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沉默人胰腺癌细胞S100A4基因表达对肿瘤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鹏;刘江伟;韩振魁;朱淑萍;张琼

    目的 观察沉默S100A4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BxPC-3、AsPC-1细胞肿瘤相关基因COX-2、bcl-2 、Surviving、MMP-9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靶向S100A4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胰腺癌BxPC-3、AsPC-I细胞,应用无同源性的siRNA-C转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干扰后细胞S100A4、COX-2、Survivin、MMP-9、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对照组、siRNA-C组、siRNA-S100A4组的S100A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61 ±0.023、0.659±0.043、0.379±0.039;COX-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60±0.026、0.830±0.017、0.443±0.006;Surviv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48±0.049、0.909±0.081、0.068 ±0.006;bcl-2mRNA表达量分别为0.462±0.018、0.421±0.049、0.184±0.025;MMP-9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13±0.008、0.908±0.063、0.246±0.027.AsPC-I细胞的对照组、siRNA-C组、siRNA-S100A4组的S100A4mRNA表达量分别为0.641±0.042、0.626±0.053、0.320±0.081;COX-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27±0.021、0.743±0.025、0.560±0.035;Surviv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94±0.032、0.984±0.049、0.063±0.005;bcl-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58±0.004、0.537±0.046、0.181±0.007;MMP-9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98±0.011、0.718±0.073、0.199±0.013.2株细胞的siRNA-S100A4组的S100A、COX-2、Survivin、bcl-2、MMP-9 mRNA表达量均较其相应的siRNA-C组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值均<0.01),而siRNA-C组与对照组间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100A4通过上调COX-2、Survivin、bcl-2、MMP-9基因的表达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皮修复的影响

    作者:李德;何国祥;唐波;唐兵

    目的构建反义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BTEB2)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研究BTEB2反义RNA对动脉损伤后内皮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从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制备BTEB2 cDNA,将其反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构建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局部转染球囊损伤的大鼠颈动脉,观察反义BTEB2基因转染对BTEB2蛋白表达及损伤内皮修复的影响.结果构建的BTEB2反义重组腺病毒经鉴定正确,其滴度为5×1010pfu/mL;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转染可显著抑制BTEB2蛋白表达,明显促进内皮的修复,改善损伤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载体.BTEB2反义基因转染可显著促进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皮修复.

  • 血清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韩鹏黎;程晓丹;刘建华;刘新叶;池豪;曹巍;杨东伟

    目的:探讨血清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及100例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中HB-EGF 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与NC组相比,ACS组患者的HB-EGF mRNA水平较高(0.22±0.73 vs 0.46±0.14,P<0.05).校正高血压、吸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等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后,HB-EGF mRN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比值比=5.813,95%可信区间:2.342~14.426,P<0.001),即HB-EGF mRNA每增加0.1个灰度值,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增加4.813倍.结论:血清中HB-EGF mRNA水平升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

  • mRNA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陆宇;朱莉贞;段连山;梁桂芳;田苗

    目的探讨mRNA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结核分支杆菌H37RV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处理后24﹑48﹑72 h 85B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活菌计数方法对比.结果在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处理24 h时,结核分支杆菌H37RV活菌数下降明显;在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及氧氟沙星各药各浓度处理72 h时,活菌数相似,但利福平处理后活菌数较它们低.利福平处理24 h后85B mRNA下降到无药对照的0.02%,其他药物处理分别下降到无药对照的1%~10%;各药处理72 h后85B mRNA均下降到1%以下.结论 mRNA表达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用药与无药的区别,并与菌落形成单位(cfu)几乎呈平行关系.mRNA是检测和判定结核分支杆菌"死""活"的分子标志物.

  • 钠-氢交换蛋白1反义表达载体对人肺腺癌细胞钠-氢交换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作者:吴国明;钱桂生;黄桂君;李淑萍;姚伟;陆俊羽

    目的探讨Na+/H+交换蛋白1(NHE-1)反义表达载体(pNHE-1)对人肺癌细胞NHE-1基因的抑制作用及生物学效应.方法实验细胞分为3组, A549- pNHE-1组(反义组)、A549空载体组(空载体组)、A549对照组(A549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使pNHE-1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3组细胞的NHE-1 mRNA表达水平;用荧光法测定3组细胞内pH(pHi)值;了解转染细胞增殖生长状况;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法检测3组细胞凋亡率.结果在转染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外源真核表达载体的DNA片段,证明转染成功.半定量RT-PCR法证实反义组细胞的NHE-1 mRNA表达水平(0.42±0.06)显著低于A549组(0.71±0.08,P<0.01)和空载体组(0.69±0.16,P<0.01).A549组细胞在培养12、24和48 h后pHi值分别为7.150±0.004、7.140±0.007和7.120±0.008,反义组pHi值分别为6.990±0.005、6.840±0.005和6.750±0.005,两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A549组、空载体组和反义组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20、3.28和4.97 d,反义组细胞的增殖、生长明显慢于A549组及空载体组(P<0.01).反义组细胞凋亡率为(24.50±3.62)%,显著高于A549组的(1.50±0.55)%和空载体组的(2.20±0.75)%(均P<0.01).结论 pNHE-1可成功转染到A549细胞基因组中,并可抑制转染细胞NHE-1 mRNA的表达,通过降低Na+/H+交换活性,使肿瘤细胞pHi明显降低、细胞增殖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凋亡率显著增高.

