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CO2激光治疗前连合受累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预后分析

    作者:折素珍;王斌全;李莹;高伟;冯彦

    目的:系统分析CO2激光治疗累及前连合(AC+)与未累及前连合(AC-)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 OVID, Springer检索列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运用RevMan5.0软件对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列入14个回顾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1 9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声门型喉癌AC+与AC-组的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0,95%CI(2.31,3.89),P<0.01],Tis及T1b期AC+与AC-组的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a及T2期AC+与AC-组的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连合受累是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且不同分期影响程度不同.

  • 内收型痉挛性发声障碍发声破音的普通话诱发句研究

    作者:葛平江;任庆宜;陈志鹏;程秋惠;盛晓丽;王玲;陈少华;张思毅

    目的:研究内收型痉挛性发声障碍的汉语普通话的破音特点,选择出诱发其症状的诱发句.方法:38例内收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纳入研究,选用包含绝大部分普通话语音要素的单词和短句材料(共229个音节)和标准句"父母心",让患者以一般语速和舒适音读两遍,由两个听评委为患者标记出破音的音节.计算出各音节破音的频度和出现破音句子的频度;排序各音节破音的频度并描述其所在语句的位置;取具有高破音音节的句子并高于"父母心"平均破音发生率的句子作为诱导句.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破音,平均14个音节,少3个音节,多33个音节.229个音节中,共有177个音节(77.3%)发生破音.其中"果、人、脏、店、车、个、馆、啊、吧、呢、的"这11个字破音者占所有患者的23.1%~41.0%.分别为"苹果,火车,是的,你是个好人,我们室友总是把寝室弄的很脏,我们那边有网球运动场、餐馆、酒吧和一个面包店,他是多么慷慨啊,我应该在信里写一写什么呢?".结论:内收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普通话发声破音."是的,苹果,火车,你是个好人,我们那边有网球运动场、餐馆、酒吧和一个面包店,他是多么慷慨啊"可以作为内收型痉挛性发声障碍的诱发句.

  • 腮腺腺淋巴瘤的增强MSCT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沈江;邵恒;伍东升;刘露;许春华;温晓玲

    目的:研究腮腺腺淋巴瘤的16层MSCT增强影像特点,结合病理基础进行评价,以提升对该类型肿瘤CT征象的认识.方法:观察34例经病理确诊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16排MSCT增强影像特征,对病变发生的部位、形态、密度、增强CT特点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34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共86个病变.12例双侧同时发病(双侧单发2例,双侧多发10例),22例单侧发病(单侧单发12例,单侧多发10例);66个病变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方.增强扫描动脉期各病变多呈中度或明显强化,病变内囊变区无强化.结论:出现在单侧或双侧腮腺浅叶后下极的结节或肿块,常见多发病变,边界清楚,增强为中度或显著强化,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液化,是腮腺腺淋巴瘤较为特异性的增强MSCT征象.

  • MTDH、HIF-1α和TKTL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贾晓芳;单春光;徐鸥;王建星

    目的:探究MTDH、HIF-1α、TKT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TDH、HIF-1α和TKTL1的表达情况,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MTDH、HIF-1α和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7%、60.00%和63.33%,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0.00%、10.00%和1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TDH、HIF-1α和TKTL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84.62%和79.62%,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35.29%、41.18%和35.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H和HIF-1α在病理为中-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84.21%,与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7.27%和1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K-TL1和HIF-1α在Ⅰ~Ⅱ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0%和33.33%,与Ⅲ~Ⅳ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22%和77.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因子与患者的年龄、吸烟量和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Spearman秩相关检测结果显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DH与HIF-1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4,P<0.05);TKTL1与HIF-1α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508,P<0.01);MT-DH表达与TKTL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07,P>0.05).结论:MTDH蛋白、TKTL1蛋白与HIF-1α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MTDH和TKTL1有望成为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生物治疗的新靶点,并且可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 同期多平面手术对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青云;陈锐;曹忠胜;袁辉;赵婉君;李小波;邬晓帆;辛洁;刘志勇

