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5,18,19在人胚胎前列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何辉;朱国栋;宁亮;Zhau E. Haiyen;Chung Leland WK;贺大林;南勋义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5、18、19(CK5、18、19)在人胚胎前列腺发育不同阶段组织及细胞中的定位表达变化及其在前列腺胚胎发育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Vimentin、CK5、CK18、CK19在不同胎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胚胎前列腺上皮细胞中波形蛋白随胎龄增大其表达呈由弱到强,又由强减弱的变化趋势;CK5和CK18的表达起初分布无规律,但是随胎龄增大,CK5和CK18逐渐分别定位表达于基底细胞层和管腔上皮细胞层;CK19则在基底细胞层和管腔上皮细胞层中均有表达,且强度较一致,基本不随胎龄增大而变化.结论胚胎前列腺上皮细胞Vimentin的表达,可能有助于上皮细胞的游走迁移,以形成早期原始腺体.CK5、CK18以及CK19阳性细胞在原始腺体中的动态分布与胚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 新伐他仃对单肾切除糖尿病老龄鼠肾脏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学群;施辉

    目的:观察辛伐他仃对单肾切除糖尿病老龄鼠血生化指标、波形蛋白表达,探讨新伐他仃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32只15月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肾切对照,糖尿病组,新伐他仃组.给予相应治疗后12周测定大鼠生化指标,对肾组织HE、PASM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组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肾小球系膜增厚,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P<0.05﹚;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水肿,损伤指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尿素氮、肌酐等较糖尿病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与糖尿病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糖尿病组相比波形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善,免疫组化发现新伐他仃减少波形蛋白异常表达.

  • Fox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浸润的影响

    作者:孔飞飞;袁海花;王炯轶;赵美;郭跃辉;时婧;公小迪;王竞;姜斌

    目的:探讨Fox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而研究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和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Foxm1和EMT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小RNA转染技术干扰H1299细胞中Foxm1的表达.Transwell试验观察Fox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Foxm1在四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且H1299表达量相对较高,H1650表达量相对较低.分别以上述两种细胞为试验对象,结果显示Foxm1的表达与EMT相关分子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CCK-8结果显示:Foxm1抑制剂Thiostrepton处理72h后对H1299、H1650的IC50值分别为1.21μmol/L和3.08μmol/L.Thiostrepton处理和干扰后,Foxm1和Vimentin的表达量明显下降.Transwell小室迁移试验24h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干扰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42.6±6.9,36.3 ±4.2,4.6±1.1;侵袭试验24h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干扰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3 ±3.4,10.0 ±1.4,3.1 ±2.6.结论:Fox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可能通过调节EMT进程来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能力.

  • 波形蛋白在不同病理亚型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董建国;任选义;江海波;代翠莲;陈静

    目的: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细胞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152例手术切除的RCC组织和12例癌旁肾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分析vimentin表达与R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vimentin在正常肾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3%,在R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在透明性肾细胞癌(ccRCC)、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和嫌色性肾细胞癌(CR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101/114)、72.2%(13/18)和11.8%(2/17),其在ccRCC和PRCC的阳性表达均高于CRCC,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阳性表达与ccRCC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波形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病理类型关系密切,提示vimentin可辅助RCC的病理分型鉴别诊断.波形蛋白在透明性肾细胞癌普遍高表达,提示其在ccRCC的诊断上有一定意义,但尚不足以评估ccRCC的恶性程度.

