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血管手术时炎症反应

    作者:胡小琴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有许多环节都扰乱机体生理环境,即大量与机体不相容因素产生,带来一系列机体反应,首先启动机体的炎症反应.1.血液的吸引手术中,尤其心脏手术中血液被吸引时,由于血液和空气大量接触而激活血小板,白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毒性物质,这时被激活的血液中含有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红细胞破坏后的游离血红蛋白等.

  • 抗E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报告

    作者:王广杰;陈洁;马晓露;肖楠

    2013年8月31日在临床配血工作中遇到一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受血者配血不合,根据血型血清学进一步检查结果,重新选择供血者与之进行交叉配血,结果配血相合。该患者连续三天输血,每天1U,临床输血效果很好,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并且输血前后血红蛋白由80.00g/L提高到92g/L,尿潜血阴性,总胆红素14.6umol/L,结合胆红素6.8u m o l/L ,游离血红蛋白和结合珠蛋白均正常。现将该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游离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尿的分析

    作者:赵江平;张鸿毅

    对1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后血及尿中游离血红蛋白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进行统计学处理t=4.09,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术中应尽量减少红细胞破损,减少并发症发生.

  • 无菌接合机在白细胞过滤中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作者:程大也;刘冰彧;郝一文

    目的 探讨无菌接合机(SCD)在白细胞过滤中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献血者标本20份,保存1、10、20和30 d.采用SCD法和传统针穿刺法对标本进行处理,测定SCD处理组、针穿刺组和无处理对照组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计算溶血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和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时间的游离血红蛋白和溶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法和针穿刺方法两组溶血率的相关系数>0.9.结论 SCD法和传统的针穿刺法在接合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上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无差异.

  • 离心条件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亦弛;郑文君;李美玲

    溶血是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损或裂解并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虽然已有多种措施能提高红细胞在血液处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但红细胞离体后仍将增加溶血的危险,其溶血率随保存期的延长而明显升高,致使保存期末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红细胞制品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1],因为游离血红蛋白将裂解成二聚体与结合珠蛋白结合,进而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一旦超出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将会发生血红蛋白血症.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中增加了储存期末溶血率这项标准,规定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0.8%,在制备过程中,过滤和离心会对红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解白细胞过滤后不同离心条件对红细胞的损伤程度,我们于2012年10月对3种不同离心条件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 sCD163水平以及 SOD 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邵红;石琳琳

    CD163,也称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特异性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膜上,介导巨噬细胞清除体内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1]。近年研究发现,它具有调节抗炎分子,如白介素-10(IL-10)、血红素氧合酶-1(HO-1)等表达的作用[2,3]。此介导过程又触发下游相关分子的高表达,进而发挥一系列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溶性 CD163(sCD163)是在炎症刺激等因素的作用下,由单核细胞膜上的 CD163分子脱落下来而形成的。作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分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拟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 sCD163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以了解 sCD163以及 SOD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所扮演的角色。

  • 低剂量砷染毒对大鼠游离血红蛋白及CD163的影响

    作者:王美;赵倩;田凤洁;康静;刘丹丹;吕懿;刘海芳;赵振河;裴秋玲

    目的 观察低剂量砷染毒后大鼠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F-Hb)、分泌型CD163(sCD163)的含量和肝组织中CD163的表达变化,以探究砷中毒对红细胞及吞噬细胞的影响,为慢性砷中毒早期防治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4组大鼠通过自由饮水方式染毒,砷含量依次为0、80、400、2 000 μg/L.染毒2个月后,腹主动脉采血并留取肝脏组织标本.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F-Hb及sCD163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大鼠肝脏中CD163的变化.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浆F-Hb[(7.58±1.42)、(7.85±1.61)、(9.52±2.22)mg/L]与sCD163含量[(19.49±2.49)、(17.92±2.32)、(20.02±3.42)mg/L]均高于对照组[(4.34±0.40)、(12.48±1.65) mg/L,P均<0.05],且F-Hb与sCD163存在相关性(r=0.74,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CD163阳性细胞数(9.4%、6.1%、4.5%)少于对照组(25.0%,X2=12.988,P<0.05).结论 低剂量砷染毒,可以导致大鼠外周血F-Hb含量和sCD163表达升高,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鼠发生了红细胞损伤和伴随的炎性改变.同时,具有吞噬和清除功能的CD163阳性活化巨噬细胞的减少可能与砷性肝损伤有关.

