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鼻出血可行性探讨

    作者:许心茂;马亚琳;张新东;柴茂文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鼻出血(PCE)的可行性.方法:①通过二异氰酸甲苯酯滴鼻及搔刮鼻中隔前中部黏膜,建立家兔变应性鼻黏膜糜烂模型,将模型分为地塞米松组和抗生素组进行治疗. ②问卷调查1000例学龄儿童鼻出血与鼻变态反应情况.③对200例PCE患儿分别用地塞米松加红霉素(治疗组)及单纯红霉素(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①地塞米松组家兔变应性鼻黏膜糜烂模型中隔创面愈合时间较抗生素组明显缩短.②变应性鼻炎患儿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变应性鼻炎者(P<0.01).③临床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CE与鼻变态反应关系极为密切,鼻局部变态反应是PCE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鼻变态反应促进鼻中隔黏膜糜烂创面愈合,对PCE疗效显著.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与恶变的关系

    作者:孔慧;孙秀珍;邬旭;关庆捷;邹春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恶变前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NIP非典型增生的不同阶段及恶变组织中EGF、EGFR的表达情况.应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上皮组织和间质结缔组织中EGF、EGFR阳性染色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其表达强度和范围也增加.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的表达强度与鳞状细胞癌组织接近.轻度不典型增生与NIP比较,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与轻度比较,EGF、EGFR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GF参与了NIP的病理过程,EGF、EGFR的表达随肿瘤异型程度的增加而强度增加,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衡量NIP恶变倾向的指标之一.

  • CD137在鼻息肉嗜酸粒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阎志毓;黄德亮;纪维纲

    目的:了解CD137在鼻息肉(NP)组织浸润的炎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研究CD137与嗜酸粒细胞(EOS)积聚及与NP病变范围的关系,探讨其在炎症反应和在NP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NP住院手术患者44例,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分为A、B两组;选择因鼻中隔偏曲而行下鼻甲部分切除的标本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息肉石蜡切片进行CD137染色,对其染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CD137阳性染色可见于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中,为胞膜染色;CD137阳性染色A、B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37可在NP组织的EOS、淋巴等细胞中表达,与NP组织的EOS化和病变范围相关,可能参与炎症反应,影响EOS释放炎性递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在NP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 改良Wigand术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余洪猛;张重华

    目的:探讨改良Wigand修正性鼻内镜术在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中的疗效.方法:对113例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患者行"由前→后→前"的改良Wigand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将后鼻孔,上颌窦口,中鼻甲残端和蝶窦的顶、侧壁作为4大固定的解剖标志,所有患者双侧同时行全筛窦切除.结果:治愈76例(67.3%),好转31例(27.4%),无效6例(5.3%),总有效率为94.7%.术中平均出血165 ml,平均手术时间小于1 h,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Wigand术是一种"由前→后→前"的安全、快速、有效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方法.4个固定解剖标志的运用对彻底切除筛窦,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鼻内镜下造口术治疗侵入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

    作者:甄宏韬;高起学;崔永华;孔维佳;陶雁玲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造口术治疗侵入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和术后处理方法及长期疗效.方法:对24例侵入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造口术;术后按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常规处理,重点是防止中鼻道粘连及窦口再狭窄和促进窦口上皮化.结果:随访1~5年.24例患者术后均无囊肿复发,无眶内并发症,眼球复位.结论:鼻内镜下造口术治疗侵入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无复发和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术后处理的重点是防止中鼻道粘连及窦口再狭窄和促进窦口上皮化;长期复查是必要的.

  • 花粉症患者血浆IL-18 IL-4 IFN-γ 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小平;何韶衡;谢华

    目的:探讨花粉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4、干扰素(IFN)-γ、Ig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花粉症患者89例,分为缓解期组和发作期组,并取健康对照者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UniCAP系统检测各组血浆IL-18、IL-4 、IFN-γ水平和sIgE、tIgE、 ECP水平.结果:①发作期组血浆tIgE 和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均P<0.01);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之间血浆s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发作期组血浆IL-18、IL-4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均P<0.01),缓解期组IL-18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③发作期组血浆IL-18与IL-4、tIgE、EC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而IL-4、tIgE分别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IL-18与IFN-γ、sIgE水平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花粉症患者血浆IL-18与 tIgE、IL-4、ECP水平增高且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IL-18可能参与气道的过敏性炎症反应.

