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超声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

    作者:杨力;张万蕾;何宝华;徐涛;李建国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42只.肿瘤接种后分别在第2~8周,随机抽取6只裸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每次超声检查后,立即麻醉、解剖裸鼠,分离出前列腺肿瘤组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而后行HE染色.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卡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高频超声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6,P<0.001).超声观察前列腺种植肿瘤呈椭圆形,边缘规则,中低回声,2~3周肿瘤体积变化很小,4~6周肿瘤生长快,彩色血流信号丰富;7~8周生长减慢,内部出现无回声的液化坏死区,彩色血流信号减少,与周围边界不清.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的生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中药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VEGF,KDR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玲;苏晓妹;陈亚琳;魏品康

    目的:研究消痰散结方(以下简称消方)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种植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高转移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荷瘤对照组、消痰散结方组、5-FU化疗组、联合组),于接种第12 wk处死动物,取肝脏及淋巴结,作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消方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同时留取部分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VEGF、KDRmRNA作定量检测.结果:所有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且有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RT-PCR检测发现,消方组、化疗组、联合组癌组织内VEGF、KDRmRNA含量均显著低于荷瘤对照组(P<0.01),且消方组中癌组织VEGF、KDRmRNA表达量较化疗组、联合组亦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方具有一定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下调了肿瘤组织VEGF、KDRmRNA表达水平而起到抗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

  • 组织因子对SGC-7901 L2亚系胃癌细胞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泽宇;彭林;赵刚;万进

    肝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Okano等[1]报道9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同时性肝转移78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中仅19例有条件行肝转移灶切除术,该19例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34%.Hiratsuka等[2]报道胃癌肝转移患者中有40%合并腹膜转移,60%转移灶已累及肝左、右叶,仅10%有条件行B级治愈性切除术.本研究应用组织因子cDNA转染高转移能力的SGC-7901 L2亚系胃癌细胞,建它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动物模型,观察转染组织因子cDNA的SGC-7901 L2亚系细胞肝转移灶形成能力的变化,旨在探讨组织因子对胃癌细胞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建立及Pim-1表达研究

    作者:王江;李博;权昌义;尚芝群;陈靖;蒋宁;牛远杰

    目的 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研究Pim-1基因及蛋白在该动物模型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种植包埋法和外科手术去势技术,分别建立雄激素依赖、去势3d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基因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方法,研究3组肿瘤组织中pim-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雄激素非依赖组Pim-1表达高于雄激素依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倍数为2.307 71;去势3d组与雄激素依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倍数为1.108 67.ELISA检测结果显示,去势3d组血清睾酮浓度为(2.27±0.035)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的(9.02±0.99)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P<0.01;雄激素非依赖组为(0.29±0.068)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7,P<0.01;空白对照组为(9.23±0.78)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998.去势3d组PSA浓度为(0.17±0.032)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的(0.48±0.025)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5;雄激素非依赖组为(0.87±0.023)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3,P<0.05;空白对照组为0 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雄激素非依赖组Pim-1蛋白表达量为0.024±0.001 9,明显高于雄激素依赖组的0.017±0.002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P<0.05;去势3d组为0.018±0.001 3,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252.结论 成功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Pim-1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有高度相关性.

  • E7010对原位种植鼠结肠38肿瘤的C57BL/6同基因载瘤小鼠肝转移及寿命的作用

    作者: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作者:李凯;李明杰;何涛;郑直;郑小林;屈碧辉;王勇;段鑫;郑英键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例人胰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VEGF-C的表达差异.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原代培养原发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胰腺癌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进一步检测VEGF-C的表达差异,并通过VEGF-C反义寡核苷酸(ASODN)体内外转染抑制其表达,研究对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人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组织(8.6±3.4比4.6±2.8,P<0.05);而种植瘤模型中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原发灶细胞[mRNA:0.87±0.11比0.61±0.15,蛋白:(1682±157)pg/ml比(1404±128)pg/ml,均P<0.05].体内外转染VEGF-C ASODN抑制其表达后,空白对照组、错义核苷酸组、ASODN组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提高[(2.8±1.0)%,(5.0±2.1)%,(13.2±2.2)%,均P<0.01],而原发灶胰腺癌细胞无明显影响[(1.8±0.5)%,(2.0±0.7)%,(4.4±1.0)%,均P>0.05].结论 在人胰腺癌组织及动物模型中,淋巴结转移灶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原发灶,并且其表达下调能特异性促进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 胆胰管原位“种植”吻合处理胆总管下段和胰管损伤