  • 注射用内给氧致溶血症1例

    作者:吴锋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0岁.主因头部钝器伤后神志不清伴频繁呕吐1.5小时住院.入院查体:T 36.5℃,P 65次/min,R 16次/min,BP 135/85 mmHg.浅昏迷状态,躁动不安,双侧瞳孔左:右=2 mm:4 mm,对光反射左侧灵敏,右侧迟钝,耳鼻口无出血溢液,颈软无抵抗,胸腹无异常,肢体肌力左侧2级,右侧5级,左侧巴氏征阳性.颅脑CT提示右额顶区片状脑挫裂伤合并血肿形成,中线结构明显移位.急症行开颅术,清除颅内破碎失活脑组织及血肿.术后给予脱水、抗水肿、止血、神经营养等治疗,并静脉应用注射用内给氧(注射用碳酸酰胺过氧化氢,泰星集团河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冀卫药准字[1995]第100506号,1g/支).具体用法:每次1 g,加入5%葡萄糖500ml,每日1次.连续应用2天后,患者再次应用注射用内给氧时出现寒战、高热,立即停药,并给予苯海拉明、氟美松等药抗过敏治疗,症状缓解,但随后出现深茶色尿.化验检查:血常规RBC2.8×10 12/L,HGB 90 g/L,尿常规隐血实验阳性,尿蛋白阳性,红细胞阴性.游离血红蛋白65 mg/L,血清结合珠蛋白0.36 g/L.考虑发生血管内溶血症,停用注射用内给氧,并对症处理,尿色3天内逐步恢复正常,相关化验指标10天内趋于正常.患者恢复顺利,3周后临床治愈出院.

  • 便携式游离血红蛋白检测仪的研制

    作者:赵鹏;吴太虎;孙建军

    采用分光光度法设计了便携式游离血红蛋白检测仪,实现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该设备具有便于携带、操作快捷和测量精确的优点,可实现对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的快速质量评估.

  • 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基质效应及消除方法

    作者:屠湧涛;刘清琳;徐敏敏;王莺

    目的:研究邻-甲联苯胺法(经典方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Hb)的基质效应及消除方法。方法以用生理盐水1000倍稀释的 Hb 储存液(浓度为103.1 g/L)作为标准液,将此 Hb 标准液再用无 Hb 血浆分别稀释500、1000、2000、4000倍(游离 Hb 理论浓度分别为206.20、103.10、51.55、25.78 mg/L),然后用经典方法测定游离 Hb 浓度,比较与理论值的差异。将 Hb 储存液分别用生理盐水(经典方法)、无 Hb 血浆(消除方法1)、混合血浆(消除方法2)1000倍稀释作为标准液。经典方法和消除方法1的计算公式为血浆游离 Hb(mg/L)=测定管吸光度(A)值×标准液浓度÷标准管 A 值;消除方法2的计算公式为血浆游离 Hb(mg/L)=测定管 A 值×标准液浓度÷(标准管 A 值×混合血浆 A 值);消除方法3操作同经典方法,计算公式为血浆游离 Hb(mg/L)=测定管 A 值×标准液浓度×2.35÷标准管 A 值。测定40份标本,比较各消除方法的结果。在血浆中分别加入206.20、103.10、51.55 mg/L Hb,测定各消除方法的回收率。分别取6.25、12.50、25.00、50.00μg/L 维生素 C 溶液4.5 mL,各加1.031 g/L Hb 标准液0.5 mL,用经典方法测定回收率。结果采用无 Hb 血浆500、1000、2000、4000倍稀释的 Hb 标准液的游离 Hb 测定结果分别为87.85、43.16、21.90、10.99 mg/L。40份标本采用经典方法、消除方法1、消除方法2、消除方法3测定的游离 Hb 浓度分别为(7.99±4.90)、(18.61±11.42)、(19.18±11.77)、(18.77±11.52)mg/L;消除方法1、消除方法2、消除方法3的结果均高于经典方法(P 均<0.01),但3种消除方法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经典方法、消除方法1、消除方法2、消除方法3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2.54%、98.33%、100.98%、97.56%。采用经典方法检测Hb 在6.25、12.50、25.00、50.00μg/L 维生素 C 溶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8.57%、98.17%、97.17%、95.16%。结论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浆游离 Hb 存在基质效应,3种消除方法均可消除基质效应影响。

