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중국중의골상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205
  • 国内刊号: 42-13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李同生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前臂外侧皮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指神经损伤15例

    作者:蒋振兴;姚兴璋;何志军;赵萍

    目的:探讨运用前臂外侧皮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和供区的并发症.方法: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移植神经的长度,检查记录15名患者供区和受区神经恢复程度Highet-Sander 评分和两点位置觉.神经移植长度平均1.91 cm(0.5~3.2 cm).患者术后随访平均14.7个月(9.3~36个月),根据改良Highet和Sander评分,8名患者术后评分S4,另外7名患者S3+.根据改良ASSH两点位置距,5名患者结果为优,8名患者结果为良好,2名患者结果为中,本组患者1例出现供区轻度的寒冷不耐受,另外1例出现轻度的感觉异常,绝大部分患者仅在前臂桡掌侧远端感到轻度的麻木,无明显不适感.结果: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指神经有高度的组织相似性,游离移植修复指神经后供区损害非常轻,术后感觉恢复佳.结论:推荐使用此方法修复指神经损伤.

  • 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儿童胫腓骨下1/3骨折35例

    作者:吴声忠;刘福尧

    目的:探讨外国定架微创治疗儿童胫腓骨下1/3骨折.方法: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对35例6~14岁小儿胫腓骨下1/3骨折行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外固定架固定针避开骨骺,术后3周让患者下地行走.随访平均6个月.结果:随访发现,骨折愈合快,均达到骨性愈合,有2例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轻度骨折端内翻畸形,对外固定架进行调整后矫正,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观察.结论:儿童胫腓骨下1/3骨折采用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创伤小,愈合快,可早期下地活动,避免畸形发生及二次住院取出内固定,在随访过程中如发现有畸形趋势,可经过调整外固定架进行矫正,外固定架微创治疗为儿童胫腓骨下1/3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捆绑带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何晖;张亚忠;黎旭军;黄健林;刘存东;张奇侠;磨焕鹏;刘文涛;陈基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联合捆绑带内固定的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3~14岁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采用桡侧入路克氏针+捆绑带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末次随访按照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法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4~7周骨折全部愈合.按Flynn评定标准:优28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1.67%.结论:克氏针+捆绑带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桡侧加压力度可控,能有效避免肘内翻畸形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零度位牵引法治疗手牵足蹬法复位失败的肩关节前脱位疗效观察

    作者:陈俭波;张曦;翟羽;高俊;伏治国;盛永华;吴兴彪

    目的:总结本科应用零度位牵引法治疗经手牵足蹬法复位失败的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接诊32例经手牵足蹬法复位失败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改用零度位牵引法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成功率和次数,复位操作持续时间,有无新发并发症,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复位过程中患者的自觉疼痛程度.复位后随访观察肩部功能和脱位复发率.结果:除1例患者加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外,其余31例患者未予麻醉,复位均1次成功.手法操作时间1~5 min,平均1.5 min,复位过程中疼痛明显较初次复位减轻,VAS评分2~5分,平均2.8分,无新发骨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6个月,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30例无复发脱位,肩关节Neer评分优6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结论:零度位牵引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效果显著,比手牵足蹬法更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 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吕锦瑜;马勇;郭杨;潘娅岚

    目的:采用切开复位AO跟骨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异体植骨术治疗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骨折,观察并分析疗效,提出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25例,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A组,n=8)、异体骨植骨组(B组,n=9)及未植骨组(C组,n=8).术后常规予头孢类静滴及中药口服,统计分析足部功能、并发症及影像学等指标.结果:术后三组Maryland评分及骨折复位丢失率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三组B(o)lh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C组在B61her角及跟骨高度上优于A,B组(P<0.05),而Gissane角与跟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临床予切开复位AO跟骨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有利于跟骨高度及B(o)lher角的归复,而同种异体骨移植可控风险,且创伤小、痛苦少,可供临床参考推广.

  • 儿童肘内翻畸形楔形截骨矫形29例

    作者:陈祥云;杨瑞;马超;韩晓军;张文治;邱国良

    目的:探讨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五年来肘内翻畸形29例,采用楔型截骨交叉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提携角10°~12°,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克氏针加石膏固定法楔形截骨矫形治疗肘内翻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海龙;马俊杰;郑九琴;饶耀剑;张红星;崔泽升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全面的手术评估,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手术治疗后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术后随访1~3年,滑脱椎体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位有效,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1年后为91.7%,2年后全部骨性融合.结论:对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综合分析,明确诊断.采用腰椎后正中入路减压、滑脱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间隙植骨融合,在去除极外侧突出椎间盘的同时纠正了腰椎滑脱,达到了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 两种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光洲;黄振峰;付朝娟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纳的63例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按平台假体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旋转平台假体,对照组采用固定平台假体.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年,2年膝关节评分(KSS,HSS),膝关节大屈曲度(ROM)等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与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是否有并发症发生且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年,2年KSS膝评分P值分别为0.734,0.819,0.543,0.761;HSS评分P值分别为0.733,0.361,0.2533,0.331;ROM随访P值为0.521,0.645,0.174,0.2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P值分别为0.38,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膝关节假体及旋转膝关节假体对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均有不错疗效,预后良好,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18例