  • HSP27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catenin和Vimentin的关系

    作者:饶翔;杨丞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27(HSP27)、β-连接素(β-caten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胃镜活检组织,包括印戒细胞癌( SRCC)30例,低分化腺癌30例,黏膜慢性炎症10例。免疫组化检测HSP27、β-catenin及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印戒细胞癌HSP27表达率及β-catenin异位表达率分别为80%、40%,与低分化腺癌(53.3%、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印戒细胞癌中HSP27与β-catenin异位表达率间存在负相关(P﹤0.05)。印戒细胞癌β-catenin正常表达率(46.7%)与低分化腺癌(23.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HSP27表达无相关性(P﹥0.05)。印戒细胞癌Vimentin表达率(33.3%)与低分化腺癌(5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与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及HSP27之间无相关性( P﹥0.05)。结论:HSP27、β-catenin及Vimen-tin在印戒细胞癌及低分化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印戒细胞癌HSP27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而β-catenin的异位表达显著低于低分化腺癌,并且Vimentin的表达率与低分化腺癌比较,处于较低水平。在印戒细胞癌及低分化腺癌中,三者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肿瘤的不同生物学行为有关。

  • 中间丝蛋白vimentin在非洲爪蛙嗅球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士福;黄其林;李黔宁;Jean Gascuel

    中间丝蛋白vimentin在嗅球发育中作用还没有被阐明,本研究目的是探讨vimentin在嗅球发育中时空模式及其意义.选择23~63期幼年和成年非洲爪蛙,做包含嗅神经和嗅球的连续冰冻切片,切片厚20 μm,然后进行vimentin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vimentin在发育早期开始表达,一直维持整个变形期及成年.在49期以前,脑室前脚附近的放射性胶质细胞可见呈直的平行状的免疫反应.在变形前期和变形期,嗅球的每一层均可见到vimentin免疫反应,在嗅小球及僧帽细胞层vimentin阳性的放射胶质突起形态上呈丛状.在成年脑室附近的颗粒细胞层vimentin染色强度占优势,这反映了其在不同发育期的功能.结果提示,vimentin阳性的放射性胶质细胞,在早期及变形期可能为嗅神经元轴突的进入和嗅小球的形成提供适应的环境.而在成年,这种激活的胶质细胞可能与嗅球保持很强的再生能力有关.

  • 波形蛋白与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的关系

    作者:葛佳佳;苏胜;刘平

    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晶状体后囊下混浊( posterior subcapsular opacities, PSO),称为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 glucocorticoid-induced cataract, GIC )。有关GIC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假说,但都不能很好地解释PSO的形成过程,因而在预防和治疗上尚无有效手段。有新观点认为,激素可能通过其受体介导的波形蛋白的改变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终导致GIC的形成。因此,研究波形蛋白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可能是GIC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 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表达的变化

    作者:朱丽;谢伯林;宋艳萍;邓海波;孔祥斌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伤后1/8,1,3,7,14d时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视网膜挫伤后1d Vimentin开始阳性表达增强,7d达到高峰,14d略有下降.随着视网膜挫伤时间的延长,Vimentin的免疫染色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3d时免疫染色达外界膜,7d时视网膜全层都有表达,二组比较,各时段差别均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反应动态增强.

  • siRNA特异性沉默HIF-1α对缺氧培养的OCM-1细胞中Vimentin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娟;周占宇;王爽;苑伏香;卢发艳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 ( siRNA )特异性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对缺氧状态下人眼葡萄膜黑色瘤OCM-1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HIF-1α对葡萄膜黑色瘤上皮-间质转化( EMT )的调控作用。
      方法:体外常氧培养及缺氧培养OCM-1细胞。其中,缺氧培养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0μmol/L的氯化钴( CoCl 2)模拟肿瘤内部缺氧微环境,并将缺氧培养细胞分为单纯缺氧组、HIF-1α干扰组、β-actin阳性对照组、无义寡核苷酸阴性对照组及空载脂质体对照组。体外设计合成siRNA(包括HIF-1α-siRNA、β-actin-siRNA及阴性对照),以Lipofectamine TM 2000为载体介导siRNA转染缺氧培养的OCM-1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培养前后及转染前后HIF-1α、Viment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单纯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 P>0.0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0.01),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 P<0.01)。缺氧培养的各组之间相比,阳性对照组β-actin mRNA表达下降( P<0.01),证实转染成功;干扰组HIF-1α、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 P<0.01),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各检测因素均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缺氧可促使OCM-1细胞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并可通过转录激活下游靶基因 Vimentin,使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提示HIF-1α可能参与调控葡萄膜黑色瘤的EMT ,进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HIF-1α-siRNA转染OCM-1细胞可成功下调HIF-1α及Vimentin的表达,说明从分子水平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从而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方向。

