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丽;王军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与分型相结合的方法,水煎服,6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尿激酶5000U静脉滴注,6周为1个疗程.结果:视力提高,眼出血吸收,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渗漏减轻,视野缺损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水肿渗出吸收,提高视力,具有一定优势.

  • 活体荧光眼底造影对长期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损害的观察

    作者:马红婕;张欣;唐仕波;汪建新;汪振芳

    目的:活体观察长期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的损害。方法:应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活体观察视网膜血管,对长期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数量及渗漏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眼底照相显示长期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可见动脉反光增强,静脉迂曲扩张,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但可见毛细血管网密度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小鼠的视网膜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血管退行性变,而非血管的渗漏。

  • 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作者:沈泽民

    目的:应用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观察其疗效.方法: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52例(男性194例、女性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和对照组80例,对全部病例初诊视力、本次视力、视力改善时间、眼底荧光造影证实其黄斑水肿平均消退时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主观视力改善时间和眼底荧光造影证实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末次视力、15个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 高龄患者行吲哚青绿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致过敏二例

    作者:王炜;崔霞;王兆艳

    1临床资料例1,女性,8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0d,于2002年3月来我院眼科就诊,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5,眼压:双眼14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晶体轻度混浊,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射消失,颞下有数个散在大小不等玻璃膜疣.初步诊断:双眼老年性黄斑变性.为进一步诊断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和荧光素钠视网膜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造影检查前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有糖尿病10年,无药物过敏史,无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史,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按常规程序操作,先在前臂用吲哚青绿试验液做划痕皮试,20min后观察划痕处,无过敏反应,经肘前静脉缓慢注入1%荧光素钠稀释液5ml观察未见过敏反应,即刻注入25mg吲哚青绿粉剂加注射用水3ml溶解液和20%荧光素钠注射液3 ml混合快速推入,注射完后无不良反应.但造影进行至5 min 15 s时患者突然出现恶心胸闷,心前区不适,面色苍白,双腿瘫软,即刻平卧吸氧,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0ml,肾上腺素1 mg,注射时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抽搐,尿失禁,呼吸表浅25次/min,脉搏微弱96次/min.血压80~40mm Hg.用药10 min后病情逐渐平稳,意识恢复,面色转为红润,心率76次/min.给患者口服温开水,继续观察3 h血压,脉搏,呼吸直至正常.

  • 复发性CSC的FFA特征

    作者:金明;张红松;时冀川

    目的:探讨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 angiography,FFA)特征.方法:对26例(38只眼)CSC患者进行FFA检查.结果:在26例复发性CSC患者中有神经上皮脱离者13只眼,色素上皮脱离者11只眼,窗样缺损者9只眼,色素上皮带状萎缩4只眼.病灶位于黄斑区30只眼,黄斑颞侧7只眼,鼻侧仅有1只眼.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小于1/2PD者占50.9%,大于2PD者占8.9%,二者之间者占30.1%.结论:对于复发性CSC,FFA仍然是有诊断意义的检查,其特征性改变提示视网膜色素上皮代偿失调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循环障碍有联系.

  • 盐酸奥布卡因眼液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英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 aphy,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常用检查技术,是采用能发出荧光的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血管,用装有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并借助于裂隙灯进行观察和连续拍片,记录荧光素在眼底血循环中的动态情况,以便了解眼底的微循环结构以及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可以查到用检眼镜查不到的细微病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在提高眼底病诊断的可靠性及制定眼底病的激光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依据[1].

  •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

    作者:颜小焰;池淑宁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目前已成为眼科学的重要诊断和研究工具,是眼内疾病常规的检查方法之一,常用于观察分析眼底血管形态、血液循环、眼底出血、炎症渗出的部位及范围等细微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 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分析

    作者:高燕;顾国贞;彭清;李雁杰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oclusion,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导致视力丧失的视网膜血管病变,也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已为众多学者熟知,但RVO患者同时还伴有黄斑水肿、新生血管形成等.其中RVO伴发黄斑水肿在临床上常见,现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的75例RV0患者的临床资料及FFA图像特征回顾分析如下.

