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丹参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合并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景业;张艳杰;王明山;金可可

    为了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的变化及肝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制作了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复方丹参液组及肝素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休克后2、4、6小时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变化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肝素组与复方丹参液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大鼠休克组血浆SFMC、D-D水平明显高,于而ATⅢ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01),其他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克组、肝素组血浆TM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复方丹参组与假手术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休克组大鼠于休克2小时血浆t-PA、D-D水平明显升高,于休克4小时PAI达到高峰(P<0.001),而t-PA水平有所下降.于休克6小时,血浆PAI水平下降,t-PA继续降低,但PAI、D-D尚维持于较高水平.肝素组血浆D-D水平降低、t-PA高于休克组、PAI无显著性不同.丹参组大鼠血浆t-PA、PAI、D-D均低于休克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休克组大鼠APTT进行性延长,至休克6小时达到高峰,平均59.7±11.86秒.肝素组APTT平均61.5±5.79秒;复方丹参组APTT平均42.3±8.67秒,明显低于休克组和肝素组(P<0.001),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30%,复方丹参液组出血发生率为0%.结论:复方丹参液既可用于DIC高凝期又可用于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与肝素比较,复方丹参具有安全、出血几率小,无须严密监测等优点.

  • 血栓弹力图检测儿童脓毒症凝血紊乱的临床研究

    作者:项龙;钱娟;张建;任宏;胡肖伟;李璧如;王莹;傅启华;祝益民;宁铂涛

    目的 了解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在儿童脓毒症凝血紊乱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诊断为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的患儿共100例,于诊断脓毒症当日检测传统凝血功能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包括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s);检测TEG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动力时间(K)、凝固角度(α)、大幅度(MA)、30 min幅度下降比例(LY30)、综合凝血指数(CI).另随机纳入体检儿童25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TEG和CCTs检测脓毒症凝血紊乱的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法(AUC)考察TEG和CCTs预测严重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纳入脓毒症56例、严重脓毒症44例,男女比例63∶37,中位年龄11.5 (3.3 ~48)个月,合并基础疾病占71%.根据TEG检测结果,发生凝血紊乱72例,其中高凝状态28例,低凝状态44例;根据CCTs检测结果,发生凝血紊乱50例,其中非显性DIC 29例,显性DIC 21例.高凝状态在无DIC组中比例高于非显性DIC组(46%和17.2%,P=0.016).低凝状态显性DIC组比例高于非显性DIC组(100%和44.8%,P<0.01).脓毒症高凝组较对照组TEG结果显示:R、K缩短,α增大,MA、CI升高(均P<0.01);CCTs结果显示:PT延长(P =0.002),APT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87).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TEG呈低凝状态:R、K延长,α减小,MA、CI降低(P<0.01).TEG与CCTs各指标预测严重脓毒症AUC均>0.5,其中α的AUC大于Fib(P=0.0002);K的AUC大于Fib(P=0.004 1).结论 TEG检测显示脓毒症患儿凝血紊乱占72%,其中脓毒症早期呈高凝状态;严重脓毒症呈低凝状态.TEG可为临床治疗脓毒症凝血紊乱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损伤控制性理论在胰腺横断伤合并十二指肠裂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国辉;康新;陈功;王广义;李幼生

    损伤控制性(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起源于对酸中毒、低体温状态和凝血紊乱"致死三联征"的认识,较早应用于创伤患者,贯彻于其中的理念是在严重创伤或疾病面前,外科首先是挽救性命、保存功能,而非做一个完整的手术[1].

  • 严重创伤凝血功能障碍的监测与治疗

    作者:白祥军

    正常的凝血功能是由血管、血小板和血液的凝固性来完成的,三者相互联系,协同作用,保持血液在血管内不断的循环流动,预防出血和血栓的形成.严重创伤的患者,由于损伤重,常合并休克,极易继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导致低体温、酸中毒,早期可出现凝血功能的紊乱和障碍,晚期则常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发MODS.这些难治性凝血紊乱成为创伤患者入院24 h内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1].

