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麻醉下右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作者:金柳辰

    目的:本文就全麻和局麻下高位颈前路和颈中路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HR、BP、SPO2、ECG等,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局麻下穿刺的患者于穿刺前5分钟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3mg镇静,局麻后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全麻下穿刺的患者经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芬太尼4~5μ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异丙酚2mg/kg,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穿刺.高位前路进针点位于甲状软骨缘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动脉外侧,进针方向指向同侧乳头.高位颈中路进针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或稍下方.进针方向指向胸锁乳突肌三角下方,针体与冠状面成20°~30°.结果:高位颈前路穿刺者局麻和全麻下穿刺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颈中路穿刺者局麻下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全麻下(P<0.05),全麻下高位颈前路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颈前路.结论:局麻下颈部解剖定位清楚的患者,高位颈中路穿刺优于颈前路,而全麻后或因肥胖颈部定位不清的患者,可优先采用高位颈前路.

  • 瑞芬太尼不同麻醉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海静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行剖胸手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2组均使用瑞芬太尼为麻醉剂,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各个时段的HR、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2、T3时刻的HR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患者在T2、T3、T4、T5时段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胸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患者 HR加快、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增加,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更为轻微,便于术后镇痛,具临床推广价值。

  • 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冬;刘建芳;赵永善;张树平;石华;冯智英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旨在为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观察研究2013年第一季度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92例,根据麻醉医师术前会诊和患者及家属意愿选定的麻醉方案实施麻醉,其中80例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12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术后1周内每天随访观察所有患者体温、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临床表现,术后第1、7天检查血常规和第3、7天复查胸片,采用SPSS16.0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全身麻醉组术后1周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1.25%,硬膜外麻醉组术后1周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0.89%,比较全麻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代麻醉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无菌观念的增强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减低了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单一考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文中提及的两种麻醉均是可供选择的方法。

  • 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张诗渊

    目的:探究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麻醉方式临床疗效情况,分析出3种不同的麻醉方式造成的对血流动力学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需择期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44例,随机分成3组:A组(进行持续硬膜外麻醉)、B组(进行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C组(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在诱导、切皮及骨水泥填充后几个时间点上患者体征变化和差异。结果 B组和C组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和血压与A组差异明显,其中B组和C组在诱导、切皮和骨水泥填充后的心率分别为(75.93±6.05)、(77.14±7.65)、(77.98±9.15)和(73.68±5.88)、(73.12±6.35)、(77.40±6.25),中心静脉压分别为(7.17±3.25)(7.08±3.16)(8.92±3.15)和(7.12±3.48)(7.04±3.22)(8.37±3.37),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各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控性好。两者基本等效,均可以用于髋关节的置换手术。而此二者之间再做精细比较,如何在临床中进行选择,需在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莹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腰麻.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10天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8.33%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血压、心率、手术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患者手术中使用腰麻,能够显著降低认知功能障碍,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较为正常,临床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学习.

  • 分析不同麻醉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凤娟;吴振忠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方便择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4例,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观察对比不同手术时间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填充骨水泥后、缝皮时及完成手术时HR(72.5±10.3)次/min、(73.5±10.2)次/min、(74.3±15.5)次/min,低于对照组(82.5±10.5)次/min、(83.5±10.2)次/min、(84.2±10.3)次/min(P<0.05),DBP(77.5±8.2)mmHg、(78.6±9.2)mmHg、(78.6±8.6)mmHg与SBP(125.5±17.5)mmHg、(127.5±15.5)mmHg、(126.6±15.8)mmHg高于对照组(70.5±7.7)mmHg、(70.4±8.7)mmHg、(71.1±10.5)mmHg与(115.5±12.5)mmHg、(113.5±17.5)mmHg、(118.5±14.5)mmHg(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保证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适于临床应用.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比较研究

    作者:余鸭全;陈永伦;邓玫

    目的:针对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155例,女性患者为145例,年龄区间在65~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5岁,体重在46~68kg,通过 asa 分为 ii 级跟 iii 级。并将3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全麻组(G 组)150例,脊椎-硬膜外阻滞组(s-e 组)150例。s-e 组中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0.5%的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ml,时间控制在20s,然后保持原来的体位15分钟,并且要调整患者的麻醉平面,在手术中可以选择性的追加0.5%的罗哌卡因的量,同时在麻醉前的24小时、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进行量化功能评分,采用 MMse 量化表,抽取静脉血样并进行血浆β淀粉样蛋白浓度的测定;而 G 组采用的是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为0.1mg/kg,芬太尼3~5μg / 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 / kg 来进行麻醉诱导,并且要将静脉输注的丙泊酚维持在2~3mg·kg-1·h-1,维库溴铵0.04mg / kg,芬太尼 l μg / kg,并且要同时吸入1.5%~2.0%的异氟醚,然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例通过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后,结果显示,s-e 组的患者病例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的障碍发生率跟血浆β淀粉样蛋白浓度要比 G 组患者中的低,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过采用全麻较脊椎-硬膜外阻滞的方式更易导致老年患者在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

