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及其相关因子研究

    作者:刘秋雨;连增林

    乳腺癌是由乳房组织病变导致的癌症,常常伴有乳房肿块、乳房形状和皮肤改变等症状。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脱落。脱落下来形成的游离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散布周身,使乳腺癌发生转移,进而引发其他疾病。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发现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肿瘤血管生成的两种不同途径,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常以肿瘤生成的血管为靶点,通过抑制肿瘤生成的血管来抑制肿瘤的形成。肿瘤微环境具有低氧、低 pH的特点[1],现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缺氧的微环境密切相关,缺氧或酸性内环境会使肿瘤细胞的相应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功能变化,终导致细胞发生突变,从而促进肿瘤发生[2]。在上述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HIFs)对基因的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且 HIFs在肿瘤血管重塑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3]。肿瘤必须构建自己的血管系统,通过新生血管提供氧气、养料并及时清除代谢产物才能够持续性生长和发展。如果没有血管系统提供氧气和养料,实体瘤的体积增长不会超过1 mm3[4]。因此,研究者希望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肿瘤血液、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5]。1999年,Maniotis 等[6]在做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时首次发现一种不同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全新肿瘤供血方式--血管生成拟态(VM),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VM 血管理论的提出不但丰富了肿瘤血管理论而且为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一块新领域。因此,本文将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上述两种主要途径及其相关因子进行综述,阐明作用机制,为乳腺癌临床抗肿瘤药物的深入研究和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进展

    作者:张诗武;孙保存

    1999年,Maniotis等[1]描述了一种存在于高侵袭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血液流通管道,即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 内皮相关分子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研究与意义

    作者:周腾;许戈良;荚卫东;刘文斌;任维华;张传海;盛茂林

    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初在人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发现[1].瘤细胞通过自身的变形和基质重塑形成血管样通道结构.我们观察肝癌细胞株形成VM的能力,并探讨内皮相关分子与VM的关系.

  • 人葡萄膜黑色素瘤小鼠肝内种植模型生长行为研究

    作者:孟政杰;包贝华;苏宁

    目的:采用肝内注射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株(MUM2B细胞)方法制备该肿瘤的小鼠肝内种植模型,研究肿瘤在其体内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选用BALB/C-nu裸鼠,将5×104个MUM2B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包膜下.连续观察6周,每周随机处死3只裸鼠以观察成瘤率及侵袭率.采集裸鼠的荷瘤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和肠等组织器官,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后镜检肿瘤在肝脏内的生长行为及其向其他脏器侵袭和转移的情况.结果:该模型的成瘤率可达83.3%.接种后的前4周,肿瘤在肝脏内浸润性生长,未侵犯周围脏器;接种后第5周,肿瘤开始侵袭肾脏、脾脏、胃和十二指肠的包膜,并可突破胃及肠道的包膜,在其浆膜层中侵袭生长;接种后第6周,肿瘤对肾脏、脾脏、十二指肠和胃的侵袭加剧.肿瘤细胞可侵入裸鼠十二指肠的肌层内生长,亦可侵入裸鼠胃肌层及胃黏膜下层,甚至向胃黏膜肌层内侵袭生长;接种后第6周,肿瘤开始向裸鼠肺脏转移,所有受检裸鼠的肺门组织及肺实质内均可查见转移性瘤灶,转移率达100%;除肺脏外,其余脏器内均未查见转移性瘤灶,提示肺脏是该肝内种植瘤的主要转移靶器官.此外,荷瘤2周后,裸鼠脾脏红髓增生明显,髓内可见大量巨核细胞及髓系来源的粒细胞,呈现白血病样反应;荷瘤4周后,脾脏内星空样现象明显,巨噬细胞活跃,提示裸鼠脾脏组织学改变与荷瘤生长状态密切相关.结论:裸鼠肝内注射MUM2B细胞能够建立起稳定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小鼠肝内种植模型.种植的肿瘤细胞在裸鼠肝脏内呈浸润性生长,侵袭包括胃、十二指肠、脾脏及肾脏在内的多个器官,并可远端转移至肺脏.

  • 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的CT诊断

    作者:刘亚群;王鲁仲;姜秀芳

    回顾分析了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的CT表现,就眼葡萄膜黑色素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予以讨论.

  • 葡萄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延艳妮;魏文斌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局部治疗成功率较高,仍有一半的患者发生肿瘤血行转移.研究发现,肿瘤的一些临床、病理、肿瘤特征与肿瘤转移显著相关,及早识别这些特征可以评估肿瘤预后,对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逸丰;魏文斌

    表观遗传学指不改变DNA排列次序而改变基因或染色体终表型的现象,其异常表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病患者中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目前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相关联,这些发现可能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新的可能性.