  • 微板速率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作者:杨茂;邓晓琴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Hb)是诊断血管内溶血的一个重要项目,目前血浆游离Hb测定多用邻-甲联苯胺法[1],试剂有致突变性、刺激性和不稳定性.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广泛采用的显色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建立了定量测定血浆游离Hb的微板速率法.

  • 保存时间对库存悬浮红细胞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正刚;范恩勇;孙海英;梁文飙

    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机的不断发展,成分制备技术也不断更新,血液成分制备也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推广,成分输血也因其疗效好、纯度高、输血不良反应少、可充分利用血液资源、减少血液不必要的浪费及科学合理用血等优点,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认可.悬浮红细胞作为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种红细胞制剂,是将全血中绝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并向剩余的部分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补充红细胞,增加循环血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

  • 比较无菌接合机与针穿刺方法接合对血液溶血程度的影响

    作者:程大也;刘冰彧;郝一文

    目的 比较无菌接合机(sterile connection device,SCD)与针穿刺方法接合对血液溶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0份,保存1、10、20和30 d.采用SCD法和针穿刺法对标本进行处理,测定SCD处理组、针穿刺组和无处理对照组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计算溶血率,比较3组差异和3种处理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时间的游离血红蛋白和溶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CD法和针穿刺法溶血率的相关系数>0.8.结论 SCD法和传统的针穿刺法在接合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上对血液溶血程度的影响无差异.

  • 离心参数对冰冻红细胞解冻时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

    作者:卢珍萍;吴宪彬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RH (D)阴性等稀有血型患者输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已成为当代医学重要的支持手段.游离血红蛋白(FHB)是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1],离心力对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相关检验资料中未明确血液质量抽检标本的离心参数,为探讨不同离心参数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的影响,笔者对2015年1月以来质量抽检的所有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分别用三种不同参数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立即进行游离血红蛋白等检测,现报告如下.

  • SAGM悬浮红细胞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与分析

    作者:陶涛

    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含量是血液制品、尤其是红细胞制品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过高的游离血红蛋白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副作用[1-3].在血液质量控制标准中,对全血和冰冻红细胞中游离血红蛋白有明确的规定,而悬浮红细胞尚无明确标准[1].在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离心会对红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解离心对红细胞的损伤程度,笔者对常用的SAGM悬浮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进行检测.

  • 不同保存期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王爱梅;梁文华;王群;陈妍;张健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采集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Ⅰ~Ⅵ组,分别于4℃保存7、10、15、20、25、30 d.于制备前取全血1滴,5%戊二醛固定,经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出血浆,取样检测血红蛋白.余下的红细胞再加等量生理盐水,1 500 r/min离心5 min,连续2次,取样为制备后测定组.结果组Ⅰ和组Ⅱ制备前后红细胞成双面凹的圆盘结构,细胞均匀混悬.组Ⅲ制备前红细胞形态正常,制备后少数红细胞出现聚集状、球形或边缘不整齐,并有棘形红细胞出现.组Ⅳ、组Ⅴ、组Ⅵ于制备前血浆微红;制备后,球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中间漏孔的红细胞增加.结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佳时间应在4℃保存10 d内的全血,保存15 d以后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出现棘形红细胞,囊泡化后的红细胞易溶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影响洗涤红细胞的质量.