  • 三种麻醉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评价

    作者:任正永;刘晓敏;姜莉花;王文婷

    目的 讨论异丙酚+芬太尼、异丙酚、笑气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且孕期≥50 d且<70 d或自愿采取无痛人工流产且无手术禁忌证的年令在17~40岁的312例的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分A、B、C三组分别应用芬太尼+异丙酚、异丙酚、笑气采取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结果 应用芬太尼+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快时间短,效果好,异丙酚次之,笑气作用再次之.结论 芬太尼+异丙酚行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患者术后清醒迅速、完全、可控性强,临床上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时值的推广.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

    作者:余艳斌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情况评分、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现象,值得在临床推广。

  • 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义成;杨婷婷;周安平;安详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期间~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需行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参照组(46例)、实验组(48例),分别给予全麻、硬膜麻醉,对比两组的药物用量、PCCD发生率、不同阶段的MMSE评分。结果:实验组的POCD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参照组39.13%;麻醉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内对比,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36小时评分都比麻醉前评分下降(P<0.05)。结论:硬膜麻醉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可降低POCD发生率,缩短疾病的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作者:肖丽芳;林欢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老年股骨骨折麻醉和镇痛效果;术后疼痛评分、麻醉起效时间、镇痛药应用量;手术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麻醉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动过缓、缺氧、高血压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嗜睡、头晕、恶心等).结果:观察组麻醉和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镇痛药应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优于全身静脉麻醉+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可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麻醉起效快,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使用,减轻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

  • 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区浩林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手术患者按麻醉方法分为全麻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12 h,术后1、3 d记录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POCD发生情况.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6 h和术后12 h的MMSE评分分别为(22.92±1.53)和(24.86±1.47)分,均高于全麻组[(21.08±1.04)和(22.47±1.28)分](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25.00%(10/40)和5.00%(2/40),均低于全麻组[47.50%(19/40)和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明显降低POCD发生率.

  • 不同麻醉长时间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

    作者:徐凯平

    目的 对不同麻醉长时间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需长时间单肺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患者通过静脉输注异丙酚进行麻醉,常规组患者通过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在清醒仰卧位(T1)、侧卧位双肺通气30分钟(T2)、侧卧位单肺通气5(T3)、15(T4)、30(T5)、60(T6)、120(T7)、180(T8)分钟及再次双肺通气30min(T9)对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各组内T2时刻的肺内分流率和PaO2明显比T1时刻高,单肺通气后肺内分流率进一步升高,于T4、T5时刻达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单肺通气后PaO2显著降低,于T4~T6时刻降至低后开始回升.常规组的肺内分流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且差异较大,P<0.05;两组的PaO2差异不大,P>0.05.结论 不同麻醉下单肺通气后PaO2及Qs/Qt随时间而逐步改善;与异丙酚相比,七氟醚使肺内分流增加较显著,但两者PaO2差异不大.

  • 探讨不同麻醉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患者非心脏术后早期功能认知的影响

    作者:姚瑞林;张幼聪

    目的:对不同麻醉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患者非心脏术后早期功能认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随机抽取的104例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行全身麻醉静脉镇痛)和观察组(52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功能认知障碍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杰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5例)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术后6h、24h、7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24h、7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不同,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孙志生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活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全麻组以及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造成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血浆β淀粉样蛋白浓度差异显著,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患者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相对于全身麻醉要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安全性更高.

  • 不同麻醉方法对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伟峰;李彦梅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超高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以后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接受骨科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各具备40例病例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予以参照组患者全身麻醉.分别观察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采取MGS评分标准来衡量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少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参照组明显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超高龄患者而言,采取不同的麻醉举措对于下肢骨科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影响情况也不尽相同.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案,可以明显的减少出现肺部并发症情况.

  • 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舒家云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应用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分组,A组(35例,应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B组(35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结果 B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短,术后疼痛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