究

    作者:闫松;吴远斌;刘永红;李晓宁;赵晶晶;马磊

    目的:调查癫痫患者的中药、保健品服用情况,并探讨影响患者服用中药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癫痫患者118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其人口学、临床资料,调查其中药、保健品服用情况.结果:正在服用或曾经服用过中药或保健品59例(50.0%),服用中药36例(30.5%),服用保健品28例(23.7%).月收入>3000元(OR=0.36,95%CI为0.14~0.95,P=0.039)、服用1种抗癫痫药(AEDs)(OR=0.18,95%CI为0.05~0.62,P=0.007)、服用≥2种AEDs(OR=0.34,95%CI为0.12~0.98,P=0.046)更容易服用中药.结论:癫痫患者经常服用中药治疗癫痫,高月收入、多种AEDs服用者更多地服用中药.

    关键词: 癫痫 中药 保健品
  • 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与脑血管储备力的相关性

    作者:郭杰;周璇;陈延;韦纬;黄元志;郝文炯;刘强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中重度狭窄患者脑灌注情况与脑血管储备力(CV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侧MCA中重度狭窄患者42例,CO2吸入试验前后行CT灌注成像(CTP)检查,分析患侧MCA供血区的脑灌注与患侧CVR的关系.结果:患侧MCA脑灌注未见异常14例,CTP显示患侧低灌注28例.CO2吸入后患者的脑血流速度(CBFV)为(142.18±14.11)cm/s,较CO2吸入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CVR正常20例(47.62%),患侧CVR下降22例(52.81%),患侧CVR的变化范围为-10.21%~18.10%;CVR与脑血流量(CBF)呈正相关(r=0.754,P<0.05),与平均通过时间(MTT)呈负相关(r=-0.512,P<0.05),与脑血容量(CBV)无相关性(P>0.05).结论:单侧MCA中重度狭窄患者脑灌注受损时CVR可出现下降,与CBF有一定的相关性.

  • 布洛芬对偏头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型钙通道的影响

    作者:陆燕;何清;刘沙

    目的:探讨布洛芬对偏头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节神经元高电压激活钙通道电流(HVA-ICa)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NS)组、致炎剂(I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IS+CGRP)组和布洛芬组,各8只.采用新型IS构建偏头痛大鼠模型,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钙电流(HVA-ICa).结果:与NS组相比较,(IS+CGRP)组HVA-ICa峰值密度增高,激活电压向超级化方向移动(P<0.05);与(IS+CGRP)组相比,布洛芬组钙电流峰电流降低(P<0.05).与NS组相比,(IS+CGRP)组半数激活电压向超级化方向移动(P<0.05);与(IS+CGRP)组相比,布洛芬组半数激活电压向去级化方向移动(P<0.05).与NS组相比,(IS+CGRP)组半数失活电压向去级化方向移动(P<0.05);与(IS+CGRP)组相比,布洛芬组半数失活电压向超级化方向移动(P<0.05).结论:布洛芬能够降低三叉神经节神经元HVA-ICa的幅度、促进HVA-ICa的失活.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华超;丁海霞;李晓波;曹菁菁;马虎龙;张云云;吴春平;孙波;王杰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患者24例,包括持续植物状态(PVS)12例、运动神经元病11例、桥脑小脑萎缩1例.入院后经骨髓穿刺采集自体骨髓,当天分离回输1×108个单个核细胞,剩余细胞进行MSCs培养扩增,待MSCs数量增至约1×108个细胞后收集细胞,经腰椎穿刺推注.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变化分别进行评价.结果:12例PVS患者中,PVS评分提高、肌力改善5例;11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和1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中,肌力、构音障碍改善5例.结论:MSCs移植治疗可以部分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近期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 右美托咪定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毕江江;王金韬;罗爱林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MCAO组、假手术组、Dex组、对照组,每组16只.建立脑缺血模型,MCAO组大脑中动脉阻塞60 min后再灌注,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Dex组术前腹腔注射Dex 100 μg/kg,其他组经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仅接受全麻20 min,不予手术处理.24 h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额叶皮质IL-1β、IL-6、TNF-α的表达.术后第7天开始Barnes迷宫测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MCAO组IL-1β、IL-6、TNF-α的表达比假手术组、对照组和Dex组均增高(均P<0.05),Dex组的炎性因子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O组大鼠在Barnes迷宫进入目标洞时间比假手术组、对照组和Dex组均延长(均P<0.05),Dex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术后中枢神经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锦超;康德;王翠玉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无房颤患者40例为对照组.2组均在发病4.5 h内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治疗后24h、2周、1月的NIHSS评分和治疗1、3月后的mRS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2周、1月时NIHSS评分和治疗1月后的m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PA能有效治疗发病4.5h内的伴有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 计算机三维成像颅骨修补前后颅腔容积变化与并发症的相关性

