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鼻息肉基因芯片检测及其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作者:郑世信;郭敛容;姚利;刘钧;张瑞女;蔡智;苏永进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鼻息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相关基因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抽提6组鼻息肉和下鼻甲组织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分别用cy5和cy3标记制备成杂交探针,每组杂交探针与含有人类常见基因的BiostarH-40 s基因芯片杂交,用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并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887条,其中上调基因1099条,下调基因788条;6张芯片共同的差异基因6条,其中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2条.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主要包括编码横跨膜4超家族蛋白、IFN-γ诱导蛋白IP-30前体、补体因子前体、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基因.结论:检测鼻息肉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线索和方法,鼻息肉为多基因调控,其中IFN-γ诱导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等基因可能在鼻息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术后修复的影响

    作者:陈新野;王运中;王静清;洪海裕;陈舒琳;陈默;黄顺德;郭志华

    目的:探讨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手术后修复的影响.方法:65例鼻中隔偏曲并发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行鼻内镜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观察中隔术后的临床指标,并与单纯鼻中隔手术对照.结果: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组的术后早期反应重于单纯鼻中隔手术组,3个月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后者,未发生鼻中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对鼻中隔手术预后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该术式安全,临床疗效可靠.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建军;孔维佳;周月;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按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卡介菌多糖核酸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卡介菌多糖核酸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每次1.0 mg,每周2次,共2个月,必要时予氮卓斯汀鼻喷剂对症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氮卓斯汀鼻喷剂.每日2次,症状缓解后酌减.均随访至停药后6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2个月刚结束时,卡介菌多糖核酸组症状得分及药物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至6个月后末次随访时,卡介菌多糖核酸组较对照组症状得分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时不良反应仅1例诉有局部疼痛.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是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鼻中隔气房CT影像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定强;黎万荣;高礼明;徐官强;欧小毅;唐光才

    目的:探讨鼻中隔气房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5年6月173例患者所做鼻窦CT资料,观察其CT影像学特点,回顾分析鼻中隔气房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73例患者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影像学资料中,19例患者存在着鼻中隔气房,气房均在鼻中隔筛骨垂直板部位,根据气房在鼻中隔位置,发现气房位于鼻中隔上部有8例,中部有11例.与鼻中隔气房相关疾病共有7例:鼻中隔气房炎症3例,气房壁骨折2例(伴脑脊液鼻漏1例),气房胆固醇肉芽肿1例,鼻中隔气房囊肿1例.结论:鼻中隔气房是鼻中隔筛骨垂直板部位异常气化引起的一种解剖变异,其解剖学特点在临床上可以引发一些相关疾病.

  • 正常成年人鼻通气状态的客观评估

    作者:曹春婷;张罗;韩德民

    目的:获得我国正常成年人大样本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测量结果的正常值范围,分析性别、年龄对其的影响,并对2种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Eccovision鼻声反射仪测量正常成年人鼻腔的小截面积(MCA),0~5 cm、2~5 cm、0~7 cm鼻腔容积(V5、V2~5、V7);利用ATMOS 300鼻阻力计通过前鼻主动测压法测量压差为75 Pa和150 Pa时的单侧及双侧鼻腔阻力(R75,R150,R75T,R150T).结果:MCA男性为(0.66士0.18)cm2,女性为(0.57±0.16)cm2;V5男性为(5.35±1.40)cm3,女性为(4.50±1.19)cm3;V2~5男性为(3.53±1.23)cm3,女性为(3.09±1.08)cm3,V7男性为(9.26±2.73)cm3,女性为(8.04±2.40)cm3,男女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5男性为(0.66±0.34)Pa·cm-3·s-1,女性为(0.77±0.33)Pa·cm-3·s-1;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50.男性为(0.51±0.22)Pa·cm-3·s-1,女性为(0.58±0.22)Pa·cm-1·s-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757T男性为(0.30±0.12)Pa·cm-3·s-1,女性为(0.39±0.14)Pa·cm-3·s-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50T男性为(0.24±0.09)Pa·cm-3·s-1,女性为(0.29±0.09)Pa·cm-3·s-1,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A、V5、R75与年龄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150与年龄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75、R150与MCA、V7、V5、V2~5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我国正常成年人的鼻声反射和鼻阻力的测量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鼻阻力、鼻腔容积及小截面积存在着性别和年龄差异,但不同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3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敏筛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肖伯奎;邓玉琴;陶泽璋;孔勇刚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变应原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变应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探讨总IgE水平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方法:采用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对134例AR患者血清变应原及总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34例AR患者中,体外测试变应原阳性患者92例,检出率68.7%,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高,阳性率为90%;其次为动物毛皮屑组合/真菌组合,阳性率分别为16%和9%.72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54%.血清总IgE 100~200 kU/L者21例,占29.2%,其中7例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为阴性;血清总IgE>200 kU/L者51例,占70.8%,其中4例变应原sIgE为阴性.结论:血清总IgE和变应原sIgE检查,可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鼻息肉中核因子κB亚单位p50活性与IL-4和γ-IFN因子表达的关系

    作者:李云秋;冯永;王继华;肖旭平

    目的:通过测定鼻息肉中核因子κB亚单位p50(NF-κB-p50)的活性及其与IL-4、γ-IFN表达的关系,来探讨p50对Th1/Th2细胞因子表达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0例鼻息肉患者和20例正常钩突黏膜中IL-4、γ-IFN、p50的表达,以核染阳性率来评估p50活性.对p50活性与IL-4、γ-IFN因子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鼻息肉中p50细胞质、细胞核均有阳性表达,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细胞质,p50活性显著增强(P<0.01),IL-4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γ-IFN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②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50活性与IL-4表达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70(P<0.01),而与γ-IFN表达无相关性,r=0.14(P>0.05).结论:鼻息肉中p50的活性明显增强,p50的激活上调IL-4的表达可能是鼻息肉中Th1/Th2因子失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 鼻黏膜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鼻内镜术后鼻黏膜转归关系的探讨