    目的: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对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接受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定PSG相关指标,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利用MoCA、MMSE和ESS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和白天嗜睡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后6个月AHI、TS90%、LSaO2数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全部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②MoCA、MMSE评分分别为(23.52±2.64)分和(26.54±1.07)分,OSAHS患者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与AHI、TS90%、MDA、AOPP和8-iso-PGF2α呈负相关,与LSaO2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3、-0.190、-0.256、-0.247、0.221和0.215,P<0.05).认知功能损伤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与延迟回忆(主要以短期记忆为主)方面.③与术前相比,术后MoCA和MMSE评分均升高(P<0, 05);MDA、AOPP和8 is0-PGF2α水平及E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患者MoCA评分分别与MDA、AOPP、8-ismPGF2α、AHI、TS90%呈负相关,与LSaO2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5、-0.463、-0.397、-0.332、-0.292和0.336,P<0.05).结论:中青年中-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密切相关,同期多平面手术通过降低全身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认知功能.

  •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2例

    作者:袁渊;赵新;肖大江;王清

  • 以鼻塞为主诉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作者:张元丁;陈玮伦;李祎宁;刘文杰;迟建;傅仲鹰

  • 甲状腺手术中右侧喉不返神经1例

    作者:黄巍鹏;张庆丰;余翠平;宋伟

  • 线性吻合器在全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莉莉;秦照军;钱芝卫;李社锋

    吻合器切除全喉从开放式到闭合式、半闭合,手术技术不断改进,笔者从2008年开始应用线性吻合器切除全喉,初2例病例是在切除喉体开放了喉咽腔后再使用吻合器,后期全部采用半开放术式,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08-2012年线性吻合器全喉切除患者15例,包括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例,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电子(纤维)喉镜及增强CT检查,确定肿瘤范围,选择合适病例,保证有足够的下咽黏膜,能直接闭式切除,特别是关注舌根及梨状窝肿瘤侵犯情况.适应证:喉部肿瘤向上未累及舌根,两侧未侵犯梨状窝,向后未侵犯环后及食管黏膜.15例患者中,部分喉切除术放疗后复发8例,新发7例.

  • 瘢痕性声门下喉气管狭窄T管置入并发症分析

    作者:胡廷保;祝小林;雷文斌;李健;文卫平

    声门下气管瘢痕性狭窄临床常见,多继发于长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外伤,发病机制为损伤愈合调控机制发生异常,导致瘢痕过度增生堵塞气道.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除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手术创面较小外,其他如支撑喉镜下激光瘢痕切除、喉气管裂开瘢痕切除等手术常存在创面较大、瘢痕切除不彻底等情况,术后容易出现瘢痕增生、收缩而再次气道狭窄,因此临床常联合置入支撑物治疗.目前常用为硅酮T管,广泛用于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内报道成功率为25%~97.3%[1-4],但其也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并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患者死亡.本文拟通过分析硅酮T管置入治疗瘢痕性声门下气管狭窄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完善T管治疗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 尿素联合平阳霉素等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

    作者:范芳芳;臧艳姿;贾晓东;万保罗

    咽喉部血管瘤较少见,易出血,一旦发生有出现窒息的危险.对于较局限的小范围的血管瘤[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较为普遍,但注射局部组织易出现坏死.尿素是人体正常代谢产物而且是良好的栓塞剂和硬化剂,高浓度的尿素可使病变的血管内皮细胞萎缩,局部病变组织纤维化[2].我科对原方案进行改良,应用尿素联合平阳霉素等混合液对13例咽喉部血管瘤进行局部注射,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 人类eag相关基因在喉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梁大帅;王丽萍;季文樾