    作者:陈亚进;张磊

    在处理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胰头处良性肿瘤摘除以及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时,若操作不慎,有可能损伤到胆总管下段和主胰管的汇合部,虽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补救非常棘手,有时不得不狼狈地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和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不改变胆管、胰管的生理位置,简单地将其原位种回十二指肠呢?我们曾对类似的胆胰汇合部的医源性损伤进行了胰管和胆总管的十二指肠内原位种植的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病例及手术过程介绍如下.

  • 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人结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

    作者:万方军;蔡健华;赵任

    目的:通过在裸鼠体内进行SW1116结肠癌细胞株原位种植肝转移连续筛选,建立人结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系统,为研究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SW1116细胞株在裸鼠皮下连续5次传代后,取皮下种植瘤在裸鼠结肠进行原位种植,继而取肝脏转移灶进行下一代裸鼠结肠原位种植,经3次结肠原位种植肝转移筛选,建立大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用免疫组化法验证种植瘤及转移灶的组织来源,并行同期体内外侵袭实验,检测经体内连续筛选出的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变化.结果:经5代皮下连续传代及3代结肠至肝的体内转移筛选,成功建立了第三代结肠癌肝转移筛选细胞系(CRCLM3).裸鼠种植瘤及转移灶均表达人癌胚抗原,而同期体内外侵袭试验结果显示,经体内筛选得到的结肠癌细胞株转移能力逐渐加强.结论:经体内连续肝转移筛选所建立的结肠癌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增强,而CRCLM3细胞系是研究结肠癌肝转移机制的理想细胞模型.

  • 人胃癌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作者:苏晓妹;许玲;陈亚琳;张涛;魏东;程朋;刘建华

    目的:建立人胃癌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高转移模型.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裸鼠皮下注射(2×106/L细胞悬液),成瘤后反复传代形成实体瘤,以第6代瘤源为组织材料,打开腹腔,通过"生物胶粘贴法"用OB医用生物胶将瘤块粘贴在裸鼠胃壁胃大弯血管分布稠密处;待荷瘤鼠出现衰竭体征濒临死亡时处死解剖检查.结果:术后3~4周左右,上腹可触及0.1~0.4 cm结节,5~6周时逐渐增大.8~10周时肿块明显增大,局部包块透壁可见,直径约1.0~1.9 cm.此后动物极度消瘦,部分动物腹水形成,活动受限,逐渐衰竭,濒临死亡.解剖见原位肿瘤成瘤率100%,病理学检查胃周淋巴结转移率100%,肝脏转移率72.7%,部分动物腹膜、胰腺转移.结论:人胃癌完整组织块通过"生物胶粘贴法"原位种植于裸鼠胃壁,能较好地重现胃癌的临床转移过程,为人类胃癌生长、转移机制及抗转移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Pim-1与裸鼠前列腺肿瘤内分泌治疗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江;权昌益;常文亮;尚芝群;蒋宁;李博;牛远杰

    目的:利用外科手术去势模拟内分泌治疗,研究Pim-1基因在LNCaP原位前列腺肿瘤裸鼠模型上的表达. 方法:利用LNCaP细胞在BALBc裸鼠分别建立雄激素依赖、内分泌治疗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肿瘤原位动物模型,采用RT-PCR、qRT-PCR、ELISA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Pim-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雄激素受体(AR)在3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结果:RT-PCR结果:电泳结果显示雄激素依赖组与去势抵抗组的相对灰度比值分别为0.59±0.01和1.14±0.02,与内分泌治疗组0.62±0.0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雄激素依赖组与去势抵抗组的Pim-1△Ct值均分别为6.15±0.34和4.56±0.23,与内分泌治疗组5.11±0.2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2-△C1相对定量方法分析数据,内分泌治疗组和去势抵抗组Pim-1的扩增产物均较雄激素依赖组分别上调2.05倍和3.01倍;ELSIA结果:空白对照组裸鼠PSA浓度为0 μg/L,雄激素依赖组和去势抵抗组均分别为(480±25)、(870±23) pg/ml,与内分泌治疗组(170±32)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结果:雄激素依赖组Pim-1和AR的平均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017±0.002和0.032±0.009,去势抵抗组分别为0.024±0.002和0.040±0.011,内分泌治疗组均分别为0.018±0.001和0.019±0.006;雄激素依赖组和去势抵抗组的Pim-1及AR的平均光密度比值均与内分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Pim-1在裸鼠前列腺肿瘤内分泌治疗期呈现出高表达状态,对前列腺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起很大作用.