  • mRNA定量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敏感性分析的研究

    作者:陆宇;朱莉贞;初乃惠;段连山;梁桂芳

    目的评价应用mRNA定量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敏感性分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85B mRNA,分别以mRNA拷贝数百分比(使用利福平药物后mRNA拷贝数占用药前的百分比)为1%和10%作为耐药临界指标分析5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的敏感性,并与绝对浓度法作比较,其中29株为利福平耐药株、24株为利福平敏感株.结果53株结核分枝杆菌l临床分离株mRNA定量法检测:在利福平浓度为1μg/ml的条件下分别以1%和10%为耐药临界比例时,与绝对浓度法相比准确性分别为70%、81%,敏感性分别为100%、100%,特异性分别为33%、58%;在利福平浓度为2μg/ml的条件下分别以1%和10%为耐药临界比例时,与绝对浓度法相比准确性分别为85%、93%,敏感性分别为100%、97%,特异性分别为67%、88%,在利福平浓度为4μg/ml的条件下分别以1%和10%为耐药临界比例时在与绝对浓度法相比准确性分别为93%、93%,敏感性分别为93%、93%,特异性分别为92%、92%.结论mRNA定量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具有快速、可定量等优点,建议mRNA定量法测定利福平敏感性采用临界药物浓度为2μg/ml、耐药临界比例为10%.

  • 肺腺癌SPC-A-1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对其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敏;白春学;张新;高磊;毛翎;陈杰

    目的探讨采用体外化学合成的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设计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是否能诱导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出现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及抑制EGFR基因表达后NSCLC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体外合成EGFR序列特异性dsRNA(dsRNA-EGFR),结合脂质体2000转染肺腺癌SPC-A-1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细胞的EGFR受体数量;适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EGFR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SPC-A-1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建立裸鼠肿瘤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 dsRNA-EGFR可使EGFR在蛋白水平表达下降71.3%、基因水平表达下降50.0%,SPC-A-1细胞集落形成下降66.8%,并显著抑制在体肿瘤生长,肿瘤抑制率为75.0%.结论 dsRNA-EGFR可序列特异性下调NSCLC细胞EGFR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 2011年KeystoneSymposium结核病国际会议简介

    作者:米凯霞;张宗德

    2011年Keystone Symposium结核病国际研讨会于201 1年1月15-2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笔者将会议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结核病免疫学研究:微小RNA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效应而在先天免疫中发挥作用,本次会议上有研究者报道,在分析MTB感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微小RNA的表达谱时,发现微小RNA-155显著增高.另有研究者介绍了白细胞介素-12p40同源二聚体在介导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活化的新功能,当MTB入侵免疫系统时,活化和记忆T细胞迁移到病灶周围的过程相对较慢,如果能促进这一过程,就能改善现有的疫苗设计.以往认为,分枝杆菌的特点是定位于宿主细胞的吞噬体内,现在这种认识受到挑战.有研究者在细胞质内发现分枝杆菌的存在,但这种迁移只存在于致病性分枝杆菌中,尚未在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及其突变菌株中发现这种现象,其意义在于,将MTBⅦ分泌家族分泌系统导入卡介苗中,可使卡介苗获得迁移至细胞质中的能力.

  • 单核细胞组织因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王蕊;陈德;马瑾;许建华;钟笛;温丙昭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组织因子(TF)的变化.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AIS患者30例为AIS组,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TF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F抗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急性期患者单核细胞TF mRNA(0.254±0.04 vs 0.312±0.09)和血浆TF抗原[(197.18±94.91)ng/L vs (276.64±106.01)ng/L]均明显增高,呈同步上升趋势(P<0.05);与急性期比较,AIS组恢复期单核细胞TF mRNA及血浆TF抗原呈同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恢复期血浆TF抗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发作期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动态观察AIS患者单核细胞TF mRNA与血浆TF抗原含量,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辅助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核细胞环氧化酶2活性的影响

    作者:黄彦生;王丽霞;王留义;赵士超;王光公;段红艳;罗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核细胞环氧化酶2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技术,筛选在我院体检的老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8例(亚临床组),并选择体检正常者48例(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2的表达,同时观察亚临床组单核细胞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干预24 h后环氧化酶2表达的变化.结果 亚临床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LDL-C、吸烟指数、环氧化酶2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H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老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2mRNA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2的表达,在老年亚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挥调脂外的抗炎作用.