  • 硼中子俘获疗法进展及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展望

    作者:史翔宇;魏文斌

    本文介绍利用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细胞中的硼原子俘获中子核反应生成α粒子和锂核,杀死癌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的进展情况.BNCT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目前主要用于原发性或复发性恶性颅脑肿瘤的治疗,但对其他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也在不断探索中,特别是在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葡萄膜黑色素瘤是常见的成年人眼内恶性肿瘤,随着高效硼载体的发展,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相关实验研究也在进行中,有望今后拓展应用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中.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宋欣;贾仁兵;范先群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多数肿瘤由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起主要的抗肿瘤免疫作用,而葡萄膜黑色素瘤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性,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由NK细胞发挥主要的免疫监视作用,且MHC-Ⅰ类分子的下降与预后改善呈正相关.该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方式如MHC-Ⅰ类分子表达异常和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MIF等逃避NK细胞的杀伤.对其进行免疫治疗时,应侧重于激活NK细胞的活性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及阻止肿瘤转移.目前常用的免疫疗法有:将细胞因子基因注射到肿瘤局部,建立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微环境;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加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淋巴因子的激活杀伤效应.

  • 葡萄膜黑色素瘤致病基因突变及其细胞遗传学进展

    作者:屠颖;魏文斌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近年的研究证明,一些分子途径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进展有关。其中GNAQ基因、GNA11基因、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以及微小RNA(miR-34a)都通过调节特定的分子途径影响肿瘤的进展,靶向分子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脉络膜和睫状体黑色素瘤都存在特征性的1、3、6和8号染色体的改变,其检测有助于病情的随访以及预后的判定。

  • 葡萄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研究

    作者:毛英;白海霞;李彬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主要来源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是成年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预后差.其转移是导致该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发生血行转移的概率可高达50%.UM的预后与临床组织病理学高危因素、基因表达谱、染色体畸变以及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相关程度有所差异.探索UM高相关性的预后因素是评估UM转移的风险大小、无病生存期的重要方向,从而进一步为患者是否保留眼球以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

    作者:魏文斌;何守志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对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简便易行,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尚不多.本文综述了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 肝功能检测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肝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杨琼;魏文斌

    肝脏是葡萄膜黑色素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影像学检查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脏转移瘤的金标准,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常规做肝脏的影像学检查,且只有当肿瘤达到一定的大小时才能在影像上有所表现.随着葡萄膜黑色素瘤治疗的进展,越来越需要在肿瘤转移的早期作出诊断.本研究通过观察肝功能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来评价肝功能检测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肝脏转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旭;李彬;顼晓琳;高飞;张志豹

    目的 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表达水平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标本,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MUM-2B.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的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TSP-1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侵犯睫状体、侵犯巩膜导管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TSP-1与其相关性.构建TS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UM细胞系MUM-2eB,运用Q-PCR以及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系VEGF的表达量变化.主要指标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标本中TSP-1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相关性,组织标本中MVD,细胞系TSP-1过表达前后VEGF表达量变化.结果 50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侵犯睫状体与未侵犯睫状体TSP-1表达阳性者分别为5/20和27/30;大肿瘤(大基底直径>16 mm或高度>10 mm)和中等大小肿瘤(大基底直径<16 mm或高度在2.5~10 mm)表达阳性者分别为3/11和29/39(x2=-5.470、4.845,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以及是否侵犯巩膜导管间TSP-1表达阳性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4、0.606、0.856、0.723).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TSP-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M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16,P<0.05).构建TS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UM细胞系MUM-2B,转染前后VEGF含量较前下降(P<0.05).结论 TSP-1与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相关,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TSP-1表达升高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示TSP-I可能作为预测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以及分子治疗靶点的指标.

  • 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葡萄膜黑色素瘤相关蛋白

    作者:康媚霞;魏文斌;史雪辉;崔蕾

    目的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鉴定葡萄膜黑色素瘤与正常人葡萄膜差异蛋白质,筛选出葡萄膜黑色素瘤相关蛋白.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手术中切除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标本4例以及正常人捐献眼葡萄膜标本4例.方法 研磨组织提取蛋白质后,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进行总蛋白分离,考马斯亮兰染色,Image Master 5.0软件分析蛋白胶图,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通过MASCOT软件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蛋白质信息.主要指标差异蛋白质.结果 建立了葡萄膜黑色素瘤和正常人葡萄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了葡萄膜黑色素瘤与正常人葡萄膜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30种,其中24种蛋白只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出现.葡萄膜黑色素瘤中表达上调的蛋白5种,表达下调的蛋白1种.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执行新陈代谢酶、信号转导调节、细胞骨架、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结论 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初步筛选出与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演进相关的蛋白质.需要进一步验证蛋白的定位及功能.(眼科,2008,17:230-234)

