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Dsg3 EC1-EC2片段的重组表达

    作者:耿龙;孙峥嵘;肖汀;翟宁;牛红喜;宋芳吉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靶抗原位于细胞间重要的连接结构一桥粒上,主要是桥粒芯糖蛋白3(desmoglein3,Dsg3),获得Dsg3,不仅可以用来检测PV抗体,还可用来进行基础研究,探索天疱疮的发病机理.

  • 桥粒芯糖蛋白基因沉默对HL-1细胞的影响

    作者:丰尚鹏;杨兵;陈明龙;周秀娟;王静;王本琪;王薇;李丹丹;宋华连;周本军;陈红武;张凤祥;居维竹;郦明芳;曹克将

    目的 探讨桥粒芯糖蛋白(DSG2)基因沉默对HL-1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以及纤维化、脂肪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DSG2基因编码区的干扰序列,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并转染HL-1细胞.荧光定量PCR(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SG2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筛选出沉默效率佳的细胞株.观察其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和纤维化与脂肪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了4种SbDSG2重组质粒,转染HL-1细胞并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筛选出对DSG2基因mRNA水平(71.67%对0,P<0.01)和蛋白水平表达(51.72%对0,P<0.01)的抑制效率显著的ShDSG2-273组.电镜扫描显示后者细胞空泡样变性、线粒体肿胀和嵴消失,流式细胞仪检查提示细胞凋亡显著增加,RT-PCR示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Col1a2、Col3a1)与脂肪化相关基因(Adiponectin、PPAR-γ和C/EBP-α)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成功建立能有效抑制DSG2表达的HL-1细胞株,表现出符合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的表型特征,提示其可作为深入研究ARVC致病机制的工具细胞.

  •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表位重组、致病性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郑捷;潘萌;李卫平;薛峰

    天疱疮是一危及人类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和粘膜疾病,其中的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在所有类型的天疱疮中具有多见、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寻常型天庖疮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间粘附能力丧失,其原因是患者血清中存在针对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emhpigis vugarisantigen,PVA)即角质形成细胞的桥粒芯糖蛋白-3(desmoglein3,Dsg-3)的IgG型抗体.为了确定PVA中的致病性表位,美、日学者采用的是将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不同抗PVA表位抗体转移至新生鼠,通过观察新生鼠的病理改变的方法进行.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较大量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和由于血清取自不同的个体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 桥粒钙黏蛋白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丽;庄朋伟;张艳军

    在细胞与细胞之间,桥粒提供一种强大的黏附作用,将细胞与中间纤维骨架相连,使细胞间的连接更为牢固。桥粒钙黏蛋白是一种Ca2+依赖型的黏附蛋白,主要存在于桥粒中,并且是构成桥粒的重要组成部分。桥粒钙黏蛋白与一些皮肤性疾病息息相关,它能参与黏附并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一旦桥粒钙黏蛋白的表达下降使组织间黏附丧失,将会导致一些皮肤性疾病如天疱疮、水疱性脓疱病和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等的发生。桥粒钙黏蛋白家族成员具有多样性且各种蛋白在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具有复杂性,将对桥粒钙黏蛋白家族的成员及其在皮肤疾病方面的性质和功能作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 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木其日;刘永华;胡晓莉;李秀霞

    目的:分析桥粒芯糖蛋白1和桥粒芯糖蛋白2在不同表皮肿瘤中表达的改变,探讨桥粒相关成分与表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桥粒芯糖蛋白1(Dsg1)、桥粒芯糖蛋白2(Dsg2)在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Bo-wen病、日光角化病(AK)、角化棘皮瘤(KA)、脂溢性角化症(SK)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和桥粒芯糖蛋白2在正常皮肤表皮中显著表达(())并广泛分布于表皮全层及毛囊、汗腺上皮;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基底细胞癌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Bowen病、日光角化病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下调,但与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近核染色(+)和完全消失(-)相比,其主要表达类型为胞膜灶状染色(++);在绝大多数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症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方式为强而连续的胞膜染色(()),与正常皮肤表皮的表达非常相似.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2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而皮肤良性肿瘤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与正常表皮基本相同.提示皮肤恶性肿瘤中桥粒芯糖蛋白1、2的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远处转移有关,桥粒芯糖蛋白1、2可能对表皮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结直肠癌中桥粒芯糖蛋白和核孔蛋白复合体蛋白88表达价值