    目的:研究人类eag相关基因(herg基因)及其表达的hERG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eal-time PCR技术对30例喉癌组织标本及20例癌旁2 cm黏膜组织中的herg基因及hERG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hERG蛋白在喉癌组织的阳性率为76.7%(23/30),而在癌旁2 cm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2/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eal-time PCR分析喉癌组织中herg基因的mRNA表达是癌旁2 cm黏膜组织的3.25倍.结论:herg基因在喉癌中呈高水平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鼻内镜手术治疗以鼻面部疼痛为症状的微小鼻窦骨瘤

    作者:李宇;郑天其;李重;邓红园;郭朝先

    目的:探讨引起鼻面部疼痛的微小鼻窦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例引起鼻面部疼痛的微小鼻窦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鼻面部疼痛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眼眶青淤,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小鼻窦骨瘤引起的鼻面部疼痛临床少见,多由于骨瘤局部膨胀压迫致神经性鼻面部疼痛.及早诊断并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鼻面部疼痛.

  • 间接淋巴结造影结合纳米炭示踪剂定位兔舌(癌)前哨淋巴结

    作者:杨越;石芳;陈晓平;黄卫;吴海涛

    目的:探讨间接淋巴结造影结合纳米炭示踪剂在兔舌(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8只,其中6只为正常兔,2只为VX2舌癌兔.采用间接淋巴结造影结合纳米炭示踪剂定位前哨淋巴结.结果:间接淋巴结造影前,兔颈部淋巴结无增强显影.兔右侧舌腹外侧注射欧乃派克与纳米炭(1:1混合液0.5 ml)CT扫描后,所有兔只在注射造影剂同侧颈部有一枚淋巴结增强显影,位于喉气管旁,且均只有此枚淋巴结显影.间接淋巴结造影后1 min、5 min、10 min和15 min CT值分别为(58.80±5.45) HU、(134.80±28.92) HU、(91.00±13.08) HU和(63.80±4.32)HU,不同时间点的CT值分别与平扫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扫描定位指引下,每只兔均在间接淋巴结造影侧的喉气管旁找到一枚黑染淋巴结,该黑染淋巴结实际位置与间接淋巴结造影CT定位的位置一致.结论:间接淋巴结造影可术前定位前哨淋巴结,纳米炭示踪剂有利于术中前哨淋巴结寻找,两者结合,能更有效定位前哨淋巴结.

  • 经额入路开颅术后并发额部窦道的诊治体会

    作者:于焕新;李海艳;刘钢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开颅手术后并发额部窦道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额入路开颅术后出现额部皮肤窦道的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有颅脑术中开放额窦,将额窦黏膜下推或刮除,并以骨蜡填塞额窦的记录,3例有额部脓肿切开引流史.13例患者均行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以及额部皮肤窦道切除和缝合治疗.结果:均一次性手术成功,额部皮肤窦道愈合.结论:经额入路开颅术后并发额部窦道与开颅手术中不恰当地使用骨蜡填塞和封闭额窦有关,治疗原则以清除额窦内骨蜡异物、清除窦道周围的炎性肉芽组织、以及内镜下经鼻开放额窦促进额窦引流治疗为主.

  • 甲状腺全切术中喉返神经喉外分支的变化

    作者:樊哲;张林;张颖毅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全切术中喉返神经喉外分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显露颈段喉返神经的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解剖喉返神经216根,其中20根存在分叉变异,分叉率为9.26%.且分叉比例左侧高于右侧.结论:喉返神经入喉前存在分叉变异,虽然较国外发生率低,但亦应引起重视,减少神经损伤的可能.