    作者:谢才兰;邱炳辉;刘波;潘军;漆松涛;林宽;卢家璋;孙志航

    目的:分析计算机三维成像颅骨缺损修补前后颅腔容积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颅骨修补术患者65例按术前骨窗部位皮肌瓣内陷入程度分为A组(皮肌瓣内陷深处≤1.0 cm)56例,B组(皮肌瓣内陷深处> 1.0 cm)9例,术后随访修补效果和统计并发症.结果:随访1~5年.B组颅内低压综合症、钛网下充填性积液、钛网变形外露、中线结构向手术侧移位、颅内出血发生率、感染及癫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术前骨窗部位皮肌瓣内陷入程度深的患者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能与术前颅内压低及术后颅腔明显扩大造成颅内压进一步降低有关.

  • 血浆脑利钠肽前体在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作者:汤冬玲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对心源性脑梗死(C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3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TOAST诊断标准,将脑梗死组分为CE亚组和非CE亚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及2亚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2组间及2亚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E亚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CE亚组(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快速、便捷,有助于脑梗死早期病因学分型,有利于开展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张宝琴;董秦川;张应喜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于发病后3、14d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预后.发病后90d门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比较2组血清IGF-1水平及与预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发病后3、14d时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显著进步亚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恶化亚组(P<0.05),而其他亚组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0.612,P<0.05).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用于判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及临床预后.

  •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洁;张艳锋;黄连铭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面神经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运用症状体征量化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评价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结果:治疗后1、2、3疗程,2组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2、3疗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但2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的NCV和波幅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NCV和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良好.

  •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的效果分析

    作者:鲁军体;王娜;程龙海;武高;黄宽明;张力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的手术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全切除32例(62.7%),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2例,动眼神经损伤2例,滑车神经麻痹1例,尿崩症1例.4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鼻饲1~2周后逐渐恢复.无手术死亡.对症治疗后均在随访的24个月内基本痊愈.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具有路径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病残率,提高患者术后及远期生存质量.

  • 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吕贝;段海水

    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腰围、血糖、血脂和血压等参数,并发代谢综合征的比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围、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结论:与单独给予利培酮比较,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FBG、TG、SBP、DBP水平,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没有显著提高BPRS评分,没有增加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 齐拉西酮对中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莹;万争艳;李宁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中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中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各32例,疗程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第1、3、6、9、12月末,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定生活质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纳入分别为29例和30例.治疗12月后,2组SF-36评分总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1月末,利培酮组SF-36量表评分总分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治疗6、9、12月末SF-36量表评分总分齐拉西酮组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1).治疗12月末,2组PANSS量表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泌乳或月经紊乱、体重增加及肌强直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中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利培酮.

  •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83例

    作者:谌德雄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与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83例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PNF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随访6~2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治疗前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I情况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疗效优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

  • 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侯兰芳;杨明秀;付琳

    目的:探讨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认知训练.治疗3月后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的MoCA、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

  • 米氮平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林培珺;毛高峰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每日给予米氮平口服,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均治疗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SDS、SSS、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HAMD、SDS、SSS、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米替林比较,米氮平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后血压变异性研究

    作者:王先美;郭永洪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7d内每日血压变异性(BPV)的差异.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9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入院治疗后连续7d的收缩压资料,比较2组收缩压、收缩压标准差(SD)、收缩压变异系数(CV)之间的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入院后7d内收缩压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入院后前3d内收缩压SD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从入院后第4天开始,2组收缩压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后7d内收缩压CV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血肿引流术后早期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增大.