  • 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分析

    作者:高燕;顾国贞;彭清;李雁杰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oclusion,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导致视力丧失的视网膜血管病变,也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已为众多学者熟知,但RVO患者同时还伴有黄斑水肿、新生血管形成等.其中RVO伴发黄斑水肿在临床上常见,现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的75例RV0患者的临床资料及FFA图像特征回顾分析如下.

  • 氩氪激光结合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病

    作者:赵士凡;赵勇

    自 1997年 8月~ 1999年 5月对 32例 56眼经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FFA)检查后确诊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病人 , 应用美国 (AERENT)公司激光器进行氩氪激光结合治疗 , 疗效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32例 56眼门诊患者 , 男 12例 17眼 , 女 20例 39眼 , 单纯型病变 41眼 , 增殖型病变 15眼 , 年龄 19~ 75岁 , 平均 57岁 , 从发病到第 1次激光治疗时间 2 d~ 5年 , 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 19例 43眼 , 视网膜静脉阻塞 6例 6眼 ; 静脉周围炎 5例 5眼 , 其他 2例 2眼 .

  • 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外渗冰敷封闭治疗的护理12例

    作者:谢秀英;方玲珠;余宝花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的重要诊断检测手段,我院从1988年始开展此项业务,共检查患者11 000例.在常规操作中,避免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痛苦,保证荧光造影的快速顺利进行,并对少数出现不良合并症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1988年10月~2003年10月共出现12例荧光素钠药物外渗,经及时处理,全部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特性的观察

    作者:刘彩娇;关天芹;黄时洲;文峰;罗光伟;吴德正;吴乐正

    目的 探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特性.方法 对持续1年进行的1184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中,发生的165例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就其在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差异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184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中出现不良反应165例,占13.94%.在性别方面,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x2=10.45,P<0.01).在症状方面,不良反应中以恶心的发生率高,其次为呕吐.在程度方面,多为轻型反应,未见到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在年龄方面,不良反应在3~9岁年龄组发生率高,10~49岁年龄组的发生率大致相近,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逐渐下降,16例80岁以上老年人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季节方面,不良反应在时间分布上,7月和11月发生率较高,5月、9月和10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观察在本组中病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有关,部分与不同季节有关;其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型反应.

  • Coats病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18例报告

    作者:赵晓红

    1908年Coats将一种表现为大片外层视网膜渗出的眼病命名为"外层出血性视网膜炎”,以后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将其改称为"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炎”.于60年代中后期普遍应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后,进一步证实了Coats病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和继发性渗出性改变,发现了隐藏在脂质渗出物中或出血深面的异常血管,为早期诊断Coats病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现总结1996年1月~1998年10月18例FFA结果,报告如下.本组18例病人19只眼患病,其中男12例,女6例,仅一人为双眼先后发病,右眼10例,左眼7例,发病年龄小5岁,大为74岁,<20岁8人,占总人数的44%,视力≤0.05者5只眼,>0.05且≤0.1者11只眼,>0.1且<0.5者3只眼.

  • 糖尿病患者早期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意义——附67例临床报告

    作者:冯绍鸿;吴培兰;赵黎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也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

  • 配合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葛芸

    目的:总结配合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的护理体会,减少造影患者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500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患者注射造影剂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20例患者检查后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之外,其他患者造影过程顺利,造影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掌握造影禁忌证,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如药敏试验、充分散瞳、指导患者配合,医护操作同步进行是造影检查顺利完成的关键,并可有效预防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分析

    作者:邴寒;张继超;李淼;王素云

    目的 通过对散瞳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3种检查方法,对疑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比较,优化检查程序和方法.方法 对2009-02~2011-02间,就诊我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4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散瞳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眼底病专科医师阅片进行诊断,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为标准.主要指标散瞳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筛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为筛查阈值时,散瞳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和眼底照相的敏感度分别是65.7%、87.1%,特异度分别是77.2%、93.5%,Youden指数分别是42.3%、78.9%,Kappa检验一致性分别是43.3%、81.7%;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期为筛查阈值时,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和眼底照相的敏感性分别是66.4%、94.2%,特异性分别是94.9%、98.4%,Youden指数分别61.7%、91.5%,Kappa检验的一致性分别是40.2%、62.3%.结论 眼底彩色照相可做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优化筛查诊断方法.