  • 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因子及凝血指标的临床研究

    作者:师灵灵;韩艳秋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因子及凝血标记物的表达,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12月确诊为恶性血液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住院患者113例,按感染程度分未感染组(43例)、普通感染组(31例)和脓毒症组(39例).检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炎症指标[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和内皮损伤标记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间性别比、年龄、体温、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未感染组相比,普通感染组和脓毒症组RBC[(3.8±1.0)×1012/L、(2.9±1.0)×1012/L、(2.9±0.7)×1012/L]、血红蛋白水平[(117±24)g/L、(88±26)g/L、(88±20)g/L]均显著降低(P均<0.05).炎症指标比较显示,与未感染组相比,普通感染组和脓毒症组hs-CRP[(4±3)mg/L、(44±20)mg/L、(168±65)mg/L]、PCT[0.04(0.02,0.08)μg/L、0.16(0.06,0.38)μg/L、0.80(0.35,2.48)μg/L]、IL-6[(6±4)ng/L、(36±34)ng/L、(150±119)ng/L]、CD64阳性率[(36±21)%、(53±13)%、(69±20)%]均显著升高,且脓毒症组升高更多(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指标PCT、CD64阳性率、IL-6、hs-CRP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性、特异性依次减低.凝血指标和内皮损伤指标比较显示,与未感染组相比,普通感染组和脓毒症组PT[(11.8±1.3)s、(13.6±4.9)s、(14.0±2.4)s]、APTT[(29±8)s、(35±10)s、(41±9)s]、D-二聚体[0.44(0.34,1.58)mg/L、2.35(1.01,4.12)mg/L、5.24(2.13,9.87)mg/L]、vWF[(126±53)%、(194±66)%、(354±154)%]均显著升高,而AT-Ⅲ活性[(101±11)%、(99±14)%、(82±16)%]显著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PCT与PT、APTT均呈正相关(r=0.432、0.223,P均<0.05),与AT-Ⅲ呈负相关(r=-0.394,P<0.001);CD64阳性率与PT、APTT、D-二聚体均呈正相关(r=0.302、0.457、0.452,P均<0.05),与AT-Ⅲ呈负相关(r=-0.436,P<0.001).脓毒症组vWF与炎症指标PCT、CD64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0.341、0.681,P均<0.001),与凝血指标APTT、D-二聚体也呈正相关(r=0.317、0.291,P均<0.05),而与AT-Ⅲ呈负相关(r=-0.327,P<0.001).结论 PCT和CD64可为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诊断感染及预测发展成脓毒症的可能性.

  • 外科危重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微剂量肝素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振扬;谢晓红;周忠义