  • 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作者:陈福权;邱建华;乔莉;黄华;刘永收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例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切除息肉.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3例患者头痛及鼻塞症状均消失,息肉未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是诊断蝶窦后鼻孔息肉的重要辅助方法;经鼻内镜手术是蝶窦后鼻孔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玲莎;黄文成;陈艳华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鼻咽癌(NP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50例、良性疾病组25例、NPC组82例血清中的CYFRA21-1及TSGF表达水平.结果:NPC组CYFRA21-1、TSGF敏感性分别为48.8%、57.3%,其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均P<0.01).CYFRA21-1、TSGF两项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74.3%,且特异性没有明显下降.结论:CYFRA21-1、TSGF可作为NPC临床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两项联合检测结果更理想.

  • 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作者:孔勇刚;盛建飞;陶泽璋;吴玉珍

    目的:观察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应用鼻内镜对3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进行打孔消融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4.3%(33/35),显效率为85.7%(30/35).结论: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因重组γ干扰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作者:刘光辉;祝戎飞;李文静;王忠喜;黄爱霞;陈欢;张威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γ干扰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一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加基因重组γ干扰素治疗(实验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6±2.3和4.2±1.8,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45.3±86.2)ng/L和(320.4±76.3)ng/L,ECP水平分别为(24.3±8.2)μg/L和(12.4±6.3)μg/L;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8±2.7和3.5±1.6,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47.8±84.6)ng/L和(280.4±87.3)ng/L,ECP水平分别为(25.1±7.7)μg/L和(10.4±5.1)μg/L.实验组治疗后症状评分、IL-4和E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因重组γ干扰素能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降低血清IL-4、ECP水平,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

  • 辅舒良联用立复汀对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

    作者:路学美;张世红;宫丽丽;王秀云;李韧;王宪辉

    目的:观察辅舒良联用立复汀对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7例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联用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经鼻喷入辅舒良,每天200 μg,14 d后每天减至100 μg;同时联用组经鼻喷入立复汀,每鼻孔2喷,每喷137 μg,每日2次;对照组用外观相同的安慰剂,每日2次.疗程3~6个月.记录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分级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测定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以及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活性细胞黏附分子(VCAM) -1的浓度.结果:鼻炎症状体征记分联用组治疗前、后每月分别为(4.8土1.0)分、(1.4±0.7)分,对照组为(4.7±1.1)分、(2.9±0.9)分;哮喘症状记分联用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8土1.2)分、(2.4±0.9)分,对照组为(4.6土0.9)分、(3.1±0.9)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HR分级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吸入辅舒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立复汀可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 鼻窦炎口服液对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张玉莉;李学昌;吴洪鹃;李爱英;郭文君

    目的:探讨鼻窦炎口服液对鼻息肉组织中及鼻腔术后黏膜下嗜酸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2例鼻息肉患者术后分成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鼻窦炎口服液冲洗鼻腔,每日2次,连续冲洗4周.鼻息肉组织在鼻窦炎口服液和地塞米松培养液中进行体外细胞培养,7 d后取出制备成电镜切片.结果:应用鼻窦炎口服液和地塞米松者,电镜均发现嗜酸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退行性变.结论:鼻窦炎口服液对鼻腔黏膜下嗜酸粒细胞有抑制作用.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窦黏膜术后上皮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后群;李云飞;崔振英;孙桂兰;孙传理;吴勇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液)在鼻窦黏膜术后上皮修复中的作用.方法:166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者,术后随机分成贝复舒液组和对照组各83例.贝复舒液组应用贝复舒液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进行术腔填塞;对照组应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进行术腔填塞.结果:贝复舒液组术腔黏膜水肿较轻,上皮化时间为(36.5±7.8)d;对照组中57例黏膜水肿明显,18例粘连予分离后好转,8例术腔黏膜水肿较轻,上皮化时间为(78.4±1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局部刺激和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安全应用于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填塞,可促进鼻窦黏膜修复,减轻窦腔黏膜水肿反应,缩短窦腔上皮化时间.

  •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梁乐;刘红刚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鼻黏膜与窦黏膜相邻,鼻窦炎的炎症进程总是与鼻通道的炎症相关.过去使用的名称"sinusitis"只能表示鼻窦黏膜的炎症,"rhinosinusitis"可更准确地描述疾病状态和范围.国际鼻科专家强烈建议用"rhinosinusitis"代替"sinusitis"称呼鼻窦炎,故慢性鼻窦炎表示为"chronic rhinosinusitis"[1,2].健康鼻窦功能的保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窦口开放和正常的黏液纤毛输送功能,这两种保护机制被破坏或丧失作用都会导致CRS.

