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病毒感染及相关免疫因子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云华;林昶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相关免疫因子TGF-β、IL-10、IFN-γ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及鼻鳞状细胞癌(NSCC)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NIP(其中7例为复发性NIP)、23例NSCC、19例鼻息肉(NP)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6/ll、HPV16/18型的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TGF-β、IL-10、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30例NIP、23例NSCC的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3.33%、52.17%,19例NP中无一例有HPV感染.23例非复发性NIP中有9例HPV感染,7例复发性NIP中有3例HPV感染.NIP与NP、NSCC与NP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与NSCC、非复发性NIP与复发性NIP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IL-10、IFN-γ因子在NIP、NSCC及NP组中均有表达.NIP、NSCC、NP组间TGF-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程度存在差异(P<0.01),NIP组比NP组、NSCC组间TGF-β的表达增加,NSCC组与NP组间TGF-β的表达无差异.NIP、NSCC、NP组间IL-10的表达存在差异(P<0.01),NIP组比NP组IL-10的表达减少,NIP组与NSCC组间IL-10的表达程度无差异,NSCC组与NP组IL-10的表达程度无差异.NIP、NSCC、NP组间IFN-γ的表达程度无差异(P>0.05).NIP、NSCC组HPV感染与TGF-β、IL-10、IFN-γ的表达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HPV感染与部分NIP、NSCC的发生有关;HPV感染与NIP恶变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HPV感染与NIP复发无关;TGF-β及IL-10的异常表达可能与NIP的发病有关;IFN-γ与NIP的发生、发展无关;HPV感染与NIP、NSCC中TGF-β、IL-10、IFN-γ的表达不相关.

  • 健康中老年人的超高频听阈测定

    作者:王明明;艾毓;陈成芳;侯志强;樊兆民;韩月臣;王海波

    目的:分析常规听力检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人的超高频听阈情况.方法:将50~69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分为50~59岁组和>59~69岁组,双耳均接受常规频率(0.25、0.50、1.00、2.00、4.00、6.00、8.00 kHz)纯音听阈检测和超高频(9.0、10.0、11.5、12.5、14.0、16.0、18.0、20.0 kHz)纯音测听,分析各频率的听阈情况.超高频测听检测2次,以评价超高频测听的稳定性.同期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成年人中听力佳者(年龄20~29岁),作为正常听力对照组(20~29岁组).结果:常规频率纯音测听,中老年人的各频率阈值显著性高于青年人(均P<0.05);中老年人的纯音听阈在4 kHz处即开始明显提高;>59~69岁组较50~59岁组各频率听阈均有增高趋势,但仅4 kHz听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中老年组的各超高频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59~69岁组较50~59岁组9.0、10.0、11.5和12.5 kHz的听阈值均显著提高(均P<0.05).从12.5 kHz开始中老年人群出现无法检出听阈者,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59~69岁组较50~59岁组的检出率有降低趋势(P>0.05);18 kHz和20 kHz 2个组均没有检出者.50~59岁组<14 kHz的各频率听阈的组内标准差明显大于对照组;>59~69岁组<11.5 kHz的听阈标准差明显大于对照组;50~59岁组6 kHz以上频率的听阈标准差明显大于>59~69岁组(均P<0.05).结论: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的早期从4 kHz开始;随着年龄增长,超高频听阈提高,可以作为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指标;但超过14 kHz后超高频敏感性降低.

  • 不同年龄段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参数的正常值

    作者:毕潇;周慧芳;苏娟;张静;王铭歆

    目的:测量健康成年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的正常值,如反应阈值、潜伏期、波间期、振幅等,用于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眩晕诊疗中心的75例(男39例,女36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段分为组1(21~30岁)、组2(>30~50岁)、组3(>50~70岁),分别进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检查,得到正常值.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oVEMP和cVEMP总的引出率分别为77.3%和85.3%.oVEMP正常值:组1引出率为100%,振幅为(8.29±1.25)μV,阈值为(83.65士4.10)dBnHL;组2引出率为85.4%,振幅为(6.32士1.21)μV,阈值为(89.24士4.18) dBnHL;组3引出率为46.0%,振幅为(4.26±1.20) μV,阈值为(95.13±4.21) dBnHL.cVEMP正常值:组1引出率为100%,振幅为(108.87±19.10)μV,阈值为(84.54±4.35) dBnHL;组2引出率为83.3%,振幅为(84.10±20.02)μV,阈值为(90.33±4.29)dBnHL;组3引出率为72.0%,振幅为(64.18±19.22) μV,阈值为(95.19±4.30)dBnHL.经统计分析,3组间oVEMP及cVEMP引出率、阈值、振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1、P1潜伏期、N1-P1波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得到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成年人VEMP参数的正常值,为其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向东;王庆林;梅祥胜;李莹;张治成