    作者:林琳;邹华;龚坚;陈秋坚;郑亿庆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CRS)患者鼻黏膜中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探讨iNOS在CRS炎症中的作用以及与鼻内镜术后鼻黏膜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将所有CRS病例分为TIgE水平高的A组(TIgE≥90 kU/L)和TIgE不高的B组(TIgE<90 kU/L),2组皆于鼻内镜术(ESS)前取病变鼻黏膜检测iNOS的表达并参照Lund-Kennedy系统对鼻窦冠状位CT进行评分.追踪2组病例术后同侧术腔完成上皮化的时间.分析CT评分以及鼻黏膜iNOS表达与术腔上皮化时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的上皮化时间与鼻黏膜iNOS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与鼻窦CT评分无明显相关.B组的上皮化时间与鼻窦CT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鼻黏膜iNOS的表达无相关.结论:iNOS对预测CRS术后术腔恢复有价值,TIgE高的情况下,iNOS的表达强度与术后完成上皮化的时间呈正相关.伴变应性因素的CRS患者,术前鼻黏膜高强度的iNOS表达,很可能预示着术后上皮化需要较长的过程.

  • 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作者:任小东;蒋晓平;温碧隆

    目的:探讨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6例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26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T/NK细胞淋巴瘤,平均随访16个月,死亡19例,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为2~28个月.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T/NK细胞淋巴瘤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其恶性程度高,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独特的病理学及免疫学特征,而且临床上极易误诊,其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睡眠监测特点

    作者:王岩;李延忠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与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应用PSG监测确诊的86例老年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Epworth嗜睡评分(ESS)及睡眠监测指标进行分析,以同期就诊的200例中青年OSAHS患者为对照.结果:老年OSAHS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中青年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并发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变的比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老年OSAHS组睡眠结构紊乱程度较中青年组严重,NREM睡眠1期较中青年组增多明显,而REM睡眠较中青年组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觉醒、NREM2及NREM3+4所占比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OSAHS组的AHI、AI、HI、鼾声指数、体质指数和ESS评分明显低于中青年组,低氧饱和度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老年OSAHS患者的微觉醒指数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SAHS患者的病情明显轻于中青年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明显重于中青年患者,并有较多的心血管并发症.

  • 带蒂颊肌瓣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治疗萎缩性鼻炎56例

    作者:游全贵;梅乐;饶裕民

    我科自1995年8月采用带蒂颊肌瓣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治疗萎缩性鼻炎5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经鼻内镜儿童鼻窦异物取出术

    作者:明澄;阮标;郭清华;彭梅君

    由于一些高速运动的小物体击中颜面部,造成颜面部开放性损伤,形成鼻窦异物,因异物位置较深,定位困难,有时比邻重要的结构,给异物的取出造成很大的困难,有时需要多次手术,常常给患者留下明显的瘢痕.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遍开展,内镜鼻窦手术具有传统鼻窦外科无法代替的诸多优点;为鼻窦及其周边异物的临床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手术视野清晰,简单易行[1,2].我们经鼻内镜治疗儿童鼻窦异物8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鼻内镜术 鼻窦 异物
  • 误诊为鼻窦炎并发症的恶性肿瘤转移6例

    作者:游龙贵;张克辉;杨明福;张小安;黄海;王富华

    有些恶性肿瘤晚期易出现颅内转移,相应的临床表现除头痛、呕吐、肢体偏瘫外,也可能为鼻塞、眼球突出等鼻部、眼眶部症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时,医生可能诊断为鼻窦炎及并发症.我科近年来有6例恶性肿瘤转移出现鼻眼部症状的患者发生误诊,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面部肿瘤
  • 原发性上颌骨透明细胞癌1例

    作者:吴彦桥;陈伟;张宏强;柳英兰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C)也称为伴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hyalinizing clear cell carcinoma,HCCC),临床罕见,可发生于全身多处器官,好发于肾、肺、甲状腺、膀胱、子宫、卵巢及肝等部位,原发于肾脏的多,原发于鼻窦及上颌骨的报道较少[1~4].我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上颌窦分隔畸形3例

    作者:唐林甫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上颌窦分隔畸形较为少见,如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合并有分隔畸形者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0年9月~2006年5月收治的1013例慢性上颌窦炎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发现上颌窦分隔畸形3例,现报告如下.

  • 雪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丝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杜怀栋;田宏斌;周梁;田洁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丝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乳鼠坐骨神经和臂从神经取材进行雪旺细胞培养,经阿糖胞苷抑制成纤维细胞及差数贴壁纯化,传代增殖至一定数量,将雪旺细胞与PLGA丝复合培养,经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雪旺细胞可以在PLGA丝上贴壁生长,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可分裂增殖.结论:雪旺细胞与PLGA丝生物相容性好,可进一步应用于神经修复.

  • 鼻内镜外科实践10年后的再认识

    作者:高志伟

    鼻内镜外科作为一个系统性的鼻外科学的分支,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国内外都是如此.正如韩德民教授所言:"它极大地推动了鼻科学的发展".鼻外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鼻科学的手术量直线上升.国内尚无大样本的统计资料,美国医学科学院的统计资料表明,鼻窦内镜手术(ESS)的手术量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中大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也列属于学科的第一[1].

    关键词: 内镜术 鼻外科手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