    外科病人因严重感染、外伤、大手术或大量输血输液等原因易致凝血机能紊乱甚至并发DIC[1-3].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这类病人的凝血紊乱及DIC出血原因多为凝血机能缺陷和纤溶亢进,因此对其使用止血药或抗纤溶药也已形成常规[2,3].但近年研究[2,4]发现这类病人的凝血紊乱主要表现为凝血亢进和纤溶抑制,合理使用肝素治疗将能改善.笔者前瞻性观察了224例外科危重病人的凝血功能变化,并对其中的120例患者进行了微剂量肝素预防性干预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 血栓弹力图法评估凝血紊乱与儿童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项龙;钱娟;张建;任宏;胡肖伟;李璧如;王莹;傅启华;祝益民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结果分析凝血紊乱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PICU诊断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n=62)的临床资料,于诊断脓毒症当天(D1)、第2天(D2)、第3天(D3)检测患儿血常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器官功能指标(ALT、TBiL、ALB、Cr、BUN、PaO2/FiO2)、乳酸、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APTT、PT、INR、Fib、D-dimers)、TEG指标(R、K、α、MA、LY30、CI).(1)比较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组间D1~3 TEG结果;比较低凝、高凝组组间D1炎症指标、D1危重评分.(2)比较低凝、高凝组组间D1器官功能指标(ALT、TBiL、ALB、Cr、BUN、PaO2/FiO2)、D1~3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和器官功能障碍数目.(3)比较存活、死亡组组间D1~3 TEG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分析D1CI和APTT、PT结果与脓毒症28d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凝血紊乱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严重脓毒症组(n=21)较脓毒症组(n=41) D1~3TEG结果呈持续低凝状态:D1~2R及D1、D3K延长,D1~3α减小,D1~3MA、CI降低(P<0.05);低凝组(n=16)D1PRISM Ⅲ高于高凝组(n=26) (P<0.05);低凝组D1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高凝组(P<0.05).(2)凝血紊乱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关系:低凝组D1器官功能损害重于高凝组:D1Cr、BUN、ALT升高(P<0.05);低凝组D1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D1~3器官功能障碍累积数目高于高凝组(P<0.05).(3)凝血紊乱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低凝组病死率高于高凝组(62.5% vs.15.4%,P=0.002);死亡组(n=18)较存活组(n=44) D1~3TEG结果呈持续低凝状态:D1~2R及D1、D3K延长,D1~3α减小,D1~3MA、CI降低(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凝、高凝、正常组28d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结果呈持续低凝状态可反映患儿脓毒症和MODS严重程度,TEG对预测脓毒症28d预后有参考价值.TEG对于综合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MODS和预测脓毒症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在重症肺炎抗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珍

    重症肺炎是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随着对重症感染凝血紊乱的认识,目前发现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免疫血栓,在早期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以及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清除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将引起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对于重症肺炎患儿是否需要早期实施抗凝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对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在重症肺炎抗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过敏性紫癜患儿VW因子、D-二聚体及APTT、PT的变化

    作者:付红敏;倪俊学;李平;马燕;皇甫春荣

    为探讨过敏性紫癜(SHP)患儿凝血状态的改变,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对SHP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抽血测定VWF、D-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同时测定APTT、PT.结果,SHP患儿VWF、D-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仅3例患儿APTT、PT缩短.结果显示:SHP时可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病情严重时凝血紊乱程度也更严重,而APTT、TT不是反映凝血功能的早期、灵敏指标.

  •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紊乱及其与MOD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剑颖;韦文韬;吕慧艳

    目的 研究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多器官损伤(MOD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创伤后患者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每组40例,一经确诊即抽血检查凝血四项、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并对脓毒症组患者进行MODS评分.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的APTT、PT显著延长,D-二聚体浓度、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5).脓毒症组的MODS评分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浓度显著相关性(P<0.01),与APTT、PT、纤维蛋白原浓度、白细胞、年龄等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其中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王建荣

    目的 观察并分析112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首次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集并分析112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凝血常规检查结果,根据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有否发生继发血肿、有否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及GOS评分(格拉斯哥结果评分)进行比较.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T(凝血酶原时间)在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和有无外伤性脑梗死2种比较时差异显著,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有无外伤性脑梗死比较时差异显著,TT(凝血酶时间)在GCS评分不同的3组间差异显著,Fbg(纤维蛋白原)在GCS评分和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2种情况比较时差异显著:TT值在GOS评分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GOS2、3、4、5分组比GOS1分组TT时间短,差异显著;与COS1分组比较,GOS2、3、4、5分组Fbg值明显偏高,差异显著.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24h内提血常规指标与颅脑损伤的伤情、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关联,除需进行动态监测出凝血指标,以期能更及时地掌握患者的凝血状况,还雷要进行更具有特异性凝血纤溶指标检测.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作者:郭磊;丁效国;杨丽

    近年来,对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正逐步深入.本院收治了1例平素体健的患儿,病程中出现持续发热,肝脾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表现.现对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以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