    目的:研究多管与单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78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管组(526例)、单耳多管组(11例)和双耳多管组(41例),所有患者均经变位试验诊断并采用管石复位法(CRP)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诱因、年龄、性别、病程、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①单管组BPPV多为特发性(66.2%),高于多管组(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耳多管组BP-PV多由外伤所致(41.6%),高于单耳多管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耳多管组BPPV多伴有BPPV病史(36.2%),高于双耳多管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多管组BPPV的复发率(40.4%)高于单管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管BPPV以原发性为主,多管BPPV多能找到可能的诱因,但单管和多管BPPV的治愈率均可达90%以上.

  • γ干扰素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磷酸化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重塑的影响

    作者:李钦;陈彦林;马焱燚;张永东;孙崇伟;尤翠平

    目的: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组织重塑中的作用,γ干扰素对IL-1β、JNK及鼻黏膜组织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AR组(B组)、γ干扰素组(C组)和曲安奈德组(D组),B、C和D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鼻黏膜组织重塑模型,并于每次激发前30 min分别以磷酸盐缓冲液(PBS)、γ干扰素和曲安奈德行鼻腔滴入,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每组各取10只大鼠纳入后的实验研究.ELISA法测定血清、鼻腔灌洗液中IL-1β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组织磷酸化JNK(P-JNK)及磷酸化c Jun(P-c-Jun)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腔组织匀浆P-JNK水平.结果:C、D组大鼠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IL-β的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组大鼠鼻黏膜组织P-JNK和P-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C、D组二者的表达明显减少;且C、D组大鼠鼻黏膜组织P-JNK及P-c-Jun平均吸收度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组大鼠鼻腔组织匀浆P-JNK含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JNK磷酸化与鼻黏膜组织重塑密切相关;γ干扰素能抑制JNK磷酸化,减轻鼻黏膜组织的重塑,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II-1β而实现的.

  • 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鼻部症状与体内组胺及白三烯D4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鑫雨;申聪香;文忠;李冠雪;王会刚;陈芳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鼻部症状与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组胺及白三烯D4 (LTD4)含量的相关性,为AR的个体化治疗开辟新领域.方法:选取2014-01-2015-06期间收治的108例AR患者,按主要鼻部症状评分(喷嚏、流涕等)分成组胺症状组(喷嚏组)及白三烯症状组(鼻塞组),采用ELISA法测定AR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组胺和LTD4含量,分析症状与组胺及LTD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R患者喷嚏积分为5.58±2.59,与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的组胺含量均呈正相关(r=0.79、0.78,均P<0.05),但与LTD4无明显相关性.鼻塞积分为5.34±2.36,与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的LTD4含量均呈正相关(r=0.74、0.72,均P<0.05),与组胺无明显相关性.血清中组胺及LTD4含量为(8.39±4.07)ng/ml和(0.356±0.155)ng/ml,分别与鼻分泌物中二者含量[(5.06±2.47)ng/ml及(0.215±0.092)ng/ml]呈正相关(r=0.99、0.98,均P<0.01).结论:AR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的组胺水平升高与喷嚏组症状呈现高度一致性变化,血清和鼻分泌物中LTD4的含量升高与鼻塞组症状呈现高度一致性变化.

  • 鼻腔和鼻窦鳞状细胞癌细胞中PRL-3及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鸿略;张淑君;尹桂茹;米洋;康菲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62例SNSCC组织(SNSCC组)、30例鼻息肉组织(NP组)以及25例正常鼻腔黏膜(NM组)中PRL-3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NSCC组中PRL-3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NP组及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NSCC组中PRL-3和VEGF的表达情况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随着TNM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及伴淋巴结转移,PRL-3和VEGF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③在SNSCC组中PRL-3以及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8,P<o.05).结论:PRL-3及VEGF在SNSCC的增殖与分化调控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PRL3和VEGF的高表达可反映SNSCC细胞的增殖活性,二者可能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了协同促进作用.