  • 葡萄膜黑色素瘤中淋巴管生成与组织病理学高危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伊秀倩;李彬;高飞

    目的 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中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与肿瘤组织病理学高危因素的关系.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理室2009-2014年55例(55眼)UM眼球石蜡组织标本.方法 采用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LYVE-1和D2-40,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UM组织中淋巴管生成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肿瘤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D),结合CD-34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结果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主要指标 UM组织的淋巴管阳性率、LMD、MVD.结果 55例UM组织标本中36例(65.5%)观察到淋巴管.肿瘤累及睫状体者淋巴管阳性率(95.0%)明显高于未累及者(48.6%),发生球外蔓延者淋巴管阳性率(93.3%)明显高于未发生者(55.0%),肿瘤大基底直径>16mm者淋巴管阳性率(82.4%)明显高于≤16mm者(38.1%),上皮样细胞类型者淋巴管阳性率(88.0%)明显高于非上皮样细胞类型者(46.7%)(P均< 0.05).患者年龄(P=0.187)、性别(P=0.452)、眼别(P=0.663)、是否有虹膜新生血管(P=0.395)、是否继发视网膜脱离(P=0.641)、视盘是否受累(P=0.121)、是否浸润巩膜(P=0.284)及术前是否放疗(P=0.483)与UM组织中的淋巴管阳性率均无统计学相关.LMD与MVD成正相关(r=0.917,P<0.001).结论 2/3的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存在肿瘤相关淋巴管,其在UM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淋巴管生成是判断U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超声造影动态血管模型的参数变化

    作者:李栋军;杨文利;杨军

    目的 探讨动态血管模型(DVP)曲线及参数图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超声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53例(53眼)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方法 通过Sonoliver软件对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并以病变与同一患者邻近正常眶内对照组织的增强水平差值构建DVP曲线及DVP参数图.根据病变绿色曲线开口方向与黄线的关系将DVP曲线分为Ⅰ~Ⅳ型,根据三组颜色是否出现将DVP参数图分为Ⅰ~Ⅳ型.主要指标 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T);DVP曲线及参数图类型的构成比.结果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IMAX(210.08±102.14)%高于正常眶内对照组织(100.00 ±0.00)%(t=7.846,P=0.000)、葡萄膜黑色素瘤的mTT(39.40±17.97)s快于正常眶内对照组织(49.95±18.64)s(t=-3.417,P=0.001).葡萄膜黑色素瘤DVP曲线:Ⅰ型38例(71.70%),Ⅱ型10例(18.87%),Ⅲ型3例(5.66%),Ⅳ型2例(3.77%).DVP参数图:Ⅰ型43例(81.13%),Ⅱ型5例(9.43%),Ⅲ型3例(5.66%),Ⅳ型2例(3.77%).结论 超声造影DVP可以反映葡萄膜黑色素瘤与正常眶内组织之间的灌注差异特点,大多数葡萄膜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Ⅰ型DVP曲线及Ⅰ型DVP参数图.

  • 放射敷贴法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三例

    作者:佘海澄;黎晓新;姜燕荣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1].放射敷贴法属于近距离放疗,是国外多年来用于保守治疗睫状体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方法,但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125I及106Ru就被用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中[2,3],也是目前该病治疗中应用多的放射性核素.此外192Ir及103Pa等核素亦用于治疗本病[4].我院自1999年8月起采用放射敷贴法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3例.现报告如下.

  • 葡萄膜黑色素瘤误治一例

    作者:曾照年;汪洋

    患者女性,55岁,因右眼前黑影逐渐加重1年在当地医院就诊,先后诊断为"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炎",给予口服消炎药及滴眼液治疗(药名不详),效果不佳.于2002年3月18日在当地以"右眼球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询问病史,患者曾于半年前按视网膜脱离在外院行"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冷凝加垫压术",术后眼前黑影加重,视力下降加快,遂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一般情况好,肝肾肺功能检查正常.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放射敷贴治疗现状

    作者:佘海澄;姜燕荣;黎晓新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1],可发生于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多数葡萄膜黑色素瘤位于后部葡萄膜[2].放射敷贴疗法是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多年来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常用的方法之一[3].早在1930年,Moore[4]曾用镭针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1966年Stallard[5]首先报道使用60Co放射敷贴器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125I、106Ru、192Ir及103Pa相继用于放射敷贴法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