  • 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冯辉豪;程晓明;曾峰;孔凡立;赵洪远;方小玉;罗迤

  • 眼-耳-脊柱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璞

  • 鼻内镜手术相关的上颌窦后外侧壁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高丽;黄新生

  • 紫杉醇通过抑制PI3K/AKT/p53信号通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增殖抑制和凋亡

    作者:李涛

    目的:探讨紫杉醇(PTX)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CNE2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0、5、10、20 mol/L)的PTX处理.细胞培养72 h后,利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和膜电位;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p-AKT,AKT,p53,p21,Caspase3,Cleavage-Caspase3,PARP,Cleavage-PARP,CytC,AIF,Bcl-2和Bax表达.结果:PTX呈浓度依赖性诱导CNE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Caspase3、PARP、CytC、AIF和Bax表达,下调PI3K、p-AKT、p53、p21、Cleavage-PARP、Cleavage-Caspase3和Bel-2的表达和细胞膜电位,但对AKT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PTX可通过抑制PI3K/AKT/p53信号通路而诱导CNE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 突变型Rad50腺病毒载体的制备及其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的适感染量测定

    作者:严睿成;黄健聪;朱玲;常利红;黎景佳;吴喜福;叶进;张革化

    目的:测定携带突变型Rad5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Rad50-GFP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的表达及其对CNE1的适感染倍率(MOI).方法:终点稀释法测定Ad-Rad50-GFP生物滴度,细胞生长曲线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对CNE1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计算重组腺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以适感染量感染后CNE1细胞内突变型Rad50蛋白的表达.结果:Ad-Rad50-GFP生物滴度为1.26×1011pfu/ml,重组腺病毒载体以不高于50的感染倍率转染时对CNE1生长无明显影响,且MOI=50时转染24 h后GFP表达水平高,可检出高表达的突变型Rad50蛋白,在转染72 h后仍维持约70%的转染效率.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Ad-Rad50-GFP能有效转染CNE1细胞并使其表达突变型Rad50蛋白,MOI=50为Ad-Rad50 GFP对CNE1的适感染倍率.

  • 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的姑息性外科治疗

    作者:李晓明;宋琦

    对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而言,尽管手术、非手术以及综合治疗不断发展,仍有20%~3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和(或)区域复发,伴或不伴远处转移,预期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1].按照文献统计,局部晚期的头颈肿瘤患者只有不到1/3的治愈率[2].面对通常认为无法治愈的晚期或复发癌患者,须对治疗决策进行科学评估,选择适合的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性治疗的定义是针对那些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采取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其目的是为患者和家属赢得好的生活质量,其中就包括姑息性手术[3].

  • 谈谈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留的经验

    作者:张彬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对钙、磷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甲状旁腺损伤或功能低下可导致血钙下降,造成肌肉抽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术后甲状腺全切或者近全切除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达O~5.6%[1-2],国内报道高可达35.5%[3].甲状腺手术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留甲状旁腺,避免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保留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人将甲状腺手术等同于甲状旁腺保留手术,同时也是评价一个甲状腺外科医师水平的重要标志.

  • 头颈部软骨肉瘤

    作者:张学渊

    软骨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自然病程较长,以局部缓慢膨胀性生长为主,少数恶性程度高者呈侵袭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经适当治疗预后较好的骨源性恶性肿瘤[1].软骨肉瘤常发生于骨和软骨,也可原发于骨和软骨外组织,其发病率占骨源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第一、二位分别为骨肉瘤和骨髓瘤),约为11%,多见于骨盆、肋骨、肩胛骨及四肢[2].发生于头颈者占其全身的1%~12%,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1%,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3-6].迄今国内外文献报告仅数百例,单篇文献报告病例数极为有限,对其相关问题的认知严重不足.由于头颈部软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其诊断治疗模式与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有明显差别[6],故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教训,重点阐述头颈部软骨肉瘤有关临床问题.

  • 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治疗现状与未来趋势

    作者:于振坤

    1 概述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RRP)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气道黏膜外生性、增生性病变,病变表面覆以上皮黏膜.尽管乳头状瘤可累及包括气管在内的整个气道,但因其主要位于喉部或起始于喉部,又称喉乳头状瘤[1].呼吸道上皮基底细胞被HPV感染后,病毒早期基因的失控和基因的不稳定性导致宿主基因失衡是病变形成的关键事件[2].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