    作者:林明哲

    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发展涉及机体基因和蛋白的变化,且与肿瘤的发展有关.桥粒芯糖蛋白2(DSG2)是桥粒的主要跨膜蛋白,其正常表达对维持上皮的形态有一定价值[1].核孔蛋白复合体蛋白88(nup88)是核孔蛋白家族中的一个成员,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影响细胞的生长及演变,并且参与多种物质的转运,目前研究发现其与肿瘤的进展有一定作用[2].本文探讨DSG2和nup88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 DSG2、E-cadherin及pAkt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李宏伟;徐凯;付金芳;魏永鸽

    目的 探讨桥粒芯糖蛋白(DSG)2、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磷酸化Akt (pAkt)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117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芯片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组织中的DSG2、E-cadherin、pAkt表达水平.结果 前列腺癌组、良性病变组DSG2、E-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Ak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前列腺癌组DSG2、E-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良性病变组,pAkt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8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DSG2、E-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PSA<8 ng/ml患者,pAkt表达水平高于PSA<8 ng/ml患者;Ⅲ~Ⅳ期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DSG2、E-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有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DSG2、E-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无转移者,pAkt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者(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DSG2与E-cadherin呈正相关关系(r=0.659,P<0.05),DSG2、E-cadherin与pAkt均呈负相关关系(r=-0.739、-0.682,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DSG2、E-cadherin呈低表达,pAkt呈高表达,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同时可用于评估前列腺癌的病情和预后.

  • 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的研究

    作者:汤占利;韩钢文;涂平;赵俊郁;武玲慎;朱学骏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桥粒芯糖蛋白1+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桥粒芯糖蛋白1+2在2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并以8份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2在正常皮肤表皮细胞间表达较强,而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无表达.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2可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 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T、B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翟志芳;刁庆春;郝飞;沈大斌;钟白玉;唐书谦

    目的探讨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进行表达,并分离纯化;分别以不同浓度重组嵌合毒素作用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ELISPOT法、MTT比色试验及3H-TdR掺入试验来观察重组嵌合毒素对T、B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纯化后的重组嵌合毒素纯度达80%以上,它能够特异性与天疱疮抗体IgG结合,而与正常人IgG不结合.重组嵌合毒素可使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产生抗体的B细胞数量减少约40%左右;在重组嵌合毒素作用下,T细胞的增殖、代谢较重组Dsg3EC1-2明显降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可以抑制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B细胞的抗体产生作用,对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T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杀伤作用.

  • 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韩钢文;汤占利;涂平;赵俊郁;武玲慎;朱学骏

    目的探讨桥粒相关蛋白与皮肤肿瘤的关系,对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正常皮肤表皮全层细胞间呈现较强的染色,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无表达,日光性角化病表皮正常区域表达正常或下调,细胞间变区域无染色,角化棘皮瘤和脂溢性角化病表皮中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的表达非常近似.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和2在恶性皮肤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皮肤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表皮Dsg1 mRNA的表达

    作者:魏红;李新华;张开明

    银屑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不仅与角质形成细胞(KC)异常增殖有关,也与KC凋亡异常有关[1-2].凋亡是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aspase)成员介导的蛋白酶级联反应过程,其中caspase-3是主要的凋亡效应分子.桥粒芯糖蛋白1(Dsg1)是caspase底物蛋白.我们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检测Dsg1与caspase-3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以探讨Dsg1在银屑病皮损表皮KC凋亡中的作用.

  • 桥粒芯糖蛋白表达和功能异常相关疾病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译丹;尹清晟;耿诗涵;许梦习;庄朋伟;张艳军

    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是Ca2依赖型的黏附蛋白桥粒钙黏蛋白(desmosomal cadherins)的一种,它是构成桥粒的重要部分.DSG广泛存在于上皮、心肌等组织中,在细胞与细胞连接之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DSG被发现在皮肤、黏膜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出现表达或功能异常.药物可以通过干预DSG的表达及功能变化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该文就DSG家族的几种亚型的分布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与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以DSG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线索.