  • 心外膜脂肪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周朝元;张杰;付庆林;牛珊珊;韩培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及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168例,分为冠心病组86例和瓣膜病组82例,同时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分为<30分23例、30~90分35例、>90分28例,分别采集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及RT‐PCR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及脂肪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低于瓣膜病组[(9.1±3.1)mg/L vs (13.5 ± 3.9)mg/L ,P<0.05],冠心病组积分<30分、30~90分、>90分患者血清脂联素分别为(12.3±4.8)mg/L、(9.1±4.5)mg/L和(7.2±5.1)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瓣膜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及心外膜脂肪脂联素水平下降。

  • SORL1基因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侯磊;贾建军;高丽;孙彬彬;吴卫平;汤洪川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迟发散发型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外周血SORL1 mRNA的表达,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迟发SAD患者23例(SAD组),根据WHO疾病分类第10修订版临床诊断标准为迟发SAD,另选健康体检者12例(对照组).分离2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SORL1和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mRNA含量比值作为评价SORL1 mRNA表达水平的指标,并计算出待测样本中SORL1 mRNA表达的准确含量.结果 SAD组外周血SORL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0.33 vs 0.39±0.29,P<0.01),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汉族人外周血SORL1 mRNA表达水平与迟发SAD密切相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外周血SCIRL1 mRNA表达,对迟发SAD早期诊断可起到辅助的指导作用.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钠泵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亭;任延平;张明娟;黄若文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过程中,细胞膜表面钠泵α亚单位各异构体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提取原代HUVEC,体外传代培养,第1代起分组干预.实验分对照组(未干预)和干预组(D-半乳糖10 g/L干预),按细胞传代的不同代数,观察第2、5和8代细胞形态,于不同群体倍增数(PD)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初步判定细胞衰老,利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法、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膜表面钠泵α1、α2、和α3亚单位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钠泵α1、α2和α3亚单位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PD增加而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同一PD钠泵α2和α3亚单位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2组α1亚单位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膜表面钠泵α亚单位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失衡,可能是HUVEC复制性衰老的分子机制之一;D-半乳糖诱导可能构建HUVEC亚急性衰老模型.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和丘脑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

    作者:李云;彭春;王玮;李姝;李漾超;杨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海马和丘脑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PSD组,每组13只.应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海马及丘脑NGF和TrkAmRNA的表达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及丘脑NGF和TrkA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 各组海马及丘脑均有NGF和TrkA mRNA的表达.PSD组海马NGF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646±0.264 vs 0.956±0.263,P<0.05);各组TrkA mRNA在海马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丘脑NGF和TrkA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海马NGF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4.46±2.64)个vs (19.56±2.63)个,P<0.05];各组丘脑NGF阳性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海马TrkA阳性细胞及丘脑TrkA阳性细胞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D大鼠海马NGF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相关.

  • 重组人纽兰格林对心力衰竭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永芳;安毅;徐庆科;张晓霞;吴学思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纽兰格林(neuregulin,NRG)对心力衰竭(HF)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er大鼠4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缺血性HF模型.4周后,建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NRG组NRG 10 μg/(kg·d)],AG825组[AG825 50μg/(kg·d)]及HF组,各组8只,另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各组干预10 d,于实验结束时提取左心室梗死区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呼吸控制率(RCR)及组织ATP酶活性,同时测定活性氧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mRNA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HF组大鼠线粒体功能受损,MMP下降、RCR及ATP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生成增加,GSHPX mRNA表达减少.与HF组比较,NRG组大鼠MMP增高,线粒体RCR改善,ATP酶活性增多,活性氧生成减少,GSHPX mRNA表达增加,而AG825组RCR、MMP和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NRG明显改善衰竭大鼠线粒体功能,NRG对衰竭心肌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 RNA干扰抑制内皮细胞韦伯潘力氏小体的释放