    关键词: 鼻窦炎 发病机制
  • 家兔实验性上颌窦炎黏膜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刘锋;周水淼;张速勤;许月

    目的:探讨家兔实验性上颌窦炎黏膜随病程的迁延而出现的常规和超微病理变化,并根据病理变化初步估计急、慢性上颌窦炎的时间分界.方法:将制成上颌窦炎模型的3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制模时间的长短分成不同组别,分别观察不同时间上颌窦黏膜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制模3周内以急性炎症表现为主,3周后以慢性炎症表现为主.随病程迁延上皮层纤毛脱落增加、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腺体组织转化、减少、纤维化.结论:上颌窦炎黏膜的病理变化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急、慢性上颌窦炎以制模后3周为界.

  • 雌激素替代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戚本明;范丽;姜鹤群;张林;贺修培;万涛;蔡春春;邓小明;田兴华

    目的:观察并比较滴鼻和胃灌注尼尔雌醇对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所致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二者的差别.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切除卵巢)、A组(双侧卵巢切除)、B组(双侧卵巢切除加尼尔雌醇胃灌注)、C组(双侧卵巢切除加尼尔雌醇滴鼻),每组15只,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动物术后15、30、60 d鼻中隔黏膜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荧光强度指数.结果: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鼻黏膜阳性细胞百分率增高;尼尔雌醇胃灌注后15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恢复正常;尼尔雌醇滴鼻后15、 30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恢复正常.结论:尼尔雌醇胃灌注和滴鼻可通过减少凋亡细胞而保护大鼠鼻黏膜免受雌激素缺乏的损害,与胃灌注法相比,滴鼻法达到治疗效果所需时间较长.

  •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赵宇;Van Hasselt C A;吴港生;黄约爱;梁秉中

    目的:了解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鼻黏膜中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的表达、分布及地氯雷他定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豚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经抗原致敏激发后,获取鼻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将切片进行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eNOS的表达在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iNOS的表达在各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NOS除了iNOS的分布部位外,在杯状细胞中也有表达.结论:在豚鼠的变应性鼻炎模型中,eNOS可能比iNOS具有更重要的调节NO水平的功能;地氯雷他定对iNOS和eNOS的表达无影响.

  • 鼻中隔"C"型切口治疗利特尔区鼻出血

    作者:王凯

    对于顽固、严重的利特尔区出血,尤其是伴有利特尔区黏膜糜烂者,常规前鼻孔填塞有时不能完全止血,且会因为填塞而进一步损伤或加重鼻中隔黏膜的糜烂,甚至导致顽固性反复发作的鼻腔出血[1].而反复填塞,甚至需行颈外动脉结扎或上颌动脉结扎等手术[2] .我们采用鼻中隔"C"型切口治疗利特尔区鼻出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鼻出血 鼻中隔 手术
  • 微波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宗尚;楚选云;朱丽

    我科自1997年9月起对15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应用微波处理创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脐带行鼻腔黏膜下埋藏治疗萎缩性鼻炎

    作者:何克纯;王元生;蒋双全

    我科于1992年6月~1999年4月采用新生儿脐带行鼻腔黏膜下埋藏治疗萎缩性鼻炎5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分析

    作者:吴延平;王玉叶

    鼻内镜技术的应用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次手术治愈率达到90%~95%[1].尽管如此,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例效果不满意,鼻腔粘连是主要原因之一[2].现对600例经鼻内镜治疗的慢性鼻窦炎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鼻腔粘连的原因、对疗效的影响及预防和处理原则.

  • 毛霉菌侵犯鼻及鼻窦3例分析

    作者:秦玉红;邢继伟

    例1 男,64岁,以右鼻塞伴脓血涕4~5年于2000年12月1日入院.CT示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内侧壁破坏.检查:右鼻腔可见干酪样物,血糖正常,诊断为坏死性上颌窦炎.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见窦内充满黄褐色干酪样坏死物及真菌斑块,外侧壁,上、下壁骨壁完整.术后病理PAS染色(+),真菌培养毛霉菌生长,诊断为真菌性上颌窦炎.口服抗真菌药,5 d拆线,痊愈出院.随诊3年无复发.

  • 功能性鼻内镜及其对鼻科学的贡献

    作者:高志伟;唐辉

    回顾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史,其中鼻内镜外科技术的传播之速、之广以及所涉及的病种之多是令人瞩目的,这与当代的传媒技术和全球化的意识有着重要的关联.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