  • 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口腔扁平苔藓差异蛋白

    作者:王文梅;蒋文晖;胡勤刚;郑春兰

    目的:筛选口腔扁平苔藓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口腔扁平苔藓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提取组织蛋白,蛋白定量,进行双向电泳,图象分析寻找差异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和功能.结果:(1)人口腔扁平苔藓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 576±67和1 608±73,同一组织凝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重复性较好.(2)通过比较人口腔扁平苔藓与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得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13个,其中7个点在口腔扁平苔藓中为高表达,6个点在口腔扁平苔藓中为低表达.选择1O个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其中的4个点,包括有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膜联蛋白I,波形蛋白,未知蛋白等.结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膜联蛋白I,波形蛋白,未知蛋白可能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和发展,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双向电泳-质谱分析技术为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人脑不同发育期vimentin阳性细胞的分布

    作者:吕海侠;刘勇;李敏杰;肖新莉;丁海燕;凌凤东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人脑vimentin阳性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方法计划生育流产或引产的胚胎(9, 13及28 wk)大脑经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vimentin阳性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分布广泛,特别是嗅球、海马、纹状体以及脑室下区均可见到vimentin阳性的细胞,并且随发育时期及部位不同,细胞形态及突起情况各异. 结论 vimentin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不同可能与发育阶段有关.

  • 金雀异黄素对肾癌细胞系GR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汪涌;刘凡;胡玉珍;张运涛;张顺

    目的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GRC-1细胞的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 方法将细胞用金雀异黄素处理后,分别用MTT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雀异黄素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金雀异黄素可显著抑制GRC-1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细胞增殖停滞在G1期和G2期,并明显改变细胞的外在形态和细胞内波形蛋白的排列方式. 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ein可抑制肾肿瘤细胞的增殖(P<0.01),并改变其细胞骨架的排布方式.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望开发成为有效的抗恶性肾肿瘤的药物.

  • 阿司匹林逆转肝癌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松宁;惠永峰;宋建军;董理;张超;陈本栋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能否抑制肝癌增殖过程中发生的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方法 构建12只裸鼠人肝癌原位生长模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连续5周灌胃阿司匹林(0.3g/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肺脏和肝脏,连续切片检测2组肺转移结节数目,免疫组化检测2组肝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及N-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阿司匹林治疗后肝癌大小无明显变化,而肺转移结节数却明显降低,即对照组(26.33±5.43)个与治疗组(11.43±2.5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且E-cadherin在阿司匹林7治疗后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116),而代表间质特点的Vimentin和N-cadherin则在阿司匹林治疗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肝癌发生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减少肺转移的发生.

  • EMA、Vimtin、CD34、Ki-67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闫圣男;邱志军;马良宏;李培军;陈福宝

