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管插管全麻复苏期病人躁动的护理

    作者:田燕

    手术完毕,麻醉停止,但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在麻醉恢复期,随时可出现患者血循环、呼吸、代谢方面的异常而发生生命体征的改变,特别是气管插管全麻恢复期患者情况多变,应严密观察,躁动是麻醉恢复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躁动患者应综合分析,对症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 循证护理预防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超男

    目的:研究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效果.方法:将1164例全麻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躁动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麻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麻醉恢复期病人中的应用较常规护理有效降低了躁动的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 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恢复期寒战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范圣登;洪涛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对全麻后恢复期寒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 例腹部择期手术恢复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对照组)、B 组(布托啡诺组)、C 组(哌替啶组),每组20 例.所有患者均监测ECG、SpO2、BP、MAP.记录寒战治疗前、治疗后5min、15min 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给药前各组MAP、HR及SPO2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B、C 组HR 及MAP 均显著低于A组(P<0.05);B 组SpO2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C 组注药后5min SpO2显著下降(P<0.05),B、C 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 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布托啡诺能有效治疗全麻恢复期寒颤,对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哌替啶.

  • 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张伟;陶学有;马正良;顾小萍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已经广泛用于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切除术或结扎术、盆腔黏连分解术等手术.腹腔镜手术由于术中采用CO2气腹,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及高碳酸血症会影响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增加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临床麻醉具有于镇静、抗焦虑、减少复合麻醉药的用量、降低麻醉和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等作用,目前已在临床麻醉实践中成功应用[1].

  • 右美托嘧啶联合地佐辛用于全麻手术恢复期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瑞国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联合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5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按0.25μg/kg静脉输注右美托嘧啶,观察组在输入相同剂量右美托嘧啶的基础上按0.1mg/kg静注地佐辛,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 PACU),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拔管即刻与拔管后5分钟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时的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分钟和60分钟VRS评分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联合地佐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镇痛及镇静效果良好,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副作用的发生率。

  • 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效果观察

    作者:张晓霞;迟梦琳;胡宇坤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术后恢复期出现寒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0例.对照组缓慢静脉注射多沙普仑50 mg,观察1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 μg/kg,观察2组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比较3组给药前后寒战、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1)除对照组给药后15 min外,3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寒战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观察2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寒战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寒战评分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除对照组给药后5 min外,3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镇静评分分值均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观察1、2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镇静评分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1、2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效果优于多沙普仑,且不良反应少.

  • 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的影响

    作者:白全召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0岁,体重45 ~ 10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入恢复室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 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在恢复室时间及躁动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气管导管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和20 min(T4)进行RSS镇静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D组躁动情况发生率降低且T1-4时RSS镇静评分升高(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手术结束时给予0.4 μg/kg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降低全麻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提供安全的镇静效果.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中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吴志兰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需要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平均分为两组,皆在手术室给予气管拔管,保持拔管时脑电双频指数对照组为80以上,观察组为60~80,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前与拔管后高值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5.8±7.1)次/min与(76.1±6.9)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1,P=0.865),术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9.8±8.4)mmHg与(90.2±8.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850);拔管后两组患者的心率高值分别为(85.6±8.2)次/min与(96.2±8.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7,P=0.000),拔管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高值分别为(99.2±8.7)mmHg与(107.9±9.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P=0.000).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在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时给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保持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60~80之间,能够降低拔管时对患者心血管带来的刺激程度,为患者拔管期的安全提供保障,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恢复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症的比较

    作者:邹聪华;李君毓;郑艇;关惠萍

    目的 比较盐酸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恢复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症(CRBD)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在全麻下行尿道腔镜微创手术且术后在麻醉恢复室(PACU)后发生CRBD的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羟考酮组,Ⅱ组为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和30 min(T2)记录患者CRBD程度分级、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等,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Ⅱ相比,Ⅰ组T1、T2时的CRBD程度明显改善(Ⅰ组T1轻、中、重分别有8例,0例,0例,Ⅱ组T1轻、中、重分别有16例,13例,1例;Ⅰ组T2轻、中、重分别有8例,0例,0例,Ⅱ组T2轻、中、重分别有16例,14例,0例);与Ⅱ相比,Ⅰ组T1、T2时的躁动评分降低[Ⅰ组T1躁动评分为(0.3±0.3)分,Ⅱ组T1的躁动评分为(0.6±0.3)分;Ⅰ组T2时的躁动评分为(0.2±0.3)分,Ⅱ组T2时的躁动评分为(0.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T1的Ramsay评分为(1.3±0.5)分,Ⅱ组T1的Ramsay评分为(1.5±0.6)分;Ⅰ组T2时的Ramsay评分为(1.6±0.4)分,Ⅱ组T2时的Ramsay评分为(1.5±0.5)分].结论 与舒芬太尼相比,羟考酮0.1 mg/kg用于缓解全麻术后CRBD效果更佳.

  • 基层医院唇腭裂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雒翠平

    目的 观察唇腭裂手术术后恢复期各种呼吸道并发症并找到恰当的处理办法确保患儿安全.方法 择期唇腭裂手术患儿70例,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诱导药用咪达唑仑100~150 mg/kg,维库溴铵0.08~0.10 mg/kg,芬太尼10~20 μg/kg,丙泊酚2.0~2.5 mg/kg缓慢静脉注射.维持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 术后有呼吸并发症的病例占手术总例数的33%,比较多见.结论 基层医院唇腭裂手术患者必须待完全清醒后方可送回病房.