  •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改变分析

    作者:郑瑜;沙翔垠;姚达强;郭露萍;吴兴萍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28例(31只眼)进行FFA、ICGA及O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图像。结果单纯型出血15只眼(48.4%),FFA表现:出血部位遮蔽荧光,其中8只眼(53.5%)可见漆样裂纹透见荧光;ICGA表现:造影期间出血部位为淡的低荧光,晚期均可见漆样裂纹性条状低荧光;OCT表现:9只眼(60%)在神经上皮层下和4只眼(26.7%)在色素上皮( RPE)下可见中高反射光团,周围神经上皮无水肿增厚,其下脉络膜光带连续,其中2只眼(13.3%)OCT无明显改变;新生血管(CNV)型出血16只眼(51.6%),FFA 表现:14只眼(87.5%)为典型性 CNV,2只眼(12.5%)为隐匿性 CNV;ICGA 表现:14只眼(87.5%)为焦点状CNV,无明显染料渗漏,2只眼(12.5%)未见CNV改变;OCT表现:14只眼(87.5%)为RPE光带断裂,RPE上梭形或类圆形中、高反射光团,2只眼(12.5%)为RPE层断裂伴不规则增厚中高反射信号,神经上皮层均增厚水肿。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分为单纯型和新生血管型,新生血管多表现为典型CNV,不同类型的出血其FFA、ICGA、OCT的改变各具特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率,节省费用。

  • 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作者:田敏;李友谊;吕红彬;段成霞;周琦;董敏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565例糖尿病患者1063只眼中DR 697只眼(65.6%)、老年黄斑病变37只眼(3.5%)、视网膜静脉阻塞20只眼(1.9%)、高度近视眼底改变10只眼(0.9%)、视神经炎9只眼(0.8%)、视网膜色素变性6只眼(0.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只眼(0.3%)、其他3只眼(0.3%),未发生DR 366只眼(34.4%),正常眼底278只眼(26.1%);除外视网膜其他病变,共计975只眼,其中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8.5%)、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16.7%)、中度NPDR(14.4%)、重度NPDR(22.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3%);局限性黄斑水肿(33.1%)、弥漫性黄斑水肿(35.1%)、囊样黄斑水肿(23.1%)、缺血性黄斑水肿(3.8%)、增生性黄斑水肿(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渐增加(χ2=54.927 P <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R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χ2=11.798 P <0.05);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水肿的程度增加(χ2=63.15 P <0.05)。结论 FFA能够及早发现程度不同的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改变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的视网膜病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增加糖尿病患者对DR的认知能力,对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及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晚期视乳头缘晕轮观察

    作者:张贻转;袁铸;周宇;姚军平

    目的 探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晚期视乳头缘晕轮(LPH)与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的关系.方法 从随机抽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FFA图像清晰、包含完整的视乳头30只眼中,读出LPH的形状、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着色、巩膜环/或弧.结果 有LPH 29只眼,鼻侧弧形1只眼,环形14只眼,上极或/及下极荧光较淡14只眼.在29只眼LPH中,有巩膜环或弧25只眼,其中巩膜环4只眼,颞侧弧7只眼,上或/及下极不清14只眼.有视乳头颞侧脉络膜着色20只眼,与LPH融合成一体11只眼,其中7只眼LPH的荧光亮度更强,4只眼的荧光亮度一致;9只眼与LPH无相融合.结论 LPH是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渗漏的学说证据不足.

  • 初盘旁脉络膜炎眼底改变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

    作者:廖萱;彭远光;兰长骏

    目的 探讨视盘旁脉络膜炎(Jensen病)的眼底改变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 分析11例(12只眼)Jensen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FFA表现.结果 11例患者均为近视.眼底可见视盘旁的灰白色局限性脉络膜渗出病灶,边界不清,轻度隆起;FFA早期为低荧光,后期荧光渗漏和染色;非活动病灶荧光着染,萎缩区可见大的脉络膜血管.结论 Jensen病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以青壮年多见,多为单眼发病,可复发.眼底表现有特征性,FFA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进展和活动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