  • VX-2组织悬液原位种植与Panc-1细胞悬液原位种植在家兔胰腺癌模型建立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梓旭;孟鑫;周蕾;陈曲;申洪远;黄钰;郝利国

    目的 目前有关家兔的胰腺癌模型制作方法报道较为少见,文中比较Panc-1细胞悬液原位种植与VX-2组织悬液原位种植在家兔胰腺癌模型建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家兔30只,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织悬液组(n=15)、细胞悬液组(n=15).组织悬液组采取VX-2组织悬液原位种植,细胞悬液组采取Panc-1细胞悬液原位种植,种植后观察模型的建立情况.通过B超、3.0T磁共振以及CT等辅助检查评价两种建模结果.结果 组织悬液组第3周内有5只家兔出现十二指肠、结肠、盲肠、腹膜壁出现大量肿瘤组织种植性转移,3只家兔大网膜出现肿瘤组织种植性转移,MR T2见胃体后高信号影.细胞悬液组第3周内1只家兔十二指肠出现肿瘤组织种植性转移,MR LAVA见胃体后方稍高信号影.组织悬液组中15只模型全部建立成功,细胞悬液组仅发现3例建模成功.与组织悬液组比较,细胞悬液组第3、4周肿瘤种植成功率明显降低(46.66%vs 6.67%,100%vs 20.00%,P<0.05).结论 VX-2组织悬液原位种植较Panc-1细胞悬液原位种植的更具有可行性,更易实施.

  • 消痰散结方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及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晓妹;李峻;许玲;陈亚琳;郑国静

    肿瘤的浸润转移与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因此进行抗血管形成的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消痰散结方是导师魏品康教授临床30多年的经验总结方,经临床应用发现具有明显的抗胃癌浸润转移作用[1].本实验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及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模型为对象,从血管研究着手,探讨消痰散结方抗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

  • 利用GFP/A549建立人NSCLC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

    作者:王亚伟;王秀问;魏军民;刘春喜

    目的:利用人肺腺癌细胞株GFP/A549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移模型.方法:将表达GFP的质粒pRNAT-U6.1/Neo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GFP细胞,对比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活性和成瘤性.将转染后细胞原位种植裸鼠预定标准处死.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转移灶的位置和数目.利用KODAK IS2000MM系统检测肿瘤播散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转染后细胞;细胞的体外和体内生长未受转染的影响.裸鼠原位种植GFP/A549,利用KODAK IS2000MM确认4只有肝转移,9只有脑转移.HE染色、免疫组化确认4只有肝转移,11只有脑转移,与KODAK IS2000MM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FP标记人肺腺癌细胞A549原位种植法能更简便的建立NSCLC转移模型;KODAK IS2000MM能够非侵入性和无创性检测肿瘤转移.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裸鼠前列腺种植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何保华;徐涛;张万蕾;杨力;李清;王晓峰

    目的 探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实际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将0.10 mL 2×106 DU145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前列腺包膜下.细胞注射后第2周至第5周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裸鼠肿瘤横径与纵径.麻醉状态下解剖裸鼠,游离肿瘤,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横径与纵径.肿瘤放入1.3 mol·L-1甲醛中固定,HE染色.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的横径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横径相比,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是0.996(P<0.001)与0.964(P<0.00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的横径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纵径相比,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是0.988(P<0.001)与0.898(P<0.01).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精确地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的生长.