    作者:李长文;宋建东;李停;徐红辉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在C臂机透视下,在退变节段上关节突和横突根部交界处注入复方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以阻滞腰神经后内侧支.同时观察32例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期住院患者.分别在入院、出院、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 电针“筋结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燕勇;董博;杨改琴

    目的:观察电针“筋结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筋结点组30例,传统穴位组30例.筋结点组以膝关节周围“筋结点”取穴后进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传统穴位组组选用常规穴位电针治疗,隔日1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VAS,WOMAC的变化进行疗效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筋结点组与传统穴位组相比改善明显(P<0.05).结论:电针“筋结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个可靠的方法.

  • 督脉瘀阻型寰枢椎脱位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移平;谭明生;吕国华;杨峰;唐向盛;郝庆英;周英杰;张恩忠;姜良海

    目的:比较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手术治疗督脉瘀阻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寰枢椎脱位的患者351例,分为单纯手术组及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手术中药组.分别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OA)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和督脉瘀阻证候积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6~13个月.术后两组患者督脉瘀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VAS,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督脉瘀阻证候积分,JOA,VAS,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手术中药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和JOA评分高于手术组,VAS和NDI评分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JOA,VAS,NDI评分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中药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和JOA评分高于手术组,VAS和NDI评分低于手术组,提示手术中药组疗效较单纯手术组好.结论:通过手术复位和椎管减压治疗寰枢椎脱位,可解除督脉(脊髓)的瘀阻和压迫,解剖形态结构上疏通督脉.围手术期采用中药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益气活络,可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介质和保护神经细胞,进一步疏通督脉,促进恢复神经功能.

  • 甘肃地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作者:周明旺;李盛华;陈娴;王金;陈威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关节骨科及骨伤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并被确诊为KOA的245例患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整理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和质69例(男20例,女49例);偏颇体质176例(男12例,女164例);女性患者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前三位的体质是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女性患者前三位的体质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KOA患者总体前三位的偏颇体质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高发偏颇体质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女性患者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男性.

  • 开放和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旁肌变化的影响

    作者:何勇;魏国俊;黄晋;姚五平;王鹏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多裂肌和长肌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共有48例腰椎间盘单节段突出需行减压融合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TLIF)组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O-TLIF)组各24例,随访时间至少为12个月.随访末期对比两组的多裂肌和长肌萎缩比、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ITLIF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71±1.90)个月,O-TLIF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38±1.88)个月,MITLIF组多裂肌萎缩比为0.41±0.06,O-TLIF组为0.64±0.06;MITLIF长肌萎缩比为0.67±0.05,O-TLIF组为0.64±0.08;MITLIF组ODI评分为28.50±3.02,O-TLIF组为25.46±3.19;MITLIF组VAS评分为7.54±0.98,O-TLIF组为5.83±1.05.两组患者在多裂肌萎缩比、ODI评分及VAS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肌萎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伤口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结论:MITLIF和O-TLIF相比,MITLIF能够降低椎旁肌的萎缩程度,尤其对多裂肌而言,能够改善患者ODI以及VAS,但对于长肌的影响两种术式无明显差别.

  • 膝骨性关节炎红外热像表现及膝关节痛点分布规律分析

    作者:吴思;邓书童;张红安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红外热像特征,分析其对膝关节痛点的反映情况.方法:选取病房及门诊患者中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的患者60例,进行膝关节部位红外热成像检查,测量病变疼痛膝关节与无症状膝关节相关区域的温度,并与10位健康无膝关节疾病受试者及与膝骨性关节炎年龄相仿的无膝关节疾病的30位受试者,进行膝关节相关区域温度对比,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红外热像表现.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诊的患者膝关节压痛点进行记录,将压痛点分布情况与红外热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8例表现出关节炎症状的膝关节红外热像温度与同年龄段无膝关节疾病受试者比较温度升高,但是比健康青年人膝关节热像温度低.红外热像检查能够反映出内外侧膝眼、髌上囊、鹅足囊等压痛点较明确的痛点.结论:红外热像检查可明确反映膝关节疼痛部位;急性膝关节疼痛出现时红外热像温度较同年龄无症状膝关节温度升高;但患有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局部温度较无膝关节疾患的青年人温度低,临床参考时应结合红外热像与临床查体,辨证使用,分清虚实.

  • Taylor空间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1例

    作者:刘亚北;万春友;刘江涛;季煦;方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Taylor空间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1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17例.其中外固定组患者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1.0±10.9)岁.钢板内固定患者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1.8±9.9)岁.术后1周开始随访,复查术后1,3,6个月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根据Lysholm系统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5.8±5.4)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不愈合等.根据Lysholm系统:其中外固定支架组优8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85.7%;内固定组优10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2.4%.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Taylor空间支架及内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Ⅵ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加速骨折愈合.