    目的 探讨EMA、Vimtin、CD34蛋白、Ki-67指数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肾细胞癌、10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Ki-67指数、EMA、Vimtin、CD3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资料,探讨其与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肾细胞癌与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不同Robson分期间EMA、Vimt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34、Ki-67蛋白在肾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且高分期肾细胞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期肾细胞癌.肾细胞癌患者有40例获得随访,共随访2年,死亡病例9例,尚存活病例31例,2年内死亡病例组CD34、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2年内尚存活病例组(P<0.01).结论 肾细胞癌中CD34、Ki-67指数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D34、Ki-67指数可作为临床判定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霍小东;张洪典;马钊;杨明建;陈传贵;霍彬;王海涛;于振涛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钙黏素蛋白和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3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1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观察指标:(1)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 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3)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4)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 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86%(59/116)和22.22%(8/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2,P<0.05);E-钙黏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 (29/116)和52.78% (19/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1,P<0,05);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76%(38/116)和11.11% (4/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1,P<0.05).(2) 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和E-钙黏素蛋白均为阳性表达患者7例,均为阴性表达患者35例,HIF-1α蛋白阳性且E-钙黏素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2例,HIF-1α蛋白阴性且E-钙黏素蛋白阳性表达患者2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和波形蛋白均为阳性表达患者28例,均为阴性表达患者47例,HIF-1α蛋白阳性且波形蛋白阴性表达患者31例,HIF-1α蛋白阴性且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患者10例.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与E-钙黏素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24,P<0.05),与波形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9,P<0.05).(3)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肿瘤浸润深度为T1 ~2期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例数分别为11、14、6例,T3~4期上述患者例数分别为48、15、32例,不同肿瘤浸润深度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74,6.014,5.549,P<0.05).无淋巴结转移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例数分别为24、23、12例,有淋巴结转移上述患者例数分别35、6、26例,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992,9.739,11.768,P<0.05).TNM分期为Ⅰ期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例数分别为0、3、0例,Ⅱ期上述患者例数分别27、19、15例,Ⅲ期上述患者例数分别32、7、23例,不同TNM分期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215,10.448,13.018,P<0.05).(4)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116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8.0~9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3个月.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27.5%:HIF-1α蛋白阴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0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43.6%;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7,P<0.05).E-钙黏素蛋白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28.4%;E-钙黏素蛋白阴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3.0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38.9%;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69,P>0.05).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1.0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36.9%;波形蛋白阴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29.7%;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7,P>0.05).结论 HIF-1α蛋白和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E-钙黏素蛋白表达降低;HIF-1α蛋白与E-钙黏素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波形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可能促进食管癌EMT;HIF-1α蛋白、E-钙黏素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HIF-1α蛋白阳性表达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

  • 三种方法制作人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作者:孙红;车鹏程;戚孟春;闫博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鼠抗人Ⅰ、Ⅲ型胶原蛋白抗体,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鼠抗人结蛋白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ispaseⅡ、Ⅰ型胶原酶、噻唑蓝(MTT)购自美国sigma公司.

  •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细胞碎片残留

    作者:宁方刚;张国安;金培勇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及材料1.1.1 试剂 鼠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CK)、鼠抗波形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VIM)和其他免疫组织化学常规试剂,均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 改良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红;车鹏程;戚孟春

    主要试剂和仪器:hoechst 33258购自美国Sigma公司,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小鼠IgG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试剂盒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β肌动蛋白、Ⅰ型前胶原引物购自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X71型荧光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PCR扩增仪购自德国Eppendorf公司.

  • 波形蛋白在子痫前期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冯亚玲;周昌菊;唐华贵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在子痫前期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SYBR GREEN I assay)、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A组)及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B组)和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C组)各10例的波形蛋白mRNA及蛋白进行测定.结果:波形蛋白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的胞膜、胞浆及间质.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表达等各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波形蛋白mRNA及蛋白在C组蜕膜组织中表达高;B组中次之;A组中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形蛋白表述下调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并且波形蛋白下调的程度同子痫前期发病的早晚有关.

  • 叶下株干预盐酸氮芥损伤小鼠生精上皮波形蛋白的表达

    作者:张德迎;何大维;魏光辉;刘星;林涛;李旭良

    目的:研究叶下珠植物(PU)提取物对盐酸氮芥(NH2)损伤睾丸生精上皮细胞骨架中间丝波形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mg/kg NH2腹腔注射雄性KM小鼠,制备生殖毒性模型,并以不同剂量(125 mg/kg、250 mg/kg、500mg/kg)PU干预,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睾丸组织波形蛋白分布、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结果:NH2处理后,睾丸组织内波形蛋白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并在PU干预后显著上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PU组睾丸内波形蛋白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PU+NH2组,波形蛋白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高剂量PU组升高(P<0.01).各组vimentin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H2处理及PU干预对波形蛋白基因转录无显著影响,其作用环节在翻译修饰水平;PU能有效干预NH2对小鼠睾丸组织波形蛋白蛋白表达的损伤.

408 条记录 20/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