  • Sorbalgon藻酸钙敷料在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刘艳;丁锋;李波蓬;蔡洁;杨莎莎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体质较弱,全身性疾病或外界气候的变化都可引起鼻出血.而此种鼻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多发于鼻腔后部[1],出血点不易窥清、止血不易,常具有“难治性鼻出血”的特征.因此,选择迅速、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十分重要.2011-01-2015-09期间我院共收治67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应用Sorbalgon藻酸钙敷料作鼻腔填塞材料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冷冻治疗鼻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伟琦;顾凌澜;王芳;施奕;许伟民

    目的:探讨冷冻治疗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8侧鼻腔粘连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接触冷冻治疗鼻腔粘连,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腔粘连分解术,分别在术前、术后行鼻阻塞症状评估(NOSE量表)和治疗期间整体不适感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3、8周分别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粘连处黏膜愈合情况并打分.结果:①2组间NOSE量表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②治疗过程中整体不适感实验组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3、8周鼻内镜检查评分2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实验组优于对照组;④实验组首次治愈率为97.1%,对照组首次治愈率为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治疗鼻腔粘连安全有效、简便易操作,术后黏膜转归良好,能提高手术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喉显微手术声门暴露困难患者头颈部影像测量参数的研究

    作者:马艳利;徐新林;周莉;王睿卿;庄佩耘

    目的:探讨喉显微手术影响声门暴露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62例声带病变患者于术前采集可能影响声门暴露的临床数据,包括4个基本参数:年龄、性别、BMI和改良Mallampati指数(MMI);1个体表测量参数:甲状软骨夹角(TA);13个在头颈仰伸侧位X线片下测量的影像参数:上切牙夹角(UIA)、下切牙夹角(LIA)、切牙间距(IG)、下切牙颏突间距(LIMD)、下颌角(MA)、下颌骨颏-髁间距(MCD)、下颌骨高度(MH)、下颌骨深度指数(MDI)、舌颏距(HMD)、甲颏距(TMD)、胸颏距(SMD)、甲颏夹角(TMA)、上切牙甲舌夹角(THUIA).结合患者术中声门暴露情况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与声门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IMD、MA、TMA和THUIA是声门暴露困难的危险因素,临界值分别为:LIMD>4.53 cm、MA>115.5.、TMA>99.2.、THUIA>152.6..结论:术前测量LIMD、MA、TMA和THUIA对预测声门暴露困难有重要意义;性别也是预测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指标,男性更易发生声门暴露困难.

  • 联合用药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英;叶小静;赵春丽;季青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96例单用鼻喷激素难以控制症状的中重度季节性AR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A组)、布地奈德联合非索非那定组(B组)和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组(C组)进行治疗,分别对治疗2、4周后患者各症状评分、总症状VAS(Uni-VAS)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RQLQ)评分进行评估.结果:B、C组各症状、Uni-VAS及RQLQ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鼻痒(用药2周后)、流涕、喷嚏症状评分以及Uni-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而改善鼻塞方面C组则优于B组(P<0.05),其余症状及RQLQ评分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用鼻喷激素不能完全控制症状的中重度季节性AR患者,联合用药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联合用药应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选择.

  • 鼾症患者鼾声来源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许辉杰;高瞻;陈宏;于晖;贾瑞芳;王少禄;彭好;杨弋;陈凯

    目的:从解剖及生理指标探索鼾症患者鼾声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73例经PSG确诊为单纯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0的OSAHS患者行常规体检、清醒状态下咽部三维CT扫描和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睡眠内镜下观察每例患者的鼾声来源并分类.提取AHI、BMI、颈围和多项CT测量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寻找鼾声来源的影响因素.结果:将鼾声来源归为软腭振动为主组(Ⅰ组,34例)、咽侧壁振动为主组(Ⅱ组,16例)、软腭咽侧壁共同振动为主组(Ⅲ组,23例)3个组.方差分析显示,3组的AHI、软腭后区及舌后区小左右径、软腭后区及舌后区小前后左右径比值和咽侧壁平均厚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Ⅱ组与Ⅰ组之间鼾声来源的影响因素是软腭后区小前后左右径比值(OR=10.9,P<0.05)和咽侧壁平均厚度(OR=2.166,P<0.05);Ⅲ组与Ⅰ组之间的影响因素是咽侧壁平均厚度(OR=1.874,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各因素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软腭后区小前后左右径比值和咽侧壁平均厚度是鼾症患者鼾声来源的影响因素.

  • 儿童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18例分析

    作者:尹德佩;张海港;窦训武;朱慧娥

    目的:分析儿童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01-2015-12期间就诊的18例急性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6例(88.89%)息儿系急性鼻窦炎,2例(11.11%)息儿系鼻疖.16例(88.89%)患儿静脉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后好转,2例患儿手术干预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时间7.33 d(5~13 d).结论:足量的静脉抗生素联合激素及局部治疗(88.89%)以及及时、果断的手术干预(11.11%)可有效控制疾病,阻断疾病进展.