  •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尪痹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吴廷换;周辉;陈兴恺

    目的: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旭痹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辨证为肝肾亏虚合并瘀血痹阻型的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清宫正骨手法联合旭痹片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采用KOA严重指数(IS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两组进行评分及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及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ISOA,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占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为治疗KOA的有效疗法,但清宫正骨手法联合旭痹片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疗法.

  • 健脾通络方治疗发作期髋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海军;王荣田;陈卫衡;李泰贤;陈志伟;刘道兵;谢斌;王均玉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通络方治疗发作期髋骨关节炎的疗效,为发作期髋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因髋骨关节炎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冲洗联合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组采用健脾通络方联合关节腔冲洗及关节腔玻璃酸钠治疗.对患者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进行疗效随访,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以VAS疼痛评分、Harris评分及髋关节积液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数据统计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优良率两组均为10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关节积液均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个月、6个月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后1个月、6个月关节积液小于5 mm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健脾通络方联合关节腔冲洗可以有效缓解发作期髋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髋骨关节炎保髋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现代数理方法在骨科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晶琳;周红海;陈文思;陆延;田聪

    数理方法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在骨科临床研究中亦是如此.与骨科相关的现代数理学科包括数学、物理两大学科,骨科学与现代数理相结合,有利于探索出骨科诊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数理方法在骨科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综述如下.

  • 神经卡压源性慢性颈肩痛研究现状

    作者:李琦;王金武;曾炳芳

    慢性颈肩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专业教科书(《外科学》[1]的解释为:颈肩部和肩胛处的疼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上肢痛,颈脊髓损害症状.但国外相关权威专家Bogduk[2]的研究认为,颈肩痛症状主要来源于局部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而肢体症状则与颈脊髓损害密切相关.上述两种病症的发病原因、机制、研究方法、诊断及治疗手段均存在相当差异,将两者混淆将造成误诊、误治.

  • 中医骨伤小夹板历史及现状初探

    作者:孔博;贾友冀;薛彬;李飞跃;奚小冰

    中医小夹板作为我国骨伤科临床使用多的骨折固定器材之一,具有“简、便、效、廉”的优点,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现代医学内固定技术的冲击,在现今大多数医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小夹板的应用受到了很大局限,甚至已经被一些医院排除在临床之外.本文从中医骨伤科小夹板固定技术的历史起源出发,探讨各个时期小夹板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研发更加方便简洁、安全高效、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的新型小夹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夹板 历史 现状
  • 骨碎补总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去卵巢大鼠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上官文姬;李展春;程光齐;汤璐敏;李鹤

    目的:分析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1,10,100 mg/L)的骨碎补总黄酮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内皮素(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Griess法检测NO的表达;利用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36只,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假手术组和骨碎补治疗组),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检测大鼠血清中ET,VEGF和NO的表达,骨密度和股骨远端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各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均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中、高浓度促增殖效果较好;中、高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在体内外均可以抑制ET,同时增强NO的表达;股骨远端血管计数结果显示骨碎补治疗组明显多于去卵巢组,并且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骨碎补总黄酮在体外可以增强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但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达无影响.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同时可以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血管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 通络止痛方对人膝骨关节炎关节液IL-1β,HA及NO的影响

    作者:杨黎黎;王庆甫;王欢;张栋;王伟利;丁昊彬;甘稳;徐铭康;杜汪洋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方对人膝骨关节炎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行关节镜手术患者,在术中抽取关节腔内积液,离心后取上清,加入不同浓度通络止痛方干预,分为高浓度组(2.5 mg/mL)、中浓度组(0.25 mg/mL)、低浓度组(0.025 mg/mL)和对照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浓度组对关节液干预后IL-1β,HA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高、中、低浓度组较对照组关节液中IL-1β及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IL-1β及NO的浓度与通络止痛方的浓度呈正相关(IL-1β,r=-0.29,P<0.05;NO,r=-0.51,P<0.05).高、中、低浓度组较对照组关节液中H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HA的浓度与通络止痛方的浓度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通络止痛方对关节液中IL-1β及NO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通络止痛方对关节液中HA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促进程度越大.

  • 骨伤科临床常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涛;潘艳芳;崔学军;叶秀兰;徐保平;李振军;朱森;王拥军;施杞

    在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广泛应用于推断药物或医疗器械等的治疗效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统计学推断可能会对疗效的评估产生误导作用.首先,疗效的统计学差异不能表明该差异一定有临床意义.统计显著性只能推断出疗效的存在与否,而无法具体得知疗效的高低.并且,只要样本量或者样本的变异性足够大,都能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差异.

  •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荟萃

    作者:龚利;邵盛;李建华;姜淑云;朱清广;储宇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膝痹”“骨痹”“膝痛”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行走困难.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逐渐增加的社会经济负担,本病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卫生问题.全国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纷呈,本文以国医大师、各省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为研究对象,从理、法、术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研究,旨在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特色手法,提高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中国中医骨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