    作者:杨水祥;魏晓菲;崔淯夏;周勇

    目的 探讨利用RNA干扰方法抑制内皮细胞韦伯潘力氏小体(WPB)释放的效果和意义,为防治心血管病和开发小分子RNA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腺病毒介导的针对调节WPB释放的关键蛋白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因子(NSF)N端功能区的小发卡RNA(shRNA),筛选鉴定收获病毒,使用NSF-shRNA转染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病毒感染为阴性组、不加任何干扰为空白组,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对NSF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WPB释放的影响.结果 用携带NSF shRNA的腺病毒感染内皮细胞后,实验组NSF mRNA表达与空白组(P=0.02)及阴性组(P=0.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NSF 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持续下降,24、48及72 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实验组NSF蛋白表达,与空白组(P=0.031)及阴性组(P=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空白组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SF-shRNA腺病毒感染,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WPB释放.结论 携带NSF-shRNA的腺病毒感染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能明显抑制NSF 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WPB释放,对未来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吴茱萸次碱对大鼠动脉增龄性改变的干预影响

    作者:马懿;吴赛珠;龚勋;莫颖莉

    目的 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大鼠动脉增龄性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32只,分为3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各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实时PCR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eNOS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与12月龄组比较,18月龄组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SOD、GSH、eNOS mRNA、磷酸化eNOS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18月龄组比较,干预组丙二醛[(4.96±0.22)nmol/mg vs (7.26±0.35)nmol/mg]水平明显降低,SOD[(232.07±11.16)U/mg vs (149.88±13.77)U/mg]、GSH[(12.27±1.42)μg/mg vs(5.40±0.79) μg/mg]、eNOS mRNA[(1.39±0.15) vs (0.74±0.18)]、磷酸化eNOS[(204.67±3.07) vs(121.45±2.54)]和eNOS蛋白[(591.44±2.98) vs (469.57±1.79)]表达明显升高(P<0.05);3月龄组与12月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茱萸次碱可以提高自然增龄大鼠动脉血管的抗氧化能力,增加eNOS的表达,从而发挥延缓大鼠血管衰老的作用.

  • 脑出血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与意义

    作者:武衡

    目的 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的分布.方法 取健康成年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通过微量注射器向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4 U建立脑出血模型(模型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脑出血后2、6 h,1、4、7及14天共6个时间点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以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脑出血后2 h BDNF蛋白主要表达于血肿周围的小胶质细胞,6 h表达开始增高,1天达高峰,部分表达于神经元,以后逐渐降低,到第7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14天后仍可见到少量阳性反应极弱的BDNF阳性细胞;在6 h,1、4天3个时间点上,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DNF mRNA主要表达于神经元,1天后达高峰,7天后两者的表达水平继续下降但仍高于正常,14天后降至基础水平,在6 h,1、4天3个时间点上,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脑出血后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时段性增高.

  • 小G蛋白Rad基因对心肌肥大的影响

    作者:胡保奎;牛丽丽;耿召华;刘玉峰

    目的:研究Rad基因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为心肌肥大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针对Rad基因序列构建Rad过表达和低表达腺病毒载体,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Ad-GFP组,Ad-RNA干扰(RNAi)组,Ad-Rad组,肥大模型组(心肌营养素1诱导),肥大+Ad-GFP组,肥大+ Ad-RNAi组,肥大+ Ad-Rad组,48 h后检测Rad、心房利钠因子(AN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肥大模型组ANF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肥大+Ad-Rad组ANF蛋白表达较肥大+Ad-GFP组明显降低,肥大+Ad-RNAi组ANF蛋白表达较肥大+Ad-GFP组明显升高(P<0.05)。肥大模型组Rad 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Ad-Rad组Rad mRNA和蛋白表达较Ad-GFP组明显增加,Ad-RNAi组 Rad mRNA和蛋白表达较Ad-GFP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Rad基因可抑制在细胞水平心肌营养素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

  • 小干扰RNA干扰PC12细胞内源性Kir6.2基因后对鱼藤酮诱导的细胞损伤及信号通路研究

    作者:刘小坤;王刚;陈旭

    目的 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内源性Kir6.2基因表达来研究Kir6.2亚基缺失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 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检测5组细胞(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1组,siRNA干扰2组和siRNA干扰3组)Kir6.2干扰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组细胞(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1组)Kir6.2干扰情况,水溶性四氮唑检测4组细胞(阴性无药组、干扰组无药组、阴性加药组、干扰加药组)在鱼藤酮处理24 h后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组细胞(阴性对照组、干扰组无药组、鱼藤酮组、PKC抑制剂组)鱼藤酮处理前后细胞内PKC及磷酸化PKC表达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siRNA干扰1组,siRNA干扰2组干扰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干扰1组内源性Kir6.2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0.55±0.07 vs 0.89±0.09,P<0.05).四氮唑结果显示,Kir6.2干扰组较阴性对照组PC12细胞活力显著减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PKC抑制剂组PKC和磷酸化PKC水平较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组、鱼藤酮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内源性Kir6.2能保护PC12细胞抵抗鱼藤酮的毒性作用,Kir6.2可能通过激活磷酸化PKC在调节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2055 条记录 12/103 页 « 12...9101112131415...10210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