  • 循证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对全麻恢复期躁动病患采取循证护理的意义。方法选取164例全麻病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对照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实施循证护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病患发生躁动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病患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全麻恢复期的病患采取循证护理能大大降低躁动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 胸部肿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辛

    本文总结了2010年3月-2010年12月36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部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包括:术后监测、体位护理、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胸部肿瘤术后,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病情千变万化,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危险性大.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 全麻恢复期躁病人动原因及护理要点

    作者:聂桂玲

    围术期护理是指患者从手术开始到术后康复全过程的护理,而麻醉恢复期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躁动是全麻恢复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躁动不安只是短暂的,但确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 全麻肌松恢复期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研究

    作者:高鲁渤;宋振国;李锦城

    目的:观察全麻患者在肌松恢复期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双水平压力正压通气(BiPAP)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3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3组.术中初始通气方式均为IPPV,给后一次肌松剂后将后两组的通气模式分别调整为SIMV和BiPAP.不同时间点记录气道峰压(Ppeak)、每分通气量(MV)、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血气,观察给后一次肌松剂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LR-S).结果:①给予后一次肌松剂后和T1出现时BiPAP组的Ppeak均明显低于IPPV和SIMV组(P均<0.01),TR=0.75时IPPV组的Ppeak均明显低于SIMV和BiPAP组(P均<0.01);②T1恢复时BiPAP组的MV高于IPPV组(P<0.05),T4恢复、TR=0.25、TR=0.75时SIMV和BiPAP组的MV均明显高于IPPV组(P均<0.01);③TR=0.25、TR=0.75时SIMV和BiPAP组的PEtCO2均低于IPPV组(P均<0.05);④拔管前SIMV和BiPAP组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IPPV组(P均<0.05);⑤SIMV组和BiPAP组的LR-S均短于IPPV组(P均<0.05).结论:SIMV和BiPAP具有不对抗患者自主呼吸、LR-S短、Ppeak变化小、MV高、PEtCO2低等优点,更适于全麻恢复期使用.BiPAP还具有Ppeak低、不易引起气压伤的优点,更适宜气道压力高(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

  • 心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李梅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各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躁动率、血压平稳率、心率平稳率及循环相对平稳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躁动率为23.81%、血压平稳率为90.48%、心率平稳率为95.24%及循环相对平稳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5.24%、71.43%、76.19%及78.57%。对比两组患者躁动率、血压平稳率、心率平稳率及循环相对平稳率,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气管插管患者全麻恢复期具有良好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适感及躁动不安感等,同时还可有效减轻患者出现的疼痛感。

  • 小儿全麻恢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裘燕;李军;封凯旋;连庆泉;陈小玲;苏尔瞻

    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与成人不同,全麻恢复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小儿一直是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高发人群[1,2].小儿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远高于成人(17%)[3].研究表明,全麻恢复早期因受麻醉、手术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危时期[4,5].小儿麻醉并发症与年龄、手术时间、ASA分级、手术种类、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年龄和病理生理情况有关[6,7],然而以上研究仅仅是对单一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到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本研究分析小儿全麻恢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术后全麻恢复期保留气管导管致气管破裂1例

    作者:董龙才;刘辉;高喜文

    患者,女性,57岁,ASA Ⅱ级,体重60 kg,身高156 cm,诊断为鞍区占位和垂体瘤复发,拟在全麻下行垂体瘤切除术,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史,心电图(ECG)示寞性心动过缓;胸部X光片示: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生化的指标未见异常.

  • 全麻恢复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作者:王珊娟;杭燕南

    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的直接创伤以及病人原有病理生理的变化等,均可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结束后,麻醉作用并未完全消失,即使病人已经清醒,药物作用却未必完全消除,保护性反射也没有恢复正常,此时仍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何积极防治全麻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麻醉医师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 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薛红梅;官海琴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提高恢复期患者的舒适度.方法:观察我院2011年1~3月份在恢复室收治的272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2720例患者,其中,263例患者在恢复期间表现为躁动不安、呻吟、胡言乱语,甚至极力想拔除各种管道,其发生率为9.67%;其中,儿童和成年人患者躁动发生率高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出现原因有疼痛、气管插管不适、尿管不适等.通过镇静、解释、适当的约束限制等措施可有效地缓解躁动.结论:加强对麻醉恢复室躁动患者的观察,尽早找出躁动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患者由于躁动造成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躁动 全麻恢复期
  • 心理护理干预配合氟马西尼在小儿咽部手术全麻恢复期应用的效果评价

    作者:袁玲;刘莉;区锦燕;黄素珍;李振威;陈学华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配合氟马西尼在小儿咽部手术全麻恢复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拟行咽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A组未经心理护理而自然苏醒,B组未经心理护理但使用氟马西尼催醒,C组经心理护理后自然苏醒,D组经心理护理联合氟马西尼催醒.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术后护理.观察4组患儿基本生命状况、达到4级清醒所需时间、清醒程度评分、安静状态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 min及5 min时B、D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好于A、C组,相比较差异显著.A组患儿术后清醒程度评分显著低于B、C、D组,但安静状态评分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结论 对咽部手术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配合氟马西尼在全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