  • 桥粒芯糖蛋白1在不同表皮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葛新红;涂平;韩钢文;武玲慎;赵俊郁;朱学骏

    目的:了解桥粒芯糖蛋白1与表皮肿瘤的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桥粒芯糖蛋白1(Dsg1)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日光角化病、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Dsg1在正常表皮中显著表达;在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消失;在Bowen病和日光角化病细胞间变区域无表达;在绝大多数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为强而连续的胞膜染色,与正常表皮中的表达相似.结论:皮肤恶性肿瘤中Dsg1的表达显著减弱或消失,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有关,Dsg1可能对表皮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鲍温病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的研究

    作者:汤占利;韩钢文;涂平;赵俊郁;武玲慎;朱学骏

    目的:探讨桥粒相关蛋白与皮肤肿瘤的关系,对桥粒芯糖蛋白1+2在鲍温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8例鲍温病皮损中桥粒芯糖蛋白1+2的表达情况,以8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2在正常皮肤(8/8)表皮全层细胞间呈现较强的染色;鲍温病中4例(4/18)表达近似正常对照(+++),12例表达为胞周灶状染色(++),2例表达为胞浆内近核颗粒状染色(+).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2在皮肤鲍温病中表达部分下调,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 表皮剥脱毒素与桥粒芯糖蛋白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王珊珊;路永红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噬菌体 II 组71型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作用于桥粒引起角质细胞间桥连接受损所致。本文就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表皮剥脱毒素与桥粒芯糖蛋白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 天疱疮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洪;毛舒和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以出现针对角质形成细胞表面桥粒芯糖蛋白(Dsg)的特异性IgG抗体引起棘层细胞松解为特征.Hertl等1发现天疱疮皮损区有T细胞浸润(CD4/CD8=2:1),天疱疮抗体沉积并不仅仅局限于受累皮肤,说明有其他因素,而不仅仅是抗体沉积引起棘细胞松解.天疱疮发病过程中,可见嗜酸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补体活化、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以及角质形成细胞间黏附的丧失,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形成棘细胞松解的机制尚不明确2,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有关疾病监控和治疗的问题.

  • 皮肤乙酰胆碱系统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韦高;周琼;郑文军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抗桥粒芯蛋白抗体在其发病中处于核心地位.但近年来研究逐渐发现桥粒芯蛋白抗体理论具有局限性,而皮肤乙酰胆碱(Ach)系统在介导角质形成细胞间黏附和在天疱疮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天疱疮的发病机制理论.基于皮肤Ach系统在天疱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天疱疮的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有望改善天疱疮患者的预后.

  • 儿童天疱疮抗体IgG亚型及与天疱疮抗原的反应性

    作者:张国学;王俊秀;梁骏森;吴志华

    目的 观察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儿和一级亲属血清中PV自身抗体(PV-IgG)亚型及其与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反应性,探讨PV-IgG检测的临床意义和PV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5例PV惠儿、12例一级亲属和1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PV-IgG,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PV-IgG亚型及其与Dsg1、Dsg3反应性.结果 PV患儿的PV-IgG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其一级亲属者(P<0.01),活动期患儿的PV-IgG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PV患儿中PV-IgG阳性率(80.0%)明显高于一级亲属(25.0%)和正常对照组(0.0%)(P<0.01),PV患儿中Dsg3反应性IgG4水平明显高于一级亲属(P<0.01),且其在活动期病例中水平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 寻常型天疱疮的发生与PV-IgG水平有关;Dsg3是PV的主要自身抗原;IgG4是PV的主要致病抗体.

  • 桥粒与水疱病

    作者:樊平申;廖文俊;高天文

    桥粒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重要结构,对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组成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桥粒胞浆蛋白和桥粒跨膜蛋白.其中桥粒跨膜蛋白主要为桥粒芯糖蛋白和桥粘素.桥粒的组成蛋白可以成为许多疾病的靶分子,所以桥粒功能的丧失是许多疾病特别是水疱性皮肤病的发病原因.

  • 磷霉素外用于脓疱疮的治疗

    作者:王咏梅

    脓疱病又名“传染性脓疱病”,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接触传染的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大疱性和非大疱性脓疱疮两种类型。非大疱性脓疱疮常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偶尔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肤轻微外伤后细菌黏附、侵入并导致感染。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可发生于完整的皮肤,该菌可产生并释放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与细胞表面的桥粒芯糖蛋白1结合,造成表皮细胞间黏附丧失,细胞松解,大疱形成。①大疱性脓疱疮。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d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②非大疱性脓疱疮。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并发淋巴结炎,发热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