  • 高压氧联合甲泼尼龙及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

    作者:郑云锋;张春满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甲泼尼龙及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和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ASIA评分、括约肌功能恢复时间、肢体肌力改善二级时间及独立下地行走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实验组感知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括约肌功能恢复时间、肢体肌力改善二级时间及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高压氧联合甲泼尼龙及神经节苷脂综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更佳.

  • 多部位联合电刺激改善延髓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纪蓉;宋爱霞;戈蕾;姚世媛;王琪娜;禹爱梅;丁晓娟

    目的:观察多部位联合电刺激对延髓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延髓梗死致吞咽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4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VitalStim刺激仪常规治疗,康复组还采用VitalStim电刺激仪进行喉部肌群联合治疗.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七级评价法评估疗效,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VFSS)评估吞咽障碍程度.结果:对照组和康复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4%和86.0%,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治疗后2组VF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生物电刺激仪联合多部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延髓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

  • 一种低温模式下控制性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钢;陈莉;徐波

    目的:探讨一种低温模式下控制性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温(37℃~38℃)下行控制性减压手术,实验组在低温(32℃~34℃)下行控制性减压手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结果:对照组术后重度脑膨出33例、中度膨出50例、轻度膨出17例,而实验组分别是16、30、54例,实验组脑膨出严重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后,对照组恢复好16例、中度残废13例、重度残废7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56例,而实验组分别为32、18、8、7、35例,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OS评分(3.5±0.6)分,对照组(2.1±0.3)分,实验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9.191,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需要行减压手术的患者,低温模式(32℃~34℃)下手术与常温模式(37℃~38℃)下手术比较,可以减小脑膨出的严重程度,并且有更好的预后和转归.

  • 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作者:刘绪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节血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与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强化组与常规组,各46例.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常规组和强化组分别给予20 mg/d或4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含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以及脂蛋白A(LpA);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随访1年观察脑血管事件,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C、TG、LDL-C、HDL-C、ApoA、ApoB、LpA,hs-CRP、TNF-α、IL-6及CCAD、斑块面积、C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ApoB均降低(P<0.05或P<0.01),HDL-C、ApoA及LpA均增高(P<0.05或P<0.01),hs-CRP、TNF-α、IL-6均降低(P<0.05或P<0.01),CCAD均增大,斑块面积、CIMT均降低(P<0.05或P<0.01);且强化组TC、TG、LDL-C、ApoB均低于常规组(P<0.05),HDL-C、ApoA及LpA均高于常规组(P<0.05),hs-CRP、TNF-α、IL-6均低于常规组(P<0.05),CCAD大于常规组,斑块面积、CIMT均小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强化组与常规组复发率为分别为5.13%、16.6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7.32%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强化调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更好的血脂调节效果,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稳定了或改善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情况,且具有更低的近期复发率和较高的安全性,优于阿托伐他汀钙常规剂量的效果.

  •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Dkk-1与颞叶癫痫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孙建波;朱雨岚

    Wnt信号通路在调节胚胎期神经发育、神经发生、神经元分化、稳态维持中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脊椎动物中发现的分泌蛋白Dickkof-1 (Dkk-1)作为经典Wnt/β-catenin的抑制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颞叶癫痫(TLE)、缺血性脑损伤、癌症、骨病等.近年来发现,在海人酸(KA)诱导癫痫模型中、TLE患者的海马组织中以及与癫痫等疾病相关的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中,均有Dkk-1表达水平的改变,证明Dkk-1参与癫痫后的神经元变性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Wnt信号抑制剂Dkk-1与TLE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经典三叉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吴川杰;陈晨;连亚军;郑亚珂;陈媛;张海峰

    经典三叉神经痛(CTN)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痛.临床表现为严格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发作性闪电样疼痛,突发突止,刺激面部某些区域常可诱发疼痛发作,部分患者在发作性疼痛的基础上伴有持续性轻到中度的背景疼痛.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CTN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CTN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