  • 乳腺癌凝血紊乱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玥;周晋;刘岩;司宇;马瑞爽;史家岚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1位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血栓形成是仅次于肿瘤转移的主要的死亡原因,据2011年美国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公布的新数据统计显示其发生率为0.48%~5.00%,且其发生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PE)的风险较正常群体高,部分患者可高于正常人5倍,在接受标准化疗的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和凝血紊乱程度可进一步增强至之前的数倍.静脉血栓栓塞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第3位常见原因[2].因此,其凝血紊乱的机制引发了多方面的研究关注,乳腺癌血栓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较高的血栓发生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关于乳腺癌静脉血栓栓塞原因的相关报道主要包括癌性促凝因素(CP),癌症炎性状态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纤溶系统的异常,血小板的增多和活化,化疗药物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细胞活化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内皮源性、血小板源性、组织因子源性微粒释放和组织因子的增多,内分泌治疗,急性期反应物和肿瘤坏死物质引起的免疫宿主炎症反应(免疫因素)等.现将以上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著

    目的:观察并分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于纠正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并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216例,所有患者在保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采用新鲜冰冻血浆实施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的凝血酶时间(T T )、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凝血机制。

  • 脓毒症疗程中的抗凝治疗

    作者:李鑫;马晓春

    脓毒症的实质是失控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紊乱,炎症反应可激活凝血系统,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加速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抗炎和抗凝即成为关键的靶点.目前对抗炎药物的研究相对集中,但对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并不明显.随着对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发病机制的认识,一些潜在具有"炎症-凝血-纤溶"多重调节活性的生理性抗凝药物在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中逐渐得到关注,包括活化蛋白C、抗凝血酶Ⅲ、重组血栓调节蛋白等和肝素等.本文就脓毒症的抗凝治疗做一简要回顾.

  • 老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田虹;王洪霞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05~2013-06本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收治的6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转归将病例组分为生存组( n=39)和死亡组( n=23)。入院24 h内检测蛋白C ( PC)活性、血小板计数( PLT)、D-二聚体( DD)、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BG),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与病情严重程度( APACHEⅡ评分)的关系。以同期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PC活性、PLT水平降低( P<0.05或P<0.01),DD水平升高( P<0.01),PT、APTT、TT及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 P<0.01), APACHEⅡ评分与 PC、PLT 呈显著负相关性(r=-0.690,r=-0.461,均P<0.01或0.05),与DD呈显著正相关性(r=0.477,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PC活性(OR=1.104,P=0.006)、APACHEⅡ评分≥20分(OR=15.556,P=0.003)为老年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PC活性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

    作者:王学锋;王鸿利

    恶性肿瘤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早在120年前就被首次报道.以后,人们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约50%的癌症病人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病人中的血栓发生率约10%~30%,其中以腺癌并发血栓的发生率高,如胰腺癌约28.4%,支气管与肺癌约26.8%,胃癌约13%,卵巢癌约7.3%,前列腺癌约3.2%,结肠癌约3.2%,肾癌与膀胱癌约2.4%,恶性组织细胞瘤约2.4%,恶性血细胞增生性疾病也常并发血管内凝血.本院对93例各型急性白血病病人的研究发现,在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激活,随病情的好转,相应的止凝血紊乱亦得以改善.

  • 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钮金英;陈德昌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76例患者分为生存组50例和死亡组26例,一经确诊即抽血检查凝血四项、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的APTT、PT显著延长,D-二聚体浓度、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其中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紊乱
  • 病原体感染与宿主凝血系统紊乱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婧

    侵袭性细菌或病原体感染足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正逐渐威胁着人类健康.寻找针对人类细菌感染的新的治疗方法的关键在于了解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过敏性紫癜患儿凝血状态的变化

    作者:付红敏;倪俊学;李平;马燕;皇甫春荣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凝血状态的改变,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HSP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血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同时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HSP患儿VWF、D-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仅3例APTT、PT缩短.结论 HSP可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病情严重时凝血紊乱程度也更严重,而APTT、TT不是反映凝血功能的早期、灵敏指标.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