  • 结肠癌原位瘤模型方法探讨

    作者:李凌云;张斌豪;张必翔

    目的 研究常用结肠癌原位瘤模型方法的优劣,建立稳定的结肠癌原位瘤成瘤模型及肝转移模型.方法 采用CT26小鼠结肠癌细胞系直接接种于Balb/c小鼠盲肠浆膜下层,或皮下成瘤后采用组织原位种植接种于小鼠盲肠浆膜下层.分析接种4周后原位成瘤及肝转移发生情况.另外,将CT26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的小肠浆膜下和盲肠浆膜下.比较接种后成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采用细胞注射和组织种植两种方法的原位成瘤率均为100%(5/5),但细胞注射组原位瘤明显大于组织种植组.细胞注射4周后肝转移率为60%(3/5),而组织种植组没有发生肝转移(P<0.01).小肠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5/5),但早期肠梗阻发生率为80%(4/5),而盲肠注射组早期未见肠梗阻发生.结论 就接种类型而言,细胞原位注射较组织原位种植更适合结肠癌肝转移模型;而就注射部位而言,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应首选盲肠注射,而非小肠注射.

  • 套管针技术在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应用

    作者:李凌云;张斌豪;张必翔

    目的 研究套管针技术在肝原位种植瘤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HCCLM3细胞,成瘤后将皮下瘤组织分别用套管针技术和传统肝包膜切开法进行肝癌组织原位移植.统计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用HE染色检测肝原位移植瘤.结果 两种方法肝原位移植瘤的成瘤率均为100%,应用套管针技术组手术时间为(15.60±0.84) min明显低于包膜切开组的(21.40±2.37) min(P<0.001),且术中出血量(6.06±2.05) mg明显低于包膜切开组的(25.25±7.07) mg(P<0.001).传统包膜切开组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高于套管针技术组.结论 套管针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肝脏原位移植瘤更符合实验要求.

  • 裸鼠原位种植人肝癌模型化疗指导临床用药研究

    作者:郜永顺;陈孝平;张水军;丁磊;吴在德

    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策略已成为当今的共识[1],但化疗前患者对化疗药是否敏感报道尚少.我们在自己建立的人肝癌组织裸鼠原位种植模型上,进行了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内筛选.

  • 裸鼠人胃癌转移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作者:张晓青;刘炳亚;张明均;林言箴;朱正纲

    我们分别采用了新鲜组织块皮下及原位种植及细胞悬液皮下注射成瘤后原位种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转移模型,并对它们的成瘤、转移情况及种植瘤、转移瘤的病理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 裸鼠原位种植大肠癌肝转移三种建模方法的比较

    作者:蔡健华;赵任;万方军;刘坤;于颖彦;朱正纲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人大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模型,建立稳定有效的人大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模型.方法 逐步传代法皮下成瘤传5代,采用84只BALB/C-nu/nu裸鼠,随机分为4组,结肠原位荷包缝合法和结肠原位纤维蛋白胶黏合法和结肠微注射1×106和1×105SW1116细胞法建立大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模型.各组裸鼠死亡后立即解剖观察原位以及肝脏、肺、脾脏、胰腺、肠系膜等脏器组织的转移并且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镜下观察有无转移.结果 荷包缝合组和纤维蛋白胶组结肠原位种植肝转移成功率均为100%比微注射法50.0%和14.3%高,纤维蛋白胶法比其他两种方法所形成的结肠原位肿瘤和肝转移瘤均大而多.HE染色表明肝转移肿瘤性质与结肠原位种植瘤相同.结论 结肠原位纤维蛋白胶黏合法比较其他二种原位种植肝转移模型的手术成功率高,肝转移率高、操作简单.

  • VEGF-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对淋巴结转移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作者:李凯;李明杰;何涛;郑直;郑小林;屈碧辉;王勇;段鑫;郑英键

    目的 研究VEGF-C在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原代培养原发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胰腺癌细胞,应用RT-PCR、ELISA进一步检测VEGF-C的表达差异,并通过VEGF-C反义寡核苷酸体内外转染抑制其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等方法 体内外研究对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原发灶细胞(P<0.05).体内外转染VEGF-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后,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1),而原发灶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在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淋巴结转移灶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原发灶,并且其表达下调能特异性促进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VEGF-C在胰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新机制.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