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曾雪军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剖胸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快通道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麻醉,快通道组给予快通道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快通道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苏醒时间更快,拔管时间更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ICU内紧急床旁开胸心脏按压复苏二例

    作者:封秀琴;金丁萍;周根秀;梁皎;范清秋;陈建裕

    开胸心脏按压术足心肺复苏中建立有效人工循环的方法,复苏的初步成功率明显高于胸外心脏按压[1].由于剖胸手术的专科性及医务人员观念、技术水平和没备条件的限制,开胸心脏按压通常局限在心胸外科及其ICU进行.

  •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剖胸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谭焱;殷桂林;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庞大志

    目的: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于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镇痛(n=20),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持续肋间神经阻滞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2.15±0.31)低于病人自控镇痛组(2.94±0.45,P<0.05),而镇痛副反应更少. 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操作简易直观,镇痛效果相对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 针刺复合椎旁阻滞对剖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

    作者:於章杰;殷文渊;宋建钢;王祥瑞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椎旁神经阻滞对剖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是否优于单纯锥旁阻滞.方法:选择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针刺复合椎旁阻滞组(A+PVB)、单纯椎旁阻滞组(PVB)各20例.A+PVB组患者在麻醉前接受相关穴位的连续电针刺激,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切口水平上下截段的单次椎旁神经阻滞;PVB组患者仅在麻醉前接受单次椎旁神经阻滞,同时两组术后行自控镇痛.选择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神经阻滞消退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各参数差异.结果:A+PV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显著显著少于PVB组(P<0.01);A+PVB组术后自控镇痛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PVB组(P<0.01);A+PVB组术后12h、24h、36 h的静息VAS评分显著少于PVB组(P<0.05),A+PVB组术后12h、36 h的运动疼痛VAS评分显著少于PVB组(P<0.05);A+PVB组术中苯肾上腺素用量显著少于PVB组(P<0.05);A+PVB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少于PVB组(P<0.05);两组术后PONV发生率、ICU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剌复合椎旁阻滞较单纯椎旁阻滞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术中循环干扰小,并加快术后拔管时间.

  • 观察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崔凯;范清丽;徐敏;范希欣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在我院的100例行剖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针对2组患者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麻醉方法,即静脉与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麻醉阻滞符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快通道麻醉。针对2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围术期患者状态以及药物的用量、效果和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尽系统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围术期患者的状态良好,波动较小,对照组患者生理指标波动较大,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用量、效果两反面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较传统麻醉方法比较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瑞芬太尼不同麻醉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海静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行剖胸手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2组均使用瑞芬太尼为麻醉剂,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各个时段的HR、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2、T3时刻的HR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患者在T2、T3、T4、T5时段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胸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患者 HR加快、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增加,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更为轻微,便于术后镇痛,具临床推广价值。

  • 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钳闭86例

    作者:翁国星;谢琦;王欢;姚祖武;陈智群

    1995年11月至2002年6月,我们行改良的电视胸腔镜(VATS)下动脉导管未闭(PDA)钳闭手术86例,3例因术中探查见PDA直径>0.8 cm而改常规剖胸手术.实际完成VATS手术83例,现总结、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以及近期和远期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 剖胸术后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止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旭平;张瑞武;李殿清

    剖胸手术胸部创伤大,术后因切口部疼痛,需要像杜冷丁之类麻醉药多次使用,且维持时间短、效果差.我院1996年3月~2000年2月,剖胸手术660例,其中采用0.375%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封闭止痛252例,占同期剖胸手术病人的38.2%;其余为非封闭组(408例).封闭组术后绝大多数患者(80%~90%)勿需任何镇痛剂,效果较好.

  • 作者:

    关键词:
  • 瑞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瑞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需剖胸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T1时间段两组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其他时间段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剖胸手术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微创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术后护理

    作者:王磊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女多于男。传统手术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由于多数缺损较小,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恢复缓慢。近年来微创外科迅速发展,电视胸腔镜应用于房间隔缺损的治疗越来越多,适应证在不断扩大,改变了传统手术的弊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由于腔镜手术与普通剖胸手术的差异,除了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及术中的配合外,术后护理也很重要[1]。本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8月微创治疗房间隔缺损48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剖胸手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胡国宏

    目的 探讨剖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 取本院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的剖胸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患者自控模式(LCP),B组术后患者感疼痛时单次肌注哌替啶50 mg.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两组各项生命指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前后六项指征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R、V、FEV1、SpO2、HR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手术前后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状态及镇痛效果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胸手术后患者PCEA优于临时注射哌替啶镇痛,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 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牛慧;刘巨风

    目的:探讨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收治的150例剖胸手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他们进行观察和护理的方法、效果。结果150例剖胸手术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置管顺利,引流保持通畅,没有一位患者引流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两星期内顺利拔管痊愈出院的患者共148例,2例患者因胸腔内出血,需要再次进行剖胸止血,延期拔管后痊愈出院。结论全面、细致地做好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痊愈,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

  •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剖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徐海霞;张东育;马传根;郭素莲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剖胸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肋间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8例单侧择期剖胸手术患者(ASA Ⅰ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Ⅰ组术前行术侧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术前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以患者人手术室全麻诱导插管前平卧位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为基础值,依次记录麻醉前及全麻诱导插管后5、10、15、20、25、30 min的MAP和HR,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MA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MA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剖胸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小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麻醉深度易于控制平稳;且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更适用于单侧剖胸手术患者的麻醉.

  • 改良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轶;吕杰

    目的 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 40例开胸术后镇痛患者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观察组,20例)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20例),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d内P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58±0.7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9±1.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0%(6/20),高于观察组的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 术后呼吸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滕金亮;戴玉成

    术后病人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尤以剖胸手术和上腹部手术为严重.本研究采用麻醉医师特有的专业技术与方法,对剖胸术后病人进行呼吸功能治疗,以期改善术后病人的呼吸功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择期剖胸手术病人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6.8±1.9)岁.其中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或弓下吻合术34例,纵隔手术6例.手术切口均为左后外侧肋间切口.术前经查体和各项辅助检查证实无严重心肺疾患,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基本相似,麻醉与手术时间大致相同.

  • 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轶;刘会长

    目的 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 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观察

    作者:张小康;王勇

    目的:对比观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的疗效。方法选择7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45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VATS组),34例采用传统剖胸肺叶切除术(剖胸组),对比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与剖胸组相比, VATS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术后疼痛改善(P均<0.05)。两组均完整切除肿瘤、切缘阴性、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均>0.05)。VATS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剖胸组并发症发生率8.82%(P<0.01)。结论与剖胸组相比, VATS组具有同样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 开胸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探讨

    作者:刘洪;赵凤瑞;郭作文;刘德若;张银合;张伟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中单侧肺萎陷、术后肺复张导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5例开胸术后复张性肺水肿患者进行总结,3例为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后,2例为食管癌根治术后。结果:常规单侧肺萎陷的开胸手术均可能发生轻重不一的复张性肺水肿。结论:可通过术中定期(以间隔30 min为宜)肺复张以及术后渐进性肺复张等措施来减低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

  • 氨茶碱用于全身麻醉术后催醒的临床观察

    作者:孟宪慧;李卫东

    全身麻醉是剖胸手术必须实施的麻醉方法.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对全麻药的耐受程度不同,使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长短不一.传统认为氨茶碱是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剂,但此种作用血清浓度需达10~20mg/L.近来发现,小剂量、低浓度的氨茶碱(血清浓度<3mg/L)具有催醒作用.我们对40例全麻开胸患者术后20分钟仍未达到拔管指征者,给予氨茶碱以观察其临床催醒效果.

7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