  • 96孔U型微板比色法用于测定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研究

    作者:刘向华

    目的 探讨一次性96孔U型微板比色法在测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可靠性.方法 用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为200 mg/L的标准品制备成FHb含量不同的标本,再用722G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一次性96孔U型微板比色法测出不同OD值制成2条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同时用这两种比色法测量50个上清液样本得到相应OD值,再从对应的标准曲线中算出测量标本的FHb含量,同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FHb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制备的2条标准曲线R2值分别为0.945和0.926,两种方法对50份标本测量的FHb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05).结论 一次性96孔 U型微板法比色在测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是可行且可靠的.

  • 不同方法检测冷冻红细胞甘油残留量的比较

    作者:孙振秀;吴玉清;乔显森;刘宝义;焦淑贤

    目的 通过比较过碘酸钠法、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和甘油检测试剂盒对冰冻红细胞甘油残留量的检测结果,选择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结果准确、稳定、易于开展的甘油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3种方法分别检测0.5 g/L、1.0 g/L、1.5 g/L、2.0 g/L甘油溶液,进行线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并采用3种方法检测甘油含量均为1.0 g/L的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甘油溶液;并分别测定本站成分科制备的20份冷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甘油残留量.结果 线性实验的r值均大于0.99,Y=0.05+1.076X、Y=0.126+0.912X、Y=0.006+0.104X,表明甘油含量在(0.5~2) g/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0%~110%,回收率较高;游离血红蛋白小于1g/L时,3种方法甘油回收率均在90%~110%,无明显干扰.过碘酸钠法血红蛋白浓度超过1.5 g/L,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血红蛋白浓度超过2 g/L,回收率超过110%,有较明显的干扰;用3种方法检测20份本站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甘油含量,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其游离血红蛋白均小于1 g/L,甘油残留量均小于2 g/L.结论 游离血红蛋白在小于1 g/L,甘油残留量小于2 g/L时,3种方法均可用于冷冻去甘油红细胞甘油残留量的检测.甘油三酯试剂盒简单、快速、结果稳定、价格低廉,对仪器设备无特殊要求,更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开展此项实验.

  • 机制解冻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值的分析

    作者:王玉红

    目的 探讨机制Rh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观察值,结合质控、离心、目测方法并进行分析,以安全发放临床.方法 采用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及0.9%生理盐水三个梯度洗涤法,对冰冻解冻红细胞进行制备洗涤,并结合机测值以及质控测定值(用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该制品进行质量控制,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机测正常值游离血红蛋白Hb<0.5 g/L、目测清晰者,可以直接发往临床;机测值游离血红蛋白Hb<1 g/L、质控值游离血红蛋白Hb<1 g/L、目测清晰者,可以发往临床;机测值游离血红蛋白Hb>1 g/L、质控值游离血红蛋白Hb<1 g/L,应结合离心法加一次洗涤,目测清晰者可以直接发往临床;机测值游离血红蛋白Hb>1.5 g/L、质控值游离血红蛋白Hb>1 g/L、该RH阴性血液不可以向临床发放.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ACP215血细胞自动处理仪制备解冻Rh去甘油红细胞,判断能否向临床.

  • 基质效应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

    作者:王泰瑞;黄成垠;陈妍;周静宇

    目的 探讨基质效应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生理盐水和新鲜血浆两种基质稀释血红蛋白储存标准液,加显色剂显色后,比较两者的吸光度(OD)值;观察以两种基质配制的标准应用液检测常规样品的结果差异.结果 在0.217、0.108、0.054和0.027 g/L 4种血红蛋白浓度下,生理盐水基质产生的OD值分别为1.121±0.019、0.492±0.015、0.227±0.004、0.145±0.008,新鲜血浆基质产生的OD值分别为0.376±0.015、0.176±0.011、0.094±0.011、0.017±0.004,两者比较,P<0.01;应用两种基质配制的标准应用液测定20份样品,其结果分别为(0.053±0.037)g/L;(0.092±0.106)g/L,两者比较,P<0.05.结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中存在基质效应,用新鲜血浆做基质配制血红蛋白标准应用液可消除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91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