  • 正常成人水平半规管视频头脉冲检查参数及年龄分布特征

    作者:林颖;高林溪;韩丽萍;邱建华;查定军

    目的:研究视频头脉冲检查各项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在外周眩晕患者前庭眼动反射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05-2014-09期间80例无头晕、眩晕病史的18~60岁正常人群按年龄分成4组(每组各20例):18~30岁组、>30~40岁组、>40~50岁组及>50~60岁组.利用视频头脉冲检查仪检查软件获取各项检查参数:40、60、80 ms的瞬时增益值、回归增益值、左右侧不对称性;生理性补偿性扫视的出现概率、潜伏期、峰速度.结果:正常人群视频头脉冲试验的水平半规管其中40、60、80 ms的瞬时增益值为0.877±0.171、0.944±0.133、0.967±0.130,回归增益值为0.944±0.090,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组40、60、80 ms的瞬时增益值和回归增益值随年龄变化呈下降趋势,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人60 ms的瞬时增益正常范围>0.73,回归方程的增益正常范围>0.80.左右侧不对称性均值为5.60±3.46.生理性补偿性扫视总的出现概率为0.28±0.15,潜伏期为(200.87±0.34)ms,峰速度为(97.7士40.1)°/s.结论:视频头脉冲试验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成年人群的检查,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尽管反映前庭眼反射的瞬时增益值和回归增益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设定单一正常范围参考值,而在进行结果判定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因素.

  • “小鼓窦”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探讨

    作者:娄麟;祝佼;吕丹;陈秋蓉;杨济民;秦学玲

    目的:探讨“小鼓窦”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测量54例CSOM患耳鼓窦大小、脑膜板低垂值及乙状窦前移值,确定“小鼓窦”类型的判定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小鼓窦”型CSOM行经上鼓室径路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其干耳时间、修补鼓膜的生长情况及术后有无眩晕、面瘫、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发生.结果:54例CSOM患者中符合“小鼓窦”型判定标准者有29例,失访2例,纳入研究者27例.经采用该研究手术处理方式的27例“小鼓窦”型CSOM患者术后3个月干耳率为81.5%,鼓膜存活良好率为77.8%;术后出现眩晕3例,无一例出现面瘫、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结论:对“小鼓窦”型CSOM行改良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时可采取经上鼓室径路倾斜开放上鼓室的入路方式.

  • 慢性鼻-鼻窦炎鼻窦黏膜中Foxm1的表达及与MUC5AC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甜;罗庆;冯琨;金雪玲;张剑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Foxm1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窦黏膜中的表达与分布,及其与黏蛋白MUC5AC的关系.方法:取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鼻窦黏膜各25例,另外取15例正常鼻腔黏膜作为对照组,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糖原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Foxm1及MUC5AC在各组鼻窦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统计伴或不伴息肉CRS中Foxm1与MUC5 AC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或不伴鼻息肉CRS患者鼻窦黏膜主要的病理特征是杯状细胞、炎症细胞及黏膜下腺体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Foxm1、MUC5AC主要表达于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黏膜上皮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示,Foxm1及MUC5AC在CRS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鼻窦黏膜上皮显著增高(P<0.05),而在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中Foxm1与MUC5AC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伴或不伴鼻息肉的CRS中Foxm1的表达均上调,表明转录因子Foxm1在CRS黏蛋白分泌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血清IgG4抗体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意义

    作者:罗嘉龙;赵晓明

    目的:探讨IgG4抗体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测定33例AR患者治疗前及治疗0.5、1.0年后血清中IgG4抗体及ECP的数值,对比不同年龄组患者ECP数值的变化并计算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gG4和ECP之间变化的关系.结果:血清中IgG4抗体水平治疗后明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的ECP含量治疗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年龄组患者经治疗后ECP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血清中IgG4与ECP水平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38,P>0.05).结论:ECP是嗜酸粒细胞活化的标志,是导致鼻腔炎症发生的重要因子之一,ECP含量可作为AR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IgG4是评价AR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较为可靠的指标,并与血清ECP水平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 变应性鼻炎基于免疫学机制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策;沙骥超

  • 鼻咽癌与EB病毒立即早期蛋白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新星

  • Thornwaldt囊肿的诊疗现状

    作者:李佳音;金玲

  •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栾兆磊;王雨农;王洪田

  • 先天性非综合征中耳畸形的功能重建

    作者:任冬冬;迟放鲁

    先天性耳畸形的发病率约为1/15 000,而单纯中耳畸形更为少见.中耳畸形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伴其他先天性疾病或组织结构发育异常的综合征,如支气管-耳-肾综合征[1]、下颌面发育不全综合征[2]、以颈椎异常为特征的Klippel-Feil综合征[3]、以女性子宫和阴道异常为特征的MRKH综合征.而本文涉及的是无综合征单纯的中耳畸形,以听骨链畸形为主要依据,不伴耳廓、外耳道异常,不伴有其他部位的先天性疾患.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